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春入旧年-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恨铁不成钢地白了她一眼,在孙子的事上,她还是能很好地管住自己那张碎嘴的。
  不过,到了晚间,事实证明,杨氏的愿望还是落空了的。
  也不知是白日间被高氏生产的场面刺激到,还是被婆母责骂过,亦或是没吃上那半碗参汤的不甘在作祟,到了晚间众人用过晚食后,她就开始喊肚子痛。
  好在那稳婆还未家去,正好酒好菜地招待着,正好将她请来一瞧,道:“大妹子你家今日双喜,不,三喜临门哩,这也是要生了的……”
  江家门中顿时又是一阵忙乱。
  王氏白日间虽骂了媳妇儿,但女人家生娃儿就是鬼门关走一圈的,大意不得,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拿出几两银角子来,令江春与江老大往县里熟药所再去买一只参回来。
  外头天已经黑了,待到得县里店铺皆关了门。无法,江春只得求到谭所长门上去,求着去开了库,称了一只人参,也倒是顺利。
  待父女两个拿了人参紧赶慢赶到王家箐,杨氏的孩子却是已生下来了,虽然是个姑娘……但江春觉着这都是子女与父母的缘分,他们都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生儿子。再说了,江夏就是现成的例子,姑娘又怎了?姑娘体贴起人来也是父母难得修来的福分哩。
  王氏今日刚又得了两个孙子,见着老二家的还是个姑娘虽不快,但也忍了,亦觉着他们还年轻,不愁生养的。
  就连江夏也咧着嘴道:“阿嬷给我生了个小妹妹,以后我就可以给她扎头发哩!”
  哪晓得那杨氏却是个看不开的,甚“她的儿子抢了我儿的福分,那本该是我儿”的胡话满嘴冒,将个王氏也闹得火大:“你生不出儿子怪哪个?这些子胡话莫说了,你们在我心里都是一碗水端平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将才你一发作起来,我老婆子照样使着春丫头去与你买了人参来的……”
  听到有人参,王氏也不闹了,只又嚷着浑身没力气要补补,江春……
  好吧,众人无奈,王氏念在她刚生了孩子的份上,也只得咬了后槽牙使江春去帮她熬了参汤来。
  于是,在杨氏心满意足小口小口嘬着参汤的八月初八里,江家迎来了三只小猴子,三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小家伙。
  当地有句话叫“愁生不愁长”,说的是小儿一旦生下来了,就是见风长的小树苗,一天一个样,对此江春是深有体会了。
  才一个月不见,待九月初八江春家来一看,险些没认出来,三个小娃儿已不知何时退掉了身上那层红红皱皱的皮子,从小猴子变成了小玉团子。
  江家这两月来车前草、白果、螃蟹陆续又开始有了进项,小母牛也长成了大牛,套上牛车载人拉货的都是些进项,日子比去年愈发好过了,吃食上自然就不再紧扣着了。况且家中三个嗷嗷待哺的婴孩,汤汤水水就没断过,倒是将两个媳妇儿三个娃儿给补得白胖胖的。
  只可怜了王氏,家中有两个妇人坐月子,换工换不了了,田里的谷子又在忙着抢收,三婶是个做事不太顺手的,她一个老妇人,又要忙着下田收谷子,又要家来给两个媳妇子煮汤煮水的,倒是将她累瘦了些。
  不过好在今年的日子是真的有盼头了,三个大孙子(女)就跟地里的大白菜似的,又肥又白的;江春三姊妹读书愈发上进了,今后光耀门楣亦是说不定的。手里的银子也在与日俱增,老两口已商量过,待秋收后就问问谁家有水田要卖的,买上几亩。
  她辛苦大半辈子,苦苦追求的银钱、田地、青砖大瓦房、孙子,全都有了,自是心满意足了,就是苦点累点亦是毫无怨言的。
