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娱之黄金年代-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映当天,的排片量达到百分之三十多,而和两部电影加在一起仅仅只有百分之八的排片量!

  某位大导演憋了一肚子火!


第十六章 文艺片当真没有市场?

  2015年五一档三天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收入6。24亿元,无悬念创下了历年新高。手机无广告m。最省流量了。

  小长假期间的票房冠军是,即便上映超过20天,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五一档三天斩获票房1。74亿元。

  紧随其后的是国产爱情片,虽然争议之声四起,但仍然让影片三天取得1。69亿元的成绩。

  的票房成绩没人说什么,毕竟人家是耗资1。9亿美金的系列电影,全球票房全都井喷似爆发,不止在中国肆无忌惮收割票房!

  没得喷!

  已经是影史级别的电影了,目前它的全球票房成绩仅次于、、排在影史第四!

  当然,今年过完年,它就得再往后挪两个位置,因为和会在接下来的8个月里疯狂抢钱。

  2015年绝对是电影票房大爆炸的一年!

  2015年的五一档票房火爆中也是暗潮涌动,一边是争议之声不断,另一边又是和的备受市场冷落!

  五一档收入260万,收入420万。

  内地市场又再度出现了商业片大卖和文艺片高冷的困局,针对文艺片在市场上的冷遇,的导演王晓帅和的导演张爱嘉都做出了回应。

  王晓帅直接在微博上写道‘今天可能是我拍电影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可能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严肃电影最坏的时代!’

  王晓帅笃定自己电影票房不佳是因为排片量太低导致的!

  作为一部新片,首日上映,排片量仅为1。3%,同日上映的却以33。4%的排片量傲然居首!

  筹备多年,曾入围第51届台弯电影金马奖的三项大奖。

  更作为唯一一部华语片入围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而呢?

  只拍摄了两个月,口碑差到离谱。

  为什么烂片却能收获高票房呢?

  张爱嘉稍微有点理智,‘我接受票房的事实,但我不认为这是失败!’

  很多业内人士纷纷给出了华语艺术电影已死的旗号!

  ……

  一直忙着宣传的沈临接受了的专访。

  很自然的就聊到了这个话题。

  沈临也是最有资格聊这个话题的人。

  “沈导,针对院线排片过低,您有什么想说的?”

  “无可厚非吧,站在院线的角度,他们当然希望多赚钱,作为一部严肃题材的电影,确实不会讨喜。”

  “可还是有很多业内人士呼吁改变这一现状,他们觉得完全被侮辱了,这样经过细细打磨的电影应该得到尊重…”

  “你看了这部电影吗?”

  沈临直接打断他,反问了一句。

  “…这个,我还没有,不过我会抽空去看一眼的。”

  “你看,连你都没看,你凭什么认定这就是一部值得院线花精力推广的电影呢?”

  沈临摆了摆手,接着说道:“中国的电影市场,连续10年每年保持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为什么文艺片突然无人问津了?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要问这些文艺片导演,谁告诉他们文艺片曾经有过市场?”

  “可是…”

  的记者想了半天,总算想起来了,“不对呀,沈导可是拿下了1亿的票房,4亿呢!”

  “可你知道的出品方为了推广这部电影花了多少宣传费吗?2000万!人家本来就是柏林金熊奖的电影了,为什么还要花2000万出来推广电影?还不为了争取排片量!有用什么手段宣传电影吗?没有吧,就好比一家企业生产出产品寻找代理商,你只是一味的强调你的产品多好,又舍不得总部投钱打广告,就想靠着忽悠代理商来给你销售,可能吗?特别是还有另一家广告满天飞的产品可以选择的情况下!而且,说真的,的影片质量也不算王晓帅导演的最高水品,否则怎么可能只提名不拿奖?”

  “那呢?”

  “那是张一谋联手巩利的电影,只要院线不是傻子,都会选择给它排片量!”

  “那您的意思,这些都是市场常态咯?”

  “我们的市场现在就是这样!没有办法,也好,也好,哪怕还未上映的,这些商业片根本就没把当做一个对手。不是说觉得这个对手弱小,而是根本就是忽略不计!你去街上问问,有多少人听说过这部电影?在五一档期,正面碰撞由黄小明、杨蜜、Baby这些人主演的、话题已成现象级的一部言情电影,除了成为炮灰难道还有别的可能性吗?”

  负责采访的记者沉默了片刻,然后问道:“那你觉得我们的文艺片就没的救了吗?”

  “简单粗暴点讲,从电影本体上,是部难得的良心片,就是一堆垃圾,可现在的观众想看在院线看到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他们更多的希望自己能看到而通过精算而生成的投资产品!”

  “王晓帅导演仍然秉承着传统手工匠人的制作电影模式,写出一个好故事、寻找合适故事和人物的演员、封闭式地认真拍摄,然后把它送入院线撞大运,而这样的“产品”则不是这个流程,它们基于大数据分析、IP转换率、寻找一个已经拥有海量读者基础的作品,这两者是不同的,的观影群体很明显是小众,则更为大众支持!撞上基本上是工业文明败给了互联网时代,很正常!”

  “中国目前没有适合文艺电影生存的土壤!除非直接卖到互联网上,否则放在院线也是三日游的电影!”

