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星之万界老司机-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简直是以卵击石,蚍蜉撼大树,可笑。

    然而还未笑出声,他们就看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

    只见随着黄袍骑士奔跑,他身上附着了一层可以蠕动的“东西”,随着“东西”蠕动,一套金甲玄衣连同人马一起覆盖。

    “杀!”

    大顺军前锋将领下令。

    可惜不等大军有所动作,金甲玄衣的骑士以令人骇然的速度冲到阵前,宛若推土机般,将所有挡路者尽数推开!

    啊啊啊啊啊――

    惨叫声不绝入耳。

    “快,快,快,拦住他!”

    将领们下令道。

    但肉体凡胎如何能够挡住冯昊的冲击?

    所过之处,无人能挡。

    十余万大军不过土鸡瓦狗。

    叱!

    冯昊右手一招,方天画戟出现在手中,然后一戟捣出,一名将领被他洞穿挂在戟上。然后他如闪电般凿穿整个大军――

    叱叱叱――

    当李自成看到冯昊即将冲到面前时,他身边的大将全被冯昊击杀并串在方天画戟上。不等他回过神,胸口猛然一痛,紧接着视角开阔,从高处俯瞰整个大地以及一个个人头。

    忽然一阵嘶鸣。

    冯昊勒马而立。

    嘭的一声,马蹄撞地。

    方圆百米内无人站立。

    冯昊挺起串着包括李自成等大将在内的十余人的方天画戟,高高举过头顶,解开全身铠甲,大喝道:“朕在此,尔等速速投降!”

    ……

    崇祯十六年三月十七日,太祖显灵,崇祯化身金甲骑士,单枪匹马,凿穿十余万大军军阵如入无人之境,于千军万马中斩杀李自成,大顺军俱数投降!城内城外百余万大明子民俱跪拜在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毫发无损,若天神下凡,戟指满清!


第九十二章 回忆起被太祖支配的恐惧

    皇极殿。

    冯昊坐在龙椅上,看着各怀鬼胎的满朝文武,心中冷然。

    如今大明积重难返,外有满清外患,内有农民起义军阀割据内忧,国民经济处于崩溃中,想要力挽狂澜,何其不易?

    方才单枪匹马于千军万马中斩杀李自成、宋献策等顺军核心人物只能起到短暂的震慑作用,想要彻底收服城外十余万顺军,需要军饷。

    可惜国库已不足十万两白银!

    一想到军饷问题,冯昊的脑海中不自觉的浮现出崇祯征饷的画面。

    ……

    满清占据辽东,闯贼北上逼临顺天府(BJ吴三桂等军阀作壁上观不响应崇祯的勤王旨意,昨日刚刚对满朝文武下达捐赠军饷的崇祯于噩梦中醒来,喃喃自语:“朕节俭自律,勤于政事,每天花费八九个时辰用于理政,哪怕勤于太祖,也不过如此。朕自问勤勉,为何大明依旧内忧外患,江山岌岌可危?”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听闻动静,推门而入,跪安道:“皇上。”

    “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皇上,三更天。”

    “时候不早了,朕也该上朝了。”

    崇祯起身,在宫女的帮助下,穿好龙袍,戴上龙冠,乘坐龙辇,行向皇极殿。在龙辇上,崇祯正在思考大臣们捐助军饷的事情。

    想要入京勤王,没有军饷,那是不可行的。

    而且重整山河,没有钱粮,更是万万不行的。

    已经给了大臣们思考的时间,以他们的觉悟,想来应该会积极捐钱吧。

    不然,大明忘了,他们不也亡了?

    可惜崇祯并不明白,大明亡了,他们可以当墙头草,为新朝服务,哪怕那是祸害华夏的满清!

    崇祯的目标很清晰,只要筹集一百万两白银就能解决军饷问题。

    当他兴冲冲的走进皇极殿时,却惊骇的发现,大殿内空荡荡,一个大臣都没有!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情况,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情况,试问哪朝哪代的朝会是让皇帝等大臣!

