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零时光俏-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惹人诟病的离婚身份。
  甚至刘厂长也从办公室出来,笑着看热闹。
  “刘厂长,我把钱要回来啦!”周小安数出三毛钱交给刘厂长,“这是您那份儿!”
  刘厂长不接,“小周啊,不用给我,我本来就没随礼。”
  周小安愣了,“您,您没随礼呀,可我把您那份礼金都要回来了呀……”
  几位副厂长听得哈哈大笑,“小周,我们厂委几个老家伙都没随礼,你怎么要回来的礼金啊?”
  周小安尴尬地笑,想想又马上释然,在心里傲娇地哼哼了两声,要了就要了,她还敢不给不成?!
  周小安马上转换话题,冲刘厂长伸出大拇指,“您真有先见之明!真是慧眼如炬一块老姜!”
  又跟随礼的同事们笑,“不过大家随礼也不是看她张秋月,我带了苹果,待会儿一人一个,谁都别跟我客气,下次再有事我还得靠大家支持我呢!”
  赵副厂长笑着问周小安,“小周啊,我们几个老家伙没随礼,吃苹果有没有我们的份儿啊?”
  周小安喊沈玫帮忙分苹果,“都有!都有!有福同享!你们几位不随礼也是支持我!”
  ……
  整个二楼一片欢声笑语,张秋月灰溜溜地下楼,就怕谁注意到她。
  看到周小安竟然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就承认要错了钱,还能一副一点顾忌没有要错了也是她活该的样子,她才真正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
  周小安不是那个因为离婚的身份而在厂委低人一等的小办事员,不是靠做小伏低任劳任怨才在小红楼挣了一份好人缘的可怜虫,而是上到厂长下到办事员都把她当自己人,对她超乎寻常地宽容维护,是她真心惹不起的人。
  不说别的,就是她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两大兜大红苹果来看,她的家境绝不像她的穿着那样普通,肯定也是个有大背景的。
  看那个眼高于顶的沈玫为她跑前跑后就知道了,没背景能让那个用鼻孔看人的死丫头甘心听她支使?
  如果当初能好好跟她处好关系,不出那件事,她可比沈玫好相处多了,说不定大儿子进厂的事就能成了……
  张秋月以为破财能免灾,可惜她完全错估周小安了。
  第一次错估是觉得她软弱可欺,结果惹了整个小红楼的人,还丢了大半个月的工资;第二次错估是觉得周小安能就此罢休,自己破财保住面子,至少只把脸丢在小红楼里,出了那里别人也没看到,还能维持一个自以为是的假象。
  可惜,她不知道周小安看着脾气好,其实特别小心眼儿,谁让她不舒服了,她肯定十倍还回去,要不然就不算报仇!
  当天下午周小安和沈玫就去运输科了,点名找张秋月,把上午她送去那一块八毛钱又还了回来。
  沈玫一点面子不给她留,甩着一打毛票跟运输科的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还是刘厂长和几位副厂长有先见之明,看出她这人心术不正,根本就没给她随礼!”
  这些天张秋月可没少跟大家显摆,她侄女结婚厂委的所有领导都随礼了,一副她在厂委很有面子的样子。
  大家看周小安跑前跑后地给她帮忙,她在大家面前还一副不把周小安的帮忙当回事儿的样子,一些不明真相的一线工人就更信以为真,以为她在厂委人面很广,对她很是奉承。
  那天跟她一起说周小安坏话的人里面就有好几个是对此坚信不疑的。
  可周小安和沈玫的到来,迎头给了她一棒子,将她营造的这个一点余地没有地硬生生打碎!
  收拾完张秋月,周小安开始琢磨去下乡蹲点儿的事。
  国家组织各级干部下乡蹲点帮助农民兄弟搞夏粮抢收,每个单位都要按一定比例分批去,钢厂各级干部加起来有两、三千人,大家分批去支农。
  “这次下乡要下到生产队蹲点儿,跟农民兄弟同吃同住,条件非常艰苦,大家做好思想准备。”刘厂长在全厂干部大会上给大家做动员。
  “到广阔的天地间去,跟农民兄弟并肩战斗,为争取夏粮大丰收再创新高!”