  沈临说的很坦荡,因为他的,也没指望能刷下多少票房。

  “可是,王晓帅导演说了,法国规定一部电影在任何一个影厅的排厅量不能超过三分之一!”

  “所以法国电影现在没什么人看了!”


第十七章 常规宣传

  王晓帅是个好导演,他拿过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光这两项荣誉就够很多导演一辈子望其项背了。

  可他同时也是个很失败的商业导演。

  抱歉,查不出来资料,但王晓帅国内最高票房纪录应该就是这部了,勉强达到600万。

  其实,王晓刷真的没必要叫屈。

  击败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全球票房仅4900万美元;

  ,被各种影评人叫好,才卖了5910万美元;

  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全球票房也仅仅3200万美元;

  到了华语电影,贾章柯拿了金狮奖哎,结果呢上映的时候撞到了没几天就被迫下架了!

  这些人有哭诉什么吗?

  他们有把电影票房惨淡归咎于院线经理排片的不给力吗?

  因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严肃电影永远不可能收获主流审美的观众,古往今来一向如此,这是既定的事实!

  上映前有任何宣传吗?

  或许有,因为王晓帅自己说了拿了1100万做宣传,路演之类的。

  但沈临知道的仅只有一条消息:圈内电影人对于反响不错!

  合着在王晓帅看来,所谓的宣传就是他们一帮人关门烧炮仗自娱自乐。

  您不掏钱包做宣传,还指望院线给你排片量,说什么‘你至少给我多点上场的机会啊,我还没开始,你就说我该结束了,直接判了我死刑,现在最多就是个死缓,这不对。’

  您真以为电影院是慈善机构吗?

  如今的全国影院数量多竞争激烈,怎么样把每年的房租交上并获得盈利是影院经理考虑的第一要素。

  在基本的生存压力之下,要院线去培养观众,谁给他们负担成本?

  至于王晓帅口中的法国规定一部电影的拍片不能超过三分之一,所以,法国电影现在没落的不成样子,人家可是电影诞生之地,居然成了好莱坞的票仓!

  “…您的意思艺术电影活着严肃题材的电影不应该被拍出来吗?”

  的记者有点茫然了,他当然知道沈临说的是什么意思。

  “当然不是,从长远来看,严肃题材的电影会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前提是比较优秀的电影,不过,你既然选择了小众,选择了艺术,说真的,就不要想着票房了…”

  “可电影拍摄需要本钱呀!”

  沈临还没说完,那位三十多岁的记者再次抢白。

  “…你听我说完,做电影的想着票房本来就不是一件高尚的事情,我做商业片的时候,会千方百计讨好观众,迎合观众的欣赏角度,同样,我在做艺术片的时候,就不会想着观众,因为艺术片的拍摄更多的是导演自我的表达。您非要通过票房收回成本,这本身就就是矛盾的,让大众为你一个人的审美买单,太不科学!”

  顿了顿,沈临咽了口唾沫接着说道:“现在电影收回票房的方式有很多,国内院线,电视版权,网络付费点播!这三项足够满足大部分小成本电影的成本回收,只要能保本或挣钱,就能再次进入拍电影的环节中,这是个很良性的循环!的成本是2000万,加上1100万的宣传投资,差不多三千万,我不太明白王晓帅导演为什么非要做这么大投资的电影,关键电影质量还未必达标了没有收获任何奖项!”

  “那您这次的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呢?我看了宣传片,好像说的是前年的湄公河大案是吗?”

  总算进入到正题了。

  “没错,这次是…”

  沈临开始了电影的宣传模式。

  两人好一番神侃,从电影的立项聊到了演员选择,顺便聊了几句泰国见闻以及对缉毒警察的看法。

  采访结束。

  “谢谢沈导接受我们专栏的采访,我们有机会再见!”

  “好的,再见!”

  ……

  即将上线,沈临自然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宣传之旅。

  好在如今的他只需要接受记者采访,或者跟媒体人聊聊电影之类,多参加几次发布会就OK了。

  当然,综艺节目,他也没有放过。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

  话说,开播第一期就创下了新的收视纪录,收视率直接破5!

  说几个数据,截止五月十号,带有第二季的新闻度娘搜索已经达到接近300万,新郎相关话题阅读量直接达到了189亿!

  妥妥的现象级综艺!

  甩了隔壁跟它竞争的以及好几条街。

  芒果台为了避免王牌综艺被碾压,直接将拉出黄金档,改成晚间十点播放。

  当然,第二季的广告收入跟沈临还有小王总的关系就没有了,合约写的很清楚,仅仅只有第一季两家共同制作并享有百分之二十的广告收益。

  第二季虽然嘉宾团队没变,但‘香蕉计划’显然已经被踢出局,从制作到幕后,清一色选用的都是浙省卫视的班底,就连后期剪辑也一样。

  更别提广告分成了。

  沈临也没什么不满,毕竟人家当初就是为了拜托灿星方面的桎梏才决定打造真人秀节目,凭什么要人家电视台送走一个灿星再迎上一个沈临加王思聪呢?

  浙省卫视也很欣慰沈临方面的识相,所以,这次前来宣传,节目组也给予了很高的礼遇。

  直接把原定想要录制的改成了很适合剧情的卧底之争。

  沈临没有参加这期的录制,只是充当神秘人录制了两段信息说明一下情况,黄萱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