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旅人生-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白天开始了起步跑步正步走的训练,上午训练这些,下午则训练器械。

  上午训练的东西,虽然很单调,不过也有乌龙。

  一般人走路,伸右手迈左脚。不管起步跑步还是正步都是如此,但是训练的时候就是有人搞不清楚这个。

  一个班的队列里面,随着班长的口令声,我们原地挥动手臂。手臂要求每个人都挥动到一定的高度,还有手型的问题,必须是半握拳状态。

  也就是说,大拇指顶在食指的第二关节处,然后别的四指全部内扣。摆动的高度呢?以多少度为准来着?忘了,反正我一直都是以军装下方倒数第一个扣子为高度线的。

  大家都在挥动手臂,这时候邹建华就打着那个安徽兵的手了。我们挥臂都是很用力的,结果那个安徽兵疼得满脸通红。班长一开始也没看出来怎么回事儿,还以为是挥动频率不一样造成的打手事件,要不然他早就喊停了而不是喊口令。

  “一二一!一二一!”班长喊着口令,我们跟着口令做。

  “一二一!哎呀!”班长的口令还没喊完,那个安徽兵终于叫起来了。

  “停!怎么回事儿?队列里面喊什么?”班长训斥道。

  “报告班长,邹建华总打我的手。”安徽兵报告。

  “邹建华?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呀?总感觉他在打我的手。”

  “你们两个,出列!”

  “原地踏步~~~走!一二一!一二一!”

  两个大个子就那样并排原地踏步,挥动着手臂。

  你别说,从侧面看的时候,看不出来什么。从正面一看,立刻就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打手事件了。邹建华他同手同脚!哦,不好意思,解释一下这个同手同脚。

  同手同脚是指,迈动左脚的时候伸左臂,右脚的时候伸右臂,这种行为被称作同手同脚,也有叫走顺儿了的。

  如果单人走同手同脚倒也没事,就是看着有点怪异罢了。但是队列里面走同手同脚就糟糕了,因为你挥动左臂的时候,别人挥动的是右臂,当你收回左臂用力向后方摆动的时候,正好和别人的右臂一起回去。

  当然,如果你直来直去的摆动也碰不到自己身边的人。问题是极少有人向后摆臂的时候是贴着自己身体摆动的,所以就造成了手臂相撞。邹建华和那个安徽兵就是这样撞在了一起的。

  哦,可怜的老邹,说真的,新兵里面我记他的名字记得如此清晰,就是因为他搞的乌龙最多,同时,也是挨训最多的人。

  这不,我们都休息了,邹建华还在原地踏步走呢。这次是班副在喊:“左右左!左右左!”班副才不去喊一二一,他喊左右左,时刻提醒着邹建华别伸错了手。这也是加餐训练,长时间的重复会养成一个习惯。

  我们的队列动作也是如此。想知道一个人是否当过兵,很简单。看他走路时候的手型就可以了,三年来,我们一直半握拳走路,退役后,很少有人走路不握拳的。另外还有步伐的大小也能看出来,军人的步伐很稳定,每步基本上就是75公分左右。我们戏称用脚来丈量大地的长度。

  也许大家不明白为什么走路限定了这些,那么我来解释一下。

  步伐有序,摆臂到位代表我们对人生的态度,步伐协调那是对人生的追求和向往。

  双脚着地,落地有声,铿锵有力,无论多大风雨和险阻我们都要坚实地走好每一步。

  呃,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我们排座说的。我没他这么能侃,他大学生出身。

  走路也是训练,可以说一切都是在训练。军营里面你做什么都离不开训练,站姿,坐姿,蹲姿,走路的姿势。

  后来训练踢正步,我可能是踢得最直的人。刚开始我踢正步,总是踢着踢着就歪了,身后留下一溜斜线的脚印。因为这个,没少训练我。到了最后我也急了,凭什么人家能踢直线我就踢不出来?我是尖子!什么都要拔尖才是尖子!

  怒了,不要命的训,自己给自己训。吃饭回去的路上,踢!从厕所出来,踢!没事儿了,踢!我就不信我踢不出来!踢得是小腿僵硬脚板酸疼。

  后来找到了一个踢正步的好办法,在马路牙子上踢。那玩意儿可不是咱们一般街上的马路牙子,军营的一切都是四方的,直线的,连马路牙子都是这样。我就站在马路牙上踢正步,到了最后,的确是踢出直线了。不过,留了个后遗症。

  那次下雪,大雪过后操场一片白。我们在上面训练正步走,我们一排踢过去。连长叫我们停下来,很奇怪的看着脚印找人,最后找到了我身上。

  “小慕容啊,你的正步是怎么踢得?”

  “报告连长!按照规范踢得!”

  “那你告诉我,你是怎么踢出一条线的?”

  “报告连长,我在马路牙子上训练出来的!”

  “嗯,很直!但是,脚印也成了一条直线,这有点儿不正常了,你出列,踢几步我看看!”

  “是!”

  “正步~~~走!一~~二~~~一~~~立定!向后转!看看你的脚印!”

  我转过身,好么,每隔75公分一个脚印,脚尖正对着脚后跟,直溜溜的。

  “起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完了,训出毛病了!”连长惋惜的说道。

  啥?走路还能走出毛病?我一时没反应过来。

  “你这个小家伙啊,简直是乱来,一切按照条令条例没错,可你在马路牙子上训练知道什么后果吗?”

  “报告,不知道。”

  “知道时装台上的模特吗?”

  “知道!”

  “你怎么跟她们走路一样啊?哪有军人走猫步的?”

