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慕南枝-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里,哪里。”王夫人谦虚地道,“家父很喜欢这些,我小的时候,常抱着我指着院子里的景致讲如何如何的好,听得多了,也就印象深刻,对这些事略有了解。”
    治园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有很多男子都不会。
    姜宪对王夫人刮目相看。
    丁夫人和李夫人则落后一步,走在了姜宪和王夫人的身后。
    相比观看风景,丁夫人更想知道这院子里这些当值的丫鬟是姜宪自己重新调教出来的还是姜宪从宫里带出来的。
    李夫人看了一圈,低声道:“没一个相熟的,我猜应该是重新调教出来的。”
    丁夫人心中一凛,对四周的动静更加留意。
    就听见施三小姐叽叽喳喳地和丁挽说着话:“……那姐姐还回老家去吗?过些日子是我生辰,我娘说要给我请几桌酒,我会给姐姐放请帖的。姐姐一定要来哦!”
    “好的!”丁挽温温柔柔地应道,话很少,显得很文静。
    施三小姐闻言笑眯眯地点头,非常高兴的样子,对李冬至几个道:“到时候你们也要一起来哦!”
    李冬至点了点头。
    陆学正家大小姐却撇了撇嘴,笑道:“也不知道施家三小姐的生辰到底是哪一天?过两天袁家的三小姐出阁,我可能要随着我娘去喝喜酒,不知道赶巧不赶巧。”
    施三小姐面色微微有些不悦,道:“袁家三小姐要出阁吗?我怎么不知道?她是哪一天?”
    袁家的三小姐虽然排行第三,可她前面的两位姐姐都没能活到出阁,她实际是袁家的大小姐。袁家在太原富贵了几代,到处都是姻亲,也出过几个秀才,在太原颇有些势力,不管是谁到太原来为官,也不愿意和袁家交恶。所以不管是布政司的人还是太原知府的人,都和袁家有来往。
    如果袁家三小姐出阁,太原一半的人都要去喝喜酒,对太原城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了。
    陆家大小姐笑道:“我也不知道。只是听我娘说,想给我添几件首饰,说是过去恭贺的时候戴。”说着,她转移了话题,和何瞳娘道,“你刚刚说哪家的银楼首饰好来着,我让我娘去瞧瞧。”
    何瞳娘突然被点了名,心里还有些怯意,可她却不傻,知道陆家大小姐这是在踩施家三小姐,虽然刚刚施家三小姐的举止让她很不舒服,可她也不想卷入其中,只好含含糊糊地道:“你这么一问,我倒一时想不起来了。等我想起来了再跟你说。那是家福建的银楼,也不知道太原有没有……”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复杂 

    陆大小姐闻言在心里冷笑。
    李家还真没有一个上得了台面的。
    被施家三小姐这样的打脸,还一副怕得罪了她的模样儿,难怪李家能这么快就窜起来,想必和他们家这种万事不得罪人的做派有关系。
    想到这里,她不由在心底轻轻地叹了口气。
    她母亲说她好几次了,让她不要遇事总是那么的暴燥,像她爹似的,好心也得罪人,就是个学正的位置也坐不稳。
    实际上他爹前些日子得罪了山西右参政庄大人,她和母亲一早就到了李府,是想和郡主说上话,由她或是丁夫人请庄夫人出面说项,给庄大人赔个不是,这件事也就算是揭了过去。
    陆大小姐想到来时父亲那倔强而又悲伤的目光,她眼神一黯,像泄了气的皮球,再也没有了和施家三小姐争强好胜的心。
    “那就只能看到时候有没有这缘分了!”她应酬了何瞳娘一句,牵着还不怎么懂事的妹妹跟在李冬至的身后,不再说话。
    施家三小姐却不愿意放过陆家大小姐,笑道:“陆姐姐何必舍近求远?我们山西的永丰银楼我觉得就挺好。上次丁姐姐生辰时的首饰不就是在那里打的吗?而且我听说,永丰银楼的大师傅是从京城里花大价钱挖过来的,这几年永丰银楼几款让人惊艳的首饰都是大师傅的手艺……”
    丁挽听着微微地笑,心里却对施家三小姐的行为很反感。
    这何瞳娘是嘉南郡主承认的表亲,还让她陪着尚且年幼的李冬至出面应酬,可见很喜欢何瞳娘,以后她们少不得经常的碰面。施家三小姐却像得了失心疯似的,看见何瞳娘就不顺眼,还和陆家大小姐打起了嘴仗。
    不过,陆家大小姐的脾气也太爆了些,一言不合就开撕,有这个必要吗?
