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闺战-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琰有自己人手的时候宋珏虽不是古板的人,却还是着实担心了一阵子,担心他惹出什么祸事来,可是现在看来,清风先生是对的,人果然是越练越出来的。
  他眼睛亮了亮,连宋程濡也笑起来:“琰哥儿的意思?”
  宋琰接了口:“听说杜大老爷还很是给这个外室添了不少钱财,父母尚在,并没分家,杜大老爷这样做,可以被参个析产别居了吧?另外我仿佛听说,杜大老爷这个外室,仿佛还是个犯官家眷,并没脱籍的,不知道算不算是隐匿不报,窝藏同党呢?”
  当然算,宋大老爷在礼部当差,再清楚不过,当即就笑了一声:“参他几本,老爹德行是这副模样,女儿的前程也要被带累。”
  什么侧妃不侧妃的,就是杜家还想送人,卢皇后还敢接?
  而把杜家的门路堵死了,不开这个先例,至少能过好一段安生日子。
  宋珏紧皱的眉头松开,拍了拍宋琰的肩膀:“进益了。”
  跟着唐明钊学了学问,跟着清风先生却学了世情,这两样若是能做到融会贯通,以后不得了,宋程濡也笑起来。
  后头宋老太太听说,先觉得宋琰能干而自豪,也松了一口气,镇南王府的拒了,杜阁老家的也不送了,自然是好的。却又皱起眉头:“这次是避过去了,可杨氏总往皇后娘娘跟前嚼舌根,也不是办法。杜家的不要,却难保皇后娘娘不选其他的。”所以今天才会有崔家那一场,杨氏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连备用人选都找好了,找的肯定还不止一个。
  宋楚宜替宋老太太捏捏肩膀,唇一抿露出两个酒窝:“祖母尽管放心吧,她也没嚼舌根的机会啦。”
  惊喜已经近在眼前了,大家不要因为我最近不卖萌就抛弃我啊,认真诚恳脸,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重要的话说三遍,爱你们么么哒。
  章节目录 一百二十八·病了
  卢皇后病了没多久,就传来消息,说是恭王妃在去皇陵的路上也病了,病的好像还不轻,起先是昏昏沉沉的发烧,后来不知是不是因为着了风寒又添了症候,还肺热咳嗽起来,已经几日起不得身了,宫里卢皇后自然要派太医去,又同建章帝哀哀戚戚的叹气:“我也是瞧着宏儿身边没个合适的伺候的人,她又一心自己要去,就准了。谁知道她身子这样差。。。。。。”
  建章帝浑没放在心上,儿媳妇不比儿子,何况他连儿子都舍了一个,儿媳妇病了,找太医去治就是了,还吩咐下去:“不如就在路上养病,养好了再去。”
  最近湖北瘟疫频发,现在天气又是热一阵凉一阵的,要是真是什么疫病,传染了恭王可怎么是好?他是把恭王的后路堵死了,可没想儿子真死,只想他太太平平做个藩王罢了。
  卢皇后心里有苦说不出,难免私底下同荣成公主抱怨:“再急也不必去的路上就动手啊。。。。。。”夫妻俩连面都没见着,周唯昭这意思,分明也是不想他们夫妻能见着面了。
  荣成公主先还因为镇南王府透露出要叶云岫去周唯昭身边当侧妃的意思而悬心,现在她婆婆亲自说没这个想头了,她既不必得罪宋楚宜,也不必在周唯昭正热心宋楚宜的时候去做这个恶人求情,心里松快了许多,听母亲这么说,就劝她:“她立身不正,去了弟弟那里不知道又要生出多少是非来。要是她真的又勾引了弟弟做下什么错事,到时候难过的还不是母后您自己?这事儿您就别再提了,过了也就过了,何必为了她跟唯昭起不愉快?”
