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医夫人-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氏一开始也有些担心,怕侄女害怕,时不时的拿余光扫上两眼,眼见走了一刻钟,却仍未见侄女有任何惧色,脸上难掩欣慰。
  云氏不是初次进宫,还是女儿家时,曾陪着母亲进过宫。可她昨儿才病了一场,这会儿有些精神不继,就算为女儿担心,也有些力不从心。
  采月帮着春露扶着三夫人,两个奴才都是初入皇宫,若非大小姐一脸淡定,大夫人又严令再三。怕这二人早就吓坐晕倒。这下二人才知,什么是皇家权势,什么是皇权威吓。
  因后宫无主,皇上早朝,所以大夫人一行,先去“寿安宫”拜见了代掌凤印的郭宁妃谢赏。等得了皇上传召,再去谢恩。
  进黄琉璃瓦门,转过四扇木屏门影壁。即可见面阔三间,庑殿顶额“寿安宫”。自有郭宁妃近前的宫人,见礼后领众人入内。
  陆如雪深吸一口气,日后若嫁与穆玄阳,少不得入宫。她就算心有再多不喜,还是要尽早的习惯起来。
  想着那中情之人,为着自己默默的付出,倒觉得眼前的一切,皆微末小事不足言道了。
  “臣妇,携叔妇、侄女,见过宁妃娘娘!”服大礼磕拜后,得令这才起身谢座。
  郭宁妃一直想见见,这位能引起儿子一丝兴味的陆府小姐。
  这会子瞧来,只觉此女眉目如画仪态端素,林下风气丝毫不逊于公主。遂想起儿子之前得知皇上将此女,赐婚燕王府时的那份不甘来,心中难免不喜。
  只是内宫呆的久了,这脸面上的功夫,自是隐藏的及好。就连一向善察言观色的唐氏和陆如雪,也未看出分毫。
  不过陆如雪不喜欢此人,就算郭宁妃掩饰的再好,她也守着十二万分的清醒,虚以应对。接了赏赐,退至大伯母和母亲身后而立。
  “皇上御下严整少交口称赞,唯对陆老太傅,常许佳语。如今见陆小姐,可知皇上识人之明别具慧眼。”
  这般情面儿上的话,唐氏自是接口就来。“能得皇上称赞,是臣妇阖府之幸。…”
  陆如雪仔细听着,不由得心生感佩,内宫的女人果然都不简单,心有十八弯,肠有百转结。
  以前觉得祖母多智术有决断,如今与这郭宁妃比来,使心用腹尚少了几分阴狠。
  又听郭宁妃赞誉了自己几句,即上前行礼谢恩。陆如雪这边是跪了起,起了又跪的好生折腾。好在她早有准备,在膝间垫了皮布,不然这般磕跪下来,腿上少不得青紫淤血。
  郭宁妃原还指望着,这陆如雪不知内宫礼数。介时小惩大诫略训斥两句也算消了心头怒气。
  却不想这陆小姐虽初入宫闱,却礼数周全,端行不错分毫。只得歇了这个心思,命人看茶。

  ☆、第二百一十章 君威难测

  今儿早朝无事,比平时早散半个时辰。自有内侍来传旨,皇上召陆府夫人、小姐,于乾清宫觐见。
  唐氏等人,起身服礼退出,随内侍往乾清宫而去。直等出了“寿安宫”陆如雪这才吐出一口浊气,朝大伯母望了一眼。
  刚才郭宁妃明里暗里的使了些小手段,虽无伤大雅,可也要小心提防应付。只不知大伯母是否瞧出端倪?母亲这会儿走路都要人扶,想来是没注意到的。
  唐氏见侄女望来,又看那内侍离着尚有几步,拉着侄女近身一步,压着声提醒。
  “别多想,你今儿做的很好,有什么咱们回府再议。”
  听此言,想来大伯母是看了出来。郭宁妃不喜她,许和那鲁王和汝宁公主有关,这原就在意料之内。
  好在这人倒也识趣,知她们还要觐见皇上,所以不敢过于苛责刁难。陆如雪点了下头,朝大伯母感激的笑了一下。
  进得殿门,就见大伯父和穆玄阳皆在。伏地行礼请安,得令后这才敢起身回话。
  皇上虽至迟暮之年,也算驻颜有术精神尚可。戴翼善冠,着金线绣织的盘龙黄袍。束金、玉、琥珀、透犀杂宝带版。脚上一双皂靴。除金龙纹绵缎绸外,倒未见奢靡。
  观这殿内,陈列摆设虽典雅庄重,彰显皇家威仪,可陆如雪还是感觉,这位皇上算得上是个,能体恤天下万民的好皇帝。
  不过她虽不怕,可也不敢多有打量,只偷扫了一眼,即垂头低目,等着问话。
  “朕早有听闻,陆小姐懂医理,明药性,不知可有此事?”
