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锻造师-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会的。”赵祯谈道:“现在正是雨季时节,黄河的水患颇为严重,朝廷的压力也很大。”

    赵祯与佑敬言见面很多时候都是在诉苦。

    其实赵祯说得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汴梁处于黄河的中下游地区,每年的水患很是严重,但这也是因为黄河的这道天堑才使得辽不能侵犯宋。

    要不是因为这道天堑,那辽一过黄河就是一马平川,大宋可是一点儿抵挡的优势都没有了。

    “有水患那就派有能力的大臣去抵挡,陛下还是不必太过忧愁。”佑敬言也只能这样说了。

    “平水患的人朕倒是能选出来,只是。。。”

    “什么?”

    “没有银子啊。”

    佑敬言怎么就没有猜出来,赵祯是想与自己要钱的啊。

    赵祯其实也听说阿峰经商回来了,猜想他肯定是赚了一些钱的,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一说的。

    “陛下。”佑敬言岂能猜不透赵祯的意思。

    “阿峰经商回来时净赚了两万两银子,可是敬言昨天刚刚答应范大人等人要把其中的一万两用在新政上的。”

    佑敬言不得不把这种情况与赵祯说明,要不然赵祯还以为佑敬言借着国家的力量赚了钱后还一毛不拔呢。

    “是吗?”赵祯摸了一下茶杯之后道了一句:“现在的当误之极应该是水患问题,有了银子当然是应该先平息水患和沿岸百姓的疾苦了。”

    “你说是不?”赵祯在最后又问了佑敬言一句。

    佑敬言当然只能说是了。

    其实也确实是这个道理,沿岸的百信正面临着流离失所的处境,要是朝廷在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去实行新政。

    那可真是太愚蠢了。

    这样一来不仅得罪了上层的那些贵族官员吗,就连下面的那些普通老百姓也给得罪了。

    把自己所有阶层的子民都给开罪了,那大宋估计灭亡的更快了。

    “这样吧,把范仲淹等人叫来与他们商量商量,你看如何?”

    佑敬言当人只能用一个好字回答了。

    很快范仲淹便被叫了上来,赵祯一提起让他把佑敬言支持他新政的那一万两银子用来赈灾,范仲淹连犹豫都没有便答应了下来。

    以范仲淹的觉悟不会想不明白现在那个重要的。

    “我再拿出五千两银子作为赈灾之用吧。”佑敬言的想法就是钱再多也是个数字,该用的时候就得用。

    佑敬言的爽快让赵祯和范仲淹很高兴。

    “好了,派谁去处理,希文你物色个人选吧。”

    赵祯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把权放给下面的人,这个优点可也不是很多人有的。

    怪不得赵祯一夜之间憔悴了不少,一档子接一档子的事儿确实也够他烦心的了。

    佑敬言临走的时候,赵祯又叫住他,踌躇了半天说道:“敬言,你要不去皇叔家里看看,留下他们孤儿寡母的,也怪可怜的。”

    赵祯的心肠真的是够好的。

    这个时候也只能让佑敬言去了,要是派李公公能代表自己的人去,那别人就会以为他是一个大傻子了。

    佑敬言对赵祯这个请求当然是答应下来了。

    “好吧,那敬言就去走一遭。”

    其实有时候佑敬言也看不懂赵祯了,你说他是在佑敬言面前装模作样,也不像啊,再说也完全没有那个必要啊。

    要说赵祯所做的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那佑敬言就更想不明白了,赵祯的心胸宽广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到这样啊。

    那完全是以德报怨啊。

    佑敬言到了赵允让家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鸡飞狗跳,还是一副端庄大气上档次的气派,一切都显得非常的井然有序。

    不愧是王府,果然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够份儿的。

    佑敬言去的时候还是受到了非常热情的款待,根本就没有佑敬言预想中的冷眉冷眼。

    看来平日里赵允让对属下的包括家人的教导还是非常严格的。

    “敬言代表陛下来看看各位夫人和各位世子。”佑敬言一见面就如是说道。

    “劳陛下与佑客卿记挂了,我们一切都好,今早有一些人来落进下石,也还是在我们的接受范围之内。”

    佑敬言这下可听出来了,这些人对佑敬言还是有怨言的。

    现在整个朝堂之上恐怕谁都知道赵允让的下大狱是与佑敬言有关系的。

    要是佑敬言现在去了赵允让家,赵允让的夫人和儿子对他还都是客客气气的,那佑敬言还真的是有些害怕的。

    对赵允让这个不知道是几夫人的牢骚,佑敬言也只能是报之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夫人要是有什么困难可以与佑敬言说,敬言会替你们向陛下转明。”

    “不必了,我们现在可都是罪臣家人,陛下不为难我们,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这满腹牢骚的话怎么听怎么都有些别扭,那话说得好像还是赵祯他们冤枉赵允让了不成。

    “夫人,你这话说得可真有些不中听了不是?”佑敬言向来不会按常理出牌,赵允让夫人也完全没有想过佑敬言竟然会这么堂而皇之的挤兑起她来。

    所以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她一直以来养成的修养决定了不会当面挤兑佑敬言的。

    但是他身边的那个半大小子还是显得有些年轻气盛,气呼呼的说道:“你怎么说话呢,要不是你我父王根本就不会下大狱。”

    “哦,是吗?这还是我的错了。”佑敬言是不会与一个孩子计较的,不值得,也有失自己身份。

    “宗懿。”那夫人制止了一下之后,那个少年才绝了继续与佑敬言对着干的心思。

    佑敬言结合历史常识也能才猜想到这个少年就是赵允让的长子了。

    其中那个四五岁的孩子估计就是后来的赵曙了。

    无论如何佑敬言都不会与一个少年计较的,痞痞一笑看了他一眼便移开了眼神。

    “不论怎么说陛下还是念血脉亲情的,要不然也不会让我来看你们了。”




第三百八十九章 证据查明

    “濮王到底是不是清白的,相信包拯是会给他,给陛下,给天下之人一个交代的。”佑敬言像是一个吃亏的人吗?

