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能空间戒指-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人一同走到县衙门口,被门口的衙役拦住:“你们是什么人,有何事进入县衙?”

    “清城县侯、平西将军……刘宇,有事找姚县令,还不快去通传。”刘宇还没有说话,赵武已经上前训斥,张云则潇洒的出示身份文牒。石头也非常配合,守护在一旁视若无睹,好像绝顶高手,目空一切。

    这群二货,深谙装逼的精髓之道,配合的天衣无缝。两名衙役惊慌失措,吓得磕头跪拜,立即跑进去通传。

    没两分钟,身穿绿袍官服的县令,慌慌张张冲出来,躬身行礼:“下官於潜县令姚思远,参见大将军!”

    姚思远已经听说过维州平叛之事,前日吏部发来文书,称:维州平叛,论功行赏,晋封了很多官员,为首的便是刘宇。就是不知道这清城县侯,跑到於潜县来干嘛?

    “姚大人免礼,不用拘泥这些繁文缛节,我此番前来是有件事麻烦你!”刘宇是个洒脱之人,不喜欢磕头、下跪、鞠躬的陋习,言简意赅说明来意。对方连忙点头,表示竭尽全力,不敢有丝毫懈怠。这就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好处,无论走到哪儿,办事情要都方便很多。

    “刘将军,咱们进去聊,请!”

    “姚大人请!”

    一行人进入内堂,刘宇详细说明:他是要买下玉岩山,开采一种石材,然后销售到西域,希望姚县令帮忙。

    姚思远很好奇,不知道刘宇要开采什么石材,怎么就确定玉岩山有呢?不过,这并非他要考虑的,反正玉岩山荒无人烟,卖了也无所谓。思索了片刻,肯定的回答:“没问题,只要不违唐律,就小事一桩。玉岩山荒郊野岭,四周杳无人烟,刘将军随时可以开采。”

    这话就是同意了,还暗示随时可以开采,地契没办下来之前都行。刘宇很满意的笑道:“多谢姚县令帮忙!玉岩山方圆三千亩,我愿意出一万贯钱,不知道够不够?”

    “一万贯?够了够了,呵呵…”姚思远不由得大喜,在他看来,五千贯都是高价,一万贯远远超出预料。“刘将军放心,地契之事,明日午前即可办好,您可以先去探查。”

    “如此甚好!”刘宇让队员取来黄金一千两,字据就不用了,想来没人敢骗自己。约好明日中午取地契,一行人离开县衙,回到城外驻地;又开了辆jeep牧马人,前往玉岩山。

    玉岩山在县城以西20里,地势偏僻、群山低矮连绵,只有一条山路经过外围。越野车颠簸了二十分钟,才到达玉岩山外围,除了此处有几亩空地,全是几十米高的山丘此起彼伏,山沟也很狭窄。

    “老板,就是这里吗?”

    “这地方够真偏僻的。”

    “这就是玉岩山,最好的矿点就在里面不远处,我们先进去看看!”刘宇带着他们一路披荆斩棘,顺着山沟往里走。每人手里都有张玉岩山地形图,层次分明、图样清晰,所有高价值矿点都标的清清楚楚。是刘宇从现代,根据几十年来的开采记录、历史资料,精心整理而来。

    还不到十分钟,众人就找到第一个矿点!根据资料记载,这几座不高的山丘里面,有大量高品次昌化鸡血石,在清朝就被开采光了。

    “没错,就是这个地方!”张云是鸡血石矿的负责人,对玉岩山了解的更多。按照他的计划:首先要建好驻地、修通道路,然后直接挖山开采;打矿洞太麻烦,而且很危险。

    “那好,做个标记,就可以回去了!”刘宇凭空召唤出一桶红色油漆,在旁边的岩石上刷了个大大的①字。

    回到外面空地上,张云、赵武、石头目不转睛的顶着老板;刘宇在他们惊讶的目光中,接连召唤出:一辆挖掘机、一辆吊车、大堆机械、二十间活动板房、生活物资、水泥、油料…

    “嘶…这么多东西,老板真厉害!”

