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慕南枝-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个完全不了解的地方定居?
    前世她没有少和吴兆打交道,两人颇能说得上话。她因此也不兜着了,直言道:“京里这几年都不会太平,大家不过是出去避避风头,说不定过几年又都会在京城里重逢。大伯母和大嫂只管安心在辽东住下,以后的事谁又说得清楚呢!”
    吴兆知道自己这个小姑子不是个简单的女子。
    昨天是她三朝回门。
    她回门的时候不仅她父亲在等她,她父亲的几个同在翰林院当差的同僚也在她娘家做客,还特意把她叫过去问起姜宪。她不愿意搅和到这些事里去,话就说得很委婉,她父亲的几个同僚很失望,她出去的时候隐约听到他们说姜宪“厉害”,说什么割据方,若是姜宪离京是李家和姜家早就商量好的,那李家的崛起已是势不可挡芸芸。
    吴兆不知道姜宪的离京和李家有没有关系,可仅看姜宪做的那些事,她做为女子就很是佩服。
    房夫人让她去给姜宪行礼,她这个礼就行得格外真诚。
    姜宪自然能感觉到她的态度。
    她不由在心里暗暗称奇。
    前世吴兆进门的时候她已经封后,为了抬举吴兆,吴兆没有出阁的时候她就召见过几次,赏了她大量的钱物,开始吴兆对她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真心诚意啊!
    可见重活世,很多事都生了变化!
    只可惜今生她和吴兆注定了不可能像前世那样成为闺中密友,她也就无从探究吴兆对她突如其来的好感是从哪里来的了。
    俩人都有意和对方交好,并肩站在起,亲亲热热地说了会儿话,姜宪这才转身和白愫告辞。
    白愫想着姜宪刚出阁那会儿,她还以为没有个十年,她不可能和姜宪再见面,谁知道没隔几个月姜宪就跑了回来。
    也亏得李家这样地纵容她!
    白愫不由笑道:“你也别跟我说那些舍不得的话了。我可是看明白了,你是个上天钻地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从前还觉得你嫁给李谦受了委屈,现在看来,李谦娶了你才是受委屈呢!你呀,既然回去了,就好好地和李谦过日子,也让他过几天舒坦日子吧!你在这里,他肯定是提心吊胆的!”
    姜宪抿了嘴笑。
    她知道白愫这样损她不过是想让气氛活泼些,让离别的伤感少些。
    “知道了!”她揽了白愫的肩膀,笑盈盈地道,“我定听掌珠姐姐的话,好好地和李谦过日子!”
    大家都笑了起来,分别的伤感就这么消失的无影无踪。
    房夫人甚至催着姜宪早点启程:“别耽搁了!晚上要错过驿站的。何况亲恩伯夫人还在城外等着给你送行呢!”
    姜宪微微愣,道:“您不跟我起去吗?”
    白愫怀着身孕,不方便过去她能理解。可平时她大伯母和王瓒的母亲交好,她是看在眼里的,怎么今天她大伯母知道王瓒的母亲在城外设宴给自己送行,却不准备送她出城?
    房夫人笑道:“家里堆的事。今天是为你送行,改天我再去拜访亲恩伯夫人。”
    姜宪没有多想,和大家辞别后,由王瓒护着出了城。
    守城的将士就更不会盘查她的箱笼了。
    姜宪不由感慨。
    这世道就是这样崩坏的!
    王瓒的母亲也是看着姜宪长大的,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她都很喜欢姜宪,甚至暗暗想过让姜宪做自己的儿媳妇。如今姜宪被“赶”出京城,她也很是伤感。
    个人归心似箭要赶路,个人想着以后再也不能见,姜宪随意吃了两口菜算是全了礼节,王瓒的母亲却拉着姜宪说了大通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在嫁女儿。
    等姜宪好不容易脱身,已经是个时辰之后了。
    谁知道她还没有走出二里地,就遇到了左以明。
    左以明在不远的寺院设宴给姜宪送行。
    想想以后李冬至是要嫁去左家的,姜宪只好耐着性子应酬他。
    结果等她到了寺庙,又现李瑶早就在寺里等着了。
    姜宪暗暗地翻白眼。
    好不容易从左以明的酒宴上出来,转身她又遇到了梅城。
    梅城倒是没有设宴给她送行,却送来了两匣子据说是他夫人亲手做的小菜,让姜宪在路上吃。
    她前世和梅城的关系不错,梅城曾说她对他有知遇之恩。可今生,她可从没有私下里单独召见过他……
    姜宪有点懵然。
    面无表情地让身边的人收了梅城的食盒,客气地向梅城道谢。
    梅城看着她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说,拱了拱手,坐上他那驾驽马拉着的马车走了。
    姜宪感觉莫名其妙。
    然后她又被汪几道家的幕僚拦住了。说是奉了他们家阁老之命,来给姜宪送行,并附上程仪两千两银子。
    姜宪被汪几道给气笑了。
    让七姑收下了那两千两银子的程仪,然后连个封赏都没有给汪几道的幕僚,就直接走人了。
    随后她又遇到了来给她送行的工部侍郎姚先知。
    姚先知倒是有自知之明,亲自带着管事在路边等她。恭敬地给她行礼,攀起和李家的交情,言辞风趣又不失幽默,甚至衣饰都比平时显得隆重,把胡子修理的整整齐齐,不像是来给姜宪送行的,倒像是去参加什么重要的文会似的。
    人敬我尺,我敬人丈。
    姜宪让身边的人收下了程仪,客气地和姚先知说了几句。
    姚先知高兴的都快按捺不住心里的喜悦了,说了很多“龙搁浅滩”之类的话来宽慰姜宪。
    姜宪全都收下了,耽搁了半个时辰才启程。
    之后她又遇到了杨俊等人……
    等她真正离开京城走在离京的驿道上时,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
    这样就只能在房山县驿站打尖了。

☆、第七百八十一章 惹怒

    房山县因离京城很近,常常有达官贵人在这里打尖,驿站修得很是不错。
