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出了跳蚤市场,坐着巴士过了圆屋剧场,皇家自由医院,来到了汉普特斯西斯公园后,两人觉得有些饿了,便随便找了一家餐馆吃饭,没有准备,所以叫的也很随意,但却是店里的招牌美食。
“我查了一下,听说是爱尔兰的特色,没有想到英格兰能吃到,配上黑啤更不错哟。”端起了杯子,示意徐洁干一个。
徐洁微微皱了皱琼鼻,才慢慢端起了杯子,和张枫碰了一下,喝了一小口,但明显不怎么喜欢黑啤那种味道,所以一放下杯子,就拿起餐具动气了面前的爱尔兰炖牛肉了。
胡萝卜、白萝卜、蘑菇还有不知名的时令蔬菜,但徐洁一口下去后,感觉很怪异,抱怨道:“为什么也有啤酒的味道?”
“用黑啤炖的啊,不喜欢吗?”张枫却吃的很嗨,味道刚刚好,牛肉的纤维都被黑啤中的一些东西给破坏了。
徐洁想说不喜欢,但发现也没有什么吃的,只能再忍着尝了一口,但这一口,让徐洁感觉好了太多,似乎是味蕾已经和黑啤的味道达成了合作,不在排斥。
“现在味道还将就。”
“我建议你喝点啤酒,然后再吃一口肉,保准味道不错。”
“哦。”
吃了一半的炖牛肉后,后面一道菜也上了来,看着桌上的美食,烤得酥黄的面包里包着炖腰子和牛肉,拨开面皮一面吃内馅的牛肉和腰子。
仔细一看却看不到腰子的模样,也完全没有腰子特有的味道。
“果然是英国最地道的“妈妈料理”。”张枫不由赞道,嘴中的滋味还在,和炖牛肉那种特别的味道不同,这牛肉腰子派,里面的牛肉劲道一些,算是用的胫肉,更加Q。
“老徐,尝尝,这里面的馅有点Q。”
“我不吃腰子,看你的样子,需要多吃,给你。”徐洁说着推了推面前的牛肉腰子派。
“没腰子,要是你尝出腰子的味道,我答应你一件事!”张枫急了,好吃的东西怎么能不吃呢?
徐洁脸上闪过一丝狡黠,她不吃腰子是自己杜撰的,一般来说,她不挑食,但坑了张枫,不得不做个样子,一点肉馅入口,桃眉越锁越紧,看着张枫心颤颤的。
“有腰子的味道?”张枫忍不住问道。
徐洁终于装不下去了,笑了起来,使劲的点了点头,道:“有,答应我的一件事,我还没有想好,想到了再说。”
接着,张枫傻眼了,徐洁当着他的面吃完了牛肉腰子派,然后擦了擦嘴,喝了一杯已经有些凉的红茶,一本正经的道:“愿赌服输,看着也没用。”
“走咯,不拆穿你,下一站,咱们坐到利物浦街站去。”张枫看了一下地图,找到了站牌,坐向了利物浦站。
坐上公车后,就开始了他们巴士之旅的第二条线。
第144章:攀上250多级楼梯……
公交车由利物浦街站俯冲过伦敦金融区,驶向英格兰银行。紧接着,圣保罗大教堂、舰队街、伦敦皇家高等法院和河岸街接连映入眼帘,其中舰队街坐落着伦敦时装周的主秀场萨默塞特公爵府和众多的英国报社。一闪而过的萨伏依酒店之后是查令十字地铁站、白厅、维多利亚火车站、斯隆广场以及英皇大道,景色优美。
这一趟,张枫他们只在圣保罗大教堂前面下了车,下车后,先是参观完大火纪念碑,随即又去了著名的英格兰银行周围转了转,在市长官邸前找个地方坐下休息,吃了一份英式糕点,如普通情侣一般,张枫提着包等待去洗手间的徐洁,然后两人换个,徐洁等张枫,算的上是正经旅游的范儿。
随后一身轻松的去了圣保罗大教堂,买了两张4镑的门票,开始了两人的大教堂参观之行。