    “是啊是啊!太NB了,嘿嘿…”

    三人啪啪啪鼓掌,欢呼雀跃,像看魔术表演一样。完事,一行人开车回车队营地,带凌云分队过去,客车太长肯定过不去,只有坐卡车。

    有挖掘机、吊车这样的神器,搭建驻地非常简单,场地很快被平整出来,根据临时规划,分区开工建设。住宿区、办公区、仓库、食堂、厕所、防御岗哨,一应俱全;五十个人各司其职,用不了两天就能ok。

    前面这两天只能住帐篷,现在已经是冬天,越州冬季非常寒冷;幸好护卫队准备充足,保暖内衣、军大衣、棉被、睡袋、折叠床不限量供应。

    。。。。。。

    次日中午,刘宇四人再次来到县衙,姚县令已经准备好了地契,整个玉岩山三千五百亩,大约方圆两公里,都属于卧龙商队所有。

    为了表示感谢,刘宇本想请县令到酒楼吃一顿,结果倒是姚县令已经准备好酒菜,非要请众人尝尝越州美食。

    推辞不过,众人只能跟着去后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越州临近杭州湾,自然免不了海鲜。味道只能说是还行,一来不太新鲜,二来调料太少,勉强吃个新鲜感。

    众人也没什么客气的,潇洒随意,几杯酒下肚,都开始吐真言:“姚兄,於潜靠近海边,为什么看着也不富裕啊?”

    “靠海?靠海为什么就会富裕啊?刘兄弟你是不知道,这於潜虽然靠近海边,却没在海边啊!打鱼也打不到,还到处是山地,人口又少,哎…”

    倒也是,这又并非现代,除了打鱼,靠海有个屁用。不过这地方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地理位置不错,还有鸡血石嘛。“姚兄放心,以后我们卧龙商队在此发展,於潜免不了有许多好处。”

    “此话当真?那就全依仗刘贤弟了!”听了刘宇的话,姚县令非常期待,简直把他当成财神爷了!

    酒足饭饱,刘宇告辞离开,鸡血石矿安排妥当,又该继续起程出发,前往下一个目标……括州松阳县。

 051矿场开工

    留下凌云分队开采鸡血石,车队绕路山阴。道,向括州方向前进,两地距离并不遥远,仅有区区几百里。之所以选这条路,自然是刘宇想要看风景。

    山阴。道,在越州(今绍兴)山阴县郊外,是通向诸暨枫桥的一条官道,这一带风光无限、人杰地灵,留下许多名人轶事。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人尽皆知,其中的兰亭便在这山阴。道上,一路风景可谓是美不胜收,道路状况也非常好。

    车队午后出发,全程高速行驶,天黑前就到了松阳地界,惯例在官道边空地上安营扎寨。说松阳县其实并不准确,这地方应该属于括州;刘宇让众人休息,自己开车前往山口村。

    现代的山口镇,即青田石矿区,包括:山口、方山、塘古、山炮,白岩、岭头、季山、周村、下堡等等矿区。其中以方山一带的方山青田石矿区最大,该矿区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全长6公里。 刘宇也就是去了此处,勘察地形,选择矿区。

    青田石在六朝时已被利用,宋代有较多的开采;到明代,青田冻石之名更是“艳传四方”。清朝时更甚,全年产量高达一万二千担!

    换句话说,在唐朝以前就有青田石被开发,只不过规模小、价值低;直到明朝才逐渐被认可,在清朝达到鼎盛。青田石矿区面积太大,刘宇总不可能全买下来吧?只能选择最好、最大的方山矿区。看好地方,刘宇返回车队驻地,准备次日前往括州府衙。

    而张云率领的凌云分队,依靠大批工程机械,在一天多时间里,已经修好了矿场驻地,和一条90米的山路。等场地清理出来,就可以正式开采鸡血石!

