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济格附和道:“确实如此,只能选择跑路才能够留得青山在。”
赖慕布、巴布海、满达海、噶布喇等等军事贵族都是野猪皮的子孙也是豪格的叔叔或者堂兄弟,他们也出言附和济尔哈朗的逃跑主义。
逃跑的基调确定,下一步商议如何进行。很明显放不下家里的坛坛罐罐不可取,带上老幼和女人恐怕跑不了也跑不远、跑不快。
现如今满辽东都是蒙古轻骑兵,八旗骑兵跟蒙古人比马术都够呛,如果带上一大家子结果可想而知。
豪格做事果断决绝,他咬咬牙道:“从我做起,放弃辽东城池和家眷,只带八旗骑兵集中突破,只要我八旗子弟兵逃出生天,女人和财产总会有的。”
不带妻儿,只率领骑兵突破成功率很高,可是妻儿老小的命运将要如何?满清军事贵族又是一阵喧闹,最后没有人反对豪格的提议,人人咬牙同意。
集中精骑突围形成了共识,下一步是讨论攻击方向和逃亡地点。
阿济格当仁不让给诸位兄弟、子侄分析形势,他侃侃而谈道:“我大清军目前分布在盛京、广宁、复州、海州、抚顺等等十几座城池里挨日子。可以集中使用的骑兵应该在四五万之间,能够保证一人双马。
本王认为,往西有锦州坚城,往南是大海无路可去,最理想的攻击方向是往东打过鸭绿江跟“新京”方面合兵一处,这样能够得到粮食和补给。”
济尔哈朗提出了不同看法,他道:“本王认为北伐联军不傻,明明知道大清军的首要目的就是打通鸭绿江,肯定已经在张网以待。
况且往东有高山、大河隔阻。还有大明的辽东长城成为障碍,如果大清军把骑兵集中使用在高山密林岂不是自寻死路。”
大殿上,前来议事的满清将领出奇地安静简直落针可闻,他们都在认真听阿济格和济尔哈朗的分析,心里在权衡利害。
八旗将领虽然大部分是文盲,但都是打小就生活在马背上,十一二岁就跟随父辈打家劫舍,打仗已经是他们的本能,济尔哈朗分析了鸭绿江一线的军情后,所有人都嗅到了危险。
很明显只剩下了一个方向可以去,那就是往北突破,争取撕开包围圈远遁漠北,只要来到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北伐联军虽然有几十万,也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建奴根本不知道去了大草原也无法生存,因为大草原的部落已经被北伐联军狂虐过,现在没有人敢收留建奴,都在等机会砍金钱鼠尾换大米十石。
豪格和一众将领认为集中使用骑兵攻击一点成功跳出包围圈的可能性极大,毕竟北伐联军的骑兵需要四方布置,重点还应该防备鸭绿江一线。
清军往北突击之时能够遭遇的堵截人马不应该大于清军数量,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清军不求打败对手只想杀出一条血路去大草原应该能够做到。
阿济格认真听了济尔哈朗的不同意见,认为言之有理道:“郑亲王果然是我大清智将,分析形势入木三分,往东越过山林强渡鸭绿江确实不适合骑兵奔袭。我军应该扬长避短选择往北突破。”
正文 第七百八十四章: 穷追猛打
济尔哈朗黯然道:“选择往北乃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不知此去何日能够重回辽东啊!”
