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酒娘子-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一个做绣活的,以后做亲家,是不是不妥啊?”李大地主心思比较大,还指望儿子考上秀才呢,找个门当户对的呢。

戚氏听李大地主这么说,面色一沉,嗔道:“你啊,也不想想能拿出十几两银子做回礼的人,家里能缺银子?再者,瑞儿那孩子功课不行,想考秀才很难,你希望儿子光宗耀祖,估计不可能了。你想找个好的,就怕找了一圈,不一定入咱们儿子的眼!”

自己生的孩子,看着长大,李瑞什么样,戚氏比谁都清楚,当然也知道李瑞有几斤几两,从来不敢奢望儿子能考上秀才。

“你不能这么说咱们儿子,说不定他还这能给我弄个秀才回来呢!”李大地主不服,觉得自己儿子是最好的,夫子都夸了儿子好几次。

哎,可怜的李大地主没有注意到,李夫子在夸奖李瑞的时候,只是侧重于听话老实,有爱同窗,并没有功课优秀。

“你不相信,咱们就等着瞧吧。”戚氏恼怒道,“若是瑞儿真的能考上秀才,亲事你说了算,若是考不上。亲事我说了算。当年我嫁给你的时候,家里就几亩薄田,能有这份家业,可都是我们夫妻一点一点苦来的。这过日子啊,还得夫妻俩得一条心。”

李大地主见妻子这么说,也有很多感触,道:“是啊。开始我们买一亩。两亩,一直到现在八百亩地,的确是一点点攒起来的家业。”

“攒这份家业不容易。所以我们不管儿子能不能考上秀才,都得让儿子学会经营我们这个家。常言说得好,男主外,女主内。若是娶不到一个好儿媳妇,那也是白搭。”戚氏看的明白。不希望丈夫一脑门子算计,巴结到那些官宦人家,万一娶回来一个惹祸精,那就倒霉了。

“这话对头。前有挣钱手,下有攒钱斗,这才能攒家底子。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们先等等看。”李大地主笑呵呵说道,不跟妻子争。

李瑞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被父母全部摸头了。正在书房里画画呢,笔法虽然生涩,但隐约可以看出那就是杜七妹。

好长时间不能去杜八郎家里了,不知道元宵节的时候,他们去不去县城看花灯?

不过很快又打消了这个想法,杜八郎的母亲管得很严,即使去,也不会让杜七妹去的。李瑞想好了半天,都没有想到接触到杜七妹的机会。

除夕这天,杜五郎带着弟弟妹妹,早早贴好对联和桃符,放了一挂大鞭炮。中午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娘五个吃的很开心。

以前这日,杜五郎会去给杜大山上坟,虽然没有尸骨,但立了衣冠冢,但今年杜五郎也不去了,因为他知道父亲还活着,不需要上坟。

今年是分家的第一年,而且还得知父亲还活着,就算喝凉水,也会觉得幸福。尤其是杨氏,以前一个人做绣活的时候,非常赶,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能养活孩子。可现在知道丈夫活着,压在心口的那块石头不见了,整个人的气色好很多,仿佛年轻了几岁。

因为杜大山活着,从现实和心理上,都能够给杨氏依靠。

现在的气氛不仅仅是因为有了钱,更是因为亲人还活着,心里有了牵挂,而不是永不能想见的思念和遗憾。

大年初一,杜五郎带着杜八郎,杜九妹去村子里去给相熟的人家拜年,杜七妹还是被留在家里。

原本杨氏不让杜九妹跟着去的,可爱凑热闹的杜九妹,当然不愿意,非要跟着去。

杜九妹当然不乐意了,那怎么行,她要去村子里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重生以来,杜九妹就决定好好活一世,每一件有趣的事情,都乐意去尝试。

