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春风-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知道是哪位贵人的子嗣?”罗锦言问道。
  鲁振平顿了顿,迟疑一刻,这才压低声音说道:“是厉太子妃的父亲解晨。”
  一股寒意从脚底冒出来,罗锦言紧抿嘴角,许久没有说话。
  厉太子是指英宗皇帝的长子赵植,他是元后所出,英宗皇帝对他爱如珍宝,出生不久便立为太子。
  元后去世,英宗皇帝立了没有子嗣的窦氏为后,之后窦氏联合宫人所出的赵极一手制造出太子盅祸案,并在太子妃的娘家找到龙袍,朝中牵扯的官员甚多,之后三个月,菜市口每天都是血流成河。太子妃娘家也被满门抄斩,太子的一双儿女死于东宫。
  太子的谥号是厉,意为暴慢无亲,因其最终以太子身份下葬,后人便称他为厉太子。
  云师傅竟然是厉太子妃解氏的兄弟!
  那么当年他被净身选进银作局,究竟真是阴差阳错,还是他早有预谋呢?
  “可知道后来云师傅在宫中的情况?”罗锦言问道。
  她进宫时,银作局里有没有姓云的,她是不知道的,但是绝对没有一个人敢在内造的首饰上打个代表个人标志的云纹。
  前世她的确见过带云纹的首饰,是在用来刺杀赵极的一丈青上面的。
  而她的婆婆叶氏留给她的,却是满满一箱子这样的首饰,但凡是能刻上字的,都有这样的云纹。
  栖霞寺是名山宝刹,前世也曾向她进献过不二非尘,栖霞寺的大和尚前年还来广济寺和秦珏辩经,皇室宗亲、达官显贵想听他讲经的,能从大殿排到山门。
  栖霞寺方丈能把人情求到庆郡王妃面前,并非难事。
  但是这都没有什么,重要的是在之前的那些年,秦珏每年春天都会去栖霞寺。
  栖霞寺将他待为上宾,前世时皇后娘娘开口,栖霞寺也只献出两盒不二非尘,但是秦珏却是想用多少就用多少,随他取用。
  栖霞寺如此对他,除了他善长打机锋,会不会还有其他原因?
  罗锦言心中早就有一个猜测,只是那个猜测太过荒唐,不切实际,因此她没有对秦珏说过。
  可是现在,那个猜测在她心里越来越清晰,清晰得让她不寒而栗。
  小时候,她跟着父亲去过很多寺院,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金陵的栖霞寺。
  除了在那里遇到秦珏,除了那千金难求的不二非尘,最让她难以忘记的就是那一片灿若云锦的樱花林。
  传说那是来寺里挂单的东瀛僧人种下的。
  秦珏曾经告诉过她,当年叶氏走后不久,秦珏曾经听两个婆子私下里说,叶氏可能是回东瀛去了,以至于在之后很多年里,秦珏都打定主意要去东瀛寻找叶氏。
  他违抗朝廷海禁,私下里打造海船,那么他一再去栖霞寺,是不是也和这件事有关系呢?


第四六三章 风入松
  罗锦言想了想,让清泉请来了管三平。
  “管总管,黄河决堤,父亲担心大爷的安危,让我到寺里给大爷求个平安,你安排一下,明天和我一起去广济寺吧。”
  管三平笑着答应,慈眉善目,如果再配个大肚子,就像尊弥勒佛。
  罗锦言闲来无事,和他说起寺庙的事:“大爷擅长辩经,他这个年纪,该不会很小时候就开始学佛经了吧?”
  管三平谦恭地垂手而立,道:“大爷天生异禀,幼时随老太爷出入寺庙,听到大和尚们讲经,他便常常发问,大和尚们见他聪颖,便耐心为他讲解,老太爷见了,就由着他去了,倒也没有特别教导。”
  罗锦言点点头,忽然问道:“你陪他去过金陵的栖霞寺吗?”