  大家被动员得情绪高涨,踊跃报名,周小安挤了好几次才挤进去,辫子都给挤毛了,扒着报名的桌子站得东倒西歪,“我!我!我报名!”
  负责记录的沈玫一把把她扒拉旁边去,“下一个!”
  周小安不服气,又运气想往进挤,牛大姐拉住了她,“小周啊,大家都知道你积极参加革命建设的热情,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才出院,咱们把身体养好了才能为革命多做贡献。”
  支农那可都是真刀实枪地跟农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就周小安这小身板儿,到那一天就得给累散架了!
  沈玫就没那么客气了,会后拿个文件夹敲周小安的脑袋,“你是不是傻?!你去过农村吗?真去了你会干农活吗?!到时候把你抬回来还得找老于头抢救去!
  你小叔呢?怎么不管着你点儿!?平时管手管脚的,关键时刻就不见人影儿了!”
  沈玫对周阅海的态度一如既往地不好,怎么看他怎么不顺眼,没事儿都能挑出一堆毛病,周小安每次出错她都能拐好几个弯儿找到周阅海身上来。
  “我小叔去省军区开会了,都去一周了,这事儿跟他没关系。”
  周小安拿出支农名录来给沈玫看,指着上面的青山县新民公社,笑得像个小狐狸,“我老家柳树沟村就在新民公社!我要去看我太婆!”(未完待续。)
  

第二四八章 欢迎
  周小安下乡蹲点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农时不等人,马上要割麦子了,两天以后所有支农干部就要就位了。
  既然是跟农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当然就得进入生产队,有沈玫从中帮忙,再加上周小安的主动要求,她被顺利地分配到了青山县新民公社。
  到了公社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以二叔公的人脉,分分钟能把她直接领家里去。
  周小安开始准备下乡要带的东西,简单的铺盖,耐磨的衣服,草帽,解放鞋,粮票,油票这些都是基本标配。
  周小安拿着面值0。1两的油票研究半天,还是忍不住问牛大姐,“这么少怎么买油?吃一顿饭要给几张?”
  牛大姐本就不放心她这么去农村,这回更是担心了,“傻姑娘!这油票吃三天饭给两张,可别给多了!回来你这个月不过了?”
  这是下乡干部专用油票,按一个人一个月二两油的量换算出来的。
  “还有粮票,一天给八两,再给两毛钱,可别给多了!”牛大姐开始不厌其烦地给周小安传授下乡的经验。
  “到了农民家里,按规定该给的钱和票按数给足了,轻易别给别的东西。
  如果觉得有必要给,也得吃个一两顿饭看着人不错再给。要不后面你没东西给了,他们就会觉得你小气,肯定在饭食上克扣你的。”
  “这次下乡主要是抢收小麦,割麦子是农活里最苦的,你肯定干不了,最好是跟当地的妇女主任联系一下,组织当地的积极分子搞一些田间地头的文化活动,唱个歌,演个小话剧什么的,也是积极支援农业建设的一种。”
  积极如牛大姐也开始教周小安投机取巧了。
  叮嘱了好多,最后牛大姐叹气,拍拍周小安的肩膀,“知道你心里不舒服,去农村散散心也好。”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人对她说类似的话了,周小安一直都没弄明白,她怎么就心里不舒服了?怎么就需要去散心了?
  最后沈玫给周小安的行李里塞了一斤大圆饼干,爽快地抓住她直接问,“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因为张秋月的事伤心了,才这么积极地要求去农村的?你不止是要去看你太婆吧?还是去散心的吧?”
