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慕南枝-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让人感受到喜欢。
    会让人觉得自己很重要。
    姜宪的视线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
    她一直要想的,不就是这样一份热闹吗?
    她觉得,自己有李长青这样一个公公,也是件挺不错的事。

☆、第二百七十九章 亲人 

    给李长青磕了头,敬了茶,李谦和姜宪并肩而立,等着李夫人递茶给他们,好给何夫人磕头。
    谁知道李长青却指了指旁边空着的太师椅,和颜悦色地对姜宪道:“郡主,宗权的娘不在了,可她活着的时候,一直就盼着宗权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你们就当她还在,给她磕个头,喊声娘吧!”
    那他们又该喊何夫人什么呢?
    姜宪望着面色带着几分悲凉,行事却简单粗暴的李长青,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李谦却像早已习惯了父亲的作派,什么也没有说,拉着姜宪再次跪到在蒲团上,恭敬地给空着的太师椅磕了三个头,喊了声“娘”。
    姜宪立刻照做。
    李长青的眼中已泛起了水光。
    他从兜里摸出了一对带着藤黄色沁色,成色十分普通的羊脂玉手镯放在了放见面礼的托盘上,颇有些感慨对姜宪道:“这是宗权他娘的陪嫁,是她从娘家带过来的。宗权她娘弥留之际曾经说过,这是她娘家传女不传儿的老物件,如果有女儿,这手镯就给女儿。可惜我们没有女儿,这东西就留给宗权的媳妇了。我也保留了十几年了,如今就照着宗权她娘的意思,给你吧!还请郡主不要嫌弃。”
    姜宪一愣。
    她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李长青还惦记着李谦的生母。
    难怪前世他会那么早就致仕。
    他是在给李谦让路吧?
    姜宪不由对他心生敬意。
    她索性对着空出来的太师椅又磕了三个头,这才双手接过了那对李谦生母留下来的玉镯子,诚心地道:“爹,我会好好保管好娘留给我的东西的。”
    李长青嘿嘿地笑,看得出非常的高兴,道:“保不保管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这镯子传下去。”
    言下之意,是让他们早些开枝散叶。
    大部分人都听懂了。
    有人窃窃私语,有人善意低声道:“李大人这是急着抱孙子了!”
    屋子里一片嬉笑声。
    姜宪的脸火辣辣的。
    京城功勋之家,媳妇几乎不和公公说话的,更不要说在这样的场合说出这样的话来。
    但她又发不出脾气来。
    倒不是场合不对,她怕得罪李长青。而是她深切地体会到了李长青做为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盼,她没办法无视这种关爱。
    只好瞪了李谦一眼,捧上了见面礼。
    是两件道袍,四双鞋,六双袜子。
    这当然不是姜宪做的。
    先不谈姜宪的针线如何,这门亲事决定的如此急促,姜宪就不可能做得出来。
    尽管如此,李长青收到媳妇的见面礼时还是乐得合不拢嘴,不停地称赞这女红做得好。
    姜宪大言不惭地受了。
    李谦看着,无奈地摇头。
    他这是典型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姜宪对他父亲不满了,就找他出气。
    可他能说什么?
    一个是他爹,一个是他老婆,而且还是在这种情况之下。
    他只好朝着李夫人使了个眼色。
    李夫人颇有些同情这对新婚的夫妻——公公是个不靠谱的,婆婆是个不管事的,以后这家里可怎么办!
    这所谓的认亲,还是快点完,快点了事吧!
    她思忖着,忙笑道:“新娘子该给何夫人敬茶了!”
