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成熟的意见,领导们其实最不愿意听下属这样说话,既然知道不成熟你还说个毛线啊!啥?主要是想让领导斧正?那我还要你这样提不出正确意见的下属搞毛?
其实说来说去,贾站长这分明是首鼠两端,来自首都的领导他不想得罪,本地大佬他也想迎合,在话一开口,两个领导都听出了他的意思。
不过,这华夏官场上的事儿怎么说呢?其实就是个你吃我占的过程,都想多吃多占,但又互相矜持着正襟危坐,非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撕破脸皮赤膊上阵的。
于是乎小卒不太成熟的意见两位大员也是笑容满面的做倾听状,那怕心里都腻歪的够呛,把这个油滑的正处级干部归为不可信任的黑名单。
领导这亲切的一笑让酒精考验的贾站长心头忍不住又是一颤,知道自己这两边站队的风险极高,心思电转之下反而是豁出去了,尼玛,你们大神打架非要扯上我这小卒子搞毛线?
“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从有利于斑鳖保护的角度出发,月亮湖出自汉江,汉江的生态保护做得一直都不错,虽然江汉这些年工业发展很快,但汉江水质至今都保持着国家二级水质,那只斑鳖在汉江流域生活了那么多年,骤然搬离,是不是还有个不适应的过程?还有,我觉得我们是不是还要考虑一下当地民众们的反应,听听当地学者的意见才好下结论。”这人一旦不顾忌那么多了,反而比思想复杂之时要多了那么几丝气势,贾站长这会儿可不连言语都多了几分气概?
贾史这也是被逼着急了,干脆另辟蹊径,既不支持中央也不偏于地方,直接抛出一个看似光冕堂皇的说法丢给诸位领导专家们。
一席话说完,无论从领导还是到院士专家,整个儿的都沉默了。
贾站长这破釜沉舟的一番话终于给他们提了个醒,搞了半天,他们还是忘了个地方,就是人家发现斑鳖的江汉市,人家才是发现斑鳖的原始地,他们这中央和省城在这儿争来争去,还没问过人家市县的意见呢。
这么一想,各自都有些讪讪起来。
但毕竟这也是个美好的愿望,希望大家伙儿都是平等的。可愿望毕竟只是愿望,阶级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玩意儿从原始人时代就贯穿于刚穿上树叶做裤衩等着雷劈点火的人类社会。上万年的人类社会实践证明,上窄下宽的金字塔社会才是最稳固的,如果摊平了大家伙儿都一样,那最终只会成为一团散沙,被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
所谓的人人平等之所以被现实主义学者称作乌托邦,因为那只存在于幻想中,就连写下这段文字的平凡家伙都想着能利用这段文字多赚些银钱显示比别人成功,更妄论其他了。
而正襟危坐在会议桌旁的人们正是站在金字塔上端的那一帮,虽然还够不上顶尖,但已经超越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群?
江汉市在地级市里算是不错,两百万的城市人口在全国已经称得上是大中型城市,可在这帮中央以及省里的显贵们看来,除了江汉市最顶端的那十来个还能勉强入眼,其他的也就和土著差不多。
人说夏虫不可语冰,不是一个阶层的人,又怎么会去想他们会怎么想?
但现在,贾站长这个在他们看来也属于小人物却把小人物冠上了高大上的光环,一切都为保护王八出发,让他们不得不牙疼之余,还要多上一丝慎重。
的确,斑鳖在那片水域生活过几百年,万一换了个环境水土不服呢?到时候谁去但这个责任?反正绝对不会是江北省野生动物保护的领头人贾史贾站长,人家可是提出过这个意见的,还有会议记录。
于是,两位副部级对视一眼,很明智的宣布今天的会议就到此结束,斑鳖的归属问题暂且搁置,等到了现场经过专家们讨论过后再决定。
不得不说,被逼上绝路的贾站长奋力一搏不仅让自己暂且脱离了窘境,连带着让江汉市漳N县以及九路寨村都占了大便宜。
否则,这边从县长到村长各路小土著还在想着能不能从中央大员身上割点肥肉滋补,那边几大诸侯已经连汤带水瓜分完毕,那种结果简直是老村长高大虎不能承受之痛。
还好,只要努力抗争,人的命运都会改变的,包括王八也是一样。
第二天上午,各路大员就云集江汉市,科学院副院长和副省长驾临江汉,江汉市从到副市长自然是有一个算一个,只要在家的四大家领导全部出席欢迎仪式。
开玩笑,不说冲着两个副部级领导的光环,就说为了华夏电视台派出的专题摄制组,各位小领导们也得争取在上面露个脸吧,那怕只是在镜头里晃上一秒。
于是乎,用完午餐前去九路寨村的团队差点儿没让恭候在村口的高村长心脏停跳。
漳N县的两个最高长官自然也来了,但,若不是还算熟悉的美女靳副县长趁着空隙给高村长介绍一下,高村长真是不知道,摆在队伍最后面的两个一看就是摆尾子的角色就是全县的父母官。
没办法,想陪的人太多,江汉市来的最小的官儿都是主管的市局局长,还有省里的贾站长,级别一样,但人家是高层下来的,那叫视察,两个本地正处级只能委屈的敬陪末座,还不如熟悉情况给领导带路的靳副县长。
甚至还不如站在湖边把那只全球独一份的大王八喊出来的高大村长,人家在全国人民面前至少露了十秒钟的脸。
当然,今天电视新闻上的主角是王八,不是他们,想争都争不过。
第151章 上架感言
