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茶皇后-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唯唯和重华的手紧紧交握在一起,彼此坐得笔直,却又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她能嗅到他身上的汗味和皮革味道,感受着铁马金戈和一路风尘。

他的鼻端萦绕着她的茶香体香头发香,感受着她的温柔洗练,大气坚强。

“我想你。”重华拉起钟唯唯的手,放在唇边轻声说。

☆、963。第963章 我们生个公主吧

一家子回到宫中,第一件事不是休息,也不是吃东西,而是沐浴更衣,祷告祖宗,祭奠护国大长公主和端仁长公主。

钟唯唯带着两个孩子一直陪着重华,重华的心情不是很好,但能有今天这个场景,他也不算是辱没了两位长公主的心血。

又又是忍不住流了泪,圆子是恭恭敬敬地跪在蒲团上,口水仍然在流,但是安静乖巧,十分懂事。

重华祝祷完毕,回头看到两个孩子,不由笑了。

拇指轻柔地擦去又又的眼泪,重重地抱了他一下,以示安慰。

至于圆子,掏出帕子给他擦口水,问钟唯唯:“他的口水怎么这样多?”

钟唯唯道:“一直在长牙齿。”眼瞅着他,不怀好意地说:“我小时候是不流口水的,不知陛下……?”

重华脸皮极厚地说:“朕当然也是不会流口水的,说不定秋袤会流。”

外甥不出舅家门,那么圆子像舅舅是正常的,这流口水的事儿,还是秋家的锅。

钟唯唯一本正经地回答:“阿袤是我带大的,他从不流口水。”

“那是你记错了!”重华斩钉截铁地说:“我记得,在苍山时,他已经很大了还会流口水。”

又又吃惊地问:“真的吗?我只知道小舅从前身体不大好,却不知道竟然如此。”

钟唯唯伸手过去,悄悄在重华的腰间拧了两下,皮笑肉不笑地说:“没有的事,陛下记错了。”

不是记错了,而是胡说八道呀!但是当着两个孩子的面,她又不能讲他这个皇帝胡说八道。

重华腰间吃痛,笑容却更盛了,警告地瞅钟唯唯一眼,表示你给我等着,看我晚上怎么收拾你!

钟唯唯的脸又热了,就连掐他的力气也小了许多。

两个孩子并不懂得父母之间的暗潮汹涌,高高兴兴地跟着他们一起去赴宴。

宴会很盛大,诸臣早就等候在现场,看到帝后出现,全都山呼万岁,落座之后又轮次敬酒,气氛十分热烈。

两个孩子吃饱就被带下去了,宴会进行到高峰,重华示意众人安静,牵着钟唯唯的手站起身来,饱含深情地说:“朕有好妻子,离家出征一年半,后方安定,军资国库,全靠她一人筹备……”

他洋洋洒洒地说了许多感谢钟唯唯的理由,夸得钟唯唯都不好意思了,众人却是高度认同。

郦国军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顺利拿下东岭,得到显著的成就,钟唯唯功不可没。

要知道,留守京城,并不是看家那么简单,总有许多人和事需要平衡,更别说那么庞大的开支,如何节源开流,调配物资,这些都是很具体的事。

能力稍有不及,人际关系稍微顾及不到,京里就会乱套,京里一旦乱套,整个后方就跟着乱了。

那还怎么打仗呢?很有可能是止步于某个地方,再怎么不甘心,也只能打道回府。

钟唯唯微笑着道:“我是郦国人,为了国家,为了陛下,为了子民,我愿意。”

重华深情地注视她片刻,后退一步,对她一揖到底:“请皇后受朕一拜。”

钟唯唯有些吃惊,却又觉着他当众做出这种事是很正常的,她抿嘴微笑,郑重其事地回了重华一个礼。

帝后在上面互相行礼道谢,其他人也不能闲着。

刘岑领头,带着众臣一齐行礼,高呼皇后娘娘千岁。

重华的目的达到,趁着无人注意,得意地冲钟唯唯挤了一下眼睛。

他要给她的,不止是荣华富贵,也不止是爱情,还有尊荣,来自文武百官和百姓发自内心的尊荣。

因为钟唯唯值得!

