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得对,这回不等皇祖父发话,他们的病就好了。”周唯昭展颜:“这回你可算是赢得漂亮,陈三老爷自己咬死了他的父亲,儿子说跟亲父一起收的银子,再没人不信的。”
宋楚宜想,这还真是要多亏了陈三太太,是她叫自己得窥陈家祸端所在……………虽然嫡庶之分是正道,不可乱,可是当这其中差异太过明显,又年月渐久把这愤恨累积的越深的时候,就足够叫人拿来做一做文章了。
周唯昭这话跟宋楚宜说了不到三天,京城里宋珏的信也送来了,大致内容都同周唯昭说的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宋珏把他们设的局说的详细了些。
顺天府的人能进陈家后宅这是关键,幸亏陈大太太是个眼光不大长远的,方夫人早把她看透了,送信的人也是陈大太太自己的人,她自以为这是除去了争产的三房,却不知是迎了杀神进门。
宋楚宜阖上信,今上这样厌恶贪腐,又正是对太子冷淡的时候,作为太子党的陈阁老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事,今上就算看在他劳苦功高的份上不杀了他满门,也不可能轻轻放过,天子一怒,雷霆万钧,陈阁老至少短期内,是再也起不来的了…………宋楚宜向来习惯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想,陈阁老桃李满天下又经营多年,未必能立即就被她这个后辈踩在地里起不来,她对每一种可能都做了设想,也就更期待回京城的那一天。
她终于在从晋中回京城之前,处理完了陈家的事,兴许等她回京的那一天,还能亲眼瞧瞧陈家的下场…………虽然已经猜得到大抵情形,可是朝中官员办事的速度真是慢的很,她给他们留了三个月的时间,觉得已经很是充足。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二·去向
她才阖上信没多久,绿衣就进来了,她在晋中呆的很是开心,许久未见的亲人乍一见面,对她都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不当值的时候就领着她在晋中到处逛,她的小箱子都已经快装不下亲人们给买的各色礼物首饰了,东西虽然都不贵重,可对绿衣来说却仍是难得的。因此她如今一天到晚的都带着笑,如今进来,她就算是在说罗贵的话也带着笑:“姑娘,罗贵说查到了些东西,要见您一面。”
宋楚宜说要对范家动手,不是只是说说而已。她向来不是什么好人,上一世落得那么惨,她到最后浑身都是恨意,可这恨意更多的也只是对她自己,她自认为沈清让也没那么对不起她………………本来就是她一厢情愿,送上门的好处谁人不要?送上门的自带嫁妆的妻子谁不想白捡一个?她自己把姿态放的那么低,把脸面看的那么轻,别人看轻她折辱她也是应该的。这也是她为什么在这一世放沈清让一马的原因。
可是有一种仇恨,她永生不能原谅,一是想要她死的,二是想要动她身边人的。这两者往往都没什么好下场,譬如元慧,譬如如今正焦头烂额的陈家,也譬如还没出事的范家。
她派了罗贵去福建那边,如今算来也差不多三四月有余,也该回来了。她点点头,重新穿戴好了就带着绿衣去了花厅,她如今并不是在宋家,要出门实在太麻烦,再加上出了阳泉路上的事情之后,崔老夫人跟崔家的人都对她出门保持了万分的警惕,她也只好妥协。
罗贵颇有些风尘仆仆,虽然明显看得出来已经是收拾过了,可还是没能掩住身上风霜,先朝宋楚宜行了个礼,喊了声六小姐,才在宋楚宜的示意下坐了。
他这几年替宋楚宜办事办的多了,为人处事都已经圆滑世故起来,只是这世故又不惹人讨厌,是那种叫人舒服的世故,短短几年时间磨练成这样,这也说明他是堪大用的。宋楚宜很满意他的知情识趣,他总是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吩咐他做的事反正桩桩件件都完成的很好,而且从来不曾多嘴多舌,这其中一样条件就已经难得了,偏偏他都做得到。
宋楚宜并没先问他福建如何,想了想反而问他:“你回来以后,给家里去信了吗?”