  虽然都是问句,语气却已经很肯定了。
  连她都认定了周小安是被张秋月欺负得伤了心想出去散心,周小安也懒得解释了,在大家同情的目光下,她解释什么都被看做是掩饰。
  所以两天以后,周小安背着她的小行李卷,带着草帽,穿着背带裤回力鞋(解放鞋太丑了,跟她的衣服实在不配,她是绝对不会穿的)出发的时候,受到了同事们的热烈欢送。
  “小周,去广阔的天地间走一走,回来心情就会好了!”
  “小周,我们理解你!你要早点回来!”
  “小安,别那么好强,心里不舒服想哭就哭出来,大姐家老三都比你大一岁呢,你跟大姐有啥不好意思地!”
  ……
  不像送她去支农,倒像送她去旅游散心。
  周小安一点不辜负同事们的好意,乐呵呵地爬上大解放的车斗,跟同志们一起迎着风唱着革命歌曲斗志昂扬地出发了。
  到了青山县换马车去新民公社,一到公社大院子里,十几个支农干部一下车,二叔公头上包着一块旧旧的毛巾就过来了,直接拉住周小安,“这个去我们生产队!”
  各个抓阄抓到支农干部的生产队队长强颜欢笑地过来领人,对比下来,就数二叔公最积极最热情。
  接待支农干部是哪个生产队都不愿意接受的苦差事,大农忙的,全队都在争分夺秒地抢收麦子,谁有时间请个祖宗回去哟!
  关键是这个祖宗又不能真的打板儿给供起来,得教他们干农活,得照顾他们的情绪,更烦人的是还得听他们驴唇不对马嘴的瞎指挥!
  说得对不对的都得敷衍,敷衍不好了就得有大麻烦。
  你说你一个城里的干部,你对种地的事能知道个啥?不懂还非要瞎指导!
  生产队长们一肚子牢骚,谁爱接待谁接待!老子不伺候!
  谁都不愿意接待难道还能把人家城里来的干部晾起来?公社书记一拍桌子,抓阄!抓到了怨你手气不好!都给我领回去好好接待!
  二叔公乐呵呵地领着周小安上他赶来的驴车,车上垫了厚厚的麦秆,上面还有一个小褥子,等周小安坐稳了先拿出一个大甜瓜来塞给她,“累坏了吧?路上垫垫肚子,这个又解渴又顶饿,回去咱们就吃饭!”
  随着红缨鞭子啪啪两声脆响,祖孙俩有说有笑地离开了公社大院儿,留下身后一众羡慕得眼睛发红的支农干部,他们可是又渴又饿没人管,还得跟着走不知道多少里的路回生产队。
  知道内情的公社书记揣着明白装糊涂,趁机教育剩下那几个不情不愿的生产队长,“你们跟人家周大炮学学!老同志觉悟就是高!看看人家那态度!想得那个周到!”
  周小安以为支农干部都有这么好的待遇,把脸埋在那个几乎跟她的头一样大的大甜瓜里好半天才抬起来,“二叔公!真甜!”
  二叔公吧嗒吧嗒地抽着烟袋,慈爱地看着她,“听说你病了,太婆就把菜园子里的几棵甜瓜都给你留着了,打算你要是不能过来,就托人给你捎去。
  小安呐,咋瘦了这么老些?我听说城里的干部也吃不饱,以后可别往家里寄粮食了,都留着你自己吃吧,你看你这孩子,咋瘦成这样了呢!”
  二叔公心疼地念叨了好几遍,越看越觉得周小安可怜,“再吃点,都吃喽!家里还有呢,甜瓜熟了太婆谁都没让动,都给你留着呢!”
  自己家的菜园子和自留地是农民仅有的能有点自主权的土地,除了不能种粮食其他的东西随便种,家家都靠它来补充口粮,所以没人舍得去种这些不能顶饱产量又底的零嘴,可能全村也就太婆种了这几棵甜瓜。
  周小安又把脸埋到甜瓜里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