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谦笑望着姜宪,忍不住伸的摸了摸她的头。
他的保宁,还是十几年如一日的维护着他。让他的心里像泡在春江水里一样,暖暖的,轻轻地荡起漪涟,不能自己。
“知道了!”他低头,很想亲吻姜宪的手心,可眼角的余光突然间扫到立在旁边眼观鼻,鼻观心的云林,冒出一身冷汗来。
还好没有亲下去……这要是亲下去了,岂不是让云林看热闹?!
他不自在轻轻咳了两声,对姜宪道:“你去给弟妹回封信,就说没什么事,让她且安心在家修养。船的事,我会优先考虑郭家的。”
等郭永固再着急一点,他就可以提出让郭永固派工匠过来了。
不过,为了不让郭永固看出他的窘态,得再重新造个船坞码头才行,专门用来安置郭永固那边来的人。
想到这里,他看着云林叹了口气。
说来说去,还是人手不足。
他倒是想把云林派过去负责船坞的事,可云林走了,姜宪这边怎么办?
还是想其他办法吧?
李谦把这些琐事抛到了脑后,和姜宪说了说孩子们的事,定下了一起用晚膳,这才送姜宪出门。
姜宪回去却看见放了学和慎哥儿一起过来的止哥儿。
止哥儿正扯着慎哥儿的衣襟说着话:“那续哥儿和承哥儿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好吗?万一我们玩不到一块儿,你是和你堂弟们一起玩,还是和我一起玩?”
说这话的时候,止哥儿显得有些沮丧。
慎哥儿就翻了个白眼,道:“你今年几岁了,怎么还像个孩子?而且像女孩子,还问我这样的话。你是我表弟,他们是我堂弟,当然是一般重要。再说了,我又不止承哥儿和止哥儿两个堂弟,可我和他们就玩得到一块儿去,我也不止你一个表弟,我也只和你玩得最好。你们肯定能玩到一块去了!你别拿没有发生的事吓自己好不好?”
如果续哥儿和承哥儿真的和止哥儿玩不到一块去,那可真是件头痛的事。
慎哥儿在心里暗思忖。
止哥儿却高兴起来,道:“这就是先生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玩得好,继哥儿和承哥儿也和我们是一路人!”
姜宪止不住呵呵地笑。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玩伴
止哥儿脸色绯红,忙上前给姜宪问安。
姜宪笑着问止哥儿:“下学了?今天先生都讲了些什么?功课难不难?”
止林儿忙恭恭敬敬地答了。
姜宪就带了两个孩子去自己房里吃点心,并道:“你们先垫垫肚子,王爷等会就过来和我们一起用晚膳!”
随着年纪的渐长,止哥儿慢慢知道了李谦的身份地位有多显赫,就是他的父母见到李谦,都会肃穆三分。可李谦待他向来和善,他又是被王瓒散养惯了,心大得很,和李谦还是像从前一样的亲近。他听就笑着跳了起来,问姜宪:“那我们今天有红烧肘子海参吃吧?”
这是止哥儿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因姜宪觉得这道菜大补,有段时间常让厨房里做给李谦吃,止哥儿知道后就惦记上了。
姜宪闻言不由笑着摸了摸止哥儿的头。
这孩子,倒一点也不像王瓒,聪明活泼的很!
她非常的喜欢。
“有,有,有。”姜宪哪里有知道有什么菜,回答止哥儿的时候看了身边服侍的阿吉一眼,阿吉立刻就悄悄地传了话下去,让厨房看有没有这道菜,有就端上来,没有就赶紧给添上。
止哥儿有了好吃的,心满意足,和慎哥儿围着姜宪说闲话。
慎哥儿的话少,满屋子只听见止哥儿叽叽喳喳的声音。
李谦隔得远远的就听到,进门就笑着和止哥儿打了声招呼。
止哥儿和忙上前给李谦请安。
李谦也摸了摸他的头,笑着问慎哥儿:“今天止哥儿怎么跟你回来了?可曾派人去亲恩伯府说一声?”