  皇上问话,点到谁自然就由谁回答,别人不得妄言相帮。陆如雪只感觉脊背一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透额间。
  按大周律,女人只能问诊拿药,连看诊都不允。陆如雪却识得医理,这话中陷井重重,当真是伴君如虎,如今她是骑虎难下。
  闭了下眼,让自己灵台静空,飞速的将要说的话,在脑海中转上三转,这才跪低回话。
  “回皇上话,臣女自幼喜好读书,祖父厚爱倒也未加拘束,所以于医书汤谱也略看过一二。若说懂,确是谬赞。臣女只是机缘巧合下,帮了魏国公府徐小姐。这才被坊间传出不实之言,有误圣听。臣女请罪!”
  周皇见过的大臣女儿又哪里会少,却从未有一女,敢在她面前如此言之有据,礼数周全。甚至将未知罪责,一揽上身一力承担。
  难怪自己这个孙儿,会求此女为妻,这性情倒与当年的皇后,有着三分神似。
  一时间晃神,竟未叫陆如雪起身。穆玄阳以为皇上听了什么谗言,动了怒气,这才闭口不言,由着陆如雪罚跪。不由得身上一紧,就要下跪求恕。
  却被陆承祖拦了一下,摇头示意他不要妄动。
  陆如雪伏在地上,并没有注意到穆玄阳这边。不过她知自己这番说词,并无不妥。皇上久默不语,许是另有原因。
  可皇上不问,由不得她先开口。只得将自己的事情,在心中转个来回,仔细想着要如何回话。
  皇上只出神片刻,即已清明,又问了陆如雪几句无关痛痒的话,这才叫她起身。
  陆如雪暗松半口气,将提到喉间的心,退下三分。
  “陆府好教养,老太傅果真好学识,竟教的出如此灵慧的孙女。让朕看着都有几分羡慕了。”
  “皇上贤德明君,诸位皇子公主,更是人中龙凤,臣府上的孩子,仗着读了几本书,竟是不知羞的,在皇上面前讨巧卖乖。”
  “太傅自谦了!”君臣相捧,又说了几句。皇上又点了孙儿穆玄阳两句,这才命众人退下。
  除了一开始的事情,别的倒也还好,此行有惊无险的就算是挨了过去。
  出宫前,穆玄阳差人来给陆如雪递了话,让她安心回府,一切自有他在。却是未敢近得前来,与她说一句话,怕人多眼杂,坏了她的名声。
  回到府中,云氏请安后即回院去养病。太夫人拉着孙女问个不停,唐氏从旁帮着说了几句。
  “郭宁妃自代掌凤印来,这些年是越发得意,行事过于张扬。难怪皇上一直不肯立她为继后,这般心性人品,着实难以母仪天下。”
  “母亲说的是呢!儿媳想着,如雪是第一次进宫,难免紧张。那宁妃长着七八颗心眼儿,专会暗里拿话儿挤兑人,怕如雪听不出,着了她的道儿。”
  唐氏回想起侄女进宫的表现来,是一脸的欣慰。
  “哪知这孩子,礼数周全谈吐得体。儿媳看着,还真有那封诰命妇的沉稳气度。”
  太夫人听的高兴,又拉着孙女夸赞了几句。陆如雪知祖母这是在替自己担心,也从旁应和着。
  进宫谢恩当晚,穆玄阳又来看过陆如雪。因他刚领了差使,手头事忙怕是三五日的不能再来。
  陆如雪也不是那般粘人的小女儿家,万事都以大局为重。且府里这些日子要忙着给兄长议亲,更要忙着为她定亲做准备。二人倒少了见面的机会。
  “母亲才好些,要不再养些时日再去外祖家吧?”陆如雪今天要和兄长一起,陪母亲回云府。她依旨定亲,云氏即进了京,总要亲自去给云府送个信儿。
  “你外婆身子不好,总是盼着你和崇宇能早些将亲事定下。虽说嫁进皇家,非你外婆所愿,可也必然替你欢喜。”
