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茹传-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出身的小春,不爱红妆爱武妆,作男儿打扮唱秦腔,竟是男儿也不及了。
  人物种种各不相同,倒是让宝茹大饱眼福,直到夜色越来越深,压轴的也要登场,已经有些困倦的观众也立刻精神起来——只剩下‘色艺双绝’薛静、庆云班葵官、金陵小八艳之首董清儿三位了。
  这三人全都是一时之选,只见千呼万唤之中最先出来的正是薛静——宝茹知道她定然是不能上位了。本来她就不如另外两个声势大,如今又是先出场,这正是做了绿叶才会这般安排呢!
  不过这位号称‘色艺双绝’的薛静确实不负素香那样推崇,轻弹月琴,轻声慢语唱新词,而其声清澈悠扬,且这曲这词亦是她自己所作,赞一句才女绝对当的起。
  之后上来就是庆云班葵官,不同于她的后辈刘三儿,明明十五岁却常唱幽婉哀怨之声。她就算是年纪渐长依旧唱小花旦,活泼俏丽。一曲《骂情郎》听她唱来,虽然是句句抱怨责怪,但想来那些男子是宁肯日日被骂的。
  最后登台的正是金陵秦淮小八艳之首的董清儿,她今岁正是十八,既不青涩,也不见颓势,正是最美最风光的年纪。据说只单论美貌,她可称得上江南第一——若是考虑到江南人一惯看不上江北的习性,称之为天下第一也是有的。
  虽然这时候的名妓不是单看皮相就能定出来,非得有出众才艺、优美仪态、优雅谈吐等不可。但是对于她们而言,美丽依旧是最锋利的一把武器。所谓持靓行凶,刺穿男人虚伪的矜持,也摧毁其他女孩子做作的客气。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一个妓。女来说,拥有了美丽,就拥有了一切。如果没能无往而不利,那只能说明你的美丽还不够而已。
  那这位名满天下的董清儿一上场,宝茹立刻就肯定她会是这一次的桃仙娘娘,只因为她已经漂亮到了可以无往而不利的程度。如果说宝茹生平见过谁能与她争锋,那就只有再长几年的丽华了。
  宝茹想到这儿砖头看了丽华一眼,不,她在心里摇头,就是丽华再等几年也不会到这个程度。这并不是美丽的问题,而是她们长期浸淫在这个要无时无刻展示美丽的行当里养出来的一种风姿。这样的姿态对她的美丽是有加成的,所以丽华即使生的不输于她,但依旧没有她那么美丽。
  董清儿的才艺是跳舞,但是宝茹已经全然不知她跳的好不好了——是她才艺不好吗?不是的,她并不比其他献舞的姑娘差,但是她的美貌盖过了她的舞蹈。舞蹈大家或许会可惜,觉得她生的平凡些会更好,但是作为她对手的那些女孩子只能咬碎一口银牙。
  被美貌盖过舞蹈的风头又有什么关系,难道这是在选才艺最好的女子吗?甚至这也不是在选最美貌的女子。但是所有人都能肯定,美貌当然比舞蹈是更重的砝码。
  等到董清儿下场,观众看客,这才歇了心神。上头不会让场面冷下来,自然有杂技、花火会等可看。但是往常这些最热闹、最吸引人的都被大家抛到脑后了,大家都趁着这个空儿回到桌旁,稍稍休息,吃些酒菜,只等着一会儿后揭晓今日的桃仙娘娘。
  宝茹等人也回桌旁,这半桌席面上了这许久,好在下头有银盒子盛了烧酒燃着火热着,不然真是不能吃了。
  宝茹夹菜吃饭,对姚太太道:“娘怎不去看这热闹?多难得在湖州办一回,以后可是难得。况且已经来了,却未曾往前凑着清清楚楚看一回,这是图什么,还不若与爹一同在家里消遣呢!”
