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春风-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绍之所以还能去陇西,也是靠了霍英的安排。霍家男丁被判流放,但他早在十五年前便被流放过一次了,五年后他被启复,此后十年官运亨通,谁知道他这次流放,会不会再次起复?因此他在离京之前,便用他最后的一点能力,将这次没被牵连的几个门生全都做了安排。
  其中就有罗绍。
  这也是他为自己保留的最后机会。
  他今年还不到五十岁,只要朝中还有人脉,他就还有起复的机会。
  外人只当陇西偏僻,不是富饶之所,却忘了那里本就是陕西布政使司驻地,地处甘肃镇和固原镇之间,是通往九边重镇的必经之地。
  霍英做了安排,吏部自是有他的人暗中周旋,罗绍才能拿到调任陇西的文书。
  别以为三年任满便能顺利平调或者升迁,否则那些长年累月在京城四处送礼的候补官员又是怎么回事?
  现在罗绍不能赴任,他的腿伤至少也要三个月后才能远行,从京城到陇西,在路上便要耽搁两个月,这样一来,就要再过五个月,罗绍才能到达陇西。
  这五个月实在是能发生很多变化。也足够派其他官员代替罗绍。
  且,罗绍唯一的女儿丢了,他是否还去赴任都是另说的。
  罗绍并非寒门子弟,年纪还小,仕途上耽搁几年也未尝不可。
  那么这样一来,代替他去陇西的那个人,就很微妙了。
  这是一石二鸟之计。
  既更换了去陇西的知县人选,王朝明又顺利地把罗绍拉进宁王的这滩浑水,待到罗绍病好,再给他重做安排。霍英已经流放,罗绍在朝中再无助力,而王朝明不但帮他找回女儿,还又能给他在京中或京城附近安排位置,就是给了罗绍一个天大的恩情。
  这些事情,罗绍想到了,罗锦言也想到了。
  但是还有一些事,是罗绍想不到的,就像现在,因为陇西的事,他便怀疑王朝明背后的靠山是远在平凉的瑞王赵梓。
  但罗锦言却知道,王朝明是在福建漳州的宁王赵枥的人。
  只是现在,罗锦言的心情更加沉重。
  她把要让林振兴去办的事交待清楚,便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目不斜视地走在刚刚扫过雪的花石小径上,并没有看到在她身后,林总管那满是困惑的神情。
  他看着罗锦言长大。
  以前罗锦言年纪还小,他也没有太在意,只当自家小姐分外聪慧而已。
  但是现在。。。。。。他又想起刚刚烧掉的那张纸,大小姐是不是聪明得有些不可思议了?
  且,他以前从未注意过罗锦言走路时的神态,小孩子走路不是都会好奇地东看西看的吗?
  而罗锦言却是下巴微微扬起,目光沉稳地望向前方,步履从容,他虽是下人,但从江西到昌平,又从昌平到行唐,也算是见多识广,却还是第一次,在一个孩子身上看到了“气度”。
  他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笑着摇摇头,大小姐写给他的那些,或许是从老爷那里听来的,小孩子煞有介事地卖弄一番而已。
  好在今天早上,他已经派人去了京城,但愿焦渭能打听出什么来。
  罗锦言坐在临窗的大炕上,把窗扇推开一条缝,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宁王赵枥能把手伸到北直隶,却伸不进陕西布政使司,九边之地,哪是他一个远在福建的王爷可以染指的。
  但是瑞王赵梓却可以!