    现在施家三小姐又把她给扯进去了。
    想借着她的名头去压何瞳娘。
    她可不愿意做施家小姐手中的刀。
    “这个传闻我也听说过。”丁挽笑道,“不过没亲眼见过——上次我生辰给我打首饰的,是一直给我娘打首饰的刘师傅。我觉得他的手艺也很好。”
    为陆大小姐扳回了些许的颜面。
    陆大小姐感激地望了丁挽一眼。
    施家三小姐却不高兴了。
    可她敢踩陆家大小姐,却不敢踩丁挽。
    一群人默默地进了花厅。
    花厅四角都堆着冰山,凉气迎面而来,让众人不由精神一振。
    “真是大手笔!”庄夫人的三角眼微眯,在心里暗暗道,有些后悔来得太晚。
    姜宪招待大家分主次坐下,让人奉了戏单子上来,她这才坦然地笑道:“突然嫁到太原来,我也没有想到,家里不免有些手忙脚乱的,诸位夫人来道贺,也没有好生的招待一番,婆婆和我心里都愧疚不已。今天就在家里设宴,请诸位夫人过来再饮一杯薄酒,算是给诸位夫人赔不是了。”然后特意谢了李夫人,“……几次往返太原和大同,没有您,这婚事也没有这么顺利,等会我想给夫人敬杯酒,夫人可不能推脱!”
    众人纷纷笑称姜宪太客气了。
    丁夫人代表大家和姜宪说话:“百年修得同船渡。我们家老爷和李知府同是江西人,王夫人却是陕西人,庄夫人更是江南人,郡主又来自京城,如今大家能坐在一个屋里说话,岂不是比那同船而渡还要难得?”
    “正是,正是。”施夫人殷勤地道,“丁夫人是出了名的贤德,女经更是出类拔萃,当年丁大小姐嫁到熊家之后,认亲时拿出来的绣活可是震惊了京城的。据说还得了太皇太后赏识,藏在了宫里。”
    姜宪强忍着,才没有出现异样的表情。
    施夫人当她是村姑乡妇吧?
    不然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
    得了谁的赏识不成,要得了太皇太后的赏识——她整天服侍着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身边发生的事难道她能不知道?
    姜宪就看了丁夫人一眼,笑道:“原来如此!我的女红不行,在宫里的时候常常逃课,结果要成亲了,连块帕子都绣不好,出阁之前还曾被我大伯母叨念。哪天要是得了闲,可得请丁夫人教我两手才是。”
    丁家大小姐的女红好,这话完全是丁家吹出来的。
    因为丁家大小姐从小就只喜欢读书不喜欢女红,临到要嫁人了,她的文名比贤名还盛。丁家觉得这没什么,丁夫人却担心她嫁到熊家之后不得公公婆婆和夫婿的喜欢,特意安排人吹嘘丁大小姐的女红,谁知道大家都争着巴结丁留,这牛越吹越大,就成了施夫人嘴里所说的了。
    因而丁夫人听施夫人说起这茬事,她恨不得拿针缝了施夫人的嘴。
    可她又不能反驳,又不能流露不悦的表情……一口气就这样硬生生地憋在了心里。
    李夫人是知道实情的。
    她不禁在心里轻叹了口气。
    还好熊家三公子也是个喜欢读书的痴人,娶了个这样不会女红的妻子不仅不觉得遗憾,反而因为妻子能和他一起读书写字而倍感欣慰。两人诗唱曲合,你敬重我,我敬重你,没有一点不好的地方,像对神仙眷侣似的。不然听到施夫人这么说,恐怕要吐血了。
    李夫人忙笑着转移了话题,道:“郡主,听您这么说我倒好奇起来,您平时都学些什么?听说御制的点心特别的好吃?是真的吗?”
