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慕南枝-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样厉害的侄女,想想也会骄傲吧!
    而被汪几道惦记着的姜宪,此时却正随着姜家请的媒人北定侯夫人去了吴家给吴兆插钗。当然,插钗和捧物的都不是姜宪,她只是做为男方的亲眷去凑个热闹,看看新娘子而已。所以她和白愫都跟在众人的身后,悠闲地打量着吴兆的闺房。
    看得出来,吴兆是被吴家精心养大的。多宝阁架子上不仅有四书五经,墙上还有把沉木剑。前世,姜律就曾告诉过她,吴兆会舞太极剑。只是她那时候不以为然,并没有放在心上,如今跟着田陈氏学了太极,这才知道这太极剑也是养生练气的好东西。
    吴兆穿着件大红色遍地金的通袖袄,乌黑的青丝梳得格外整齐,因为要插钗的缘故,她头上没有佩戴其他的饰物,一张脸清水芙蓉似的,原本只有七八分的姿色,因眼角眉梢间带着的喜庆,衬托出了十分的美貌。
    这样的吴兆,姜律看见了,应该很喜欢吧?!
    姜宪抿了嘴笑。
    石家看热闹的女眷窃窃私语:“虽说文武殊途,可听说国公爷还是挺看重吴大人的,这才给儿子求了这门亲事。”
    “吴家大小姐可真是个有福之人。你看来插钗的,除了房夫人,还有嘉南郡主和承恩公夫人。一下子来了两个国公夫人。谁家有这样的气派!”
    姜宪和白愫听着时隐时现的议论声,不由相视一笑。姜宪索性趁机和白愫耳语:“宗权让我给金宵做个媒。你一直在京城,拟个合适的名单给我吧!”
    她等会就要回宫了,白愫却因为准备趁着这个机会回家里小住,不和姜宪一起回宫。
    白愫闻言想了想,道:“这是小事,你交给我就好了。我今天晚上就弄出来,然后明天一早给你送进宫去。不过,金家毕竟几代人都在边关,怕是多半人家都舍不得把女儿嫁过去。我看不如这样,把人家名单确定之后,我和你派了心腹的嬷嬷一家一家的送请帖,把这次宴请的目的也告诉别人。有这意思的,自然会带了女儿过去。没这意思的,就当不知道,自己去赴约好了。这样一来,也免得金宵看中了别人,别人家却不同意。亲事没成,平白添了个仇家。没有选上的,也不用觉得丢脸。”
    姜宪在这上面没有白愫心细,听了连连点头,道:“你放心好了,这件事我会嘱咐下去的。不会出现什么流言蜚语的。”
    伤了那些愿意和金家联姻的女子的名声。
    白愫见姜宪有了主意,也就不多说了。晚上回去和曹宣商量了一会,这才把京城中适合和金家联姻的人家写了个帖子送进宫去。
    姜宪在帖子上看到了一个颇让她意外的名字。
    安国公嫡长孙女。
    她一开始还以为写错了,仔细看了两遍,这才敢确定。
    前世,因为太皇太后不喜欢安国公,所以安国公府早已破落得不成样子了。
    功勋之家与读书人家不同。看着门第高贵,庭院深深,实则因为子嗣越来越多,家财被分割,嫡支渐渐的除了祭田和爵位想有其他的财路进项,就只能请得皇恩给个有油水的职务。
    前世,安国公府自上两代老安国公开始就没有在朝中担任什么重要的职务了。这也就让安国公府的钱财变得捉襟见肘,十分的艰难。可因上两任安国公都是不学无术之人,很简单的差事都办不好,人也不怎么机敏,就是让他们当差,也当不好,只能赋闲在家。可能是闲久了,家里只有那一点点进项,日子过不下去了,上一任的安国公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给自己谋个差事。可大家都知道他的能力,都不愿意举茬他。他听到了些什么,开始让自己的夫人巴结生下了皇子的安静妃,想通过安静妃给他谋个差事……最后差事到手了,可也把太皇太后和王家往死里得罪了。等到他又犯了个错的时候,不用太皇太后出手,王廷就想办法收拾了他。加上安静妃并不是喜欢多事的人,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可安国公府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她做了皇后和太后之后,王家给她讲了这件事,她就更不可能用安国公府了。
    白愫怎么把安国公府家的女儿列入其中?