“说过了!”慎哥儿也笑着上前给父亲行礼,笑道,“太皇太后带了信过来,让我们明天进宫一趟。说是有些日子没有看见我们哥俩了,想见见我们。我们这边离宫里近一些,我就请了表弟和我一道回来,明天一大早也好进宫。”
太皇太后虽无病无灾的,今年翻过年来精神却没有往年好了,二月初二的时候大家凑在一起陪着太皇太后打牌,谁知道打牌的途中太皇太后却睡着了。
算算前世,太皇太后今生多活了十几年。
姜宪心里隐隐有了预感,觉得太皇太后可能时日不多了,遂吩咐慎哥儿,就算是功课再要紧,若是太皇太后让他进宫,他也要进宫去陪陪太皇太后。
毕竟太后皇太后年事已高,说不定时日不多了——这句话她没有说出口,可谁都知道姜宪言下之意是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慎哥儿和止哥儿常往宫里跑的缘故。
止哥儿还怕李谦责怪,忙道:“世伯,是我吵着要来的。我有好些日子都没来您家了!”
他说话的时候带着几分撒娇的样子,李谦觉得很新鲜,遂笑着说了一声“好”,叮嘱了几句让慎哥儿照顾好止哥儿的话,就由丫鬟伺候着洗手更衣去了。
等他收拾了好了,大家用了晚膳,又一起去看了给续哥儿和承哥儿准备的宅子,止哥儿突然问:“大妞什么时候回来?她不回来了吗?我前几天碰到怀慈哥,怀慈哥好像很苦恼的样子!”
大妞回到甘州之后,就被康氏留在了身边,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放她走。又因康氏刚刚才生了个男孩子,大妞儿的身体又是刚刚好一些,他们不敢赶路,后来李骥被李谦调到了西安,康氏又过了一年才带着两个孩子随去了西安。
“他们这两年都不会过来!”姜宪耐心地回答着止哥儿,“你骥世叔刚刚任了陕西都司都指挥使,他们以后会在西安定居,不过,再等两年大妞儿和她弟弟都大些了,就会来来京城窜门的。”
止哥儿懂事地点了点头。
他身边很多这样跟着父兄去任上的。
一行人在院子里走着,阿吉神色有些怪异地走了进来。
姜宪一看就知道有事,正巧闲着,也就没有避开李谦,道:“怎么了?”
阿吉犹豫了片刻,这才拿出一张帖子,低声道:“是高家……说是从前的麟大奶奶病得不行了,想让冕大少爷过去见见麟大奶奶,帖子送到太原,老太爷说这是麟大爷的事,他管不了。让人把帖子送给到麟大爷那里,谁知道麟大爷不在家,现在的麟大奶奶抓着送贴子管事就是一阵哭天呛地的,说麟大爷不拿了钱回来养家,又说这是冕大爷事,她一个做人后娘的人,哪敢管结发夫妻的事。让管事去找冕大爷。送信的人好不容易去见着了冕大爷,冕大爷却不愿意去。
“那送帖子的人以为冕大爷这是怕惹怒了老太爷,就辗转求到了这里。
“想让王爷说句话,让冕大爷回去看原来的麟大奶奶最后一面!”
那年高妙容被高家大太太送到自己娘家附近的家庙修行之后,就没有了音讯。冕哥儿倒是被李雪留在了身边亲自教养,李冕突然间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不仅开始好好读书,也跟着李雪开始学着的理家中的庶务。这两年李冕做得很不错,李雪倒渐渐能丢下手,由李冕去打理经营。
李家的人听了都唏嘘不已。
而李麟见儿子有人照顾,越发不上心了。把从前的宅子卖了,换了个小一点的宅子,娶了个十四岁的小姑娘为续弦。那小姑娘出嫁时不知道听说了什么,想着李家煊赫,李麟又是李长青的侄子、李谦的堂兄,家中肯定很好。待嫁过来摸清了底细,就开始三天两头地跟李麟吵架,偏偏李麟之前被这续弦哄着把家中的财务都交给了她,他想休妻也不能,出外经商又没有本钱,窝在那里和这续弦连生了两个儿子,更是脱不了身,把个李冕丢在了李雪那里不管。
李冕事李雪就更孝顺了。
他不愿意去看高妙容,也许与高妙容当初把他丢下不管有关系。
李谦最不耐烦管李麟的事,听了那小厮的转述立刻道:“不见!老太爷都发话了,我们做儿子怎么能不听从呢?你们这些当差的也是,把这帖子拿进来做什么?一点眼力也没有!”