  呃。。。。。。我只想着怎么走直线,可没想过走路的姿势。虽然到了后来我苦训特训加强训,但是怎么也改不过来这个毛病了。于是我就成了全团唯一一个走猫步的士兵,每次见到新的上级的时候,他们总是取笑我。直到我退役,到现在,我依然是猫步。

  唉!我只是想事事都拔尖而已,真的,我渴望那份荣耀。那份高高在上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好吧,反正已经这样了,又不是排头又不是排尾的。猫步就猫步,反正没脚印也看不出来,只要能保持好队列的整齐,怎么走无所谓了!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别看我走猫步,但是这也成了一个绝活儿。没有几个人能这么快速交叉着两只脚跑步的,后来我们训练穿插雷区,我这个猫步穿插让所有人可望不可及。因为落脚点只有一只脚的位置,你必须走猫步。一般人不习惯,可我早就走习惯了,松松的拿了个第一。

  还有啊,四百米障碍的独木桥也是猫步通过,不会掉下来,反而成了我用来加速的好地方,如果后来不是因为废了一条腿,障碍场也将成为我的天下。

  本书由。cc提供下载



新兵演艺大赛
更新时间:2009…4…10 10:22:20 字数:2858


  新兵的生活不是全部被训练所占据的,不知道别的部队是不是这样啊,反正我们不是。我记得好像看过好几场电影,露天电影呢,现在城市里早就看不到露天电影了。新兵期间我记得还搞了一次新兵歌唱比赛的。
  具体也回忆不起来什么时候搞的,反正就是在没下连之前的事儿。

  当时军营的文化生活也算是比较多姿多彩了。每到周日周六的时候,我们就放假了。可以申请让班长班副带着到驻地所在的城市买东西,逛公园。

  当然,电子游戏机是不能玩的,歌舞厅是不能去的,洗头按摩房?呃,那个绝对是违反军纪的,被纠察抓到,要通报批评的。那时候没有网吧,最多就是见到个286的电脑游戏室,这还是南方,北方还没电脑呢。

  你说我怎么知道电脑游戏室里面的机器是286?嘿嘿,因为我后来也是个捣蛋鬼,没把军纪彻底的执行到底。上街的时候偷偷的溜进去玩过,不过那时候我已经是第二年了。

  现在的士兵啊,老松的。我在网吧工作了将近八年的时间,见到不少当兵的钻进网吧玩的。不过说实话,现在的士兵也消费的起,听说月月两三百的拿着。我们那时候一年兵15块,二年兵25块,三年兵35块津贴,班长班副再加上职务津贴,一个月也没有一百块,哪敢乱花钱啊?

  那时候祖国大江南北都流行卡拉OK,军营也不例外。周日周六不是到营区外面的小店租几盘影碟来看,就是唱歌打桌球乒乓球。篮球是天天打的,不稀罕了。

  记得那时候还是中国摇滚刚刚崛起的时候,崔老大的沙哑、黑豹乐队的狂放、唐朝乐队的忧伤是我们这代人比较喜欢的节奏。哦,还有黄家驹他们,很流行的。

  也许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加安心的训练吧,团里面组织了一次新兵歌唱比赛。歌曲题材不限,有本事你唱德国党卫军军歌都行,前提是有光碟,还有你的外语绝对过关。我们不排斥敌对国家的歌曲,其实大部分国家的军歌还是很向上的。

  就算是纳粹也一样。军歌都是描写军人的,军人的伟大和平凡,军人的理想和信念。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别的国家的军歌,全世界的军人,除了训练素质之外,其实没什么大差别。都是为了国家而战,谁都没有错。

  我们就举行了这样的比赛。各连选出能唱的会唱的唱得好的上台表演。

  我们连刚开始是杨光,我,一个福建兵还有一个是谁来着?想不起来了。

  我们的参赛歌曲是《真心英雄》四人合唱的。等我们选好了,排练好了,团里面又通知,每连只能选出一个。

  杨光他们就把我推了出来,让我出头。因为我是唱摇滚的,音域很宽。

  可以说,指导员连长都对我寄托了重望。我也准备了黑豹乐队的成名作《无地自容》,让摇滚在军营也火一把。

  经过几次试唱,连里面表示了满意,然后要做的就是等待比赛的那一天到来。

  终于来了,我们排着队走到团里面的大礼堂里面。我们这些参赛的新兵歌手到了台后准备。在后台,我意外的碰到了我的同学,申子博。他代表九连,参赛歌曲是张学友的《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上台表演之前,我被告知没有黑豹乐队的光碟,只好临时换歌。找来找去,只好选择了童安格的《把根留住》,因为实在是找不到别的歌了,连姜育恒的《驿动的心》都没有。

  申子博在我之前上台的,他唱的很好,不是一般的好,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然后就是一个安徽兵唱的那个什么什么骏马保边疆来着,悠扬的很,非常好听。

  然后我就上台唱《把根留住》。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面对八千号人的演唱经验?反正我以前没有。真实的体验到歌星们的压力了,乖乖,从台上看下去,八千多号人的眼睛亮晶晶的对着你看,那可是一万六千个眼珠子啊!跟星星一样反射着灯光,每个人眼睛里面都带着好奇,等待和期盼,当然还有等着看笑话的。

  在连里演唱没什么感觉,每天都面对着熟悉的面孔。但是全团这么多人,我还是第一次登台演出呢。我不知道第一次这样面对这么多人歌星们是啥感觉,我就知道我是有点头皮发麻。

  发麻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