  管三平微笑:“小老儿已有二十年没出京城喽。”
  罗锦言又和他闲聊几句,放他走了,这个老家伙,嘴巴比煮熟的鸭子还要硬。
  她忽然有了主意。
  次日,罗锦言去了广济寺,管三平早就安排下去,广济寺的方丈亲自见了她,并且请了位花甲之年的老知客僧引着她到寺中参拜。
  罗锦言便问起金陵栖霞寺大和尚来广济寺讲禅的事,老知客与有荣焉:“阿弥陀佛,本寺与金陵栖霞寺的高僧每隔两年便要聚首,参佛辩经,实乃南北禅宗之盛事。”
  栖霞寺的和尚每隔两年就会来京城?
  这和她以前所知道的不一样。
  罗绍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听经,如果栖霞寺的大和尚来京城讲经,他肯定会知道,可是就罗锦言所知,罗绍也只是说起过两次。
  一次是多年以前,栖霞寺高僧在广济寺开坛讲经,成为京城盛事;
  一次就是前年,秦珏陪着罗绍来广济寺,与栖霞寺、隆兴寺的和尚一起辩经。
  也就是说,除了那两次以外,栖霞寺和尚来京城并没有公开,只有广济寺的人知道,这不是秘密,但是寺院里的事若是没有大肆宣扬,外界还真就不会知道。
  罗锦言又问了问栖霞寺大和尚讲经的事,老知客一一做答,还带着罗锦言去看了栖霞寺高僧种下的一株青松。
  罗锦言叹了口气,双手合什对那株青松拜了拜,嘴里念念有辞,稍后,也没有再去见主持方丈,便去了杨树胡同。
  晚上,她留在杨树胡同用饭,罗绍很高兴,又挂念秦珏,不免唠叨了几句。
  罗锦言忽然道:“爹爹,我想去扬州喝二表哥的喜酒,您去和我公公说一声好不好?”
  罗绍立刻皱起眉来,道:“上次你不是还说中秋节要在府里操持,不能去了吗?怎么忽然又要去?”
  罗锦言叹了口气:“我就是想舅舅他们了。”
  “玉章不在家,你是宗妇,若是放下家里的事情不管,就这样走开,这。。。。。。”罗绍虽然宠着女儿,可是这些事还是明白的,他可不想因为这个,让女儿以后在秦家难做。
  罗锦言笑着解释:“过完中秋我再去,虽然赶不上正日子了,可是舅舅和二表哥一定不会少了我的喜酒,顶多就是晚个十天半个月。”
  罗绍沉吟,他不能告假去扬州,李氏的月份也重了,原本惜惜可以跟着李青风或常家送嫁妆的人一起去,相互也有照应,对秦家也好交待。
  可是现在摆明是不能和李家、常家一起去了,就算秦家答应,他也不放心。
  “没有长辈跟着,你一个人怎么去?”他道。
  罗锦言早就想好了,她道:“请林总管送我,秦家那边让管三平跟着,我公公那人挺好说话,对玉章和我的事基本不管,您只要去说了,他肯定答应。”
  罗绍愕然,不过仔细一想,罗锦言说得也有道理,上次秦家的事,他虽然不是事无巨细全都知道,可也了解一些,如今秦珏才是秦家真正当家做主的,秦烨说不定还真不会多管,只要娘家保证罗锦言不会出事就行了,真若是出了事,死了也是罗家的事,若是没死,就让罗家把女儿接回去。
  三天后,罗绍去了楚茨园,秦烨一听就皱起眉头,儿媳妇只由几个家仆跟着,自己去扬州?
  但是罗绍态度很坚决,大有出了事我们罗家承担之势,又提出罗家出钱雇镖局护送,若是别人,即使娘家这样说,秦烨也不会答应,可是现在不同了,上次,他先是因为程茜如被儿媳妇挖苦了一通,又因为秦牧夫妇的事被罗绍数落了,现在他看到罗绍上门,就有点头疼。
  这件事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定了下来。
  罗绍也没想到会这样顺利,他问女儿:“这件事你告诉玉章了吗?”
