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春风-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久对李初一便亲厚起来,但凡是李初一介绍来的,毛文久都会抽一成红利给他。
  转眼间就过了端午,张广顺的第一封书信终于送到京城。
  信上说他们已在平凉府安顿下来,此处多有做蛮夷生意的,他们还没有决定做何营生,又详细介绍了平凉的风土人情。
  罗锦言想去问问李青风,可连续两天都没有见到他,他很忙,几乎每天都要出去应酬。
  这一天,罗锦言又打发小雪去隔壁找李青风,小雪进门时,却遇到了廖云身边的扫尘。小雪想起上次就是因为这个扫尘,害得她被夏至埋怨,转身便走,想过一会儿再来看看。
  可她刚走几步,身后就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你是罗大小姐身边的吧,她现在府里吗?不知我现在过去拜访可好?“
  一一一一
  亲们,今天的更新晚了,不好意思啊,明天两点不见不散。


第五十六章 相见好
  小雪刚刚九岁,爹娘都是罗家的佃户,她长得清秀伶俐,跟着上私塾的哥哥认识几个字,罗建昌给罗锦言挑丫鬟时,她家所在的那个小庄子里,只有她这一个认识字的小姑娘,她被罗建昌选中时,她爹娘脸上都有光彩。
  她前年腊月就跟着小姐了,唯一一次出差错,就是让扫尘害的,小雪对扫尘连同扫尘的主人都没有好感。
  她板起脸来,对廖云道:“廖公子如果想见我家小姐,就让人给我家老爷送拜帖吧,您可不是我家亲戚,还是拘礼些更好。“
  说完,她就给廖云行个福礼,没等廖云说什么,便昂首挺胸地走了。
  廖云张口结舌,罗锦言的丫鬟怎么这样啊,这是怎么教出来的?
  “真是无礼。”他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
  一旁的扫尘连忙提醒:“您给罗老爷送了拜帖就不算无礼了。“
  廖云目光如炬地瞪着扫尘:“我爹许给你多少好处?”
  扫尘挠头,一副“我很天真”的表情看着廖云。
  廖云无奈地摇摇头,却又忍不住笑了出来,他也应该去拜访罗老爷了。
  “听闻罗老爷十七岁便中了进士,我想我更应该经常拜访,请罗老爷指导我的课业。扫尘,你去备上十二色礼品,我们今天就去。”
  扫尘没想到廖云说去就去,可偏偏廖云说的这番话就是传到二老爷那里也是振振有词,他只好郁闷地去准备礼品了。
  从那天起,廖云隔三差五便去隔壁的罗家,罗绍虽然不屑他是外室子的身份,但却不得不承认,廖云是天生的读书种子。
  罗绍本就是温和的人,廖云又是虚心请教,一来二往,两人越发熟稔起来,谈起学问来便常常忘了时辰,廖云也不客气,大大方方地留下吃饭。
  起初廖云来拜访罗绍还送拜帖,渐渐的也就没有这些虚礼,罗绍把他当成子侄走动,甚至对他比对李青越还要亲厚。
  虽然后来父亲来信,并没有提及和罗家的亲事,但是李青越想起父亲有意和罗家亲上加亲的事,他就浑身不自在。
  他觉得小表妹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只是太漂亮了些,而且,即使小表妹也会读书识字,可也不能与他谈诗吟对,他心目中的佳人是廖家三小姐廖雪那样的,秀丽文雅,出口成章。惜惜和廖雪相比,只是花瓶而已。
  自从那次见过罗锦言之后,李青越便有意避开,有时廖云去罗家,喊他一起去,他也借口背书婉拒了。
  他从小就认识廖云,对廖云最是熟悉,廖云虽是廖家的骨血,但却视才傲物,洒脱不羁,他们廖家是仕林大家,可也没有人十七岁便中进士的,他既然找罗姑夫请教学问,正好可以杀杀他的锐气。
  这些日子,李青风都很忙,除了和京城这边的生意,他还去了通县和大兴。
  他刚从大兴回来,便得知罗锦言让人找过他几次了。
  他急忙便往外走,走到门口才想起惜惜最爱干净,自己风尘仆仆一身的汗味,小丫头该皱鼻子了。
  他匆匆忙忙洗漱一番,换了一身青莲色杭绸直裰,这才去了隔壁。
  早有小丫头飞奔着告诉罗锦言,李青风到的时候,罗锦言已经在院子里的石桌前等着他。她的院子里也种了一株紫薇,这是陈娘子给她移来的,打理得很好,很快便服土了,现在六月已是花满枝桠。
  李青风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株紫薇,他想起罗锦言初到京城时,在他家看到紫薇时那满脸的欢喜,不由莞尔。小丫头就是喜欢这种开得热热闹闹的花木。
  一树繁花,一杯清茶,一脸璀璨的小姑娘,李青风心情大好,连日的疲倦也如轻风掠过,他笑着问道:“你这么急着找我,肯定不是专为请哥哥喝茶吧?”
