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十九章 山中祭祀(二):第一夜
“艾玛真是累死我了。”我活动了一下筋骨,如狼似虎地把盘子里的水果一扫而光,还是没什么感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啊。我站起身,准备在这个屋子里找找还有没有什么吃的东西。
脚上碍事的布条被我统统扯下,赤着脚就在屋子里跑起来。刚才轿子抬进来的时候我根本没有看清这屋子长什么样,如今被反锁在里面,只能依靠昏暗的黄|色灯光来推断屋子的结构。好在屋子还算干净,结构也不复杂,一条通向门外的通道连接着我所在的大厅,后方还有一个小门,没有其他的房间。
屋子是用木头做的,走上去吱呀吱呀地乱响,在这寂静的深山老林中显得极其不协调。我踮着脚尖小心地观察着,客厅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小的窗户,虽然位置有些高,但还算能看到外面的景致。今夜的月亮大而圆,跟个灯泡似的,如水如霜的月光倾泻进地板上,随着时间的变化慢慢蔓延着。
“哎,我到底要在这里呆到什么时候,秦初一和宋秋兰到底有没有来找我啊。”我叹了口气,躺在了地板上。不知道这屋子是不是干栏结构,地板上不是很凉,我打算就这么合衣睡一夜,等第二天那些人来送食物的时候想办法逃出去。
山中的夜晚很冷,冷得有些不符合夏日的季节,加上不知从何时起,窗外下起纷纷如丝织般的细雨,屋子显得更加阴冷起来。我关掉屋子里的灯,蜷缩在角落,两手抱着膝盖几次努力尝试睡着,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只能睁着眼不停地数水饺,却越数越清醒。
窗外的雨大了起来,打在木质的屋顶上噼啪乱响。我开始掰着手指头算日子,八月二十八日,再过几天就是九月份了,我记得八月某一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异闻录》在那一天要增刊。我还提前做好了准备。可就是想不起来是哪一天了。
“初八是二十一号,十五就是二十八号,七月十五……中元节!”我猛地反应过来。今天就是《异闻录》增刊的日子,中元节特别期刊,没想到就是今天。
刚刚数出来的瞌睡虫一下子都不见了,我看着空荡荡的屋子。顿时有些害怕了。中元节在我们那儿俗称鬼节,是要祭祖的。一年一次相当于鬼魂一天中的午饭。所以许多人都说中元节那天可以看到逝去的亲人。
趁着中元节这时候来这里,我真是倒霉到家了,我又没什么亲人在大山里面。打在木屋四周的雨声现在在我听来仿佛变成了深深浅浅的脚步声,在地板上来回走动着。我赶紧闭上了眼睛。
“啪。”
一声清脆的响声出现在我的身边,像是有水滴落到了地板上。这声音听起来十分刺耳,我的整颗心脏都跟着抖动起来。
不去看不去想。等到白天就好了。我告诉自己,放慢了呼吸。
“啪。”
又是一声。这下声音听起来离我更近了。难不成是屋顶漏雨了?我开始有些纠结,到底要不要起来查看一下。万一真漏雨了可就麻烦了,这种木质结构经不起一晚上的连夜大雨。
思考再三,我还是决定起来看看。刚准备睁开眼睛,有一滴水从我的头顶掉落,直接滴在了我的衣服上。衣服的花纹是红白相间,滴落的地方正好是红色那一块,鲜艳的红色逐渐变暗,像个血块一样凝结在上面。
我咽了咽口水,挪动了一下身体,靠着墙缓缓地站起身,哆哆嗦嗦地往墙上开关的方向走去,“吧嗒”一声摁下了开关。看着屋子里重新从黑暗变为光明,我心中却没有一点儿安心。刚刚滴落的东西到底是雨还是血,我有点害怕,但灯都开了,没理由不看看清楚。
