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自言自语感叹着,佑敬言早就忘了自己的父亲长得是什么样的了,更别提享受过父亲的关爱了。
所以对于朱元璋所说地那些根本就没有一丁点儿的感触,更别提如开导他了。
须臾之后,朱元璋又继续道:“棣儿可以说是在几个皇子之中的能力最出群的,可就让他一辈子当个闲散王爷,朕也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
这恐怕是每个父母的想法,他们都希望把最好的给予自己的孩子。
“皇上,臣站在皇子们叔叔的角度斗胆说一句。”佑敬言道。
现在既然自己都说了反对分封藩王了,朱元璋还能继续谈下去,说明这事儿还是有缓和的余地的。
大概一个是因为佑敬言穿越而来与朱元璋知心相交改变了他的性格。
另一个原因大概就是朱元璋分封藩王的想法还未成熟。
“现在他们还小,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等慢慢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皇上不妨成全他们,想必这才是能给予他们最好的了。”
“如若他们喜欢地是权力,亦或者他们只喜欢吃喝玩乐酒色嫖赌难道朕也应该成全吗?”朱元璋问道,只是那眼神好似只要佑敬言答是,马上就要翻脸了似的。
即便朱元璋不用这样地眼神盯着他看,佑敬言也不能答是啊?
“当然不可,这就需要给他们安排一个优秀的先生,从小就教育他们忠君爱国,然后再稍加培养他们治国与军事才能,这样即便在将来国家有不安定因素发生的时候,君主也能后很快找到可信用之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他们在和平的时候是个优雅的闲散王爷,战时就是个能够领兵出征的铁血将军,这样也确确实实实现了他们的自我价值。”
“嗯。”在佑敬言这些话说完之后,朱元璋良久都不言语。
一时之间,整个房间之中静悄悄的,恐怕真的是掉根针都能听到。
朱元璋一脸的凝重,一句话都不说,像是在思考着佑敬言刚刚的那些意见。
而此刻的佑敬言正被如此静谧的气氛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他仿佛能听到自己粗重的呼吸声。
良久之后,朱元璋哈哈一笑才道:“敬言啊,你小子不愧朕这些年如此护着你,行了,这事儿就这样吧,你知我知就行了,万不要在传于第三人耳中了。”
“是。”
朱元璋能如此说,其实心中很大程度之上已经认可佑敬言所说的了。
即便以后不按照佑敬言说得那些办,也很难再动分封藩王的心思了。
“对了,朕让你考虑解决武将的问题考虑得如何了?”
这个问题对于朱元璋来说可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特大难题。
“臣已经有了考量。”佑敬言缓缓地把他考虑了一晚上地东西像朱元璋道了出来。
“皇上,建国之初您曾经颁发过丹书铁券与功臣们,很多人正是因为有了这道免死金牌才会如此的有持无恐,所以第一步还是应该废除掉他们手里地这张王牌。”
“丹书铁券颁发没几年,现在就废除的话会不会让那些个大臣觉得朕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呢?”
朱元璋担心的问着,事实上历史记载中的朱元璋还不是在丹书铁券颁发给功臣没几年的时间就给废除了。
“皇上,没收掉他们的丹书铁券之后可以用虚衔或者赏赐对他们加以抚慰,免死金牌这东西与其他的不一样。”
“这是一道不可明说的利剑,他们如若还一味的紧咬着不放,势必会让人怀疑他的居心,会怀疑他早就想着犯死罪了,既然没我这个想法何必护着这道免死金牌呢?”
“你小子这想法就是刁钻!”朱元璋这话说得也不知道是捧还是扁了:“继续说。”
“是。”佑敬言继续道:“这第二步就能对那些个不守法纪的悍将们用以国法管束了,有胆敢违法法纪的就绝不姑息。”
“不过,这段时间势必会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那些悍将们如若只是犯了几军棍的法,恐怕即便打了他们也不会对他们有震慑效果的,这就要他们犯一次处置一次了。”
“不过臣倒是觉得就像汤将那一批将领们自我约束能力强,不会触犯国法的,所以臣上面说得那些悍将们并不包括他们。”
佑敬言觉得他还是应该解释清楚得好,要是让朱元璋动了处理汤和等那些将军们的想法可就不好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谈安置武将
“嗯,朕知道,你继续说。”朱元璋道。
“皇上,如若这些问题解决掉的话那武将问题也随之而知的解决了,至于说就像汤和将军那些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们朝廷只要颁法令让他们回京安享荣华富贵,以他们的觉悟恐怕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佑敬言的这个意见其实若是真正可以实行下去的话,恐怕将会是历史乃至未来首屈一指的一件大公德了。
朱元璋沉吟了良久之后,极度高兴地道:“敬言啊,你这小子脑袋瓜也不知道是怎么长得。”
“那如若按你的这个计策朕何时开始实行为好?”