满清军事贵族一阵唏嘘,许多人在唉声叹气。
无论是不是心甘情愿,八旗将领都已经达成集体出逃的共识。
血气方刚的豪格做事不拖泥带水,见议事有了结果,他一锤定音道:“往北突破乃是不二选择,诸位将军即刻分头准备,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后天正午所有突围人马在锁龙沟集结过时不候。”
既然已经决定集中骑兵突围,豪格立刻下达命令,当然不肯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调集八旗骑兵是以集中使用骑兵突击南王中军争取出奇制胜的名义发出。
各路将领当然心里有数,把能够调用的战马、挽马都带上,为了不影响机动性,一辆大车都不带,平均每一位骑兵都能够有两匹马,一匹骑乘一匹驮运给养。
虽然此次骑兵奔袭带的物资多了一些,但是没有引起过多议论,辽东十几座建奴控制的城池没有意识到八旗骑兵要跑,依旧按部就班,他们对集中所有骑兵突袭南王中军深信不疑。
因为建奴在老奴时期就有过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萨尔浒大捷,那一战就是野猪皮发挥建奴骑兵机动力特长,集中攻击明将杜松部一战成功。
六月中旬,豪格和阿济格、济尔哈朗等等带领集结的四万五千骑兵一人双马往北而去。
虽然事发突然,但是北伐联军侦骑还是成功获知清军异动,渐渐地清军骑兵活动的大致范围被圈定,很快前线将领就判断出建奴要逃。
建奴准备往北突围的情报通过旗语和灯光密码当天夜里就传递到了旅顺口北伐联军临时大本营,黄胜得知这个情报一点都没有怀疑。
这就是建奴的本来面目,这些通古斯野人一贯欺软怕硬,奴性透入骨子里,他们不读圣贤书,根本不懂什么叫做节义千秋。
这些野蛮人完全靠本能生活、打仗,当他们意识到危险逼近,果断选择抛家弃子夺路而逃,因为他们的民族特性就是如此。
建奴扔下的妻儿马上就会成为敌人的妻儿,有朝一日他们再抢回来说不定还能够多出几个便宜儿女也未可知,划算得很。
至于老婆让人家用了几年,建奴根本不在乎也不介意,这东西皮不破肉不烂不打紧。
虽然建奴的突围行动被掌握,但是北伐联军的骑兵分散在几万平方公里的辽东大地搞拉网式大屠杀,短时间能够集中使用并且能够形成拳头的骑兵不多。
为了更好地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杀伤敌人,黄胜下达命令,在兵力没有优势的情况下,不要求阻截部队迎头痛击,采取侧击、截击的战法,利用蒙古轻骑兵的速度优势尾随掩杀。
如此布置当然还是以大量杀伤建奴并且尽可能减少北伐联军的伤亡为目的,黄胜根本不担心建奴逃去大草原还能立足,林丹汗死后,连蒙古黄金家族都无法立足,区区建奴应该更加没有可能。
北伐联军的骑兵确实需要协防许多地区,局部兵力还真的比不过集中使用骑兵的建奴。
况且十五万蒙古轻骑兵听起来有些吓人,其实乃是乌合之众尔,这些人打顺风仗没问题,遭遇恶战立刻会树倒猢狲散。
“战神”将领心里都清楚鞑子的德性,从来没有奢望欺软怕硬的鞑子会死战到底,意识到同样集中使用骑兵的建奴冲出包围圈已成定局。
现在补救的唯一办法就是尽可能留下更多建奴,知道建奴骑兵要逃跑,目前没有什么好办法。
北伐联军只能紧急抽调骑兵分梯次尾随建奴进行掩杀,不要求蒙古轻骑兵迎头堵截,采取追杀模式,鞑子就能够发挥出大作用。
北伐联军骑兵已经没时间在辽东乡野搞无人区,他们被再次集中使用,战术任务是穷追猛打北逃的建奴精锐骑兵。
黄明理、黑虎、祖宽等等都参与围追堵截建奴,人人都知道清军的有生力量就是这些骑兵,尽可能大量杀死这些敌人,以后辽东地界再也不会有谁敢跟汉人作对。
豪格带领人马一鼓作气冲垮了土默特鞑子的布防只不过丢下了五百多骑兵,斩杀的蒙古人达到双倍,他觉得北伐联军的战斗力不过如此,认为逃出生天完全没问题。
眼睁睁就要越过袁崇焕修筑的鸿沟之时,清军才真正的遇到了北伐联军正规军,那是黑虎带着一万余“战神”骑兵放过清军前锋,拦腰冲击。
红旗飘飘钢甲冷酷,耀眼的红让人炫目,“战神”骑兵胯下战马都是优中选优一匹匹都养得油光铮亮,对手兵力是己方三四倍又如何?照打不误!
