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毕竟如果说李阔有什么比较拿得出手的东西,那应该就是来自于另外一个时空的记忆,稍微知道一些和这个时空不太一样的事。
到时候也能提供一点新颖的观点。
很快,李阔就来到了和董奇他们约好的地方。
这里就是《东海报》的总部。
《东海报》所在的地方是一个三十多层高的超级大楼,这边是“中海报业集团”总部之所在。
李阔在楼下保安那里登记了一下。
“李先生请!”
保安核对了一下信息之后,发现的确有李阔这么一个人要来,也恭恭敬敬地对李阔说了一声。
李阔直接到了二十五层,穿过格子一样的办公室,来到了最里面的那一间。
李阔第一眼就看到了董奇,因为这实在是太明显了……乍一看,便是老知识分子的样子,戴着眼镜,长相方正,头发花白却很妥帖,衣服也穿得一丝不苟。
更何况李阔之前还看到过他的照片,所以瞬间就认出他来。
在董奇的身前,还坐着一个年轻人,年纪大概二十五六,另外还有两个中年人,几人现在都是面色严肃,目光焦点都是中间的董奇。
李阔在打开的门上敲了敲,屋子里几人的目光都被他吸引过来,董奇嘴角露出几分笑容,冲着李阔招手。
董奇说道:“你就是李阔吧?”
“嗯,董老师,您好!”
李阔说了一句。
李阔发现坐在最左边的那个中年男人一直冲着自己微笑,仿佛两人已经很熟悉了一样,为了礼貌,李阔也冲他笑了笑。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写出《盗墓笔记》的李阔!”董奇笑呵呵地说着。
其他几人心里都有点惊讶:董奇这位老前辈能用这种方式来介绍李阔,可见他还是挺看重李阔的。
“他是我以前的学生周一东,现在写了一本小说,叫《十三号房》,之前也卖出去了一些。”董奇对最左边的中年人说。
“你好。”周一东和李阔点头微笑,李阔回应。
“他是现在我们报社之前的作者,他笔名是开图。”董奇接着介绍那个年轻人。
也是同样的打招呼。
“这位是现在我们的编辑,你可能会认识他。”董奇给李阔介绍另外一个中年人,这句话让李阔比较奇怪,因为他显然并不认识这人。
“请问您是?”李阔拿捏不定,还是试探性地问道。
“我笔名叫叶星!”这个中年人笑着说:“现在是《东海报》小说版块的主编……”
“哦!是您啊!”李阔笑了起来,那他的确认识,这个叶星,就是在当初张继峰在新芽文学网作者群里装逼的时候,跳出来截图打了张继峰脸的那个作者。
当时李阔还想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回报他呢。
叶星在新芽文学网上也写了一本小说叫《罪念》,也是恐怖悬疑类的小说。
“您好!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见到真人。”李阔笑着说:“我还不知道,原来你是一个编辑。”
“我去新芽文学网写小说,当时很大原因也是感觉纸媒的影响力在下降,而新芽文学网算是现代化网文和传统文学结合比较紧密的网站,就去看看,想想看能不能找到一些东西。”
李阔点点头。
这时候,董奇开口说道:“李阔,麻烦你跑一趟,而这三位都是些悬疑、恐怖小说的,而我现在想做一个课题,也想要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就把大家都喊过来交流交流。”
几人都是点头,李阔也明白了董奇喊自己的意思,脸上的表情并没有太大改变,也只是点了点头。
“董老师,我觉得,咱们现在的恐怖小说市场,正在面临内容高度同质化的问题。”这会儿,那个笔名叫周一东的说:“感觉恐怖小说写来写去就只是那些套路,玩不出什么新东西,观众也审美疲劳,几乎都能猜到之后的结局了。”
董奇就是喊他们来聊这个的,所以现在很快就进入话题了。
这时候,那叫开图的年轻人也说:“我也是这种感觉,所以有人说,恐怖悬疑小说到现在已经开始有些式微,可能以后还会更艰难。”
董奇微微点头。
叶星倒是没有发言。
董奇这时候突然把目光转向了李阔,然后说:“李阔,你的《盗墓笔记》我们基本上都看过,可以说目前为止是最近的悬疑小说中比较出彩的了……不管是从成绩还是影响力来讲,都还可以,你这本小说是怎么把吸引力做出来的?”
其他几个人也把目光转移过来,尤其是叶星,他的眼睛里带着期待。
李阔微微皱眉,然后说:“其实也没有太多,也就是老三样,都是一直流传下来的写法,努力把悬念做足,然后在故事设计上尽量精彩一些,至于说《盗墓笔记》这本书,其实也算是新瓶装旧酒,故事的内核也依然是一样的。”
董奇微微点头,李阔这小伙子倒是还不错。
不卑不亢,而且能够说出东西来。
在这时候,那个开图对李阔说:“可我觉得一个小说想要发掘出新的东西实在是太难了!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写的小说基本上都被写完了,再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你的《盗墓笔记》应该也只是灵光一闪,再让你写新的东西你肯定也写不出来!而你所说的故事内核,那依然回归了我们最开始的问题,比的不是谁能创新,而是谁写得更好,就只是这样了!”