  姚太太让廖婆子给宝茹和丽华去要一碗滚滚的鱼丸汤——这时候乍暖还寒的,正是要吃些热热的汤才好。转头才与宝茹道:“那是你们小人家才爱看热闹,我哪里爱这个!是你爹买了位子,只你一人过来我不放心罢了。这大晚上,又是人山人海的,可要小心。”
  姚太太不爱看这热闹是真,按着她的说法,这一个个花红柳绿妖精似的有什么好看的。她能来一个确实如她所说是为了看顾宝茹,但是还有一个没说出口的理由——那就是亲自来看一回这热闹,之后和街坊邻里的太太们闲话,才能不至于没话说。
  毕竟大多数交好的太太都要来的话,她不来不就日后只能听别个说话了。况且姚员外买的好位子,那些别家太太都是不如的,她来看,那些人定然都来追问她看得如何,可是能好好说道一番。这种喜欢被人追捧的心情倒是古今一般,不过这就不是能对宝茹直说的了。
  说是吃饭,但是这样的热闹里是不能安生的,宝茹吃着饭还与丽华嘀嘀咕咕点评刚才那些美人,最后总结了一句‘大都不如你’,立刻让本来只默默听着的丽华红了脸。
  只是不妨让姚太太听见了这一句,立刻敲了敲宝茹的头道:“做什么说话!华姐儿是什么身份,她们又是甚样的人?怎得拿她们和华姐儿相比,实在口无遮拦,该打的很!”
  宝茹刚才不过有感而发,纯粹是以美貌论,听姚太太说才想起不妥当。这可不是平日里那些玩笑,若宝茹不是无心说出来的话,确实是有侮辱丽华的意思了,当成是一句厉害骂人话也不差了。
  好在丽华知道宝茹绝不是侮辱她的意思,也是因为她没往那上头想,她的第一个想头就是宝茹在赞她美——这是宝茹常常做的。所以才脸红成那个样子。只不过她见宝茹似乎是极为懊恼的样子,便俯身在她耳边道:“也不如你!”
  然后飞快地坐好,还冲宝茹眨了眨眼睛,宝茹知道这是她告诉自己‘扯平了’的意思,宝茹自然也是会心一笑。
  就在这样的小插曲里,外头画舫高台上又有了动静,宝茹知道这定是最后的大戏要开场了,只拿手帕匆匆擦了擦嘴,立刻就去占位置。也不管小吉祥在后台叫道:“姐儿莫急,先净净手罢。”
  宝茹只是回头道:“快过来,我与你们也占了位置。”
  几个女孩子又扑到了船栏上,见响起了锣鼓声,这样大的声响就是一个信号而已,大家都知道要开始后就停了下来,换成丝竹之声。幽幽然之中,好些个宫装女子鱼贯而出,她们虽比不得那些名妓,但也都是不俗的。
  宝茹见她们都提着一个灯笼,上头写了各位名妓的名号,晓得她们只怕是代表各位名妓的。又见她们后头各跟着一个十岁出头的小丫鬟,各捧着一个大茶盘,上头都放着一些金花——知道这是女客那边已经选定了。
  果然下头就有司仪高声说出‘某某夫人赏某某小姐’。这就是选花仙了,今岁是选桃花仙,所以就用黄金打造一朵朵的桃花出来,一位贵客只有这样一朵,给哪个姑娘体面就投入哪个姑娘的茶盘去,这便是‘投金花,选花仙’了。
  这一轮夫人太太们评完,倒是薛静占了一点先,宝茹心道:果然不是每个太太都对家主百依百随的,气性上来了,自然只选自己看得顺眼的,反正总不能回家了,为了这样一个外头的对大妇如何吧。
  宝茹这边这样想着,那边小红已经说话:“果然是薛静先拔头筹,益州‘女校书’向来规规矩矩,女眷们每回都偏爱她们一些。”
  益州自古容易出有名的官妓,特别是自薛涛之后更是讲究才学过人,其中最佳的几个还会被称为‘女校书’。这样的名妓养出来总是比别处的多几分矜持和规矩,在男子中有人喜爱这一类,也有人觉得太过矫情,但是在女眷里头无益更爱这样作风。已经连续几回都是益州名妓在女眷‘投金花’时占先了。