无所畏惧的一万余“战神”骑兵发动冲锋,没有一个战士发憷,大军犹如一柄烧得通红的尖刀切黄油般即刻把清军骑兵割裂。
很快耀眼的红不仅仅是“战神”军人的甲衣,还有满场飞溅的建奴鲜血,战马悲嘶声,战士的呐喊声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枪声嘈杂一片,数万骑兵只不过对冲一次就脱离了接触。
清军大部分人马发现北伐联军没有斩尽杀绝的意图没有人愿意恋战,都快马加鞭往北疾驰。
已经丧胆的建奴都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思想,他们只求跑赢同伴。
黑虎截下了七八千清军后根本不准备扩大战果,采取来回反复冲杀的战术争取把留下的建奴变成斩获。
被阻断逃路的建奴也不傻,几次骑兵对冲过后,他们发现已经形成围歼之势的北伐联军大部分是“战神”骑兵。
很快战场上出现了变化,清军纷纷大喊大叫祈求投降,最后“战神”骑兵无法装聋作哑只能接受投降。
此役,清军被斩杀五千余,两千余乖乖地成为了俘虏,这些建奴大部分是马甲、步甲还有许多白甲兵和拔什库,是清军的主力正兵。
选择投降的建奴正兵也知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已经成为过去式,再提起就是个笑话。
失去了精气神的军队果然没有了激|情,投降的清军一个个垂头丧气。
正文 第七百八十五章:死缠烂打
黑虎最快乐,因为他们缴获了战马超过两万匹,在黑虎眼里此战缴获的价值不下于五十万两银子的贵金属远远比不上这些膘肥体壮的战马。
由于突围的清军逃命要紧,太多驮着粮食和物资的备用战马被截下了,逃出去的建奴应该已经不是一人双马。
惊魂未定的清军刚刚跑出去七八十里,后面喊杀声再起,那是祖宽、李定国、曹变蛟带着一万余蒙古轻骑兵尾随掩杀而来。
其实建奴此时还有人马三万五千,如果回头一战只不过面对一万五千鞑子和三千余“战神”骑兵,清军、北伐联军的兵力对比是二比一,以清军的战斗力打个胜仗完全不成问题。
毕竟这些年鞑子跟建奴对决都是大败亏输,心理有了阴影,如果双倍兵力的建奴骑兵回头冲阵,估计鞑子们立刻会发挥马术特长,抛下“战神”骑兵逃之夭夭。
三千余“战神”骑兵将要面对十倍于己方的建奴骑兵,跟敌人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野战,运气不好全军覆没都大有可能。
然而一支没有文化、没有理想的军队只能打顺风仗,在逃窜的清军根本不去分析后面来了多少追兵,他们只管竭力逃窜。
尾随掩杀的祖宽他们捡了大便宜,疲惫的建奴马力受到了影响,逃跑速度完全赶不上鞑子追兵的速度,很快被缠上了一部分,紧接着“战神”骑兵上来了,太多掉队的建奴淹没在红色人流里。
祖宽、李定国、曹变蛟带领的这支偏师也获得了不亚于黑虎主力的战果,斩获、俘获都不少。
接下来逃窜的建奴人人悲愤莫名,因为再次袭击他们的人马更加狠辣,那是德格类、巴扎亥、巴扎噶率领的正蓝旗三千人马,黑马临时指挥的生女真人马两千余、喀喇沁鞑子八千骑,另外还有“战神”骑兵三个千总。
同室操戈尤其残酷,德格类、巴扎亥等人不仅仅是为了在“战神”面前捞表现,他们确实憎恨红歹是,也顺带着恨上了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