算上这本书,是风月的第三本书了,所谓的上架感言也应该是第三次了,心中应该说比前两次要平静许多,本不想啰嗦,但毕竟中午十二点就要上架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随大流,写上几句。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白了,人类做的许多事都是为利益,风月不是圣人,做为一介小民,自然也不会例外。要上架了,订阅好不好关系着以后推荐的多少,自然也关系着以后的收入多少,作者写书,除却了爱好,剩下的自然是利益,每个人都要养家糊口不是?风月做为一名老师,日子虽说清贫,但也能勉强度日,不过依旧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给老婆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
嘿嘿,唠叨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希望支持我的大家伙儿支持订阅一哈,有了你们的支持,风月能做的更好。
风月在此躬身感谢了。
第152章 无处不在的广告
不过,王八的影响力显然比领导们大的多。
九路寨村就这么火了,在华夏电视台最黄金的半个小时中,一个小山村连带着一个叫月亮湖的小湖泊在一个叫小绿的王八的率领下,火遍了大半个华夏。
全球唯一的一只野生斑鳖,光听听这叫唯一的修饰语,就能彻底引爆人们的想象,再加上九路寨村朴实的乡亲们在村长的带领下往摄制组的车里搬了不少山货,摄影师把镜头对准斑鳖的同时,还顺便用长镜头短镜头把九路寨村和美丽的月亮湖都扫射了一遍。
江汉市绝大部分的老百姓才发现,原来江汉还有个如此美丽的小村落。
当然,华夏地大物博,幽静的古老村落和波光粼粼的湖泊并不是只有九路寨村独有,这并不足以让九路寨村就这样踏上热搜的理由。
要不说记者是无冕之皇,同样的一件事,他们的只是稍微变了点儿形式,情形又是大不相同。
改变的只是采访的形式,要说这个采访的主角是怎么也落不到老村长头上,做为地方政府分管林业的领导,本身相貌气质又好,靳副县长本来才是最好的人选。
可摄制组也不知道是不是太想迎合上层领导,亦或是因为收礼收疯了心,当然,更可能的是那个相貌还算姣好的华夏电视台外景主持人实在是很难面对一个漂亮的让她都自惭形愧的采访对象,不过一会儿的功夫,他们竟然想了一个人和动物和平共处的歪主意。
和谐,自然,镜头一开始就是老村长轻拍着水面高声呼唤,然后斑鳖浮出水面的场景的确很难让人忘怀,拍摄要有连续性,导演给出的理由让所有人包括在场的领导们都无话可说,虽然他们其实都很想站在镜头面前衣襟正坐夸夸其谈那么两句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九路寨村是占了个大便宜。
因为,如果想这样,被采访者只能是九路寨的人。
什么叫和谐自然?其实就是背靠月亮湖弄把椅子,被采访者坐那儿,两人一问一答而已。当然,旁边少不了趴上一只全球唯一的野生大王八当背景。
在众人的簇拥下,远远的看看斑鳖还成,但若是就这样一个人坐在那只张开嘴就能看到血里呼啦肉丝的超级大王八旁边,领导们真还不敢。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瓦片掉下来砸脑袋算什么?要被这个大家伙冷不丁的来上一口,那才叫要了老命。
于是,斑鳖的发现者高歌就成了最适合的人选,高大虎第一时间就把远远避开镜头躲在一边儿磕着瓜子儿看热闹的高歌给揪住。
白胖子笑得直打跌在一旁帮着把一脸懵逼的高歌给抓牢不让他撒丫子跑路,上镜头好玩儿?就高歌现在一脑门油汗外加一大汗衫的农村傻小子模样,让同学们在电视里看到,那可真是会笑破肚皮,以后这视频就是白胖子黑自家哥们的杀伤武器。
这就是朋友,你落魄他在,你风光他亦在,若是落魄着风光。。。。。。他不光在,还帮你点把火。
高歌其实很不想露这个脸,因为回来的急没带什么换洗衣服,就拿以前丢在家里的几件旧衣物救了下急,背心虽破但穿着凉快,大裤衩比较通透更是凉快的超出绅士们的想象。
反正这大夏天的下午四点钟,高歌看着领导们西裤衬衣衣冠楚楚满头冒汗的模样都替他们热。
当然,不是因为自己穿差了,出头椽子先烂,低调才是王道,高歌的性格一直都属于不那么张扬的一类。
可惜,不怕跟王八坐一块儿促膝谈心的人就那么两三个,再想想面对的镜头后面坐着的是全国上十亿观众,就算是老而弥坚的高大虎都感觉腿有些发软,这会儿不找全村最高学历者高歌顶缸那还找谁?
高歌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就那么穿着个大裤衩背心坐在湖边,一阵凉风吹过,蛋蛋都是凉的。
小绿热情的欢迎自己靠上的土财主,伸长着脖颈拿确切的说是老鳖头蹭蹭裆下很忧郁的高歌光溜溜的大毛腿。
哥们儿,来口吃的呗,小绿的心思简单而单纯。
画风有点儿美,高歌脸色有点儿绿绿的,当着镜头不好一拳砸这吃货的脑袋上,只能是伸出手把这个惫赖货依恋的大头拨到一边儿。
屏幕那边的亿万观众笑声一片。
这个小农民是专门出来搞笑的吧!
坐在他对面本来也有些小紧张的小美女主持人也被这诡异画风逗乐了,抿着嘴笑盈盈的问道:“您能给我们讲讲是怎么发现斑鳖的吗?”
“吃,因为它贪吃。”高歌做一脸愤懑状,挥挥手臂道。
“贪吃?您能给观众们讲得再详细点儿吗?”高歌的这个回答不光是让主持人有点儿无语,同时也勾起了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