我的视线死死盯着刚刚坐着的地方,果然地板上有着一深一浅的水渍。但根据那模糊的印记,看不出到底是红色还是透明的,在昏暗的光线下全都变成了乌黑的一团。
没事没事……我不断地安慰自己,顺着刚才看过的地方,缓缓抬头向上看去。脖子就跟年久失修的机器一般,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刚刚还嫌冷的脑门,此刻已经渗出了冷汗。这种猜疑的过程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就在心快要跳出嗓子眼的时候,我下了狠心,猛地向上一抬头,终于看到了水滴的来源。屋顶在水珠的浸润下已经开始发黑,即将坠落的水滴凝聚在黑迹的正中,摇摇晃晃地掉落下来。
啪。
是水。
我舒了口气。紧张过后疲惫感迅速袭来,我走到另外一个角落坐下,趁着难得的困意沉沉睡去。
思绪刚刚才和周公搭上线,却恍恍惚惚听到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有人在吗!”砰砰砰。
“请开一下门!借地方躲雨!”砰砰砰。
“有人在吗?”砰砰砰。
我揉了揉眼睛,这才发现窗外的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竟然下大了。那阵激烈的敲门声就像是一个信号,随即一声响彻天地的雷声从天空坠落,吓得我整个人从朦胧中清醒了过来。
身下的木板随即发出吱呀一声,但几乎淹没在轰隆的暴雨之下。这个时候若不大声说话,根本听不见。我看着对面曾经睡过的地方已经形成一潭深深浅浅的积水潭,水滴的声音已由清脆转变为了玲珑。
雷声之后,敲门声不再继续,我以为自己听错了,或许是刚刚睡着的一瞬间已经开始做梦了。
“我知道有人在里面!”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这下我彻底醒了过来。
“你不愿意开门我就去对面的树底下了!”声音继续自顾自地说道。
一阵匆匆的脚步声过后,敲门的声音再也没有响起来。他难道真的去对面的树底下躲雨了吗?他是谁,为什么会在夜半十分出现在深山之中?会是其他参加祭祀的人吗,有人在外面守着我?
伴随着一连串的问题,我在这件恐怖的木屋里度过了祭祀的第一天。L
☆、第一百章 山中祭祀(三):再次响起
山间的那场雨不知是从何时开始停止的,迷蒙的雾霭在日光的蒸腾下缓缓上升,使原本空旷的山间显得更加阴沉。恍惚间,我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朝木屋的方向走来,伴随着阵阵方言顺着地板流进我的耳朵,我立马跳了起来,这帮人回来了!
“喂!开门啊!放我出去!”我快速跑到大门边,使劲捶打着紧锁的木门。
外面讲话的声音被我的撞门声中断,听他们的语气仿佛很惊讶我还活着似的。不过过了没一会儿,这声音又一次响起。
“开门啊!你们找错人了!不是我!开门啊!”我拼命地捶打着,却依旧没有人回应我。
“啪”的一声脆响突然从我后方传来,我立即转头回到大厅里。从墙上的窗户之间扔进了一盘水果,一个歪歪扭扭的苹果在重力的作用下摔出了一个坑,顺着地板骨碌滚落到昨晚积水的地方,摇摇晃晃地停了下来。
我盯着它滚落的路线一路看去,水潭不见了。走到一旁蹲下身子摸了摸地板,很干燥,不像有水潭存在过的痕迹。再抬头望向房顶,干燥的木屋顶同样没有任何渗水的迹象。这是怎么回事,我昨天明明感觉有渗水啊?我有些不明白,拿着苹果呆愣愣地站在原地。