  卢皇后知道是这个道理,不过白说一回,说完了又旧事重提:“可宋家小六真的心思太深,我是不放心的。杨氏固然居心不良,可她说的却未必没有道理。唯昭他身边,总不能只有个宋楚宜吧。”她看着女儿,觉得现在这些事也唯有同女儿说上一说,叹了口气万分无奈:“你父皇的意思,大约再过半年,就要正式册立皇太孙,这皇太孙金印一拿,他以后就是储君。以后的路多难走啊?他身边多拉拢些人不好?我知道他们怕别有居心的人混进去,可要是自己人,还怕什么?依我看,重华就很好,端慧家的华鸾也不错。。。。。。先立两个侧妃。。。。。。”
  荣成公主越听眉头就皱的越紧,等卢皇后说完,眉头简直皱成了一团,立即摇头想打消母亲这个念头:“母后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心思吧!唯昭的意思难不成您还没听明白?他说过了,如今他只要宋六一个,旁人他哪里看得上?何况这话也是杨氏同你说的吧?”
  是杨氏说的没错,可卢皇后想一想,这事儿百利而无一害………………先前顾忌着太子,才不能把卢重华给周唯昭,怕太子心结更深,可现在太子都成这样了,跟卢家亲近自然不需要再顾忌,亲上加亲的好事,有什么不好的?
  卢皇后有些不以为然:“这些都是小孩子话,等他大了,就知道了。”
  “那就等他大了之后再说。”荣成公主不以为然,看着卢皇后只想叹气:“现在这个时候,母后还是安安心心把病养好再说吧,明天就是中秋,您该领着诰命们拜月祈福的,别再操这些心了。”
  卢皇后被女儿三言两语的打了回来,这念头还是未消,正想同女儿说一说杜家………………别的不行,杜家的唯昭总能收了吧?毕竟这是阁老,又是恭王那边的肱骨,他一旦投靠了周唯昭,周唯昭的地位岂不是更加稳当了?
  可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见谢司仪低声回她:“娘娘,杜夫人递牌子求见。。。。。。”
  最近卢皇后很喜欢杜家的小姑娘杜芳曦,时常召杜夫人带着杜芳曦进宫说话,内侍省收了牌子就径直把牌子递到了清宁殿。
  卢皇后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见荣成公主已经开口问:“杜夫人?这个时候她来做什么?”
  杜阁老毕竟是恭王的人,她之前就觉得卢皇后同恭王的老师走的太近不明智,一面又想替恭王想办法,一面却想把杜阁老的孙女儿嫁给周唯昭,怎么想的?
  后来还是叶景宽的一席话叫她更加毛骨悚然,如同叶景宽说的那样,建章帝明明知道杜阁老是恭王的老师,也知道恭王既然能在京城附近截杀太孙,未必就没有京里的内应里应外合透露消息,可他为什么仍旧只把恭王踩到底,却对其余人等轻拿轻放?不是真等着秋后算账,而是制衡之道罢了,否则周唯昭这个储君岂不是委实有些吓人?
  她皱了眉头看着卢皇后:“您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之前说的话别同杜夫人提起。”
  杜阁老要投诚,周唯昭也不能接,否则就是在同建章帝打擂台过不去。杜阁老这样精明的人,为了找棵大树傍也真是太饥不择食了,他怎么就不想想,吃相难看又朝秦暮楚,是不是也太犯建章帝的忌讳?
  杜夫人进来的时候走的很急,头上的金钗都随着她的步伐一颤一颤的抖得厉害,等见到了卢皇后才算是稳住了,整了整精神,先同卢皇后跟荣成公主请了安。
  卢皇后见她心神不定,似乎很是不好的样子,开口问了一声:“好好的,这是怎么了?”