  至于三个娃儿的满月酒,自是要风风光光大办一场的。去年因着江大玉讹钱的事情,闹得她整个腊月皆是背时倒运的,今年却是要挺直了腰杆子转运一回的。
  还未到九月初八这一日,她就带着三婶和军哥儿将新屋旧屋里外三层的全打扫出来,虽然小军哥儿只会叫上小尾巴狗捣乱,但抵不住王氏她老人家心情畅快。一畅快又给堂屋添了几件家什,称了几斤茶叶家来,其它满月酒惯用的鸡蛋、醪糟、酒肉、米粮、菜果自是不必说的……
  到得九月初八这一日,江家炮仗声响了一趟又一趟,亲戚来了一拨又一拨,村人亦带些米粮瓜果的来吃酒了。
  就是素来自诩王家箐“一等大户”的村长家,也只得咬了牙嬉皮笑脸上门来,还不住拿他家那刚定亲的“媳妇儿”王芳娘来攀亲戚,其实几人皆心知肚明去年的事情,如今眼见着江家愈过愈好,尤其是江春还入了弘文馆,以后前途不定怎说呢……只得忍着红眼,努力维持些面子情,若能真攀扯出甚情分来,往后也是不好说的。
  待外头风小了些,王氏又进屋去把三个孙子孙女抱出来,在众村人面前显摆了一回,白玉团子似的三个小奶娃,眼珠子黑葡萄似的乌溜溜转,又不哭不闹的,惹来一片小媳妇的羡慕,恨不得人人轮流着抱一圈……她方觉着心满意足,气定神闲地收拾了排场。


第57章 少女
  待九月初八这一日办过三个孙子的满月酒,取了武哥儿、斌哥儿、秋姐儿的名字,十月头子上又买了十亩上好的水田来,将地契捏在手心里,江家的日子就渐渐红火起来。
  且不说田地里各种稻子、麦子、油菜、包谷产出不断的,就是山里的酸木瓜、金樱子、银杏果皆是额外的收益。虽然也渐渐有了别的村人跟着捡拾那些果子的,但江家还是能得了大头的。
  院里大小肥猪养了三头,鸡也是光下蛋的就有十几只,更遑论又不断添了些小鸡仔进来。
  而当初抱来那只小土狗也是慢慢长得有小军哥儿高了,倒不消用链子与绳子拴住,整日间就放了它在院里“巡逻”,有见着生人进来的,吠起来在村口都能听见……一切都向着光明、红火的方向发展着。
  而江春在县学里,除了每月月试雷打不动的头名,也按部就班地从丙黄班升到了乙黄班,又升到甲黄班,现在甲黄班都读了大半年了,待过年前就要升学试……“高中”也就要毕业了。
  外头烈日灼人,窗外的桃李树林被晒得一片蔫头蔫脑,仿佛一群得了瘟病的小公鸡,水米不进,只低垂着头,浑身无力。
  而在室内的学子亦是好不到哪去的,愈发接近毕业,所学内容愈发高深,各科夫子的教学重点愈加向科举考试靠拢,这对现代的江春来说,难度就比以前读读背背的大多了,而她需要付出的努力也就愈发地多。每日天蒙亮,在现代也就五点多的样子,她就得起了,晚间亦是天黑透了才睡,为了长身体,她自是不敢熬夜的。
  随着身高的增长,她着意好好选用些首乌、黑芝麻、核桃的来吃用上,头发委实黑亮了不少,只天生底子在那摆着,要想长得有多浓密也不可能,但比起三年前刚穿来的样子却是好很多了。
  天气正是热辣的时候,她扎不了甚复杂的发髻,只简单地将黑亮的发丝绕成个小揪揪,用随意买的桃木簪子别到了脑后,再配上那身石青色的曲裾长裙,昂首挺胸的,倒是愈发衬得她白|嫩。有男同学从后望去,见到那副乌发雪|颈的样子,倒是觉着赏心悦目。
  身旁的胡沁雪又开始打起瞌睡来,江春无奈地轻推她一把,又将她唬一跳……江春也很无奈啊,她每次都提前交代若是自己打瞌睡就让江春推她一把,但这光张夫子的课就得推她七八次,就跟同一个镜头不断不断反复回放一样。
  好容易挨到散学,她倒是恨不得拉上江春回学寝睡个三天三夜,但一来到学舍外,又觉着这般炎炎的夏日,寝里没凉席没冰块的……睡觉也是受罪啊!只得仰天长叹一口老气,乖乖地往珍馐堂去打饭食。
  待一见到饭堂里那些吃来吃去万年不变的洋芋菘菜,她又如泄|了气的皮球被狠狠踩了一脚——最后那口瘪气也没了!