  只是女客毕竟太少,更多的金花还是外头爷们投出,薛静还是没可能称为桃花仙的。
  果然,那些宫装女子领着捧茶盘的小丫鬟自那些大人物面前走过,那些大人物每投出金花,自然有司仪大声报出。从报名字的频率来看,必定是董清儿无疑了。


第88章 岁月静好
  人间四月芳菲尽; 似乎选桃花仙还是昨日的事儿; 但事实是时光已经倏忽之间过去了一个多月。此时满城的桃花却已经谢了; 或者去山中还能见到些许,但终究不再成气候。
  一个多月前的热闹像是这桃花一般; 只是盛放了几日; 之后随着各家画舫花船回归原籍; 也就凋谢了。而湖州那些日子可以和扬州比肩的热闹,自然是日久飘散。
  宝茹感觉不深; 毕竟她也是要每日上课的; 除了觉得那一日去看选花仙的场面外; 她自然很难察觉那些日子湖州世面有多繁华。但是作为一家百货铺子主人的姚员外却很有感触,拿出账簿算账,嘿!这前后半个月的进账比得上往年淡季时两三个月了。
  姚员外心里做着要是每年都能有这一遭的美梦; 宝茹也不知道,她能知道最近赚的多还是姚员外主动提起的。姚员外在饭桌上又一次对妻女吹嘘起了最近赚钱了的好事; 外头却有人上门。
  不一会儿来旺就捧着一个包裹进来; 不要他说话; 宝茹的眼睛就已经亮了。这包裹装裹的样子她已经熟悉了,正是郑卓的手法。不要说,这一定是郑卓又捎东西回来了。
  只听来旺欢喜道:“送信的说这是扬州托付过来的,虽说送信的船要比郑少爷他们快一些,但是也有限,说不得过几日就要回来!”
  这话正说到宝茹心里了,她正是觉得郑卓他们应该走完一趟了——她也不要姚员外动手; 自己就解开那包裹。这包裹捆扎的很是严实,但是只要找对方法解开也容易的很,这正是郑卓手把手教过她的。
  三两下那包裹皮就摊开了,露出里头满当当的东西来。照例自然有孝敬姚员外姚太太的份儿,又有一封报账的,除此之外竟都成了宝茹的了。以前他还怕太显眼,往往不会寄来太多,更多是带回来亲手给她,如今可没这顾虑了。
  宝茹也就不再管早饭吃没吃完和学里还有多久迟到,只是打了一声招呼道:“爹娘,我先回房去,你们慢吃!”
  也不管姚员外姚太太一脸‘女大不中留’的样子,只是欢天喜地地就捧着东西回了自己屋子。
  宝茹匆匆扫过那些玩意,自己曾赞过的他都记着,这一回又给她寄了,另外还有一些就是新东西了。不像上一回,每一件都细细看过,宝茹这一回并不很在意,因为她的全副心神都到了地下一个信封里,这信封上头只端端正正地写着‘宝茹亲启’,这正是郑卓给宝茹写信了。
  想起上一回她给他写信抱怨,他竟然是从来没给她写过信,没想到这一回他就能给她写一封。
  拆开信封,里头情况倒是比宝茹想的好很多,毕竟面对面说话郑卓也没几个字,她还想着这信会是如何言简意赅呢!没想到里头倒还有几页纸张。
  只是宝茹很快就知道为什么郑卓这个寡言的能凑出这些字数了,不是因为他能把当面说不出的话写在纸上,而是他把这当了他的日记本。每过一个港口,贩了什么货物,遇到什么事什么人,他都白纸黑字写得分明。
  宝茹心里有些愤愤不平——不是说过了么,写这些做什么?难道买一本游记不是好得多!她全然忘记了这只是她心里说过的而已。不过不等她进一步生气,郑卓似乎天然知道怎样让这个姑娘消气。
  因为写完整篇‘日记’,最后一段的小尾巴,留下这样迟疑的笔迹‘不知汝安好否?吾思汝念汝。安好勿念’。宝茹牢牢地盯着这几个字,仿佛能看出花来一般。过了一会儿,她才意识到郑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