  女儿劝了这些日子,见婆母也已想开,经汤药调理,云氏躺了五日,总算是好了起来。
  昨儿魏国公府的太夫人和大夫人亲自登门,订下了定亲的日子,她总是要和娘家人知会一声。
  “父亲一早就去过云府,见过外公和舅父。且离着榴月末,还有一个多月,也不急在这一时的。”
  陆崇宇中了“秀才”,且还有女儿的亲事,陆承耀进京,自是要亲往相告。
  陆如雪又劝了两句,见母亲坚持也不再劝。吩咐着采月帮着春露把礼物带上,这才叫了兄长禀了祖母出府。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场闹剧

  马车还没等出东坊,就停了下来。一进间卡在那里好半天没得动弹。
  自有陆崇宇的小厮去前方查问,不刻来回话,“回三夫人、大小姐,汝宁公主出嫁,皇上派了亲军卫,将整条街都给封了。奴才看着那二人抬的嫁妆,不见首尾的,怕是要等上好一会子才会放行。”
  “三少爷说是要改道儿,已经和陆林、墨竹去寻路了。”这封路哪里只会封一条的。马车走在小巷弄里,回转不易。陆崇宇也不愿母亲来回折腾受累,遂带着人先去探路。
  云氏有些担心,命留下几个护院,剩下的也全跟了去。
  陆如雪这才想起,前几日大伯和穆玄阳都有提起,汝宁公主将要大婚。想着那男不男女不女的宋玉书,倒是和汝宁公主很是般配。
  “不知那驸马府离着有多远?若是也在这东坊,怕是马车一时三刻的没个过处。”又劝了母亲几句,陪着母亲坐在车上静等。
  陆崇宇去了不过一柱香,就回来了。“临着的几条街,虽未封。可全是挤着看热闹的民众,儿子会尽快派人去打探,还请母亲再等上一会儿。”
  “算了,也别麻烦了,等等就是。”即便是公主大婚,也不能堵上一天,不过是几刻钟的事儿。
  陆如雪坐在马车上吃着点心,喝着茶水。
  一身大红婚服的宋玉书,高坐于马上,脸上未见一丝喜色。
  想着岁初即已赋闲在家的老父。想着自己不得不辞了国子监的课业。却只换来一顶驸马都尉的闲职。
  且此生再入不得朝堂,想着当初进国子监,满腔志向终有一日,会封侯拜相名留千史。如今却落得个无处可诉,这一切全因他身后这位汝宁公主,缘非己愿,脸上又何来得欢喜。
  汝宁公主只知欢喜,喜帕亦难掩脸上的欢愉,又怎会瞧出宋玉书心里的苦闷。
  想着自己那丰厚的嫁妆,想着日后与驸马爷,红袖添香床间缠绵,心里如春花初绽,险没偷笑出声。
  这迎亲送亲的人马过去多时,百姓仍不肯散,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处议论。陆如雪的马车由护院们守着,这才能缓慢前行。
  “皇上待这汝宁公主倒是及好的,母亲听说那宋驸马,有先楚宋玉之貌,文不输宋濂,才姿兼备,是你兄长这一辈中,难得一见才貌双全之人。”
  听母亲如此评价,陆如雪眼露不屑,却未加反驳。在她看来,宋玉书这种人,不过是恃才傲物,喜沽名钓誉之流,难成气侯。
  凡真才实学、文武兼济者,必善韬光晦迹深藏若虚,断不会如这宋玉书,张扬过世,唯怕天下人不知。
  母女俩闲话,不刻即到了云府。外孙一举得中“秀才”。外孙女又得皇上赐婚皇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