    崇祯脸色非常不好。

    王承恩连忙安慰道:“皇上稍等片刻,老臣这就命人鸣鼓!”

    钟鼓齐鸣,经久不息。

    从三更天一直等到中午,大臣们才陆陆续续赶到皇极殿。

    一个个极不情愿!

    崇祯黑着脸,眼神扫过群臣。

    他在思考如何开口让他们捐钱。

    最终,他的眼神落在户部尚书身上,打开话匣子:“军饷乃头等大事,户部为何迟迟不拨款,这是要欺君误国吗!”

    户部尚书跪拜在地:“圣上明察,国库不足三十万两白银,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听听,国库没钱了,你们这些大臣应该是不是应该识大义?

    “诸位爱卿,国难当头,国库空虚,军饷不足,诸位身为大明臣子,还望解囊相助,共赴国难。”

    崇祯言辞恳求,几乎用上了恳求的神态。

    可惜群臣各怀鬼胎,岂肯捐钱?

    大明没了,还有其他朝,钱财没了,那才是真正的家破人亡。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内阁首辅无奈的第一个表态:“皇上,非臣等不愿捐饷,实在是臣等俸禄微薄,上有高堂,下有妻儿,还有一家子人,实在是没有余钱。”

    原以为内阁首辅知大义,会做个表率捐钱,可谁想他带头哭穷!

    简直可恶!

    是的,太祖因为深受贪官毒害,给你们定的俸禄很少,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一个个捞钱捞得“肥头大耳”!

    没钱?真当锦衣卫是摆设吗?

    但他又不好跟大臣们撕破脸。

    遂又看向自己的岳父:“嘉定伯,朕封你嘉定侯,汝先捐银五万两,做表率,如何?”

    “臣全部家产不足五万两白银!”

    呵,不足五万两白银,你骗谁!

    崇祯咬牙切齿,摩拳擦掌,就差磨刀了!

    见惹崇祯生气,嘉定伯无奈道:“臣愿意勒紧裤腰带,捐一万两!”

    好一个一万两,你也好意思拿出来!

    就在崇祯想要杀人的时候,王承恩站了出来:“皇上息怒,老臣愿意变卖家产,捐五万两。”

    随着王承恩的表率,其他太监们纷纷捐钱,一共捐银四十万两。

    看着太监们的态度,再看看大臣们的态度,崇祯简直气得直哆嗦:“你们连宦官都不如!”

    听着崇祯的训斥,大臣们低头不语。

    宦官依附大明,荣华富贵亦依附大明,我们大臣们可不依附大明啊。

    散朝之后,又是一番折腾,看着捐上来不足二十万两白银的账册,崇祯气得想要吐血。

    大臣皆可杀!

    ……

    看着满朝文武,冯昊旧事重提。

    “国库不足十万两,城外又有十余万大军需要军饷度日,否则军心一散,必成流民。外有满清,内有动乱,这些大顺军是朕重整山河的利器。国家养士两百余年,共赴国难,正在今日。”

    说完,冯昊不再言语,静静的看着文武大臣。

    诸位大臣各个人精,岂能不懂冯昊的话外音,这是又要捐钱啊。

    看着大臣们一个个死爹死妈的神态,冯昊冷笑道:“汝等不愿意?”

    内阁首辅再次出列:“皇上息怒,非臣等不愿,而是不能。臣等也没钱了啊。”

    “真没钱吗?”冯昊一拍龙椅,“王承恩何在!”

    “老臣在。”

    “命锦衣卫给我抄他的家!”冯昊一指内阁首辅,煞气逼人,“现在立刻马上!”

    “老臣遵旨!”

    看着王承恩传令,内阁首辅跪在地上,哀嚎道:“皇上,臣犯何罪,竟遭抄家问罪?”