    她想了想,去见了太皇太妃。
    太皇太妃听了姜宪的话直皱眉头,道:“上次她跟我说起安国公府的事时,我记得我曾经跟她说过。”
    那就是白愫有什么用意了!
    姜宪写了两张便笺让人带去给了白愫和李谦。
    和白愫自然是问这件事,和李谦则是七七八八地写的全是些今天吃了什么,好不好吃的琐事。
    偏偏姜宪写得还挺有趣的,没等李谦给她回复,晚上又写了张便笺。
    情客和百结抿了嘴笑。
    白愫给她回话说,等过两天进宫见了面再谈。又问她给哪些人送了贴子。
    “除了安国公府,其他府里全都送了。”姜宪给她回信,“京城里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都不知道。”

☆、第五百八十七章 花会

    李谦兼了陕西都司都指挥使,王成调任山东总兵,两人需要交接,吏部定下了交接的期限,姜宪是要跟着李谦回西安的,也就是说,姜宪在京城呆不长,宴请只能紧着这几天办了。金宵婚事的人选她们心里就得有个数,并且要早点定下来。
    白愫觉得这件事比较急,原想着过两天再进宫去和姜宪说一说的,后来想想,第二天就进了宫。
    “我知道安国公不受人待见,可安国公夫人我却是见过的,还打过交道。是个十分贤淑的女子。安国公府的几位孙小姐和公子都由安国公夫人亲自带在身边教养长大的。”白愫喝着茶,向姜宪解释,“安国公府败落之后,与他们家走动的人门第都不高。这位安国公十分聪明,选的儿媳妇都是京中小吏之家的姑娘,还有个女儿悄悄外嫁到扬州的望族,到了孙子孙女这一辈,倒一改门风,颇有些读书人的架式。只是这婚事就越发的艰难了。几次京中宴客,都涎着脸皮带了几个孙女做客。其他的几个孙小姐都好说,有时被人刁难了,不是怒气外露就是露怯不前,只有他们家的长孙女,和我们差不多的年纪,不卑不亢的,不仅能照顾妹妹,还会适时不动声色地反击回去。我就有些瞧得上眼。加之她年纪不小了,婚事还没有定下来,她还有两个堂妹和她是同年,只小着月份,她的婚事不定下来,她两个堂妹的婚事也跟着定不下来。我听人说,她的两个婶婶因此对她颇有微词。你不是说金宵家里是继母当家吗?而且她这个继母还颇有些手段,我看,安国公府的这位大小姐倒是个很好的人选。而且金家去提亲,有你从中牵线,安国公府肯定答应。你公公又在太原任职,你若是回太原,还能有个伴儿。”
    可到底是太皇太后不喜欢的人。
    姜宪犹豫了半晌,道:“这件事我还是得和太皇太后商量商量。”
    “应该。”白愫忙道。
    姜宪就留了她在屋里喝茶,自己去见了太皇太后。
    结果太皇太后在姜宪的提醒之下才想起安国公府和她的恩怨。
    姜宪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太皇太后却道:“当初巴结安静妃的人多着呢,有言官被孝宗皇帝暗示,还写了折子要废后,我一个一个的清算,怎么清算的过来?不过是因为安国公夫人以国公夫人的身份做出这样的事来,我当时要杀鸡给猴看,不愿意搭理他们家而已。如今那魏栋早已去世多年,他们家的男人不能用,我却不至于和他们家的一个小姑娘计较。若那小姑娘真的不错,你把她领进宫里来我瞧瞧!掌珠素来是个稳妥的,她不会没有规矩的。”
    魏栋就是上一任的安国公。
    这就是相信白愫了!
