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皇太后正歪在临窗的大炕上正闭着眼睛一面由小宫女捶着腿,一面听着女官读佛经。她听到动静眼角微睁,看了姜宪一眼,又闭上了眼睛,理也没理姜宪一下。
姜宪讪讪然地笑。
她此时才惊觉自己不打招呼就在外面留宿有多么的严重。
“外祖母!”她撒着娇拉着太皇太后的衣袖。
太皇太后不满地“哼”了一声,任由她拉着自己的衣袖不理睬。
“我来给您捶腿!”姜宪就讨好般地接过了小宫女手上的美人捶,有一下没一下的给太皇太后捶着腿。
太皇太后这才抬眼看了姜宪一眼,道:“放下吧!就你那力道,可别把我给捶瘸了。快了放下吧!我还想好生生多活两年呢!”
“外祖母!”姜宪就求饶般地抱住了太皇太后的胳膊。
太皇太后绷不下去了,满脸无奈地叹气,狠狠地点了点姜宪的额头,道着:“你呀,怎么就能让我省省心。李谦什么时候来的?住在哪里?现在在哪里?京城这么乱,你也不怕他遇到什么事?”
“他带了人过来的。”姜宪只好这样安抚太皇太后,“他这个人您还不知道啊,连当年的布日固德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更何况这些京卫。没事的!”
太皇太后还是教训了她几句,这才放过这件事,说起了别的:“等大行皇帝出了殡,你就赶紧回山西去。现在可还是国丧期间。你们年纪轻轻的小俩口,不能总是东一个西一个的!”
从前担心她过早的圆房,现在担心她怎么还没有怀上孩了。
太皇太后觉得自己操碎了心。
姜宪忙道:“我知道了!”把美人捶丢给了小宫女,抢了女官的差事。
太皇太后也有意要罚罚她,随她在自己面前献殷勤。
可惜姜宪刚读了两段话,就有内侍进来禀道:“司礼监的刘公公求见。”
姜宪立了赵玺之后就让刘清明做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把孙德功和杜胜都打发去给赵翌守灵,等到赵翌下葬,他们将去人他守陵。
她抬了抬手。
小内侍立刻去请了刘清明进来。
刘清明手里捧着高高的一堆奏折,进来先给太皇太后行了礼,然后才对姜宪道:“山东那边今天夏天欠收,如今物斛涌贵,闹起了匪患。山东巡抚上折子问怎么办呢?”
他把最要紧的说给姜宪听。
姜宪打开折子,已经是十天前的事了。
她知道司礼监这些地方的陋习,封疆大吏没有招呼好他们照样把你的奏折压着。
☆、第七百六十三章 出行
刘清明刚刚上任,又是个聪明人,姜宪知道他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做这种事,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她的脸当场就沉了下来。
刘清明看着莫名就心中一寒,忙道:“折子早已日就送过来了,奴婢按着规矩先送去了内阁。可几位阁老商量来商量去,都说要等您回来了拿主意。”他说着,从折子下面拿了几张纸出来递给了姜宪,“这是几位阁老的陈条。”
姜宪大怒,道:“既然有了主意为何还不尽早处置?”
刘清明目带怯意地看了她一眼,没敢作声。
姜宪一口气就堵在了胸口。
他们这是怕她还是在为难她呢?
姜宪胡思乱想着,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期间还夹杂着闵州的声音:“皇上,皇上,您慢点!小心跌倒了。郡主既然回了宫,一时半不会出宫去的。你别着急!”
刘清明也听到了。他忙笑着解释道:“皇上听说你出宫去了,哭了好半天。怕是听到您回宫的消息,赶过来给您请安来了。”
她又不是赵玺的嫡母,请什么安?