    。。。。。。

    次日,刘宇率领车队驶向括州,两辆jeep、两辆卡车、三辆豪华大巴,一路风骚的开到城外。括州这地方也不算富裕,跟维州差一般大小,地广人稀,拖了江南GDP的后腿。

    这里的老百姓更逗逼,看着远远驶来的汽车,无不惊恐万状,大吼:“快跑啊!怪物来了!快跑……”

    城外的人一哄而散,进城的进城、逃跑的逃跑,守门的府兵也吓得把城门关闭。城里所有人都在议论,路人甲:“看到了吗?听说那怪物跑的贼快了!” 路人乙:“我能没看见?大大小小一共有七只怪物!”

    等车队到了城下,只见外面一地凌乱,就跟鬼子刚刚进村儿一样。刘宇用屁股都能猜到怎么回事,哭笑不得,命令全体下车集合,自己上前喊话:“城墙上的守军听着,我是剑南道平西将军、清城县侯—刘宇,打开车门!”

    “将军?你…你有什么证据?”

    “证据?我…我有身份文牒。”

    城门官见不是怪物,松了口气,又听人家说是将军,丝毫不敢怠慢,连忙打开城门恢复通行。检查了身份文牒,城门官带头行礼:“参见大将军,刚才有所冒犯,还望恕罪!”

    “不知者不怪,再说你按规矩办事,何错之有?好了,还要劳烦你带我去一趟州衙,我要找刺史大人。”

    “是,大将军请!”

    刘宇带着赵武、石头,一同前去,在刺史府见到括州刺史冯玉良、长史张清,两人对他颇为恭敬,热情邀入府中。

    果然,冯良玉也知道维州平叛之事,对一箭定金川、火攻卢佐府非常感兴趣。刘宇怎么会放过这种装逼的机会,当即绘声绘色的讲述维州之战,倒是不需要添油加醋,就已经足够精彩。

    “好好好,刘将军乃真英雄也!”

    “哈哈哈…哪里哪里,不过是投机取巧罢了,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刺史大人也是朵奇葩,对文官生活不感兴趣,反而喜欢军旅生活,当真有颗不甘寂寞的心。刘宇得意忘形,突然想起正事:“咳咳,那什么,冯大人,此次前来还有一事要麻烦你!”

    “不敢当,刘将军请讲。”冯刺史正色道。

    “是这样的,我们商队想现在括州开采一种石料,刺史大人可能也听说过,叫青田石!”

    “哦~我知道,山口村后面的山沟里就有,也不怎么值钱吧?”青田石在唐朝确实不值钱,甚至并没有开采,都是在山沟里捡的。

    刘宇又用商队做幌子,说是拿去西域卖,价格还不错。双方粗略商议了片刻,随即达成一致:商队出25000贯,买下山口村背后的山林,一公里×六公里,面积接近一万亩。

    出于表示感谢,刘宇送了冯、张二人两把复合弓,让他感受一下护卫队的神兵利器。冯良玉收到复合弓,顿时高兴坏了,现场签下地契。

    护卫队离开括州前往松阳方向,方山村就在两地之间,同样是比较偏僻的村子,距离括州30里左右。

    出了官道又驶入山路,7辆车子摇摇晃晃半个小时才到达。山口村顾名思义,就知道在方山山口处,从外到里,三三两两的有房屋坐落。“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地方就是《山村咏怀》的真实写照。

    整个山口村户不到三十,人口也就一百余,世代靠着村外三五百亩田地过活。远隔镇集十余里,虽然并不富裕,却保留了一份宁静,有种古代乡村的独特韵味。

    车队的到来,扰乱了这宁静与和谐,村民纷纷跑出来看热闹,虽然有些恐惧,却被好奇心战胜。刘宇示意停车,让所有队员下车集合、原地休息,自己带着赵武、石头,到村子里找里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