去各家拜年,一定非常有趣。

杜九妹还带了一个姐姐给缝制的袋子装上,准备装糖和点心。

杜五郎等人出去拜年,村子里的其他人则是来他们家拜年。杨氏准备了很多点心,糖果,还有花生,糖豆等。

那些小孩手里都拎着兜兜,杜九妹也不例外,回来的时候,杜九妹要了满满一兜。

这些东西,杜九妹并不喜欢吃,就是享受这样的过程。杜九妹不喜欢吃,但杜八郎喜欢吃,这些东西几乎全部到了杜八郎的肚子里。

因为杜大海,刘桂花在,杨氏并没有去大宅那边,是杜五郎去的,给杜长和,杜婆子磕了头,便带着八郎,九妹出来了。

自从那日杜九妹扔下的“杜大山还活着”这个重磅炸弹,大宅里的人,没有像往常那样对他们冷嘲热讽,让杜五郎等人回来了。

杜大湖甚至拿家里的点心,追到外面,让杜九妹收着。

杜大湖的热情举动,让杜九妹非常吃惊。这个四叔一向不爱说话,这次怎么会变得如此热情?

回来的路上,杜九妹好奇,问道:“五哥,四叔这是怎么了?”

这杜大湖之前虽然没有为难她们娘几个,但也没有帮助,杜九妹对其印象,只能说不讨厌。

杜八郎也很好奇,一起看向杜五郎。

杜五郎笑笑,道:“大伯和二伯和爹爹关系不好,主要是因为爹爹太优秀了,光芒盖过了那两位,所以爹爹从小被大伯,二伯排挤,欺负。四叔年纪小,是爹爹手把手带大的,和父亲关系挺好的。父亲当兵后,四叔经常接济我们,后来被四婶发现了,担心四婶闹,就没继续了。不过后来下地干活,四叔经常替我们干重活。四叔是老实人,能做到这一步,我和娘亲已经很感激了。”

第一百二十章 过年,赶考

听了杜五郎的话,杜八郎,杜九妹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样的事情啊。看来大宅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是坏心思的。杜九妹这几个人都是别人对她们有一分好,她们都会想成三分,以后好好还回去。

回家之后,杨氏听了之后,也是莞尔一笑,感激杜大湖。以后若是杜大湖有事求上来的时候,杨氏也会尽心尽力帮忙的。

初二,杨家大舅赶着牛车过来接杨氏娘几个回娘家。以前没分家,杜婆子不让杨氏回娘家。现在分家了,杨家大舅迫不及待过来接人。

过年很热闹,有很多好吃的,不过短短几天,杜九妹觉得自己脸圆了一圈。一年到头,难得有清闲的时候,过年了,都走亲戚,磕着瓜子聊天。

杨梨花,杨桃花则是拉着杜九妹,杜七妹在厨房里鼓捣吃食,她们四个顺便做一些点心。

过年买了不少年货,各种材料很多,经过多次试验,真就被姐妹四个弄出了好几种口味的老婆饼,不管是口味和卖相,都很好。即使拿到外面买,绝对受欢迎。

家里人吃了几个姑娘家用红豆,绿豆,肉松,椒盐四种老婆饼,纷纷称赞不已。杨梨花在她未来的点心铺子里,再加上这几种,种类多了一些。

这个年过的还算平静,杜婆子,刘桂花都没来找麻烦。一转眼到了元宵节,虽然知道县城里有灯会,但杨氏不同意大家去,不过她亲自用薄薄的布料,上面绣了花,做了个灯笼给杜九妹。一家人就这样过了元宵节。

过了元宵节,杜清尘跟杜长顺,柳氏一起来家里,跟杨氏说,他要送卢斌去府州考试,二十天后就能回来,然后再收拾行李跟那个朋友一起去西北。

杜清尘之所以跑这一趟。就是希望杨氏安心。大山的事情,他放在心上了,不会忘记的。

杨氏自然感激不尽。红着眼圈,什么也没说,就给杜长顺,柳氏。杜清尘跪下,道:“谢大伯父。大伯母,大哥。”