  罗锦言笑道:“我就是不说,他也会知道,再说我让管三平跟着一起去,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至于保镖,您也不用雇镖局,我找管三平要人。”
  罗绍哪里放心,让林总管备了五千两银子带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又拿了三千两银子交给管三平。
  管三平当然不肯要,对罗绍道:“不瞒亲家老爷,大爷走的时候,给大奶奶留了二十人,这些人都曾经跟着大爷出生入死,闯过闽军大营,只是他们不便留在明远堂,所以小老儿把他们安置在外面,如今大奶奶要用人,自是不必再花银子到外面雇人,他们这些人受了秦家恩惠,二十人二十条命都是大爷和大奶奶的。”
  罗绍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死士。
  这一切都在罗锦言预料之中,她身边服侍的人只带上夏至,为了行事方便,又带了清泉,白九娘和住在府外的翠羽、朱翎也一起跟着。
  安排好这些事,她便开始数着日子。
  八月初,李青风和常家送嫁的人离开了京城,罗锦言送到城外,李青风一脸严肃地叮嘱道:“我已经给家里写了信,你一进江苏,就会有李家的人接应你,只是路上不可大意,万事小心。”
  罗锦言笑着点头,送走了李青风和常家人。
  回到九芝胡同,她便和三太太、四太太一起忙碌中秋节的事,直到八月二十那天,她离开了京城。


第四六四章 秋意浓
  几天后,罗锦言到了天津,从这里上船,走水路南下。
  而此时的秦珏,拿着信鸽带来的字条,反反复复看了十几遍。
  他的脸色越来越黑。
  他刚刚得了这差使时,罗锦言曾经对他提起过要来河南的事,他蒙混过去,之后罗锦言也没有再提。
  但是他还是不放心,便悄悄从通州调了二十名死士,由管三平安排,租了一处宅院住了下来,如果罗锦言真的跑到河南找他,这些人就能暗中保护她,当然他没有把他的安排告诉罗锦言,免得她有恃无恐。
  现在她真的离开京城了,可是却不是来找他。
  她去扬州?
  之前她写信过来,还曾因为不能去扬州喝李青风的喜酒而抱怨,现在怎么说去就去了?
  而且,她没有告诉他。
  当然如果她告诉他了,他肯定不答应,绝对不答应,要去也是他陪着她一起去。
  他气得把那张纸条撕得粉碎,若不是管三平报信,他现在还以为他的妻子在明远堂里逍遥快活。
  黄河决堤,灾民越来越多,现在还能勉强控制,但是真若是控制不住,灾民成了流民,就可能出现匪患,见什么抢什么,虽然有二十名死士护卫,也不能高枕无忧,她知不知道路上会不安全啊!
  他恨不能把罗锦言一把抓过来,拴在自己身上。
  可是现在他只能干着急,行船和陆上不同,除非是补给,否则都不用上岸,不像走陆上,还能在各个官驿或客栈查找。
  他在心里抱怨岳父,宠女儿也没有这样宠的,如果没有岳父撑腰,惜惜怎能出来得这么顺溜?
  最可气还是管三平,他肯定提前就知道惜惜要去扬州,可却直到惜惜上了船才给他报信,这老家伙是怎么搞的?
  其实这还真的不能怪管三平,他恨不得立刻把这件事告诉秦珏,可惜信鸽被罗锦言扣下了,信鸽在白九娘手里,一般人根本抢不过来,再说总不能对白九娘下狠手吧,大奶奶也不答应。
  直到上了船,罗锦言才让白九娘把那几只信鸽交给他。
  如果让他提前给秦珏报信,秦珏有的是办法把她留在京城。
  白九娘是开镖局的出身,行船走镖最是在行,而且她和沿路各个码头都有些面子,这一路下来顺风顺水,一个月后就到了金陵。
  管三平冷汗淋漓,大奶奶不是要到扬州吗?
  “大奶奶,不如先到扬州,从扬州回来,小老儿再陪着您逛逛金陵城?”
  罗锦言摇头:“反正二表哥的正日子也错过了,早到晚到都一样,我现在就要上岸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