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春入旧年-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纯只觉皮痒难忍,心不在焉答道:“刚才是摘花时就有些发痒。”只嗓音愈发嘶哑。
  小江春忙叫了胡沁雪,两人一人站一边,将徐纯给搀扶着离了这海棠花粉弥漫的空气里。待慢慢离了山坡,脱离了过敏原,他还倒有心思玩笑了:“诶,你个黄毛丫头真有法子,倒是不甚痒了呢。”
  花粉过敏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反应,多因花粉内携带的蛋白与人体自身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导致,因花粉吸入的途径主要是口、鼻等呼吸道,外加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故主要引起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眼鼻发痒、喷嚏、流泪、鼻塞、肤痒等不适。
  当然,这是后世西方医学的解释,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认识到这种因外界空气携带因子造成的疾病了,就是胡沁雪所言的“疫毒瘴气”。
  花粉过敏若发生在现代,多以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扑尔敏或者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等治疗,但这些药物均存在或药效短、或药后易复发、甚至依赖性等隐患,调理起来倒是没有中药来得便宜。“前世”的江春在临床上也遇到过好些了的,处理都还算成功。
  故她自是先冷静下来,只继续搀扶着徐纯往学寝去,路上学子倒是不多了,早都用过饭食回学寝午休去了。几人一路行来也未遇上一个同班的,只在学舍楼下见着独自行走的高平,江春这才想起来,他也算是乙级的师兄了。
  眼见已无人可以求助,她只得问清了徐绍的学寝,向高平求助,请他往徐绍那边去喊了他来帮忙,高平倒也未推脱。
  因不放心留下胡沁雪独自照看徐纯,她只得使着胡沁雪去熟药所买些等分的桑叶、菊花、白芷、薄荷、皂角刺等药物来,胡沁雪本就从小耳濡目染,药材堆里长大的,一听她提头自是反应过来了,不待她说完就一股风似的出了学馆门。
  “疫毒瘴气”相当于后世所谓的过敏性鼻炎、结膜炎、荨麻疹等疾病,其发病机理多为风湿、风热蕴结于皮肤、血液而作痒,血行不畅则色红起疹,中医使用清热解毒、凉血祛风的药物外洗亦能将这股风湿之气祛除,待发作期一过,病情稳定下来后,再予些祛风固表的汤药,好生调理一番,要根治亦是有可能的。
  二人还未到得学寝门前,就见高平领了徐绍出门来,几人合力将徐纯搀扶了进去。
  小江春想起什么来,急忙往珍馐堂去找灶上师傅,死皮赖脸好话说尽地讨要了一撮盐巴,拿到徐绍那儿,用热水泡开搅化了兑成淡盐水,取根空心的竹节子来,用竹节子将那淡盐水灌进徐纯口鼻内,待盐水顺着呼吸道冲洗过一番,将那附着在粘膜上的花粉给冲走了,当然也有消毒的作用,他就道嗓子不肿了,可以正常发声了,要去将胡沁雪给唤回来。
  江春:你们两个要不要这样“一刻分离不得”,这事件是打通了你们之间的结界吗?明明上午都还是仇敌呢……
  且不说她对少男少女的腹诽,那边徐绍却是又一次对她刮目相看的,这小友法子恁多,危急关头总是能化险为夷,怎自己苦心修习几年也无这本事?她倒是个有天资又勤学苦练的呢。
  待胡沁雪从熟药所提了满满一罐煮好的药汤来,徐纯已稳定下来了,被众人拦着不给抓挠,身上也未再发新的红疹了。