教堂太宏大,尝试了几次都很难拍到全景,张枫第一次感到了头疼,这是他除了来伦敦当晚因为人多没拍成照片之后的又一次失利,这次失利纯粹是拍摄的对象实在不给面子,大的连相机的镜头容不下来,张枫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拿错相机了。
在这里拍照,张枫有了一丝在加德满都拍照的感觉,天空中不时有飞机飞过,只是没什么鸽子之类的飞鸟,少了一丝生机趣味。
“张枫,拍好了没。”坐在阴凉处的徐洁荡着小腿,似乎是等急了。
“来了来了,最后一个镜头,属于你,笑一个!”张枫猝不及防的把镜头转向了徐洁。
徐洁反应也快,居然做了一个很“可爱”的动作,张枫看着相机里面的照片,愣在原地,有点不敢相信。
“原来如此,显得娇小了。”张枫找了一个安慰自己被震惊的心灵的理由才走了过去。
“老徐,你看,太假了,照片中的你居然有可爱的画风。”张枫把相机递给了徐洁。
徐洁瞅了一眼,脸上笑嘻嘻的没说话。
从北面的小门进到圣保罗大教堂的院子里,里面的树木繁茂,石板路在草坪中穿行,小松鼠跑过来看张枫和徐洁的手里有没有食物,姿势可爱的暖心,徐洁的翻遍了包,也没有找到吃的,有点沮丧的对着可爱的小松鼠说了抱歉,还说的是英语。
张枫自然不会错过精彩的瞬间,快门按下,又是一张佳作,走了两步,抬头,一根高大的立柱上站着扬起右臂的圣保罗,相传,教堂所在地是圣保罗为主殉道遇难的地方。他是最早将基督教推广传授给非犹太人群的使徒,换句话说,欧洲人能够在基督的世界里获得永生,是因为保罗的努力,让原本犹太人独享的耶稣的怀抱,向全世界打开了。
对于宗教没太大兴趣的张枫和徐洁,自然而然的略过了这边的景与色。
教堂内外有着各种介绍教堂历史的铭牌之列的东西,初了解,圣保罗大教堂是建筑大师莱恩从1673年起花了35年才建成的,是莱恩最优秀的作品。
该教堂受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影响,上面也有个大圆屋顶,顶尖高111米,屋顶直径34米,气势磅礴。顶下一层是一圈挺拔的圆柱,把圆顶轻轻托起,使整个建筑避免了单调沉重之感,这一点,张枫很认同,宏伟却不沉重。
踏入大堂,拍了些彩色玻璃窗,俗称马赛克,一种西方教堂几乎必有的装饰品,教堂的天花板,是由各种富丽堂皇的色彩构成的圆形画面组成的,非常漂亮,若是细看,能看到许多故事画。
但今个,张枫似乎没兴趣去研究繁杂梦幻的各种宗教故事,主要思绪放在了四周的建筑上和人上,但这个点似乎不是主要的祷告时间,祷告的人很少,神父也未看见,使得教堂少了点趣味。
“没啥人,咱们上去看看吧,听说有个耳语廊,很奇妙。”
“楼梯在那边。”
进入楼梯后,两人开启了攀爬之旅,虽然一步可以跨三个楼梯,但也架不住让人生畏的楼梯数。
“太长了,好累。”徐洁爬了一百多阶楼梯后道。
“挎包给我。”张枫伸手道。
随后张枫拉着徐洁,走走停停,两人终于攀上250多级楼梯进人电影中多次见到过,心仪已久的耳语廊。
“赞!”张枫丝毫不觉得累,额头连汗水都没有几颗,兴奋的看着教堂内部的景色,每一眼都是绝顶的艺术品,不同于东方艺术,西方艺术更多的是外在的形,不是写意,可能少了那种百转的后劲,但初见,却难以忘怀。
张枫想要拍些照片,但刚动相机,想起这个地方禁止拍照,不由的有些遗憾,但这时候,耳边响起了低语声……
“嗯?”
