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宇英雄-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下载网站

    《天宇英雄》作者:舒捷

文案
  
一个地球少年穿越茫茫太空,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消灭隐藏在宇宙边缘的恶魔,为文明人类解除威胁。十几个异域天体,几十个外星民族,时空流转,风云变幻,情节紧张激烈,悬念扣人心弦。以整个宇宙为视角,揭示人类自身的弱点和矛盾,力求塑造一部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

作者介绍
舒捷,本名冯正杰,祖籍山东招远,1966年生于辽宁营口。自幼酷爱文学、历史,对自然科学也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从此走上了一条两头摇摆的道路……小学时喜欢古代演义,中学时迷上科幻文艺,大学时接触武装小说并开始构思和创作。发表作品以杂文为主,创作完成科幻小说《幻景》、历史小说《举鼎》、世情小说《运迁故事》和《种树》等。长篇幻想小说《天宇英雄》构思十载,数易其稿,以雄浑开阔的气势和宏大壮观的结构,力求塑造一部充满浪漫和传奇色彩的幻想英雄史诗。

     1

    这里是那样的冷,几乎没有一丝热气;这里是那样的暗,几乎没有丁点亮光;这里是那样的空,几乎没有任何东西,这就是宇宙,无边无际的宇宙中绝大多数的地方。空虚的黑暗中,漂浮着一团团细小的尘粒,有的在放射火焰,照亮周围。在一团旋转着的微尘当中,有上千亿个发光的小小尘粒,它们彼此相隔遥远,只能看到星星点点。但在其中一颗发光尘粒附近的另一颗更为细小的微尘上,却是那样的光明和温暖。这就是一颗名字叫地球的行星,她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孕育了无数更为细小的生命,然而其中的一种生命产生了思维,于是这思维就可以飞跃时空的界限,到宇宙中遥远的地方去遨游。

    尽管宇宙中大多数地方都是那样的寒冷,空虚,黑暗,但是在这里,在这神奇的地球上,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鸟儿在天上飞,鱼儿在水中游,草儿在风中舞蹈,花儿在烂漫开放。更为奇妙的是,那些双手灵巧、头脑聪明的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创造了奇迹。他们精力旺盛,忙碌不停,没完没了地干这干那。他们格外好奇,偏爱胡思乱想,恨不能绞尽脑汁,弄清楚周围浑浑噩噩的一切。他们雄心勃勃,胆大包天,发誓要把这星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踩在自己脚下。他们折腾了几万年,几千载,终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模样。看,城市里高楼林立,公路上车流滚滚,大海中巨轮穿梭,蓝天上银鹰翱翔。然而,他们并不满足,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快乐的时候少,忧愁的时候多;几乎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有的人悲伤,痛苦,感叹命运是那样刻薄;有的人牢骚,烦恼,埋怨生活对自己不公;有的人则下定决心,要靠奋斗去改变前程。于是人生中,有无数苦与乐、悲与喜,有无数慷慨激昂,有无数扼腕叹息,有无数花前月下的浪漫,也有无数生离死别的凄惨……地球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演出无数幕感动自己的戏剧。

    一个人的一生,一个民族的兴衰,以至人类的演化,在宇宙诞生到灭亡的时间长河中,不过是短短的一瞬。对于宇宙来说,这一切也许并无所谓,然而对于人类,对于每个民族,对于每个个人来说,这一切都无比珍贵。人类有理由珍惜这一切,让文明的火种在宇宙的一角燃烧,即使这光亮十分有限,并没有照得太远。

    公元2002年盛夏的一天,地球上一个美丽的海滨小村,聚集了一群奇奇怪怪的人。小村的名字叫仙人岛,在地球的北半球,一个叫中国的国家北部。正当北半球的盛夏时节,阳光仍不能直射这里,气候温暖宜人,清新的海风沁人心脾。小村落脚在一座狭长的半岛上,接近陆地的地方最为狭窄,只有几百米宽,两边各有一个凹陷的海湾,停泊着大大小小的渔船。也许,半岛的轮廓有些像仙人奇形怪状的拇指,于是,人们给它起了个这样的名字。也有人说,这里就是当年八仙过海的地方。八仙是想象力丰富的中国人几百年前传说当中的八个各有特点的神仙,有背插宝剑的道士,有手提花篮的少女,有倒骑驴、拄铁拐的老者,有吹笛子的少年,他们来到海边,各显神通,飘扬过海。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这些神仙人物。半岛的海岸弯弯曲曲,有的地方是陡峭的山崖和嶙峋的礁石,有的地方是平缓的海岸和绵软的沙滩,形成多处观赏和游玩的绝佳景点。半岛的地势高低不平,仙人拇指的顶端是山峰的最高点,登临此处,放眼四望,小小渔村和苍茫大海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山脚下建起了度假村,山腰里建起了仙侣山庄宾馆,每年夏季,味道鲜美的海洋生物吸引了更多的游人。