  杜夫人讷讷不能言,镇定了再镇定,才朝卢皇后纳头就拜:“娘娘。。。。。。”
  卢皇后吃了一惊,可她虽然最近因为两个儿子的心力交瘁,脑子转不快,却也知道值得劳动一个阁老夫人来自己跟前求情的事不会小,加上方才女儿的一番话,更是觉得有事,想到周唯昭因为杨氏建言侧妃之事就朝杨氏下手,心里咯噔一声问她:“什么事这样慌张?你只顾跪本宫,本宫也猜不准你到底出了什么事啊。”
  章节目录 一百二十九·明智
  杜夫人张了张嘴,也不敢再同皇后卖关子,强忍着心里难过酸涩,低下头同卢皇后道:“娘娘,臣妇家里的孙女儿病的极重。。。。。。眼看着要药石无灵了,想向娘娘借胡供奉去瞧瞧。。。。。。”
  卢皇后就有些诧异,杜芳曦实在是个不错的孩子,相貌不说,自然是一等一的好,难得的是竟有耐心,也不多口舌,叫了她来,她也只是安安静静在旁边抄经,不该说的话半句也不多最,经过了宋楚宜这样厉害能干的,卢皇后觉得有个这样温柔知礼的陪着周唯昭实是好事。虽然刚才荣成公主劝她打消这个念头,可她到底还没完全死心,直到此刻听见杜夫人这么说,忍不住问:“前几天不是还好好的?怎么忽然就病的这么严重。。。。。。”她想起自己的担心来,脑海里灵光一闪,回头瞧了荣成公主一眼……………不会真又是周唯昭罢?
  杜夫人说的含含煳煳,又说请卢皇后见谅,第二日的中秋宴杜芳曦是来不了了。
  既然病的都这么艰险了,自然是来不了,而身体这么差的姑娘,再好也不能放在周唯昭身边了。卢皇后心里极为沉重,又添了重担忧,可还是点点头,吩咐谢司仪去东宫告诉胡供奉一声,叫胡供奉出宫去杜家一趟。
  可心里却知道女儿说的是极对的,以后的事,还是以后再说,现在却不能打这个主意了。
  杜夫人直到回了家腿也还是软的,靠在软塌上半天都没回过神来,二太太三太太都忙着跟在身前伺候,倒是杜大太太不见踪影。
  杜夫人缓了一会儿回过了神,环顾一圈没见着她们,就问:“你大嫂跟侄女儿呢?”
  二太太一面替婆婆把抹额下了,端上热水来伺候她喝了一口,一面就道:“孩子身上有些不好,大嫂跟芳曦都陪着呢。二老爷跟三弟已经出去找大哥了。”
  杜夫人面色沉沉,原先事情进展的极顺,柳叶胡同里的那个女人也被老二拔脚叫人就卖了,孩子也带回来了,满以为添了个孙子,又摆脱了恭王那边那个烫手山芋,可谁知道一下子峰回路转,天都塌了。
  那个被卖了的女人竟敢跑去顺天府告官,说是她原是扬州织造章渊的亲侄女,被充入了教坊司入了籍的,谁知道被杜大老爷看上,走了门路把她单弄出来,囚禁在某处,还给他生了个儿子,现在杜大老爷又要把她灭口云云。
  顺天府府尹当初接了这状纸,差点儿没一口气死过去……………阁老家的事,是那么好管的?可是他也不是傻的,一个教坊司的贱籍女子,就如同浮萍一般,真要杀她,不过捏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怎么可能叫她逃脱?还能给她写出状纸来?这必定是有人在背后撑腰的,他思来想去,不晓得谁才有这么大胆子跟杜阁老作对,犹犹豫豫了几天,去找了自己堂弟左都御史陶鼎湖,想跟他讨个主意。
  陶鼎湖倒是不怕事儿,御史台的人就没怕事儿的,何况阁老又怎么样?他当初就拉下来过一个。听了堂兄的话想了半天,一拍大腿:“行啦,照着办吧,反正也只是给杜家骚个痒。”
  陶府尹絮絮叨叨的挠头再磨着堂弟说了许久,总算是把心放回了肚子里,接了这状纸。
  杜大老爷隔天就被御史台的御史参了,说是他家风不严,修身不正,纵子行凶。
  自当了阁老,杜阁老一天不知要被骂上多少回,早就练就了铜筋铁骨,换做往常,也不过一笑罢了,可如今却不同,恭王倒了,他就如同没根的浮萍,想靠建章帝罢,建章帝那里不递梯子,他思来想去,决意从深受宠爱的太孙殿下身上着手,靠着攀附太孙来弥补过去过失,可事儿如今还没个影呢,怎么大儿子的事就被闹出来了?
  建章帝少见的把折子往案上一扣,轻描淡写的抬了抬眉毛,吩咐刑部提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