钟唯唯眼眶微湿,她懂得这个男人的心思。

她把自己能给他的,全都给了他,他也把他能给她的,全都给了她。

宴会一直持续到深夜,喝高了的百官还闹着不肯走,敬了重华又敬钟唯唯,幻想着若是能把帝后都灌醉了才好。

重华却是不耐烦了,他可是很久没吃肉了,这些没眼色的老家伙们,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给刘岑使个眼色,将手托着腮假装不胜酒力,刘岑立刻起身遣散众人:“陛下鞍马劳顿,该歇息了。”

老臣们互相交换一下眼色,都露出“你我都清楚明白”的表情,鬼鬼祟祟地恭送帝后。

钟唯唯近来在他们面前端严惯了,见了这场景,少不得脸颊微热,觉得某人装得也太假了些。

重华醉眼朦胧地冲她伸手:“扶朕回去。”

她只好上前,才刚碰到重华的胳膊,他便站起来,半个人都压到了她身上,把她压得一个踉跄,他便又及时抓住她的胳膊,将她扶正,整个拥入怀中,趁便在她耳洞里吹了一口气。

钟唯唯脸红得滴血,这个假正经!

她自己也是假装十分正经的样子,严肃地指挥宫人:“陛下醉了,去把龙辇抬过来……”

半扶半拥地将重华拉上龙辇,还未坐稳,就重重地跌入到他怀中。

当着宫人的面,重华并不太出格,只将手顺着她的袖口捋上去,先摸一摸光洁滑嫩的胳膊,再搂搂腰,捏捏胸。

钟唯唯轻咬嘴唇,目光火热地看着他,毫不掩饰地重重在他胸肌上捏了两把。

重华闷笑出声,贴着她的耳朵轻声道:“看来你和我一般心思。”

钟唯唯也笑:“我倒是不知陛下的心思究竟如何?可否说来听听?”

重华眸色渐深,因此他这是反过来被调戏了?

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他便低声道:“我想把你揉碎了,嵌入骨子里去,一直不分离,你是否一样?”

钟唯唯垂下眼,轻轻点头。

宫人似是知道他们的急切,很快就把龙辇抬到了交泰殿。

钱姑姑早已率领宫人,备下香汤,点了红烛,再焚上百合香,铺好锦被,放下纱帐。

一切都刚刚好。

两个久别重逢的人,愉快地接受了这好意,在进入身体的那一刻,两个人都发出了一声满足的喟叹。

重华在钟唯唯耳边轻声说道:“阿唯,我们生个公主吧?”

钟唯唯的回答是搂紧了他劲瘦有力的腰。

☆、964。第964章 大结局

要攻打靖中,是下一步的事情。

郦国才刚吃下东岭,国库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另一场战争。

东岭与郦国属同一片地域,怎么弄都好,若是翻越铁碑岭进攻靖中,那便等同于冒犯了另一片地域的共同利益,会被群起而攻之。

因此对于郦国来说,最佳方案是休养民生,迁都九君,把茶叶生意发展壮大,再将黄金茶道、诸国商贸中心的地位巩固发展,充盈国库,以加强国力和号召力。

靖中快速通往东岭的密道已经落入郦国手中,重华派了重兵把守,确保不会再有不可控制的人突然从那里钻出来。

是年春,重华向诸臣宣布了又一个喜讯。

皇后有孕,已近三月,算算时间,差不多就是皇帝陛下班师回朝后一个月内的事。

大家都希望皇后这一胎再生个儿子,毕竟对于皇室来说,儿子越多越好。

但帝后都盼望这一胎是个女儿,于是诸大臣在空闲时候悄悄下了赌局,赌皇后这一胎究竟是男还是女。

帝后听说之后,让人悄悄拿了钱,分别投了男和女两处,确保不输钱,图一乐。

后宫诸妃听闻喜讯,集体告病三天,简直不想看到那两个人了,凭什么他们恩恩爱爱,不停地生娃,她们就得死守宫中,形只影单?