罗贵是青桃的表哥,当初给她办事的第二年,宋楚宜就想办法给他娶了门媳妇儿……………据说一开始嫌青桃家里穷的人多,根本就没人愿意嫁给罗贵,满府的丫头们都避着他们家走。
罗贵也是因为如此,才发了狠想给家里挣出一份家业来,他给宋楚宜办事不过一二年,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私产,宋楚宜对他们这些人,向来是舍得本钱的。他不仅娶了媳妇儿,安顿好了父母亲,进出都颇有脸面,他知道这些都是宋楚宜给他的,因此就越发的忠心。现在听宋楚宜问起媳妇儿,他脸上的笑都快遮不住:“我一回来就接到了信,说是生了个小子。。。。。。我母亲高兴的了不得,说是红蛋已经煮了给亲戚朋友们送去了,满月留着等我回家去挑个日子再办。。。。。。我也连夜回了信回去。”
宋楚宜点点头,眼里有了笑意,青桃添了小侄子不知道多高兴,给他做了好几套小衣裳。寒暄过了就开始说正事,宋楚宜微微收敛脸上笑意,问他:“福建那边怎么样?”
沿海那边一直是倭患严重,这些年虽然有郭怀英坐镇,可是郭怀英也不能彻底把他们铲除,九公主的和亲也没甚成效,那个娶了九公主的大名倒是安静了一阵,可是他安静,那些海盗却不由得边境安静,他们还要做海上生意呢,硬是拿着武器自己招了一些东瀛浪人聚集起来,成了气候,如今他们押送货物俨然已经有东瀛军队护送,倒是他们比较像东瀛的诸侯大名了。
“情形不大好。”罗贵老实的摇摇头:“九公主和亲过后那个大名倒是不闹了,天天给总督递信,要总督给他调兵助他一统东瀛。可是其他诸侯却也不是吃素的,倒是先团结起来把九公主嫁的那个萨摩大名给打的没有还手之力,只能退居一隅。现在海上最大的隐患反而不是倭寇,而是那些海盗。那些海盗如今已经不是简单的海盗了,王伦在东瀛如今比那些大名都有权有势,那些大名通通靠着他才能拿到武器军火,因此对他这个外来的海盗还要巴结讨好,王伦自己手底下至少也有三四万人的东瀛人当打手。他的船在海上都有专门的带着火炮火枪和武器的军队护送,连郭总督也奈何他不得。”
王伦,这个名字听的耳熟,宋楚宜想了许久,才想起这是个前世叫崔绍庭头疼了十几年的对手,他比一般的倭寇还难对付,总是带着人来沿海烧杀抢掠,再把这些东西高价卖给东瀛人。崔绍庭跟他交手居然还是负多胜少,为着他还丢官了不止一二次,这是个极令人头疼的人物。
而如今宋楚宜更关心的是他的义子,她转向罗贵,轻声问道:“我听说韩止投奔的就是他?”