  罗锦言笑而不语,把张广顺的书信递给李青风。
  李青风迟疑一下,看看罗锦言,见她笑眯眯的,满脸期待,他这才打开书信。
  他看得仔细,逐字逐句地看下去,眼中的疑惑越来越深。
  合上书信,他凝重地问罗锦言:“惜惜,你为何会让人去平凉府,还有,这件事姑夫知道吗?”
  罗锦言笑着摇头:“只。。。。。。有。。。。。。哥。。。。。。哥。。。。。。知。。。。。。道。。。。。。”
  “平凉府离京城那么远,你为何想在那里做生意?”李青风不解,但惜惜能在京城开一间清心茶铺,在其他地方多开另一家也不足为奇,他只是奇怪,她为何会选出在平凉府那样的地方。
  罗锦言见李青风并没有惊讶地跳起来,心情大好,在石桌上写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不能去关陇古道和丝绸之路,但可以让别人去看看回来说于我听。”
  李青风苦笑:“哥哥去过那么多地方,可也没想过要去那里,你这小丫头竟有这么大的心思。好吧,咱们就一起来想想,在那里做些什么生意才好。”
  罗锦言高兴极了,她就知道二表哥一定不会把她当成小怪物的,他也一定会帮她。
  她让夏至拿来那本《大周景物志》,李青风笑道:“难怪你想行万里路,原来一直在看这本书。前不久我去过一家书局,那里有很多诸如此类的游记,改日我去给你买几本回来。”
  罗锦言的眼睛亮了起来,书局里偶有游记,也是凤毛鳞角,想不到京城里还有这样的书局。
  “我。。。。。。自。。。。。。己。。。。。。去。。。。。。”她笑得眉眼弯弯。
  “好,我把地址告诉高兴,让高兴和你一起去。如果我有时间,那我就带你过去。“
  罗锦言笑着应是,拿起那本《大周景物志》,翻到关于平凉府的一页,又结合张广顺书信中描写的当地风物,和李青风一个用笔,一个用嘴,一直聊到晚膳时分。
  一一一一一
  亲们,今天的更新送上~~~~
  中秋快乐啊,吃月饼了吗?
  再祝大家阖家欢乐!