“皇上,现在残元以及起义军残部还未肃清,最近不易动手。”
现在如若就朝着武将开刀的话,如若使他们产生消极思想影响了肃清残元的进程,从而影响了大明王朝的国运可就不好了。
“等北伐和南征彻底结束,在实行这个政策最好不过。”佑敬言又特别肯定的说了一个确切的时间。
“嗯,朕知道了,容朕考虑考虑再说。”朱元璋道:“还是那句话今天的事儿务必保密。”
“臣知道,这事儿一旦泄露臣在朝臣之中就变成了那个众矢之的之人了。”佑敬言感叹着道。
确实,如若佑敬言向朱元璋提的这两大意见一旦泄露出去,那不仅是武将们恨他,恐怕就连朱元璋的那些皇子们也会恨上他的。
“呵呵。”朱元璋投给了他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容,良久之后才道:“放心,只要你不背叛朕,朕永远都护着你,朕倒要看看谁敢对你不利。”
“臣断然不会做出不忠不义之事来。”佑敬言又再次保证道。
这样的话无论说多少次,领导都会不厌其烦的。
“对了,还一件事儿你大概也听到消息了,刘伯温回来了,一直在向朕表明青田绝无王者之气。”朱元璋道:“这个结果是朕预料之中的,刘伯温果然足够的智慧,既然这样他就留在京城安安心心的养老,朕也断然是不会亏待他的。”
朱元璋说着刘伯温的事儿,佑敬言不适合多言语,说得多了让朱元璋觉得他好像与刘伯温的关系有多么的密切呢?
不过,不说的话佑敬言又担心因为他这个未来者的到来加快了历史的进程,胡惟庸也会提早对刘伯温下手。
算了,还是说吧。这不是他早就想好的了嘛,何必在这个时候又纠结呢?
佑敬言咬了咬牙道:“皇上,臣有一事应该与您说一声,刘大人这人比较清高,在为官之时就得罪过不少的朝臣,臣担心他现如今赋闲在家会有心胸狭隘之人对他下手。”
“看来你与刘伯温的关系还挺不错的嘛,竟然也担心起他的安危来。”朱元璋这话的含义还真有些意味不明。
“臣与刘大人也并没有多么深厚的交情,臣只是佩服他的玄学造诣及其他的文学能力而已。”佑敬言解释道。
这个问题还是得提前说清为好,朱元璋虽然知道朝臣们从地域上分成了两派,佑敬言也曾提到过,但是在佑敬言看来朱元璋肯定是不希望他也加入到任何一派的。
党争,朋党,这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最为忌讳的话题,历史上被称为千古第一仁君的赵祯还不是因为朋党的问题把范仲淹一而三的贬谪出京城。
要是朱元璋也真正开始处理起党争问题来,估计就不是贬谪那么简单的了,又不知道有都少人要丧命了。
“也对,刘伯温的缺点就是太有能力了。”朱元璋也认同了佑敬言的观点。
“敬言你也放心,朕与你说句实话,朕虽不喜欢刘伯温这个人但也断然不会让其他的小人暗害了他的。”朱元璋信誓旦旦的道。
有了朱元璋的这句保证佑敬言可就放心多了。
君臣二人的一番促膝长谈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行了六七个时辰了。
“什么时辰了?”朱元璋朝着外面喊了一声之后,立马有个太监报到:“禀皇上,卯时三刻了。”
“卯时三刻?怎么不提醒朕上早朝啊?”朱元璋有些愠怒。
“启禀父皇,您忘了吗?今天不需要上朝。”只听朱标见的声音在外面响了起来。
“标儿啊,进来吧。”有了朱元璋的命令,才有太监打开了诺大的房门,紧接着朱标便才出现在了房间之中。
“父皇,听闻你与敬言叔叔从昨天晚上一直谈到现在,连饭都没有吃上一口,儿臣已经让他们打好了洗脸水准备好了早膳。”
“嗯,还是标儿孝顺。”朱元璋从不会吝啬一个夸奖给儿子。
佑敬言本来也不怎么瞌睡,倒是被朱标这么一提醒倒有了几分的睡意。
“敬言,先去吃饭,吃完饭朕放你一天的假,回去好好休息休息。”朱元璋道。
同样是一晚上没有睡觉,年龄比佑敬言大上一轮的朱元璋精力明显不知道比佑敬言好上多少。
怪不得,史书上记载朱元璋在后来废除丞相之后,独自一人批改上百件的奏折,第二天还有精力处理其他的政务,以前佑敬言读到这里的时候还有些怀疑,今天真真实实见到了朱元璋的精力,可是一点儿也不会怀疑了。
“多谢皇上。”佑敬言此刻对朱元璋的这个命令可是激动地很。
自从来京当了这个做不了主的参知政事之后,佑敬言感觉自己每天都在透支着自己的生命值,尤其每天卯时就得起床,太痛苦了。
与朱元璋一起吃过饭之后,佑敬言便直接回了家,一回家,倒头就大睡。
此刻的佑敬言恐怕大炮架在头上都不见得会醒来。
而此刻佑敬言睡得正香的时候,外面可是一点儿也不平静。
佑敬言府上的马厩之外一群赌徒打得是热火朝天,而马厩里面的那个男子手痒的着实难受,对了,此刻的他估计也不只是手痒了。
在马厩两米开外的地方,还有一桌子吃剩下的残羹剩饭,光是从那些残羹剩饭也能推断出来那是怎样一桌的美食。
而马厩里面几个冷硬的馒头却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二百二十七章 又爆一事
事情果然不出佑敬言他的所料,就是刘鸣留下的那几个仅剩的佣人也离不开胡惟庸的眼线。
佑敬言刚把那个男子找到的时候,这个消息就已经汇报到了胡惟庸那里。
胡惟庸一得到消息马上就去找了李善长商量。
“急什么,这事儿又不是你我安排的,又什么事儿都有杨希武一人顶着。”李善长呵斥道。
“是是是。”胡惟庸有唯一的一点好,那就是别人无论如何批评,即便是指着鼻子骂,人家也能笑呵呵地应对。
“可是属下担心…”
“担心什么?”
“佑敬言那小子向来不安常理出牌,属下担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