    姜宪笑着应“好”,写了帖子让情客送去了安国公府。
    情客回来告诉她们:“安国公夫人吓了一大跳,赏了我好大一个封红。不过,我看安国公府的日子实在是不好,正院还好说,路过别院的时候,虽然都锁着门,门漆也还新,可一看院子里就没有住人,透着股荒凉。”
    功勋之家,世仆成群,只有住不下的,哪有空着的院子?
    若是这样,只能说这个家败落了!
    姜宪突然想起东西六宫的那些宫殿,也好久都没有住人了,甚至宫中宫女内侍的月例,也时有拖欠的时候,宫里能维持体面的,也不过是乾清、慈宁、坤宁三宫而已……这偌大一个紫禁城,和那安国公府却如此的相似,她和那安国公府的大小姐又有何不同?
    等到宴请那天,姜宪不免就多看了安国公府的大小姐几眼。
    衣饰不算华美,打扮得却很清雅,眉目温婉,目光却坚毅清明,一看就是个有主见的女孩子。
    的确如白愫所说,颇为出挑。
    可还得金宵看得上眼才行。
    姜宪悄声吩咐情客:“你去看看金大人在干什么?”
    嘉南郡主即将离京,临走之前举办一场花会,这在京里可是件大事。
    不说郡主的夫婿李谦这次立了大功,单就她和皇上自幼一起长大的情份,还有皇上对她的看重,就足以让很多人上赶子地巴上来。
    久未住人的郡主府正门大敞,房夫人坐镇,平时与镇国公府走得很近的北定侯夫人,承恩公夫人肯定是要来捧场的,走得不怎么近的东阳郡主和武阳郡主也到了,平日里和姜家不怎么来往的内阁首辅汪几道的夫人,还有帝师熊正佩的夫人,兵部尚书李瑶的夫人,新任的都察院佥都御吏左以明的夫人……这样的文官内眷都来了,还有七、八家带了女儿的,让草木扶疏的郡主府后院到处珠围翠绕,十分的热闹。
    只是让姜宪有些意外的是李瑶和左以明也过来了。
    两人笑着说是夫人过来参加花会,他们也过来蹭饭吃。
    李瑶和左以明还会没有饭吃?
    这一听就是来给他们做面子的。
    李谦自然是忙不迭地连声“欢迎”,请了两位大人在外院书房里上座,奉好茶点心出来,和一大早就赶了过来的金宵陪着两位大人说话。那边姜镇元得了消息也赶了过来,还让小厮带了信给姜律,让他早点回家。姜律走到半道上,遇到了王瓒,在大门口则遇到了曹宣。他哈哈大笑,正想调侃两人几句,金海涛坐着轿子过来了。
    姜律压根不知道姜宪宴请的真相,自然也就毫无心理负担地哈哈大笑,上前行礼。
    金海涛侧过身去,只受了他的半礼,客气地和姜律寒暄了几句,曹宣这才知道金海涛是听说李瑶在这里,过来打个招呼的。
    曹宣松了口气。
    他怕金海涛是知道了姜宪为什么举办花会来揪金宵回家的。
    朝会后白愫的父亲北定侯知道李瑶和左以明都参加了姜宪的花会,也带着儿子过来了。
    这下子仅外院就可以开两桌了。
    姜宪干脆吩咐下去,临时请了个戏班子在外院唱堂会,她这边则唱大戏。
    一时间郡主府丝竹不绝于耳,路过的人都能听得见。
    不免有黎民百姓议论:“听说郡主马上就要回西安了。”
    “那至少五、六年不会进京了吧?”
    “你说郡主怎么就不留在京城呢?所以说皇上最喜欢嘉南郡主也未必是真的!”
    蔡霜站在巷子口,面无表情地听着那些人议论着郡主府宴客的八卦。

☆、第五百八十八章 以为

    蔡霜是进京催促粮草的。
    上次兵部答应给陕西行都司三十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