真是气死个人了。

周婕妤在与家属的每月一会面中哭红了眼睛,然后得到一个承诺。

次日,周夫人便入宫求见皇后娘娘,言明周婕妤得了重症,希望帝后能够恩准,许她出宫回家养病。

钟唯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本就是她和重华商量过的,愿意离开皇宫,自寻幸福,那是很美好的事情。

于是周婕妤被家里人悄无声息地接走,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其他妃嫔得到了消息,陈栖云找到钟唯唯,一贯的拐弯抹角。

先说身体不好,又说想带发修行,为郦国和帝后、父母祈福,就是不肯直说自己想出宫。

钟唯唯也许了,还大方地准许她带走部分贵重物品,又赏赐若干,道一声辛苦,感谢她这些年帮着自己打理宫务。

陈栖云热泪盈眶,拜别帝后,很快收拾了包袱,由家人接出宫去“带发修行”。

有了这两个榜样,众人的心思都活络起来,跑前跑后,各种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借口都跑了出来。

钟唯唯一概应允,一概给予金钱支持,提供各种便利。

于是,在当年秋天,宫中的后妃除了例如吕纯这样不能、不便离开的人之外,走了个干干净净。

朝廷上下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些人非常不满意,认为钟唯唯挑战整个传统,可惜帝后都太强势,还很擅长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反抗无效,只有认输。

因钟唯唯第二胎生的还是儿子,活泼又健壮,大家都不好说什么了,暂且认了吧。

又两年,钟唯唯再次有孕,这回生的女儿,小公主一出生就受尽了万千宠爱,上面三个哥哥对她各种宠疼。

就连只比她大两岁的三哥,也是懂得对妹妹凡事要相让,一家子兄友弟恭,父母慈爱子女孝顺,简直就是典范。

政通人和,天公作美,郦国的茶叶美名远扬,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

斗茶大会办得一年更比一年隆重,贸易额翻新,有很多国家和商人慕名而来,亦有许多士人与贵族到此游学,学习茶道。

钟唯唯下令在京中遍植槐树,于是,槐花便也成了一景,每到初夏,甜香味儿溢满京城,文人墨客竞相咏诵。

黄金茶道与贸易中转站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国库越来越充盈,九君城的规模越来越大。

于是,迁都的事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其实这事儿重华和钟唯唯早有打算,并且做了很多准备,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契机而已。

如今时机到了,便无需再等。

诸大臣早有心理准备,反对的人并不太多,有些年老的宗室和老臣不愿意迁都的,便留守在此。

更多的人则是向往着九君,九君城的气候更加温润,风景更秀美,又是新建的城市,街道更宽广,房舍更新。

年轻人总是更喜欢这样的地方一些,开辟新的疆土,机会总是会更多一点的。

黄金茶道又往前方扩展,将原属于东岭的莲峰发展起来,定为另一个贸易点,径直将那条密道公诸于众。

把铁碑岭那边的物产、郦国的茶叶丝蚕等物通过这条水道交换过去,两边的商队经常都有往来。

带来的好处不止是一点点,更多的郦国年轻人被派出去,在另一片广袤的天地里游学,增长见识、磨练意志,将所见所闻秘密绘制成册,再悄悄带回来。

郦国人知道了山那边的情景,靖中等国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神秘所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相反,靖中那边对郦国仍然带着蛮夷小国、不成气候、抬起手指轻轻就掐灭了的看法,倨傲、轻蔑,想理就理,不想理就送个大白眼。

与郦国善待收服来的东岭百姓不同,靖中人把当初瓜分到的东岭州城当成了别家的地,不好好耕种,却只想在里面薅菜抢收成。

劳役和盘剥都很重,每一任守官都想多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