姜宪正要拒绝,赵玺已啪嗒啪嗒地跑了进来,高声地喊着“姑母”,却又害怕地驻足,躲在闵州的身后转着双骨碌碌的大眼睛盯着姜宪直瞅。
她不由在心里叹气,朝着赵玺招手,道:“你是天子,天子坐不垂堂。以后可不能再这样随意乱跑了。姑母已经回宫了,你以后若是有什么事,可以让身边的女官找姑母,不必亲自前来。知道了吗?”
赵玺点头,不敢说话。
姜宪就让闵州抱着他去了太皇太后那里,她认命地和刘清明去了御书房,把这几天积攒下来的折子都批了红,并请了李瑶等人进宫,商量山东振祸的事。
这样忙了两天,到姜镇元启程去辽东的日子。
姜镇元先去祭了祖,然后进宫去辞了太皇太后,拜见赵玺。
赵玺此时自然不能说什么话,由汪几道代表鼓励了姜宪之后,姜宪领了圣旨,去拜祭了赵翌,由姜宪陪着,出了宫。
姜镇元此时才有机会和姜宪说话。
他道:“你以后有什么打算?仅仅靠着杨俊是不行的。你还是应该去看看你公公。”
李长青手中的兵马虽然只限于一个总兵府,但这些兵马有很大一分部是跟着李长青造反后来又召安的,打起仗来个顶个的不要命,姜镇元是眼亲看见过的。这也是他最终下决心去辽东的原因之一。
姜宪抿着嘴笑道:“等会我就和宗权一起回去探望我公公。”
也可以商量一下下一步的打算。
姜镇元点头。回家带着房夫人和姜律在公主府和李谦碰了个头。
李谦有两天没看见姜宪,非常的想念,又顾于长辈在场,不好有什么亲密的举动,一双眼睛灼灼地望过来,差点把姜宪给烧出个洞来,和姜镇元说话都不时地开个小差,要不是姜镇元问他的那些事他早已胸有成竹,肯定会露馅的。
姜宪站在一旁强忍着才没有笑出声来,心里莫名就觉得高兴得不得了,坐在那里不时地斜睨李谦几眼,享受着李谦在她目光下又恼又无奈的模样。
姜镇元对着李谦坐着,看不见姜宪的小动作,只是觉得李谦今天回答他的问题特别的慢,显得比平时慎重,倒没有想其他的。
姜律坐姜宪的对面,把两人的小动作看了个一清二楚,只觉得辣眼睛,不愿意多看一眼。
房夫人却是满心都沉浸在既娶媳妇的喜悦中,急于找个人分享,哪里还顾得上姜宪和李谦的那一点点眼眉官司,眼看着姜镇元的问话越来越无趣,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索性拉着姜宪就站了起来,对姜镇元和李谦道:“你们先说着话,我让保宁给我看看我给阿律准备的新房。”
若是平常姜镇元多半会不悦,可此时和房夫人分别在即,儿子又马上要娶妻了,他很能理解房夫人的心情,因而说起话来依旧和颜悦色地道:“去吧!看看有什么不适合的地方,赶紧让人改了。”
房夫人喜滋滋地应好,拉着姜宪去了给姜律准备的新房。
姜镇元则回了军营。
钦天监定了午里的吉时,姜镇元回到营地,和营地里的将军土卒一起祭了天地,在满朝文官的目送下离开了京城。
晚上,姜宪自然找借口留宿在了公主府。
李谦进了房间就把姜镇抵在门扇上好好地吻一通,把姜宪吻得两腿发软,昏头转向任他胡来,他这才把姜宪抱上了床。
之后又是一夜的胡天胡地。
第二天姜宪起床的时候腰又胀又痛,两腿发酸,身子骨好像都不是自己了似的,李谦也是满脸的慵懒,像头吃饱了的豹子,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羞得姜宪在心里给自己打了半天的气才敢出门。
正巧吴家派了人过来商量吴兆和姜律的婚期,见姜宪在场,不禁觉得十分有面了,原本还对新房只是很简单地刷了刷白,而且就设在了姜律的旧居有些不满的,也不说什么了,量了新房的尺寸就欢天喜地回去了。
姜宪直笑,和房夫人打趣了两句,起身跟着李谦去了李长青那里。
李长青这些日子虽然高朋满座,心里实则有些不痛快。
儿媳妇一副凤舞九天要做女皇的模样,若是哪天皇帝亲了政,现在有多张扬之后就有多悲惨。偏偏他只是个总兵,大朝会的时候想和儿媳妇说上两句都没有资格,几次想让人请了姜宪过来,话到嘴边却不知怎地觉得有些气虚,最终还是咽了下一去。
此时听到儿媳妇来访,他顿时一阵愕然,一面让人慢慢地请了姜宪进来,一面让人急急地去招了柳篱,神色有些慌张地道:“你说我是就这样出去还是换身官服再去迎接嘉南?是让她去外院的书房俸茶还是在花厅里俸茶?”
