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贲-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张图纸,袁啸画出了一个足够打得蛋糕,虽然仅仅是这个还不足以支撑起整个浙江省,但是总算是给人打了一直强心针,使得众人的心气更加浓厚了。

    “剑歌,仅仅是两张图纸,给浙江省带来的变化,虽然不小,但是对于大局来说,还是差点火候吧?”

    郭有道阴笑道,他知道袁啸的根底,这个家伙肯定还有底牌呢。

    袁啸摇摇头,笑道:“不要着急,什么事情,不能一步到位,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才行,而且,你们对于这两张图纸的价值认识还远远不够呢!”

    郭有道一愣,旋即笑道:“怎么可能?我们知道两张图纸最起码可以使得这个制造工厂赚取上百万两白银的利润,不过,也就这样了,毕竟织布机不会在两三年内就坏掉,起码可以用上几年,市场饱和以后呢,利润自然就会回落的。”

    杨廷枢等人纷纷点头,郭有道说的不错,显然这个新上任的布政使不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对于经济学问有着独特的见解。

    袁啸笑道:“博元兄,咱们织布机卖出去之后,各家以及纺织工场织布的速度会大大加快,只怕原来的纱线,仅仅够他们半年生产的,上半年拼命生产,下半年,就得全部停下来,因为棉纱跟麻、蚕丝,绝对供应不上的,到时候,你们说怎么办?”

    众人心头一惊,这个问题可是没有想过,是啊,原来的纺织市场是平衡的,放出多少的纱来,就织多少布,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新式的织布机进入纺织行业,原来的纱线绝对供应不上的,半年生产,半年歇业的话,那那些工人还不得饿死?

    “剑歌,您这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啊,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江南恐怕要出大乱子的!”

    朱之瑜惊声说道。

    众人的目光全部投到了袁啸的身上,袁啸微笑道:“舜水兄,既然纱线不够用,那就纺纱呗!只是,各家各户所有的纺纱机子一年能够生产的纱线就是这些,即便是想要扩大生产,也没有足够的人力来做了……”

    “对啊!”

    孙之万叫道:“师父,人力有时穷啊,江南一带一年的纱线产量是固定的,不会多太多,也不会少太多,根本不足以满足织布机出现以后的市场需要!到时候这些工场还不为纱线抢疯了?”

    袁啸笑道:“之万,你不是一直想要经商吗?给我出个主意,怎么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孙之万脸色一苦,他是很有经商的天分,但是却没有在商场上打拼过,偶尔灵光闪现可以,但是真的较起真来,还稚嫩的很,袁啸的问话,显然是困扰了他。

    “那就只有扩大纺纱的人数了,将纺纱的手工业推广到江北跟淮北去,想必可以解决掉问题!”

    朱之瑜沉声答道。

    袁啸摇摇头,答道:“舜水兄,地域不同,农户之中从事的生产也不相同,南方纺纱织布,不代表北方也纺纱织布,这是不现实的,我们占用了大量的人力,那其他行业的人力可就紧张了。而且,这可不是一两万人就能够解决问题的,那是需要数以十万计的人力加入进来的……”

    朱之瑜一声苦笑,自己也知道这个主意是个笨的不能再笨的法子。

    孙之万眼睛一亮,嘿嘿笑道:“师父,你是不是留了什么后手了?说出来吧,两张图纸,都是织布机,我就不相信你不准备好纺纱的机子!”

    “特么的,就你小子滑头!”

    袁啸笑骂道,“不错,我这里还有两种纺纱的机子,专门为了解决织布行业遇到危机的时候预备的……“

    说着话,袁啸从怀里再次掏出两张纸来,又是两张机械,工业革命时代的珍妮纺纱机跟骡机,这些机械设备足以领先世界数两百年的时间,有了这些设备,以庞大的产量跟低廉的成本足以将英国跟西班牙等西洋国家的纺织业彻底冲垮!

    袁啸作为一个军人,对于这些东西,原本也是一知半解,可是机缘巧合的是,袁啸有一次执行任务,去了英国,闲暇之时,参观了大不列颠博物馆,这些机器都被作为文物,陈设在博物馆里,袁啸一时兴起,在那里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足足用了两天的时间,参观答应博物馆,其中就有这些机器!

    并不复杂的原理,再加上袁啸对这些有些了解以及自己的科学知识,足以将这些机械复原出来了,即便是有些地方不够完善,凭借着大明的能工巧匠也完全可以实现!

    两种纺纱机,两种织布机,都是革命性的东西,足以改变整个大明纺织业的格局甚至整个世界的纺织业的格局了!

    “剑歌,你也太不地道了……”

    杨廷枢无语道,“刚才你怎么一并不拿出来?”

    “一并拿出来?不行,人情要做两份,而且不一定要针对同一家,郭家在织布行业数一数二,但是在纺纱行业,可就没有这么强的实力了,郭定,你说是不是?”

    郭定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特么的,没有想到啊,自己还是错失了一个大机会,着急了!不过,能够逮住一个就不错了,做人不能太贪心,特别是在师父面前,更不能耍心眼!

    “你们几个再帮我寻找一家纺纱大户出来,咱们还要在做一笔大生意,博元兄,记住了,还是老规矩,布政使衙门参与进来。”

    “好!”

    郭有道当然高兴了,这可是两笔相当大的进项,一年下来,这两个搞好了,给布政使衙门带来几十万的收入都不成问题!

    “只是,你们光想着织布也发展了,纱线的问题也解决了,咱们棉花跟丝麻能够解决吗?还有,一旦生产的布匹过多,滞销了怎么办?米贱伤农的道理,大家肯定都不我清楚吧?”