  胡沁雪倒是个会灵机应变的,晓得寝里无法煮药,到徐家去唤人亦是浪费时间的,就自作决断在熟药所煮好了才提来。徐绍拿出块干净帕子,浸泡在那热气腾腾的药汤里四五分钟,拿出来后稍放冷却些,将徐纯全身由上到下擦了个遍,待帕子冷却完又再重新浸泡,如此往返快半个时辰,直到药汤冷了才停下。
  当然,江胡二人自是不便留下围观这场景的,只去外头透透风,胡沁雪眼睛也不知道是被窦夫子训斥的,还是被徐纯吓到的,居然更红了。
  两人默默无语在外头站了好大会儿,徐绍才来唤了她们进去。高平见着她两个女学生又进来了,满眼的不赞成,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江春却仍是不待见他的,只急着看徐纯可好些了,也难得他了,长这般大了才晓得对海棠花粉过敏。
  其实后世也很多这样的病例,并非天生就对某物过敏,只是在与外界接触过程中随着环境改变或污染、自身体质强弱增减,对某种物质出现过敏或脱敏现象,俱是正常的。她以前就遇到过从小喝牛奶到大的,突然二十多岁的某一天一杯牛奶下去就过敏了,从此再不得沾的……
  待徐纯稳定下来后,她也就不用担心了,因晓得古人的医术和徐家的能力,这些后续调理的事自是不成问题的。只是见着高平,似乎想与她说话的样子,她逃也似的走了。
  自舅母刘氏不在了以后,她就未见过高平几次,出殡那日也未得见,她也不知在那样的日子,他是因了何事去了何处,有时话到嘴边想要问问,又怕听见自己害怕的答案。
  她多希望他就是伤心母亲离世、悔恨自己识人不清,而或跑到山里躲着哭一场,或跑到河边眼送母亲上山。
  但联系到夏荷二人能立马跑路的现实,她其实也害怕知道她为何会如此消息灵通及时跑路,害怕是他去找信任的“夏嬢嬢”诉苦,埋怨母亲的不理解而……她真的害怕,只当作自己不问,那就不是了罢!
  现在的高平之于她,只是舅家的一个表哥而已,她不想与他有过多的接触,生怕自己哪一日忍不住问出了口,却听来自己最害怕的答案,她自觉还未有足够强大的心理,做好足够充分的准备来听这个答案……若今后哪一日她问出来了,答案是前者,那她自当松一口气,就当是冤枉了他罢!


第46章 泄露
  不说胡沁雪与徐纯二人自此逐渐解开了梁子,这都是无忧无虑的少男少女们才有的心事。
  而衣食无保的江春,她的忧愁自是另一番滋味的。眼看着自二十三来入学报道,至今二十七已是五日了,穿越来这半年时光,江春还从未离“家”这般久过。
  是的,现今的她,已将江家当作自己的家了,对家中各色人物俱是挂念。
  故待下午的礼乐课散学后,她先往珍馐堂去打了满满一碗肉饭吃过,收拾了书兜,因《大学》与《论语》已是背诵熟了的,故只将那《孟子》带上,家了去可以抽空背上几段。
  眼见着日头还早,倒是不怕天黑赶路的,她先往杂货铺子去称了两斤桂花糖并糕点,又给江老伯打了两斤米酒,想着王氏那抠门劲儿,家里怕也是几日未沾油荤的了,又往猪肉摊上去割了两斤五花肉。将这堆物什能塞的都塞进书兜里,她才感谢当日自己的明智,选了个大号的!
  到家天色还未黑,院门半开着,几只大花公鸡在“咕咕咕”寻着虫虫草草,院里却是一个人也无。
  只后头旧屋门槛上,坐了个小儿在玩泥巴。
  “军哥儿,怎只你在家?”
  那小儿闻得声音,见是自己最喜欢的大姐姐,高兴得站起来,两手一拍,将那手上糊着的半干不湿的泥巴抹在开裆裤两侧,嘴里叫着“大几鸡”“大几鸡”地扑过来。
  江春愣了一下,这“大几鸡”为何物……哦,原来是“姐姐”,发音不准。她忙躲过了,领着他去将小手洗净了,抓过几粒桂花糖给他,方问起来:“奶奶哪去了?怎只你一个在家嘞?”
  “赖赖割草草切,咯咯几鸡读书书”,难得这么小的娃娃将家里人去向给说“清楚”了,思路清楚就好,至于发音……猜着也能听懂罢!