    两人给何夫人磕了头,姜宪见李谦称何夫人为“母亲”,也就照着喊了一声,敬了茶。
    何夫人只受了他们半礼,笑容有些勉强地接过了茶盅,象征般地小呷了一口,给了一对镶红宝石的赤金手镯做见面礼。
    姜宪回的见面礼是和李长青一样的。
    何夫人明显神色大霁,亲自上前去携了她起身,和气地问了她几句“刚刚到家里来,还吃得习惯吗?睡得如何?有什么觉得不舒服的地方记得跟我说,家里这么多人,就是伺候人的。不用觉得不好意思不敢指使人”之类的话。
    姜宪很想告诉何夫人,就算你心里是这么想的,也用不着当着这么多人面说出来。这家里要正常的运转,没有这些仆妇,单靠你一个人是不行的。
    御下,是要恩威并济的,不是靠一味的恩赏,也不是靠一味的威吓……就凭她这一番话,就把整个李府的仆妇都给得罪了。又没有李长青的支持,难怪她指使不动人了!
    姜宪笑着应是。
    没出三服的亲戚里就再也没有比新人辈份高的了。
    姜宪以为接下来该给李谦的堂兄敬茶,给弟弟见面礼了。谁知道李长青却把坐在他下首的高伏玉引荐给了姜宪:“这位是伏玉先生。我结拜兄弟,行七,你们称他七爷就是。”
    原来这就是李家的那个军师。
    可能是因为这屋里还有几个面生的中年男子,看那气度,纵然不是官宦,也是豪贾,多半是李家的同盟或是一些官场上结交的人物,有些话不好当着这些人面前说吧!
    但这样的排序,已见李长青对高伏玉的重视。
    姜宪随着李谦给高伏玉敬了茶。
    因高伏玉不是之前礼单上出现的需要准备见面礼的人,姜宪没有给他准备合适的鞋袜,就送了个扇络,一个眼镜袋。
    高伏玉笑着道了谢,回礼是用礼盒装着的文房四宝。
    姜宪一看就知道是京城翰墨苑出品的,而且还是去年的旧款,有钱就能买得到。
    高伏玉在她的见面礼上并没有花心思。
    姜宪因此对他不太待见。好在她给高伏玉的见面礼也只是随手指的。
    之后李夫人为她引荐了李谦的从哥李麟,庶弟李骥,继弟李驹和继妹李冬至。
    李麟是个高挑英俊的男子,笑得时候和李谦有些相似,都是那种看上去很爽朗的男子。可他没有李谦的五官长得周正,目光也没有李谦那么明亮,不如李谦那样耀眼。
    李骥则长得既不像李谦也不像李长青,他是个面目温和的少年,皮肤白皙,笑容腼腆,姜宪给他见面礼的时候,他小声地道谢,一副温驯无害的模样。
    姜宪猜他长得像他的生母。
    想到这里,姜宪意识到自己好像目前为止都没有看见李长青的这位姨娘,是没让出席这种场合还是已经病逝了?
    她有点后悔没有仔细地打听李家的情景。
    李驹长得则完全像何夫人。精致的五官,如玉的肌肤,高傲的神情,有着少年人特有的骄纵和傲然,姜宪觉得很有趣。
    李冬至和李驹则一看就是兄妹俩,两人像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都非常的漂亮。
    但她看姜宪的目光却有些怯生生的。
    姜宪不免猜测这会不会是因为儿子是由父亲教导,女儿是由母亲教导的缘故。

☆、第二百八十章 双朝 

    姜宪给李冬至准备的见面礼是一对粉色梅兰草的荷包,荷包里装着对小小的南珠珠花。东西虽小,却非常的精致,不过米粒大或白或粉的珍珠被串成了朵酒盅大小的牡丹花,叠瓣重重,映着两三片用米粒般大小的祖母绿串成的叶片,艳色逼人,珠光宝气。
    这件礼物是齐夫人帮她准备的。
    在齐夫人看来,李家的男人好说,只要姜宪和李谦的关系不错,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可内宅的女人却不一样,虽然不用每天都见面,却时时要打交道,做为何夫人唯一亲生的女儿,又是姜宪小姑的李冬至就很重要了。