    “濮王心存谋反之心,陛下还能够让佑敬言来看你们这群孤儿寡母的已经算是够仁义的了,各位要明白这个理儿才是。”

    佑敬言是得让他们明白在这件事情之上,自己包括濮王都是不欠他们家的。

    被佑敬言这么一说,这里的众人都不说话了。

    看来赵允让是没有自己家人面前隐藏自己的谋反之心的。

    要不然被佑敬言这么一说,这里的人势必会反驳的。

    佑敬言了然一笑,也没有多呆,在临走的时候又丢下了这样一句话。

    “你们放宽心,陛下不发话没人敢把你们怎么样的。”

    赵祯当然知道现在赵允让一下大狱势必会有人前来落进下石的。

    这些佑敬言可没有办法解决,其实你在风光的时候享受过多少的殊荣,那么你就要做好在你落魄的时候会有多少人来背叛你。

    这就是人性,谁都扭转不了,谁也都阻止不了。

    佑敬言今日来看他们并不是来落进下石的,而是代表赵祯来慰问他们的,尽到自己的义务之后便离开了。

    他也不在乎赵允让的家人会如何想,更不会把赵允让的儿子们要做何处理。

    他作为时空锻造师的目的只是在历史中的某一节点之上把历史的发展朝着不一样的发展方向推去,至于最后这段朝着相反方向发展的历史到底发展成什么样,这就不是佑敬言所能主宰的了。

    所以说赵祯如果到最后放过赵允让,以及赵允让的家人,佑敬言在这件事情之上更不好说什么。

    不过佑敬言觉得赵祯是一定会放过赵允让的。

    佑敬言去赵允让那里走了一趟之后也就基本上没什么事儿干了,所以也就足足的清闲了好几天。

    但是包拯等人就不轻松了,亲自派人一点点儿的去核实,下面人汇报上来的还需要他一点点儿的整理,这可是一项重大任务啊。

    至于赵祯所说的黄河水患,范仲淹也派了一个年轻又有能力的官员去了。

    黄河水患这可是一直从史前的尧舜禹时期一直到后来民国时期一直都是困扰沿岸百姓的大问题。

    当时农业文明的社会,又不能离开水,但是一直养育着他们的黄河却老是发大水。

    所以这个问题早就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因此佑敬言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下功夫。

    其实吧,这项治理黄河水患的工程太过巨大,佑敬言可是没有信心搞定的。

    虽然有朝廷的支持,但是光是庞大的财力也是朝廷搞不来的,更何况还需要现代技术的牵引,佑敬言一个文科生可是搞不来那些的。

    所以那就只有让自己轻松轻松吧。

    五天之后,包拯私下里朝着赵祯汇报了他几日以来对赵允让的调查成果。

    全面肯定了佑敬言呈交上去的证据的真实性,不过包拯的调查将更为的具体了。

    具体到了有多少百姓受害,甚至把赵允让的私人家产全部都调查出来了,朝廷上下有多少官员跟着赵允让谋取过私利。

    包拯就是包拯,那效率果然够高。

    赵祯对佑敬言那份证据已经抱着十之八九的相信态度了,所以包拯在拿来这些证据的时候,他就淡定了不少。

    “包爱卿,你觉得该如何处理皇叔啊?”赵祯拿不定主意了就想征求别人的意见,这倒不是因为赵祯的优柔寡断,谁碰到这个问题都会纠结的。

    “国法面前没有私情。”包拯没有一丝的考虑便道出了这样一句。

    在包拯心中,国法就是国法,一切私情都不能凌驾于国法之上。

    据后世的演绎之中说,包拯是由他的嫂子养大的,后来他的堂兄弟,也就是他嫂子的儿子犯了国法,包拯竟然不顾嫂子的养育之恩,斩了他的兄弟。

    正因为包拯的铁面无私六亲不认才让他的威名在后世将近一千多年间都被人称颂为包青天。

    他可以说是整个清官的楷模了。

    赵祯问包拯这个问题那还不是白问吗?

    赵祯在包拯这里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只好又把佑敬言给叫了过来。

    佑敬言一来,赵祯首先就把包拯查出来的所有证据拿给他看。

    这些东西佑敬言也能猜出几分,所以看过之后的感触也并不大。

    “敬言,你说朕给如何处置皇叔?”

    佑敬言痞痞一笑道:“陛下,你跟着自己的心去做吧,其实你无论怎么抉择都会有人不满意,还不如直接跟着自己的心去走,这样最能起码自己舒服一些。”

    在赵祯问出这个问题之后,佑敬言就知道赵祯的意思了。

    按理说就是赵允让所犯的这些罪过那即便是定一个抄家灭族的结果都不过分。

    但是赵祯可做不到下这个旨意的。

    这样的赵祯让佑敬言也是有些佩服的,在历史之上有多少人为了皇位手足相残,又有多少人为了一个皇位而杀掉自己的父亲兄弟的,又有多少皇帝为了皇位稳固杀掉无数为他打江山的功臣的。

    对于赵允让的谋反,赵祯还多次生出赦免之心,这样的气魄是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