    众人登时面面相觑,我擦了,这个袁啸,一口气把话说完难道会死人?竟然就这样一句句的往外蹦,欠揍啊!

 第二百三十四章 还不如去逛窑子

    “剑歌,你小子能不能一口气把话说完,想憋死我们几个吗?”

    杨廷枢幽怨的叫道。

    袁啸无奈的摇摇头,这些人虽然都是精英人物,但是对于商业或者说经济理论一窍不通,起码对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理论一窍不通啊!自己也只能一点点的给他们灌输,启发他们了。

    “不管是织布机,还是纺纱机,这些都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就是后面,我们怎么才能将这个套子解开!生产的少,农人赚不到钱,生产的多,农人赔钱,把这个扣子解开了,那整个江南富甲天下才有希望,这个天下可不是指的咱们大明帝国,而是整个世界!”

    众人一脸的震惊,望着袁啸,怎么大将军又把话题撤到整个世界上去了?先把眼前的问题都解决掉再说吧!

    如果真的织布产业拼命生产,那纺纱产业也只能进一步的拼命纺纱了,纺纱产业拼命纺纱,必然会面临原料短缺的问题,扩大棉花生产?要知道现在整个大明帝国有着三分之一的人都吃不饱饭,谁还会去多种棉花,少重粮食?没有原料,怎么办?即便是原料解决了,织布产业拼命生产,制出来的布匹堆积如山,卖给谁去?仅仅凭借大明帝国要消耗掉真么多的布匹,根本就不可能!

    “说说,大家都来说说,不要哑巴了,有什么好主意,都来说说!”

    袁啸看到大家都沉默了下来,开口说道。

    杨廷枢苦笑道:“剑歌,你这个题目出的太大了,即便是把户部的那些人都给请过来,也未必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啊……”

    袁啸摇摇头,答道:“错了,复庵兄,这个问题早就有答案了,祖辈们早就给出了我们答案!”

    “什么答案?”

    几个人将眼光全部再次集中到了袁啸身上。

    “开放海禁,鼓励商贸,互通有无!”

    袁啸说出了十二个字,看着众人笑道:“你们拿到忘记了,当年的三宝太监,七下西洋?难道他们只是出去看看风景?错了!”

    “三宝太监下西洋,一则为了威临西洋,宣扬天朝国威;二则是为了传说中出海的惠帝,这与今天的问题有什么相关?”

    朱之瑜问道。

    “笨啊!”

    “仅仅是这些?大错特错了!”

    “哪一次郑和下西洋,不是携带了大量的商品?茶叶、丝绸、布匹,陶瓷乃至珍宝,应有尽有!这些东西到了西洋都是抢手货,归来之时呢,哪一次不是满载而归?香料、象牙、黄金、白银、甚至琉璃玛瑙!我们将我们最好的东西拿出去,卖给那些西洋人,难后从他们那里在廉价收购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互通有无,海外,不管是南洋还是西洋,人口有的是,哪一个不需要穿衣服?难道他们都露着腚?怎么可能?”

    哈哈哈……

    几个人听到袁啸的话,大笑起来,太搞笑了,都露着腚,当然不可能了!

    “不说别的,”

    袁啸接着说道:“不管是陶瓷,还是丝绸与布匹,我们大明国生产的东西质量上乘,绝非西洋各国所能比拟的,我们就是要将多余的布匹全部卖到西洋去,然后从西洋在采购大量的棉花回来,再生产布匹,再卖出去,呵呵,懂了吗?以西洋的原料供应我们生产布匹,然后将布匹在高价卖出去,我们就占据了利润的高端!不光是布匹,其他的也一样,将我们独特的产品高价卖出去,然后,低价购进我们所需要的,比如,棉花,大米,在南洋跟西洋,他们的粮食多的遍地都是!我们以最大的海川向回运粮食,回来之后,卖给朝廷去赈济灾民,有了粮食,谁还会造反?”

    袁啸讲得天花乱坠,众人则听得金星乱冒,这个袁啸到底是怎么将这些联系到一起的!

    “剑歌,开放海禁,广通贸易,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怎么解决海盗的问题?现在南洋跟琉球可是全部都落入红毛鬼子的手里了,到处劫掠,而且,还有的是监守自盗,那个郑芝龙,特么的就是盘踞在福建的最大的海盗头子!我们想要将东西销售出去,总的能够保护我们货物的安全才可以吧……”

    袁啸微笑道:“那是自然,不然你们以为我专门向皇上把长江水师要过来做什么?自然是要保护大明子民的财产安全了,如果水师在自己的海面上,连自己同胞弟兄的财产都保护不了,哪还要她们干什么?养着一群废物,还不如去窑子里找几个娘们乐呵乐呵呢!”

    朱之瑜与杨廷枢脸色一黑,这个小子说着说着就冒浑话了,这可是巡抚衙门,堂堂的巡抚竟然说要去窑子里找娘们,有伤风化,以后伤风化啊!

    “剑歌,你可是堂堂的巡抚,不是一个大头兵,岂能胡说八道?有失体统,有失体统啊!”

    杨廷枢痛心疾首的呵斥道。

    袁啸撇撇嘴,答道:“好了,我就是打个比方,谁去真的逛窑子了?”

    袁啸看看郭有道,说道:“博元兄,第二件事情,那就是布政使衙门牵头,召集各家商会,有大家出股,如果他们不愿意,那就布政使衙门自己担下来,成立一家商行,专门从事海外贸易!从江南收购货物,然后倾销到南洋与西洋,随后在采购大量的原料,卖给朝廷或者江南的工场,这可是只赚不赔的买卖,博元兄,明白了吗?”

    郭有道怦然心动,如果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