  于是——“今日饭堂不吃了,春妹妹我们去外头吃罢,姐姐请你吃上一顿好的!”
  江春记不清这是入夏后第几次听她这般说了,刚开始她还觉着饭堂有菜有肉的,量又管够,只恨不得一天吃上个四五顿,过了一年,饭堂里仍是那些菜以后,她也有些腻了……再被胡沁雪一怂恿,吃过几顿外头的,更加吃不下饭堂里的了。
  她也晓得这般挑食不对,但没法子,她现在正是发育的时候,不能愁眉苦眼、满怀怨念地用餐,若连续这么几日,她胸口就会开始疼起来。
  黛玉和西施人家那是心口疼,她是胸口疼。
  嗯,虽然,她也晓得胸口疼不过是正常生理发育的表现,若是吃不开心,导致心情郁结,会加重肝气不舒,肝经郁滞,对“小白兔”发育也不好。
  对,她胸前现已有些白兔的影子了,且是小白兔在向大白兔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与顾夫子等成熟|女性无法相比,但因着有遗传基因在,比起胡沁雪来却是绰绰有余了……自己已经好几次被她取笑“发面馒头”“厚积薄发”了。
  两人说笑着到学馆门口,也不往远处走,就在附近有卖鸡汤米线小馄饨的食铺里点了两碗鸡汤米线吃起来。
  虽然是夏季,但这米线是用小锅煮的,将米线、韭菜、辣椒、豆腐、豆芽等物放锅里,加入滚烫的鸡汤煮沸,待沸腾个四五分钟,提下小锅倒进碗里,直到端到她们面前来都还是滚烫的。
  两人也不待冷一些,呼啦啦地就吃起来,边吃边有那不知是热得还是辣得汗珠子冒出来。别人可能会吃不惯,但她两个也算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了,却是最稀罕小锅米线那股热辣劲头的,就是得趁烫吃下去才过瘾。
  其实若按后世疾病谱、流行病学的理论来说,太烫的食物吃多了对口腔、食道都不好,有这般饮食习惯的人群与食道癌的发生存在着正相关……但人的口腹之欲也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江春刚开始还劝着胡沁雪,慢慢地待她自己吃上几次也就放不下了,过几日不吃一碗都会觉着馋。
  两人呼啦啦吃完出了食馆门,见着有卖酸梅汤的,虽未如后世一般冰镇过,但也是放水井里凉了半日的,每人又吃了一碗,方才擦净嘴巴手挽手地往学馆走回去。
  当然,说是“手挽手”,其实是江春一路上都想要将自己胳膊手从胡沁雪手里抽|出来,实在是太热了啊!大热的天吃完滚烫的东西,还要恨不得肉贴肉地挨在一起,尤其胡沁雪还是个“大汗手”,方一碰上就将她衣裳沾湿|了……但那小丫头仿似与她杠上了似的,牛皮糖一样任江春怎也甩不脱。
  两人一路嬉闹着进了学舍,才有半年不到就要结业考了,氛围开始紧张起来,故虽是午休时间,却也有好些人在学舍安坐了。
  刚出了一身汗,江春慢悠悠坐下后,也不急着拿书出来,只静坐了片刻,待身上不那般热气腾腾了,她才伸手进抽屉里拿书册。
  今日下午虽是诗画课,但她还想将晨学的《春秋》拿出来“回味”一遍,作为中国史上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她是将它当作历史故事书来看的。上辈子是文科生出身的关系,对这种叙事性、故事性极强的书籍,虽张夫子讲解得枯燥乏味,但她读起来倒是津津有味的。 
  只刚拿出来,不小心就从里头抖落了一张浅粉色的花签纸出来。江春暗自奇怪,自己没有这桃花底纹洒金线的纸啊,她历来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