那小厮灰溜溜地要走,却被姜宪叫住了,问那小厮:“前头的麟大奶奶得的是什么病你可知道?”
“来的人没有说。”那小厮斟酌地道,“只是说这几年前头的麟大奶奶一直住在一个道观里,后来因为总是想跑,就被人看了起来,道观里来报信,高家的人才知道前头的麟大奶奶病得不行了……”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去世
也就是说,高家的人也没有时常去看高妙容!
姜宪皱了皱眉。
难怪高妙容病入膏肓高家的人才知道。
不过,李谦说得有道理。这件事他们都不应该插手。
姜宪点了点头,让那小厮走了。
没几天,续哥儿和承哥儿来了。
李驹亲自送了儿子过来。还带了很多礼物给慎哥儿,其中大部分是李长青赏赐的。
姜宪看了直叹气,对慎哥儿道:“你祖父是真喜欢你。太原离京城也不远,抽了空,就回去看看你祖父去!”
慎哥儿还记得小时候回老家李长青带着他骑马,溺爱地让他在李长青书房里钓小鱼的情景。他笑盈盈地点头,问起李驹祖父的生活起居。
李驹非常的欣慰。
李长青让续哥儿和承哥儿到京城来,就是怕他们一家子因为不常在一处,感情就变得淡漠了,如今几年没见,慎哥儿不仅和续哥儿、承哥儿一见如故,还知道问候远在太原的李长青,他怎能不欣慰。
大家说说笑笑,气氛十分的热闹。
饭后,慎哥儿带着两个堂弟去看他们住的地方,李谦和李驹则去了外院的小书房喝茶聊天。
“我之前写信问过爹了,说续哥儿和承哥儿都已跟着夫人读完了《三字经》,我看他们和王瓒家的止哥儿进度差不多,就跟吴先生说了一声,让他们两个和慎哥儿一起跟着吴先生读书,”李谦告诉李驹对两个侄儿的安排,“定北侯府也有子弟在那边读书,正好可以做个伴,还可以多认识几个人。”
李驹恭敬地应“是”。
李谦不由笑道:“你也是做父亲的人了,不必如此拘谨。我可没有爹那样爱说教。”
话音落下,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李驹小的时候,李长青不怎么管他,可每次把他叫到书房里去,必定是教训他。有段时间,李谦天天看到李长青呵斥李驹,李驹就像刚才那样恭敬地听着。
这默契的笑意让两人突然间就变得亲密起来。
李驹说话也放松了下来,道:“我知道大哥是为我好,京城的情况我也不熟悉不了解,您怎么说我怎么做就是了。倒不是因为你是我大哥的缘故!”
李谦听懂了,笑着点了点头,道:“那好!以后他们兄弟上午跟着慎哥儿去上学,下午就跟着慎哥儿的师傅习武。我们家不管怎么说,到底是行伍出身,不能忘了根本。”
而且他有种感觉。以后天下不会很太平。和真正的行伍之家相比,李家的男丁还是太少了。没办法上阵父子兵。
他想着,沉默了片刻,斟酌地道:“阿驹,你有没有想过来帮我?”
李驹大吃一惊。
当初李长青把太原的庶务交给他,还那么早地就分了家,不就是怕自己死后他和李骥分薄了李谦的家产吗?
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