第五十七章 闲闲令
  张广顺和莫家康在平凉府开了一家小小的笔墨铺子,以寻常的笔墨纸砚为主,偶尔也有些来自江南的名贵货色。从平凉府出来,便有巡检司,每其名曰是查捕盗贼,对来往客商极尽盘剥。笔墨之类的东西,不同于丝绸和陶瓷之物,巡检司往往并不重视,反倒省心。
  赵梓和赵宥父子都是谨慎多疑之人,他们在平凉经营多年,不但会有牢不可破的关系网,同样还有密不透风的情报网。
  忽然有两个外乡人在此处开铺子,很快便会引起注意。所以决对不能让人发现这家铺子和京城有联系。
  李青风原想给罗锦言找一家专做笔墨生意的铺子给她供货,又担心路途遥远恐生差错,索性让高兴的弟弟高明在扬州开了一家笔墨铺子,除了做当地生意,还给张广顺的铺子供货。
  没想到李毅得知李青风在扬州开了铺子,老怀安慰,写信过来大加赞赏,李青风身为次子,没有留在家里和兄长分一杯羹,小小年纪便走南闯北,独挡一面,不但兄长李青凡心中有愧,就是李毅这个做父亲的也是心疼,现在听说他在扬州开铺子,便让李青凡亲自出面,请了一位在这一行做了十几年的大掌柜,没过多久,就把铺子开起来了,且,并非普通的笔墨铺子,而是以做上好文玩为主的撷宝阁。
  撷宝阁刚一开张,就是宾客盈门,半个扬州的文人雅士都去了。
  远在京城的李青风闻言哭笑不得,李家世代盐商,而他也是卖商叶出身,现在竟然做起这种生意。
  又过几日,罗锦言听说父亲没有出去,便去找父亲下棋。刚走出自己的院子,迎面就看到廖云带了两个小厮施施然走过来。
  廖云常来请罗绍指点功课的事,罗锦言也有耳闻,不过她却是第一次遇到。
  她正想避开,廖云却已经大声说道:“咦,是罗大小姐吧,幸会幸会。”
  罗锦言曲膝施礼,廖云笑着抱拳,以做还礼,道:“罗大小姐是要去令尊那里吗?真是凑巧,我刚得了柄好扇子,正想拿来与令尊品评,不如一起去吧?”
  我是去下棋的,谁要看什么扇子。
  罗锦言腹诽,嘴里却道:“不。。。。。。巧。”
  她顿了顿,又道:“我。。。。。。要。。。。。。出。。。。。。门。”
  廖云毫不在意,笑着道:“那还真是不巧,不知大小姐是去上香还是去买胭脂水粉,这两天广济寺有庙会,那里的白糖糕很好吃。”
  罗锦言微微颌首,道:“多。。。。。。谢。。。。。。”
  廖云哈哈一笑:“不谢不谢,你若是去广济寺,也给我带几块白糖糕吧。”
  罗锦言转头看向夏至,夏至会意,高声对跟在一旁的小雪道:“去和常贵说一声,叫人到广济寺给廖公子买几块白糖糕。”
  小雪笑着应是,得意洋洋地走了。
  廖云隔了好一会儿才笑出声来,看着罗锦言娇小的身影消失在月亮门外,他笑着摇摇头,对扫尘和扫红道:“把那白糖糕赏给你们了。”
  罗锦言原是找个借口而已,等到走出月亮门,她就真的想出去了。
  “小姐,咱们去哪儿?我也好和老爷说一声。”夏至问道。
  罗锦言想了想,道:“书。。。。。。局。”
  夏至对小寒道:“你去叫上常贵嫂子,老爷屋里有客人不便打拢,你和远山说一声便是。”
  小寒飞奔着走了。
  片刻后,罗锦言已经坐在轿子里,好在她早就让夏至问过高兴了,知道那家有很多游记的书局在哪里。
  她对京城并不熟,下了轿子便进了书局,倒是夏至悄悄告诉她:“小姐,原来这里就在梅花里附近,那天崔起带着咱们从这里经过,我不会记错。”
  那天夏至一直在车帘缝里向外张望。
  书局里冷冷清清,十几个竹制的大书架上摆满了书,一侧放着一座十二扇的湘妃竹屏风,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坐在屏风前的藤椅上看书,另有两位伙计打扮的老者正在擦拭书架上的灰尘。
  罗锦言看看书架上的那些书,除了游记还有些杂记,词话本子也有不少。
  罗锦言莞尔,难怪这里门可罗雀,原来都是些这类书。
  这些虽然好看,但在世人眼中难登大雅之堂,学子们看这些难免会被说成玩物丧志。
  可这些却是罗锦言喜欢的。
  她挑了几本游记和杂文,又随便买了几本词话本子,正要让夏至去付帐,就听到身后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有眼光,小小年纪也知这套《浮生偶寄》是好书。”
  她转头看去,见刚才还坐在屏风前看书的老者,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她的身后。
  《浮生偶寄》共六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