几个孩子,看着娘亲跪下,杜五郎也带着弟弟妹妹跪下。给杜长顺磕头。按理说,这只是大爷爷,堂伯父。相比较大宅的杜长和,杜婆子漠不关心。他们一家更加关心大山。

“都起来,都起来,咱们都是一家人,这样岂不是见外呢?”柳氏赶紧扶起杨氏,杜长顺,杜清尘去扶几个孩子。都是些有良心的孩子啊,别人不疼,他们疼。

杨氏等人被扶起来,但心里越发感激杜长顺一家。

杜清尘带着卢斌去了府城,卢斌知道老师是为了他好,也没有推辞,带着积攒很久的五十两银子,去府城赶考。

杜清尘以前京城来府城送考,所以对府城很熟悉,在考场附近二里路的地方,租了一个院子,交了一个月的房租,还找了个婆子帮忙做饭。师生二人,就在这个临时的院子里安顿下来。

卢斌平时非常用功,读书到深夜,反倒是考前,非常轻松,觉得没必要抱着书本。杜清尘觉得卢斌这样的心态很好,功底扎实,考试的时候好好发挥成绩不会差。

杜清尘见卢斌状态很好,便带他去见几个友人,打探一下各个考官的喜好。

卢斌受益颇多,对考试很有用。杜清尘也竭尽所能,帮助卢斌,操持所有事情,准备各种考试用到的东西,不让卢秀才分心。

考举人可比考秀才难多了,一个人一个小屋子,要考三科,每科三天,也就是这三天,吃喝都在里面,至于拉撒则是在考官的监视搜查之下去茅房。

现在天气很冷,考室里面没有火炉非常冷,所以杜清尘还给卢秀才买了一个大大的考箱。

没看错,就是考箱,不是烤箱。这个考箱最上层可以装笔墨砚台,草稿纸不让带,到时候会发一张草稿纸。

下面的一层放吃食,馒头,胡饼,点心等。第三层则是放一个小炉子,和一个小瓦罐。考试的时候,会在吃饭的时候依次发开水,可天冷,开水凉的快。有小炉子,小瓦罐可以热热,喝点热水。要知道,大冷天,本就冷的要命,还喝冷水,简直是透心凉啊,这不是作死的节奏嘛。

最下面一层则是三天要用的木炭,这一层空间最大,可以放好七八斤木炭呢。

考箱分为好几个等级,即使很穷的人,也会咬牙每一个,要不然根本撑不过去,冻僵了被抬出去,那就白忙活一场,只能再等三年后了。

杜清尘给卢卢斌买的是中等的,已经可以满足卢卢斌的需要了。

看着老师忙前忙后,卢斌非常感动,父亲早逝,年幼时对父亲的印象本就不深,有时候卢秀才会把老师想象成自己的父亲。若是父亲活着,一定跟老师一样,为他忙碌担忧。

过了几天,卢斌完全适应了现在的环境,状态不错,很快到了考试日子。卢斌在杜清尘的殷切嘱咐下,拎着考箱走了进去,经受各种检查,才进入考室。

时间过得很慢,杜清尘等得焦急。

不过正在考试的卢斌却觉得时间三天时间一转眼过去了。从考室里出来,杜清尘见卢斌面色轻松,知道这个弟子考得不错。

晚上只是稍微讨论一下,果真答得不错。晚上回去,喝了热粥,吃了饭菜,便让卢斌好好休息。

下面还有两场,接连六日。卢斌每次都能坚持下来,因为老师准备地充分,即使考室里很冷,但能喝到热水,吃热的东西。

说道吃饭,隔壁的一个考生,没有买烤箱,喝得冷水,冻得差点晕过去。卢斌知道此人一定过得十分艰难,便把自己的炉子上烧的热水,给了隔壁不少,而且还送了一些点心给隔壁。

如果这些年没有老师帮衬,或许他也会过得如此艰难。

已经快要坚持不下去考生,就在卢斌赠送的热水和点心,撑了最后一场,交了答卷。

此人晃晃悠悠走到卢斌面前,道:“在下陈丰南,谢过兄台送水赠饭之恩!”说完一揖到地,对卢斌表示感谢。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下打点

卢斌其实没指望对方感谢他,只是将心比心,若是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会有人帮助自己。

他家里穷,但还有老师帮衬,才能考上秀才,才能有今日的考试。若是没有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