    冯昊不言语,大马金刀坐在龙椅之上。

    不过半个时辰,王承恩拿着一份清单递了上来。

    “念!”冯昊喝道。

    王承恩朗声道:“今查抄内阁首辅……共计白银三十万两!”

    “白银三十万两啊。”冯昊拍案而起,“你问朕你犯了何罪,那朕告诉你,你犯了欺君之罪!给我杀!”

    噌!

    锦衣卫上前,两人按住内阁首辅,一人高举绣春刀。

    “皇上恕罪!”

    满朝文武齐声求饶。

    如果不能救下内阁首辅,那他们也将是这种下场。

    这分明就是杀鸡儆猴!

    “恕罪?好,那汝等每人捐银三十万两,朕便饶了你们欺君之罪!”冯昊喝道。

    “臣等没钱。”

    文武大臣又开始哭穷。

    他们心中明白,法不责众。

    而且大明危在旦夕,你若把我们全杀了,谁来帮你理政?

    这个方法屡试不爽。

    可惜他们遇到的并非崇祯,而是冯昊!

    “王承恩!”

    “老臣在。”

    “这些人养尊处优,恐怕忘记太祖时代的恐惧。你来说一说明初四大案,太祖共杀了多少大臣!”

    “老臣遵旨!”王承恩看着跪在地上的满朝文武,朗声道,“空印案,受牵连者万人以上;胡惟庸案,连坐被诛者达三万余人;郭桓案,受牵连着数万人;蓝玉案,诛连一万五千余人!”

    言外之意,我不介意把你们全杀了!

    “昏君!你若杀了我们,谁给你理内政?谁给你御外敌!”内阁首辅发出最后的挣扎。

    “理内政?朕有诸葛孔明,何须尔等无能之辈!”

    冯昊右手一招,一名羽扇纶巾的儒士凭空出现在大殿之中。

    “御外敌?朕一人足矣!”

    冯昊唤出铠甲兵器,一步踏出,嘭的一声,地面皲裂,震荡之势让众人东倒西歪,然后方天画戟猛地挥出,嘭的一声,文武官之间的空隙被斩出一道巨大的沟壑!

    看着面若死灰的众臣,冯昊上扬嘴角:“我不介意让你们回忆起被太祖支配的恐惧!”


第九十三章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让大臣们回忆起被太祖支配的恐惧,这可不是一句谬言。

    要知道,在明初四大案朱元璋把臣子们杀得心惊肉跳,如惊弓之鸟,每天都担心自己的脑袋不保,甚至有人戏言,如果朱元璋把玉带系在肚皮下面,那他已经磨刀赫赫准备杀人;如果玉带在肚皮上面,表示他今天心情不错。当然了,不排除他闲着蛋疼,杀臣子玩一玩,反正臣子们的屁股都不干净。

    臣子杀多了,没人理政怎么办?不怕,那就以犯人的身份理政。于是就会出现诡异的一幕:凡人们戴着镣铐跪在公堂上,抬头一看,哎哟喂,审判自己的官老爷竟然也带着镣铐。

    在这种恐惧支配下,臣子们每天上朝,都要在家门口举行仪式,像妻儿们交代清楚家庭状况和自己的后事,然后在妻儿的哭泣声中,慷慨诀别。如果散朝后,自己安全回家,就会庆祝一番。至于散朝后没有回来的人,反正追悼会在上朝前已经开了,后事也交代了,也就没啥遗憾了。

    要明末高高在上的臣子们回到明初高压政治环境下,他们肯定是不情愿的,甚至是惶恐的。

    虽然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面前的崇祯做出的种种怪异举动,宛若天神。你见过凡人能够刀枪不入于千军万马取闯贼项上人头吗?你见过凡人空手一招就能披甲带兵吗?你见过凡人能够凭空变出一个大活人?

    没有!统统没有!

    这完全违背常识的现象让臣子们战战兢兢。

    莫非真的是太祖显灵?天佑大明?

    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