开图说的这堆话略微有点情绪,李阔心里暗暗一笑,这家伙的话语还是有点刺,倒不是想怎么整自己,就是有点不服气。
还好,他来自另外一个时空,他脑子里的东西多着呢。
三江感言
《重生之文豪巨星》今天上三江了!
感谢左右支持这本书的朋友们,感谢我的责编维妮大大,感谢大家。
到目前为止,三江也上过不少次,成绩有好有差,不知道等待这本书的是什么。
写书已经五六年了,一直也是在扑街线上挣扎,也是在努力,想着怎样写会更好看点,只是收效也不算大。
《重生之文豪巨星》是自己也倾注了许多心血的一本书,这本书的写作模式是和之前的几本都尽量不太一样的,自己在心中仔细构思过,更新最近稍微有点废,但也在尽快恢复之中。
总之,老钟在努力!
努力写好一本书。
这么多年,已经不做成神的大梦,只是想着每一本有点进步,每一本都写得更好看点。
最后还是要感谢大家的支持。
请大家抽空能上三江阁给投个三江票,新的一周,能多投几张推荐票给几个收藏。
谢谢大伙儿了!
第九十七章 李阔的干货!
此时,叶星和董奇他们依然看着李阔,想看看李阔能说点什么出来。
不过他们也能察觉到开图这小伙子的不服气。
开图之前写的也是恐怖小说,卖了5万册,这个销量在这个时代是很不错的成绩。
开图的不服气有点无理取闹的意思:人家李阔可是够谦逊的。
不过他们也还是想听听李阔能说点什么。
因为很多时候,真理不辨不明,在大家的持续讨论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新东西来。
开图现在就看着李阔。
李阔笑了笑,也没有在意开图话里的一点刺儿。
他说:“纯粹的新东西,在现在很难做出来,这是真的,毕竟人类一共就那么几种故事,这些故事大部分都只是改头换面出现在各种影视作品、小说中。但是,我们只是在一些地方摘取一些东西来创新,并不难,《盗墓笔记》就是这样,就是做到了创新。”
“可是我觉得现在恐怖悬疑小说已经没有前进的方向了。”开图的刺儿少了不少,而变得有些渴望:“实在是找不出新东西来了。”
他也感觉到,似乎李阔能够说出点新东西来。
李阔说:“《盗墓笔记》也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建立在观察和思考上,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不管是糟粕还是精华,如果只是从娱乐大众的角度而言,我们都能够挑出许多东西来写。例如盗墓这个事儿!之前他们没有想到,我刚好想到了,然后在里面只要添加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构造一个专属的知识体系,只要让观众觉得专业,掺杂到故事中,一个小说差不多就能成。”
李阔看了一眼,这几个人都已经开始专注地望着自己。
看来自己说的他们都比较赞同。
的确,盗墓笔记的成功,有很大因素就是这样,尤其是里面那些让人不明觉厉的知识,戳中了很多人的点。
很多人看了这本书之后,都有了许多可以出去吹牛的谈资。
洛阳铲之类的东西,已经成为了他们展示个人知识渊博的地方。
再加上这本小说那情节里的惊心动魄,成功也就变得理所应当。
但李阔难道只是分析一下《盗墓笔记》成功的原因吗?
此时,李阔接着道:“至于说恐怖悬疑题材的小说,我认为创新点还是有的,我简单举个例子,我用盗墓这种事情,结合我们的一些鬼怪传说,再加上一些探险元素,有了《盗墓笔记》。那假如我们用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道术,结合现在都市的生活,再加上一些网文的升级元素,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新类别!”
当李阔说完这些话的时候,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种豁然开朗。
这李阔,还真是有东西啊!
是啊,这么一来,瞬间又可以组合成为一种新的小说来了。
至于李阔,他并不是存心卖弄之类的,实际上他觉得这东西说出来也没有什么,因为在《盗墓笔记》之后,已经有人在跟风《盗墓笔记》,也有人受到了启发,开始有新的东西出现……
这年头,写小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一种创意很快就会被大家发现,被许多人想到。
用不了多久这种小说可能就会出现……
更何况,李阔就这么说点东西,对于眼前这几位写的是悬疑恐怖小说的作者来说,帮助绝对没有到让他们写出厉害小说的地步……这东西没那么容易写的。
李阔刚刚说的那种创意的小说,有《茅山后裔》、《我当道士那几年》之类的,李阔没有抽到这些小说,生写肯定写不出来。
所以这件事情说穿了并没有什么,可是放在几人的耳朵里,对李阔的态度改变了不少。
刚刚那个还带着不服气的开图,现在咬了咬嘴唇,在心中越想越觉得李阔这家伙不简单。
当下,开图直接对李阔说道:“你说的很对!感觉太有启发了,原来小说真的还是需要不断探索才行!谢谢你!”
另外的那个周一东也是发自内心地说了几句赞美的话。
叶星还在思考之中,不过从他的表情来看,他现在也是深受启发。
此时,透过厚厚的眼镜,也能够看到董奇眼里的赞赏。
董奇真是没想到,李阔居然能够说出这么多干货来……
接下来的聊天之中,董奇自然是大家聊天之中的中心和焦点,这个不会改变。但有所改变的是,李阔已经成为了这些人眼里的第二焦点,聊天的时候很多人下意识地还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