  如果赵思还活着,罗锦言都快要记不起还有瑞王这个人了。
  当年宁王之变,瑞王没有受到影响,他一直都是个远离朝堂的富贵王爷。
  赵极死后,六岁的赵思登基。
  赵极自以为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却没想到,他做了一件多大的蠢事。
  他自做聪明赐死年轻的皇后,以为没有了太后摄政把持朝纲,赵思就能坐稳江山,他真是老糊涂了。
  秦珏走了,赵思无依无靠,朝政落入杨善宗和耿文颐之手,这两人斗了六年,赵思成了彻彻底底的傀儡。
  直到那几个内侍用慢性毒|药害死赵思,这两人才发现,这个碍眼的傀儡死了,他们谁也没有本事夺了赵家江山。
  赵思年号建安,庙号孝宗。
  他驾崩时只有十二岁,虽已立杨善宗之女为后,却并未圆房。
  赵思膝下无子,而赵极另一个还活着的儿子四皇子赵熙在返京奔丧的路上暴毙,赵熙只有两名庶子。
  赵家几个辈份高的宗亲一概不同意立赵熙的庶子为帝,最后,这皇家大统便落到瑞王世子,年近四旬的赵宥头上。
  罗锦言打开窗子,伸手去接飘落的雪花。
  她原以为赵宥只是幸运儿,重活一世这才发现,这世上或许真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但赵宥却不是那个幸运的人。
  他的幸运,来自父子两代人的厚积薄发,功于心计。
  瑞王和宁王早有勾结,但宁王败后,瑞王却依然在平凉逍遥快活。
  待到赵极父子也死了,瑞王却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泪水簌簌而落,罗锦言捂住了嘴,她怕自己哭出声来,却忘了她就连哭声也是无声无息的。
  赵极病重,把她叫到病榻前,告诉她要将一个儿子封为桂王,赐藩广西桂林府。
  此时赵极仅有二子尚存,四皇子赵熙,李贵妃所出,时年三十一岁。
  六皇子赵思,罗皇后所出,时年五岁。
  如果是五岁的赵思封桂王,那么太子之位便落到赵熙头上。
  赵熙三十一岁,庶长子已经十五岁,而罗皇后年仅二十二岁。即使赵熙为帝,罗氏也只能做个安分守己的太后,想要与年富力强的赵熙抗衡实非易事。
  但如果立赵思为太子,若是赵极一两年内驾崩,罗氏必会效仿太祖的吕太后、仁宗的窦太后,垂帘听政、把持朝纲,大周天下又将落入妇人之手。
  赵极属意幼子赵思。
  早在同德二十七年,宁王作乱之时,赵熙已令赵极失望了。
  三尺白绫,换来了赵思的太子之位。
  罗皇后一缕芳魂系于赵思屋中那盆牡丹花上,七年之后,赵思龙御殡天,那盆白牡丹无人照顾,花落枝残。
  一一一
  这章写得又长又艰难,让亲亲们久等了,你们的书评我看到了,你们猜得没错,罗皇后确实像传说中的赵钩弋,被去母立子了.


第二十章 如梦令
  当天晚上,罗锦言就发起了高烧,她看到小小的赵思坐在她身边,问她:“母后,盂兰盆节那天,孩儿想出宫去看河灯。”
  她强忍着内心酸楚,摸摸赵思的头,柔声道:“那天宫外的人肯定很多,你出宫不安全,你父皇不会同意的。”
  赵思拉着她的衣袖,撒娇道:“父皇一准儿会同意的,秦阁老已经答应我了,他一定能护我周全的,母后如果准了,孩儿就去问父皇。”
  原来是秦珏答应他了。
  自从去年赵极让秦珏给赵思开蒙之后,赵思张口闭口都是秦珏。
  就像这次,只要秦珏答应的,赵极肯定会准的,赵思来问她,倒像是她才是那个故意刁难的人。
  直到现在她才知道,在这偌大的紫禁城里,她只是一个多余的人。
  无论是赵极,还是赵思,她都是多余的。
  对于赵极,她是那个窥伺赵家皇朝的人;
  对于赵思,她则是妨碍他崇拜秦珏的怪女人。
  赵极再可恨,他也说了一句很对的话:
  赵思能不能坐上那张龙椅,就看你想不想活了。
  既是如此,那就这样吧。
  她牵牵嘴角,很想和赵思多说几句话,告诉他要提防秦珏,也要提防赵熙,赵熙或许不堪大任,但他身边的唐逸却绝非泛泛之辈,她还想告诉赵思,万不要重用他的外家,河间府罗家的人。
  她正不知从何说起,赵思却摇着她的胳膊,道:“母后您没有反对那就是答应了?我这就去告诉父皇!”