罗贵点了点头:“是,现如今他已经化名韩正,跟在王伦身边,是王伦的十一个义子之一,他手段狠,脑子好用,在慈溪抢了一次以后名声大噪,被王伦重用,现在已经是王伦手底下的第一人了。王伦很器重他,还把亲生女儿都嫁给了他。”
锦乡侯府金尊玉贵的世子,在犯了事之后居然跑去投奔了海盗,这可是天大的把柄。不过这个把柄宋楚宜现在还不打算用,再说用了对韩止来说也意义不大,他自己已经是海盗,在海上来无影去无踪的,就算是揭穿了他的身份,倒霉的也只是锦乡侯府而已。
五更送上,大家看的开心,被月票榜和订阅打击的起不来的我要你们亲亲抱抱才能起的来,只有两天了,大家不要抛弃我啊~~~~~~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三·重任
宋楚宜心里对韩止抱有更大的期望,这条毒蛇千里迢迢的挑中了福建,特意当了海盗,处心积虑的在王伦这个大海盗头子底下忍辱负重……………哦,对韩止来说怕也称不上什么忍辱负重,处心积虑的在王伦手底下出了头,成为一个即将比王伦还有前途的海盗,肯定不单单只是想当海盗,这个人的野心是无限的,他上一世想成为云端之上的人,这一辈子照着他的习性,经历过这样大的打击,他对权利的渴望只会更重。
而这样权欲熏心的人,他对曾经背叛过他的人是绝对无法容忍的,他当初来福建,为的是在福建当总兵的范世坤,现在他辛辛苦苦的混出了头,什么都有了,恐怕曾经的仇恨也渐渐的没那么深刻了,而宋楚宜现在就想挑起他的这些愤恨,叫他重新燃起对范家的熊熊怒火。
这不仅是为了范家曾经对陈家和皇觉寺想杀她的事作壁上观,也不止是因为范家对周唯昭动了手,更重要的是,若是没人出来为周唯昭的事负责,皇帝自然而然的会把这笔帐记在东宫太子头上,太子毕竟是周唯昭的亲父,他的地位不稳,对周唯昭这个皇太孙来说并没什么好处。想到这里,宋楚宜又忍不住叹气,她其实也很是不喜欢这个偏执又偏心的太子殿下,没什么能耐不说,软弱的很又对范家言听计从,对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和正经的太子妃反倒是冷冷淡淡,这不是一个明君会做的事。
想到这里,她皱了皱眉头,这毕竟是以后的事,而且太子殿下听说就是耳根子太软,或许等在他跟前影响力太深刻的范家人都倒了以后,他会有所改观?
这也不是她如今能操心的事,干脆就撇了不再去想,看了罗贵半响,又摇了摇头……………罗贵机灵,对京城又熟,还是长宁伯府的人,他不适合去福建。
罗贵被她瞧的有些茫然,挠了挠头问她:“姑娘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托付我?”罗贵很喜欢给宋楚宜办事,倒不是因为赏钱丰厚,而是因为给宋楚宜办事往往能学到不少东西,他这回去福建,打听消息等空闲时候就得了不少好东西,也知道了不少海上跑商的事儿。
“原本是打算叫你去,可想想你的身份怕是容易被人查到,还是算了。”宋楚宜实在的告诉他,见他哦了一声,就又道:“你不去也好,跟着我同回京城去,我要开几间茶水铺子,到时候你就去给当个掌柜的,你年轻机灵,这些事想必做得来。”
罗贵自然忙着答应不迭,能离家近又做这样体面的差事,那可真是怎么想也不敢想的好事,何况以他的年纪和资历,恐怕也就是宋楚宜一个人有这个胆量,敢把整个铺子给他练手,他郑重其事的答应了下来。
宋楚宜又把孙二狗他们叫了进来,马旺琨跟马长江这几个人韩止都见过,也不能作为备用人选,倒是孙二狗跟孙元,这两个人在她手底下呆的时间虽然跟马旺琨他们一样长,可是动用他们的时候少……………不是宋楚宜不愿意用顾不上用他们,实在是他们长得有些太吓人了,叫人见了以后就印象深刻,这样特殊的人,在京城总是不适合用的太多的,否则容易被有心人记住,跟她联系在一块儿。
可以往瞧着是缺点,现在这个时候却成了优点了,他们天生长得就吓人,去做海盗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儿,这两人还都是福建人,会闽南话,韩止疑心再重,恐怕也不会对他们起疑心。
宋楚宜想了想,问他们愿不愿意去福建投奔韩止:“这个人你们应该都听说过吧?他原本是锦乡侯府的世子,是被我们设计逼走的。现在正在海盗王伦手底下做事。”
王伦其人早在*年前就已经在海上成了气候,带着东瀛人没少在沿海烧杀抢掠,孙二狗他们跟着崔绍庭当官的时候,就恨不得王伦被凌迟处死,现在听宋楚宜这么说,虽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