就在我发呆的这一会儿,那群人已经离我而去了,方言稀稀疏疏顺着他们的脚步声消失在了我的听力范围内。我叹了口气,看来只能拼死拼活在这里再挨上两天,才有可能出的去了。也不知道此刻秦初一和宋秋兰到底怎么样了,他们有没有来找我,还是被人困在村子里了。
今天送来的水果种类比昨天丰富一些。还有用叶子包裹着的蒸饭,虽然凉了但细细咀嚼仍能感觉到齿缝之间粘连着丝丝缕缕的草叶香气。吃完顿时让人感觉神清气爽,气力又多了几分。
透过墙上的窗户,山间的景色映入我的眼帘。此山之中长着红红绿绿的植物,相互交错满布山林。朦胧的光影躲藏在团块状的云层之后,仿佛浑然一体。加上山间蒸腾着的雾气,看似是山。却让人怀疑自己是在梦中。眼前只见朦胧模糊。视线昏暗,仿佛西方就是虚无缥缈的极乐世界,山林之中处处都是现世与幽冥的交界。如梦如幻。
我看着有些醉了,忍不住舒展四肢伸了一个十足的懒腰。不经意间,手臂触碰到墙角的木头之上,摸到了一块粗糙的痕迹。
我摸着肩膀舒展了一下手臂。朝着粗糙痕迹的木板上看了看,确实是人为刻上去的。还是汉语文字。
“罗晴安?”我仔细辨认着墙上刻下被刻下的痕迹,反反复复看了多次,确实是这三个字无疑。真是巧了,这个罗晴安会是宋秋兰所说的春雨吗?她跟罗莉一样都是从这个村子里出来的。有没有可能她在之前也做过跟我一样的祭祀?不过这个笔记看上去十分幼稚,就像是小孩刚学会写字所刻下的,十分生硬。
如果罗晴安曾经出现在这个屋子里。并且还顺利出去活到了中年,那就意味着这场祭祀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恐怖。这样一想。对即将到来的两个夜晚也就没那么恐慌了。
我分别观察了这里的前门和后门。前门在走廊那头,上面安放了一个门阀。打开门阀,依旧推不开这扇门,应该是在外面上了锁。而后门却有些不同,稍稍凸起的轮廓让人有些怀疑这道门到底能不能被打开。不过门缝间细微的风声告诉我,这后面确实通向山间。
山里的时间不好分辨,加上又是这种阴暗的天气,直到光线逐渐消失,我才反应过来黑夜已经来临了。不知从何时起,四周飘起如雾般的细雨,弥散在寒风之中,即使这个时候打开门,也不会担心雨水会打进来。今日的天气与昨天如出一辙,仿佛是约好了一般,雨越下越大,直到噼噼啪啪的声音再次从房顶上传来。
吃完水果后,我并没有直接睡下,而是坐在昨晚水潭出现的对面盯着它看。我想知道昨天到底是我眼花了还是这栋房子有问题。果然,随着雨势的加大,屋顶上木板的颜色开始变深变黑,蓄积了一段时间之后,第一滴水珠开始落下。
“啪。”
还是原来的地方,地板上开始出现深深浅浅的水印,并不是我眼花。
突然而至的闪电让昏暗的房间乍放光明,我几乎能感觉到自己被照得惨白的脸庞。紧接着轰鸣的雷声如约而至,山体之间仿佛开始地震般摇晃起来。我虽是不怕这种东西,但一个人呆在这样诡异的屋子里仍旧有些不安。
“哐!”一声剧烈的响声在距离木屋的不远处炸开,这一声是落地雷,木叶被烤焦的浓郁气味瞬间就从窗户外传了进来。我看不到外边的动向,有些担心这样的雷声会不会引发山火,那样下去我就会被活活烧死在这里了。不过这样的雨,这样的雷,加上同样渗水的房顶,我怎么感觉今夜是在重复昨天的事情?
好了,如果是我想的那样,按照昨天的顺序,那么接下来即将出现的就是……
“开门!”砰砰砰。
果然,昨天那个人又出现了。我没有注意之前是否有脚步声在屋子周围,但这厚实的敲门声却实实在在不像有假。
“借地方躲雨!拜托了!我看到这里有灯!”
我这才反应过来今夜没有关灯,如果说昨晚我能装着这屋子没人而拒绝他,今晚就不可以了,在这种天说不过去。
与雨越下越大,清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