    不用讨她喜欢,可也不能怠慢她,让两人之间生出罅隙来。
    姜宪知道齐夫人这是为自己好,被齐夫人耳提面授的她诺诺点头,心里却颇不以为然。
    看在李谦的面子上,只要是他的亲戚她都会礼让三分,可若是让她上赶子的讨好,她还真做不出来。
    不过,等她看到了李冬至之后,想到李长青对待何夫人的态度,心中不由对李冬至多了些许的同情。
    接下来被引荐给姜宪的就是一些姻亲和通家之好了。
    金海涛、邵瑞等人趁机和李长青攀交情,自认是她的长辈,也不要她磕头,却主动讨着要喝媳妇茶,给见面礼。
    前世,他们还没有资格在姜宪面前有个坐的地方,就算是姜宪见过一、两次也未必认识。可这世她嫁给了李谦,以后就避免不了和这些人打交道,她也没有矫情,笑着给他们敬茶,收了一大堆的见面礼。
    大家都乐呵呵的,气氛十分的热闹,也给足了李长青面子。
    李长青忍不住拉着高伏玉在一旁夸道:“我们之前还商量着想让李谦娶个贵女回来,他不同意。还跟我说什么与其娶个娘家与李家立场不同的媳妇回来,还不如找个家势一般,却能一心一意地站在李家这边,为李家说话的岳家。你看现在,我有错吗?”
    高伏玉笑笑没有做声。
    一直在旁边服侍高伏玉的高妙华则顺着李长青笑道:“所以说,宗权现在还离不开您。”
    “那是!”李长青望着金童玉女般的一对璧人,心里痒痒的。
    李谦和姜宪正在给赵奎敬茶。
    赵奎端了茶盅之后不知道和姜宪说了句什么话,姜宪笑着回答了他几句,他却越说越有兴趣,以至于手里一直端着那杯茶,连喝一口的时间都没有,姜宪和李谦只好一直站在那里听他说话。
    李奎是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对他们这些武将向来只是面子上谦和,那个胡以良更是以不是休沐日,衙门有事,直接拒绝了来参加第二天的认亲宴。这还是借着郡主的名声,李家才请动了李奎做媒人,李奎的夫人做全福人。
    不知道郡主都和他说了些什么?让他欲罢不能的样子。
    李长青是个雷厉风行之人,起了这样的心思,干脆丢下高伏玉就凑了过去。
    只听见那李奎道:“……说起来我离开京城已经快十年了,每次回京述职也都是来去匆匆的,老师也忙,还是去年见过一次面。现在想想,马上是老师四十寿辰,我应该送份薄礼去才是。”
    李长青闻言不由奇道:“郡主认识李大人的老师?”
    李奎笑着点头,对李长青的态度都亲近了不少:“我的老师曾经教过郡主功课!”
    李长青吓了一大跳,道:“郡主,在宫里是由那些大儒讲筵的吗?”
    宫里随便拎一个都是翰林院的学士好不好?
    姜宪点一点头,道:“李大人的老师是左以明,现在在行人司任职,学问不错,字尤其写得好。太皇太后原想让他教我写字的,可惜我伯父觉得他的字太过刚毅,不太适合女孩子,加之他又要教皇上《论语》,还要修订《文献大成》,实在是没空。太皇太后就请了熊正佩教我写字。”
    实际上的情况是太皇太后请了左以明教她写字,曹太后却觉看上了左以明的学问,让左以明去教赵翌《论语》,左以明哪里敢辞,结果左支右绌,忙得不可开交,很快被太皇太后发现了。太皇太后气得发抖,叫了赵翌的总师傅熊正佩来,强行让他教姜宪写字。
    两位师傅夹在其中左右为难。
    赵翌的《论语》没有学好,她的字也没有学好。
    后来她的字还是跟着孟芳苓学的。
    时过境迁,现在姜宪想起来只觉得有趣,然后突然间思念如潮,非常的想见到太皇太后。
    李长青却被左以明、熊正佩的名字给砸懵了。
    他不免有些感慨。
    想当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