  小家伙将桂花糖放嘴里咯吱咯吱几下就嚼碎了,没好久几颗糖就下了肚。他站起来拍拍手,又将方拿过糖的小手习惯性地在开裆裤两侧抹了一把,沾上些泥灰也不自知,拉住“大几鸡”手往屋后去,江春正奇怪他要把自己往哪带呢。
  屋后菜园里又新种了几片菘菜,辣椒茄子都有,只刚发芽。难得江春现在的眼力,嫩绿的小芽在将黑的光线里也能看清。
  “汪汪汪”屋后草丛里传来声音。
  小军哥儿拉着她的手,用另一手指了那处土黄色的蠕动:“小抖抖!可耐的小抖抖!”
  江春嘴角抽搐:原来是特意领自己来看小狗的。
  江春表示,小包子的世界,她不懂!眼见着天色将黑了,文哥儿两个读书娃还未归家,江春去灶房看了一遭,众人中午已将饭食吃光了。只见她从米缸里拿出三碗米来,淘了添柴煮上。那边小包子一会儿“小抖抖七饭饭”,一会儿“小抖抖碎觉觉”的来回唠叨,刚会说话的军哥儿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成为话唠的路上进发!
  正腹诽着呢,王氏背了满满一篓猪草家来了,见着江春自是高兴一番的,念叨着“我大孙囡长高了(并没有)”,又问了她些学堂里的事。待见着她买回来的糖肉酒的,虽有两分肉痛,但也忍了,毕竟大孙囡好几日未归家了,家里大人娃娃也是好几日没见过肉星子的,吃就吃吧。
  说起娃娃,才发现还没见着文哥儿两个呢,少不得又是一顿咒,道两个小崽子回了定要剥他们皮。
  说曹操曹操到,两个小身影缩着头要猫进来,正好被军哥儿见着了:“咯咯几鸡放学学咯!”
  王氏过去揪着文哥儿耳朵咒道:“两个喂老鸹的,怎天不黑不家来?外头可好耍?好玩就玩饱了再家来罢,好给老娘省顿白米饭嘞!一个个读书不出息,浪费粮食最厉害的……”
  两个小的不敢出声。江春暗笑,自己小时候也是这般的,放学了学堂里与同学玩个半小时,家来路上与小伙伴玩个半小时,与小伙伴分别后自个儿也能玩个半小时,待家来天就黑了。晚饭后电灯下边做作业边看电视,当然作业一做完就得被赶去睡觉……后来姐弟俩就学会了假装作业没写完可以多看会儿电视……
  待王氏歇了骂声,两个才敢往江春这边来,摸着头不好意思地道:“姐,你回啦?学堂可好顽?”
  江春:……姐姐我是正经去读书的!
  “文哥儿夏儿你们两个,待会儿晚食后我可是要检查你们背书嘞,这几日进学学了些啥?”
  两个争先恐后将《三字经》断断续续背出来几段,又将学里有几个学生,各自家住何村,何人如何调皮,夫子如何教训他们这些闲话给说了。
  到晚间众人家来了,见着江春自是一番欢喜。高氏差点掉下泪来,拉了姑娘的手,不住手地头上摸|摸,肩上弹弹的,只满嘴道“春儿长高了”“学堂里可吃得饱”“几时起床”“夫子可威严”等话题,俱是一片赤诚的慈母之心。
  江春道:“阿嬷不消忧心,我在学堂里是最能吃的一个(确实),男学生都没我吃得多哩(实话),饭菜是不限量随意吃的(不可能,都是趁人不注意偷着多吃的)。还与你上次见过的胡沁雪住一个学寝呢,她人很好,还与我带了鸡汤喝……夫子授课也很高明……”
  高氏听得连连点头,放下心来。
  待造好晚食,众人上桌,江春道自家在学堂里吃过了才家来的,二婶几人感慨:这县学就是好哩,改日也让她们尝尝县学的伙食!
  倒是王氏与江老伯,硬要她坐上来吃两口,道一路往家赶,肚腹定是空了的。高氏亦拿过一只闲碗,盛了小半碗的五花肉给她,江春眼眶微热,接过碗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这就是家的味道吧!
  倒是有个小插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