    姜宪无意让丁夫人难堪,笑道:“我在宫里的时候和普通官宦人家的小姐也没有什么不同。要学读书写字,要会女红,还要学些管家的庶务。不过是我懒散惯了,太皇太后又没精神管我,所以每样都学得不好。至于说到御制的点心,可能是我在宫里常吃,倒没有觉察到有什么不一样的。不过,如果大家感兴趣,等到天气冷一些了,我让大伯母给捎些东西,大家也尝尝,看合不合口味。”然后说起镇国公府送了些金华酒、秋梨膏的事来,“……东西不多,给大家尝个味道。”
    众人笑着道谢,说起唱戏的事来:“说是进宫给太后娘娘拜过寿,是真的吗?”
    “是真的!”姜宪是个喜欢给人捧场的人,笑着把当时曹太后拜寿的盛况说了一遍,并道,“这么多的戏班子,史家班能被选出来,十分的难得!”
    众人低了头开始研究戏单子。
    姜宪望着眼前一个比一个保养得好,却无论如何也难掩年华已逝的面孔,有些走神。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适 

    姜宪觉得,自己两世为人,可打交道的都是些比自己年长很多的人,她穿着打扮、性格习惯好像也因此比较老成。
    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特别喜欢那些活泼可爱又乖巧懂事的孩子呢?
    念头一闪而过,她被丁夫人的声音拉回了神:“要不就唱《贵妃醉酒》吧?听说这是史家班的压轴戏。”
    “他们家的《断桥》和《奇双会》也不错。”姜宪笑道,“都是他们家压箱底的东西。我们下次再请他们唱《断桥》和《奇双会》好了。”
    “何必下次!”陆夫人笑道,“不如明天大家到我家里去吃酒,让史家班的人到我们家里去唱天戏。”她说着,目光落在了姜宪的身上,“郡主,您觉得如何?”
    姜宪有些意外。
    在她的印象中,陆学正家境一般,像这样请一天的客,还是比较吃力的。
    或者,陆夫人有什么事有求于她?
    姜宪想着,不由抿着嘴笑了笑。
    她现在又不是太后,陆家有什么事也应该救不到她的头上来。
    估计是想请在座的哪位夫人,又怕请不动,索性趁着这个机会把人拉了去再说。
    姜宪正好这几天闲得发慌,颇有些看戏不怕台高的心情,道:“我是悉听尊便。”
    陆夫人忙朝着丁夫人望去。
    丁夫人和李夫人交换了一个眼色,犹豫片刻,笑着应了。
    其他的人顿时纷纷表示这个主意好,能接着听两天戏。那位鲁右参政的夫人更是笑道:“也不能让郡主和陆夫人专美于前,后天大家就去我那里去好了,唱《奇双会》,正好把史家班唱得好的戏都听一遍。”她说着,朝姜宪眨了眨眼睛,道,“不过,这得看郡主帮不帮忙了——史家班不是那么好请的,还得请郡主出面做个中间人。”
    鲁夫人不过花信年华,皮肤白净,眼睛大大的,脸圆圆的,笑起来还有两个酒窝,透着几分俏丽,望着姜宪的目光更是流露出不容错识的善意。
    姜宪不由笑了起来。
    在座的除了姜宪就数她最年轻。
    据姜宪所知,鲁夫人是鲁大人的继室,娘家是山东数一数二的富商,鲁大人年轻的时候曾经资助过鲁大人读书,后来鲁大人元配病逝,又把女儿嫁给了他。因而鲁大人对自己的岳父十分的尊敬,对比自己小了十几岁的继室更是疼爱有加。而鲁夫人也因为陪嫁丰厚出手很大方。
    难怪敢拉了陆夫人的话!
    她打趣鲁夫人道:“您这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