前都是把姜宪当儿媳妇,后者是把姜宪当成监国的郡主。
李长青从前何曾如此?
柳篱目光微黯。
可能李长青自己都没有察觉到!
儿子太强也有不好的地方。
以李长青的能力学识和见第,走到这一步已经有些勉强了,若是再走下去,李长青要不交出手中的权柄让李谦当家,要不让李谦自立门户,他跟着李驹生活。
不管他帮李长青做怎样的选择,李长青都已经不适合当一个既有李谦又有姜宪的一家之主了。
☆、第七百六十四章 心眼
柳篱定了定神,道:“把郡主迎到书房说话吧!毕竟她现在是监国的郡主了,您更应该给她这份体面才是。至于服饰,我觉得您还是穿常服好,显得亲切。”
李长青觉得柳篱言之有理,但还是去换了件常服,这才去了书房。
因姜宪是女子,她随轿的人要求原本在书房周遭服侍的人回避,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李长青和柳篱赶过去的时候,姜宪的轿子已抬进了书房的院子,院子里服侍的全是姜宪的人,不管是李长青还是柳篱都没有怀疑。因此当李长青看见在书房里和姜宪并肩而立的李谦时才会被吓了一大跳。
“你是什么时候来的京城?”李长青关心地问道,随后就有点不高兴起来,道,“你怎么会来了京城?这边的事复杂的很,你这个时候跑过来不是添乱吗?”说着,突然明白过来李谦这是来看姜宪的,他不由又道,“你媳妇在这里好生生的,我一直帮你看着,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倒是甘州那边,庆格尔泰在京城狠狠地抢了一通,这两年的日子应该很好过,到时候肯定买盐买马,壮大实力,你要小心点才是。”
马匹和盐巴都是鞑子重要的生活用品,有时候仅仅为了这个就能让两个部落打起来。若是庆格尔泰手里有了银子,就能换来马匹和盐巴,从而收服十二盟为他所用。若他尝到了甜头,继续攻打甘州,陕西两司只怕都难以安宁。
这样年年打仗,朝廷的军饷和抚恤金又迟迟难以发放,谁受得了?
李长青的话言之有理。
可问题是……他打劫了庆格尔泰……
当着姜宪的面,李谦实在是说不出口。
姜宪却是知道的,可她还知道李长青不是很喜欢女人管事,她自然不会去出这个风头。
这件事就这样含含糊糊地揭了过去。
李谦是来跟李长青辞行的。
他道:“知道嘉南在这边一切都很顺利,我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这两天就会回陕西去。我不在这边,嘉南的事还请您多多担待!”
李长青听着这话,就看了姜宪一眼。
李谦想了想,道:“爹,嘉南不是那不知道轻重的人。何况什么事都讲求一个集思广益。你有什么想说的只管直言,一家人,商量着办,总能想出办法来的。”
李长青想了想,就没有隐瞒,道:“郡主,如今曹太后的尸骨是肯定找不回来了。承恩公也和我商量过了,准备过两天就禀了朝廷,在先帝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