  没等她叫住,赵思已经一溜烟儿地跑出去了。
  她叹了口气,赵思只有五岁而已。
  一旁的太监卫喜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娘娘,您见了六皇子,也该放心了,时辰不早了,该上路了。”
  是啊,该上路了。
  她缓缓站起身来,目光落到窗台上那盆养在霁红瓷花盆里的白牡丹上,这盆牡丹还是不久前赵思跟着秦珏去丰台时买来孝敬她的。
  她坐在妆台前,内侍和宫女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给她梳妆,镜中的她依然年轻,美艳不可方物。
  她缓缓站起身来,看一眼那早已悬在梁上的白绫。
  这宫里的白绫子成色真好,用来做寝衣时,在衣襟上用银丝线绣道细细的花边,那才最是漂亮。
  她信步走到梁下,白绫子飘飘荡荡,如同伶人的水袖,美不胜收。
  她指着那盆白牡丹,对卫喜道:“回头把这盆花送到六皇子屋里,好好照看着。”
  卫喜应诺,终于收起脸上的假笑,跪了下去。
  “奴婢恭送皇后娘娘!”
  带着哭腔的声音此起彼伏,她转身看向跪了一地的内侍和宫女,这些人都是在她身边侍候的,想来一个也活不了。
  她抬眼看向头顶上的三尺白绫,声音沉静如水:“来人,侍候本宫上路。”
  迷迷糊糊的,罗锦言听到爹爹呼唤着她的名字:“惜惜,快醒醒,惜惜。”
  她又听到夏至在她耳边说:“庄子里走水了,烧了马棚和柴房。”
  惜惜,她是惜惜吗?她不是死了吗?
  周围很热,火烧火燎,她热得不行,对啊,庄子里走水了,大火烧过来了。
  她想跑,可不知往哪里跑,天空下起了雪,大火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冰彻进骨的寒冷。她站在雪地上,冷得发抖。
  忽然一只大手将她拦腰抱起,她被那只手托着,飘飘悠悠,大脑中一片混沌。
  罗锦言醒过来时,已是黄昏。晚霞透过糊着高丽纸的窗子洒进来,屋子里一片朦朦胧胧的金红。
  她下意识地看向头顶上方,鸭卵青的承尘是簇新的,一看就是刚刚换上不久。
  没有白绫子。
  她又看向窗台,那里摆着一盆洒金宝珠和两盆水仙,洒金宝珠养在青花瓷盆里,花枝上还系着一条粉红的丝带。
  没有白牡丹。
  她坐起身来,这才发现头晕沉沉的,只好重又躺下。
  夏至坐在炕桌前,正用小锤子敲核桃,常贵媳妇正在做针线,小寒和小雪站在门帘旁边玩翻绳儿。
  还是常贵媳妇听到声响,这才看到罗锦言醒了,欢喜地喊道:“大小姐醒了,快去把燕窝端来。”
  小寒和小雪收了翻绳,急急忙忙跑了出去。
  直到一碗鸡汤炖燕窝下肚,罗锦言才回过神来。
  她已经病了五天了,今天早上才退烧,却又昏睡了整整一天才醒过来。
  罗锦言苦笑,她这是老毛病了,每年冬天都要大病一场,不弄得人仰马翻的就像是不能过冬一样。
  “爹。。。。。。爹。。。。。。”她问道。
  常贵媳妇笑着道:“老爷这几天就在这里,没白天没黑夜地守着您,今天早上看您退烧了,远山和明岚才把老爷背回去歇着。”
  罗锦言眼圈红了,爹爹还病着,却还要照顾她,从小到大,她就是这样拖累着爹爹。
  她强撑着要下炕,常贵媳妇连忙拦住她:“我的好小姐,您这会儿可不能出去吹风,刚才您用燕窝的时候,媳妇已经让小雪去给老爷报信了,老爷累了几天,这会儿兴许还睡着,外面天已经放晴了,等明儿个,媳妇陪着您去给老爷请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