张枫仔细的听了起来,声音有些熟悉,但传来的消息有些杂,因为不止一个人的声音。
“我……爱……你?”隐隐约约的张枫听到了这几个字,但不能确定,搜寻了一番徐洁,心中疑惑更盛了。
另一端,徐洁脸色微红,静静的重复着心中的话,但张枫这厮,因为拍不了照早已心乱了,哪有静心听的意思,沿着圆廊转了起来,打算找徐洁。
转的时候发现,耳语廊是内廊,由内廊可到穹顶外部的外廊,也称为石廊。
石廊也相当壮观,廊柱设计很艺术化且实用性强,石柱间的空隙可观景,可拍照。站在石廊上,可一览伦敦全景,累了还可坐在石栏下休息。
伦敦全景,难得,张枫失落的心思少了许多,急忙看了看四周,发现一些游客正在从石栏的缝隙拍照,石廊上的两位教堂工作人员也没有制止的意思,手痒心急的张枫急不可耐的去掉了镜头的保护盖,也从石栏的缝隙中把相机伸了出去。
但是位置尴尬,只能靠着数量来补了,所以张枫的相机里面出现了很多俯瞰照。
第一张照片是一个有大钟的塔楼,不知是否也属于该教堂?钟楼造型不错,相当醒目,张枫先摄下了它。
第145章:不看经典!(今日的第二更)
“嗯……2点50分。”看着镜头的大钟上的时间,那种感觉,很美妙,特别是看到指针动的时候,张枫都感觉自己可以掌控时间了。
张枫拍了泰晤士河与伦敦眼,当镜头转向泰唔士河上的两座桥时,很幸运,这时桥上正好分别有火车和汽车经过,咚咚的声音虽然传到这里已经不是很大了,但却有那么一种喜感,一种目光随着火车而动的感觉,一节节车厢在桥上移动,想要数上一数车厢数,但很快就失败了。
“果然,还是失败了。”张枫笑着摇头道,这种事情,他不是干第一次,但每次都失败,似乎不是心静不静的问题,实在是不自信的问题。
虽然没有数清楚过桥的火车有多少节车厢,但一张让人眼前一亮的照片却保留在了张枫的相机中,诉说着泰晤士河上的桥的使命,脉动着整个伦敦。
“拍什么照,风景是需要享受的。”张枫收好了相机,享受着眼容伦敦的美妙时刻。
偶尔换换地方,换换视角,想要找寻那极致的景色中的另类美,恰好路过两位该教堂的工作人员,张枫随笑着和他们聊了几句,本来以为英国人这种上班前两分钟拒绝回答任何问题的种族不会太热情,但没有想到这两位工作人员特别热情、友好,还说去过京城,喜欢京城之列的话。
出门在外,听到有人夸自己的祖国或者祖国的各种地方,心情难免高兴的很,不由的“很不知趣”的和两位工作人员聊了起来,而这两位工人员也很不守职责的和张枫聊的嗨了起来。
三人聊起各自去的地方,张枫又很实诚,分享了许多照片给着两人看,两人嘴里的惊呼声都没有停过,惹得附近的游客纷纷侧目,不过乐在分享的三人却没有在意他们的不礼貌之举。
……
“老徐,你来了,上面还有三百多楼梯,上不上?”张枫征求了一下徐洁的意见,毕竟徐洁上了二百多都累的直喘气。
“不去了,下次来。”
“行。”
告别了风姿绰约,气势恢宏的圣保罗大教堂,搭上公车,开始了他们这条线路的未完之旅。
路过众多的英国报社的时候,张枫突然有一种想法,想着自己以后的事迹出现在全世界的媒体上,那就棒了,特别是那职业黑华夏的BBC,一个华夏人以无法争议的方式出现,多么震撼。
臆想的张枫脸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