    姜宪住了进来,驿丞当然是把最好的院落留给了姜宪。
    有南边北上的官吏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不免要打听姜宪的来历。
    当他们知道在这里落脚的是嘉南郡主的时候,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手足无措,就像突然遇到了传说中的仙人,不去打个招呼恐怕此生再也没有机会离嘉南郡主这么近了,去打个招呼又担心自己好像还不够资格。
    几个人在院子外面徘徊,不由就碰到了一起。
    有那消息灵通的,不禁低声道:“听说嘉南郡主离京,皇上都没有下旨让文武百官相送。”
    “皇上知道什么!”有人情不自禁地回应,“皇上据说还尿着床呢!这朝廷中的事还不都是汪阁老说了算。汪阁老这样,也未免太心胸狭窄了。不管怎么说,嘉南郡主也是大行皇帝指定的监国郡主。他们把人撵走了不说,还连个送行的仪式都没有。做的也太不好看了。”
    “要不怎么现在大家有事都喜欢找李大人呢!李大人比汪大人好说话多了。”
    被七姑打发出来打探动静的香儿听了这些人的议论,才明白那些官员为什么都是一个个的单独来给姜宪送行。
    她虽然出身寒微,可这些年跟着姜宪和李谦,也算是见过些大的世面了。官员离职或是就任府衙都会组织当地的官员给离职的官员送行,或是给来就任的官员接风。
    姜宪是一个人走的,她还以为是因为姜宪是女子的缘故。
    赶情是汪几道在给郡主下绊子啊!
    早知道这样她就应该跟七姑说,在大人面前告那个汪几道的状,让大人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收拾收拾汪几道才是。
    她气鼓鼓地去见了七姑。
    七姑却比她想的要多,安抚她道:“郡主离开京城,心里原本就有些不高兴。这些话你就不要当着郡主的面说了。免得郡主更伤心。”
    “我知道!”香儿道,“难怪太皇太后都觉得汪几道不要脸,他不让别人送郡主,自己却派了人来给郡主送程仪,肯定是怕郡主责怪他,要把不送郡主的事推给别人,让别人给他背锅,这个人是怎么做了首辅的?大行皇帝真是错看了他!”
    “别乱说话!”七姑告诫香儿。
    随着郡主手中的权柄日盛,郡主自己带出来的人还好,像香儿和坠儿就有点轻狂起来,就连她,心里也不免得意洋洋的,遇到事没有了从前那样的低调和隐忍。好在是她年长,几天之后就沉静下来。
    香儿和坠儿也应该受些教训了。
    特别是李大人马上就要被封为异姓王了。
    本朝开国第一个异姓王!
    若是从前她还在江湖里闯荡,自然会觉得这是无上的荣耀,令人羡慕。如今跟着姜宪在京城里进进出出了几趟之后,可不敢这么想了。
    不是有种说法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吗?
    他们这些做下人的,还是要约束约束,免得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闯出祸事来连累了郡主,那可就糟糕了。
    她继续道:“如今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郡主和大人呢!你可是郡主身边服侍的人,做什么都会被人当成是郡主的意思。要谨言慎行才是!知道了吗?”
    香儿连连点头,道:“我这不是在您面前吗?”
    “知道你是在我面前才这么说的,我才没有责罚你,不然肯定罚你扫院子!”七姑威胁道。
    香儿知道她是嘴硬心软的,嘻嘻地笑,却也不敢再说这样的话了。
    七姑就打发她回屋休息,自己和百结守夜。
    百结守在内室,她守在外室。
    带来的侍卫护院则会彻夜的巡查。
    等到三更梆子响过,七姑开始哈欠连连。
    她在心里腹诽。
    想当初在江湖上行走的时候,整宿整宿的不睡,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卖艺,虽然累,却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守不住。
    还是在郡主身边呆的久了,养尊处优,她也变得越来越懒惰了。
    这样想着,她就站起来伸了伸手脚,却突然感觉到有陌生的气流从空中窜了进来。
    “谁!”七姑低声厉喝,手已经扶在了藏在腰间的软剑上。
    “是我!”屋里陡然响起男子的声音,低沉,暗哑,威严。
    七姑回头,就看见了站在自己身后的李谦。
    “大,大人!”七姑像见了鬼似的。
    李谦朝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就悄然无声地进了内室。
    百结显然也被吓着了。
    几声低低的惊呼过后,七姑就看见百结红着脸,神色慌张地跑了出来。
    七姑忙小声提醒她手脚轻点。
    百结颔首,忍不住悄声对七姑道:“大人怎么突然来了?封赏的圣旨应该快到西安了啊!大人在这里,那圣旨怎么办?郡主知道会不会生气啊?”
    “你管那么多做什么?”七姑低声笑道,“那是郡主和大人的事。”
    她可是看出来了,这俩人是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就算是郡主生气,大人哄一哄,也立刻就好了。
    七姑拉了百结往外走,并道:“我们去茶房里守着好了。”
    她一个成过亲的人,又因为习武耳目比其他人要灵敏,有些事听了简直让她第二天不敢直视李谦,她还是避开点好。
    百结懵懵懂懂,还不愿意走,道:“若是等会儿郡主喊人,我不在可怎么办?”
    “放心!”七姑含蓄地道,“郡主一时半会儿地不会喊人的。我们快天亮的时候再回来就好了。”
    百结还想说什么,已被七姑不耐烦地拉走了。
    姜宪睡得朦朦胧胧的,感觉身上一冷又一热,身子里就|肿|胀|得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