    近年来,地球表面的温度在逐渐上升,盛夏时节,居住在酷热的南方和内陆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涌向北方的海滨,仙人岛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然而,这一群人却格外与众不同。他们的语言分成几种,肤色分成几类,简直是地球人种的大汇展。他们当中有老有少,除了一群年纪大约在十二三岁左右的孩子外,其余的成年人中,有的正当壮年,有的已是老人。他们总是集体行动,成|人和孩子们一起登山、游泳,像一个特大的家庭。原来,这是地球人类一项别出心裁的活动,名字叫“爱心夏令营”。

    对于地球人类来说,孩子的成长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需要成|人长期的抚养、照顾和教育,家庭对一个孩子来说,就显得特别的重要。那些从小就失去父母、离开亲人的孩子,是最不幸的。这些孩子被送进孤儿院里,但生活、成长在孤儿院里的孩子,心理发育上可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所以,人们更愿意采取的方式是,由自愿领养孩子的成|人来做他们的养父母,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和幸福的家庭。每年,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成|人通过慈善机构,从孤儿院中领养他们喜欢的孤儿,他们仿佛亲生的父母和子女一样,在一起组成欢乐幸福的家庭,度过愉快的时光。

    二十一世纪到来之际,一位颇具天才的慈善家,发起了这样一次活动,他把世界各地的孤儿登记造册,在人类最新发明的国际互联网上发布,向全世界征求领养者,倡导不同民族、不同人种、不同国家的互相融合。这一活动得到了众多人们的支持,他收到了很多自愿领养孩子的请求,他把这些请求分门别类,精心挑选了一批领养者和孤儿,征得双方的同意,举行一次集体领养活动,命名为“爱心夏令营”。他把地点选在历史悠久、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风景优美、气候适宜的北方海滨,让所有参加夏令营的新家庭都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七月一日,所有参加夏令营的成|人和孩子都分乘各类交通工具,来到了美丽的仙人岛海滨,他们要在这里举行为期一周的活动,互相熟悉,交流思想,增进感情。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爱心夏令营”开始之后,气氛并不活跃,相反,还有几分沉闷、单调,人们在一起的相处并不自然,这么多新家庭聚在一起,还觉得有些别扭。尽管组织者、导游和翻译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仍然没有多少效果。人们开始盼望着夏令营的结束了。尤其是孩子们,他们大都对自己的新爸爸或新妈妈并不习惯,感觉不太舒服,对这场闹哄哄的游戏更是觉得尴尬、难堪。唯一使他们感到安慰的是,有这么多小朋友聚在一起,他们都与自己一样,有过不幸的经历,而且,大伙儿说话叽里咕噜,模样千奇百怪,从来没见过,挺好玩的。孩子们很快形成了一些小团体,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彼此之间成了好伙伴。他们大都不愿意与自己的准法定监护人待在一起,而是找机会就躲到一边玩耍。

    看,这几个孩子多有趣,他们的肤色一个白,一个黄,还有一个是黑色的。他们的本族母语各不相同,在一起生硬地操着一种语言对话。这种语言就是地球人很常用的英语。三个孩子都学过这门语言,他们都想学好这门语言,可惜他们学得都不太好,所以交流起来非常困难,但这反而给他们的交流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出几天功夫,他们三个就形影不离。

    “我是属龙的,今年是我的本利年。”说话的黄皮肤孩子是中国人,他的名字叫卫明。他正费力地给小伙伴解释这个问题,但是这问题过于复杂,无论如何,他的两个伙伴也听不明白。

    “龙是一种长长的动物,身上有鳞,头上长角,还长着爪子,样子可威风了!”卫明搜索着有限的英语单词,尽可能表达自己的意思。

    白人孩子叫阿登,卫明喜欢管他叫“阿拉丁的神灯”——那是一个地球上很多孩子熟知的古代阿拉伯神话中的故事,在这三个人里,他的英语讲得最好,他好奇地问:“这里的动物园里有龙吗?”

    “龙不住在动物园里。”

    “那末,你们给龙吃些什么呢?”黑人孩子把龙当成了一种家畜,他开始关心起这种有趣的动物的饲养问题了。他的名字叫拉古,本来是“泻湖”的意思,卫明一听这名字就想起一种喜欢吵吵闹闹的昆虫——“拉拉咕”,还有那么一句俗话——“听拉拉咕叫,还不用种庄稼了呢”。虽然这样想,但是与阿登相比,卫明还是更喜欢拉古,因为,他觉得阿登总是有那么一点傲气。

    “龙是很神奇的,”卫明啼笑皆非地说,“据说,龙生活在海里,经常飞上天空,腾云驾雾,刮风下雨,都是龙的手段呢。”

    阿登呆了一呆,慢慢转过身,向海边走去,卫明不知道他又发什么神经,拉古还在咧着嘴笑呢,也不知道他听没听懂。阿登的英语水平就是好,卫明曾跟一位很优秀的老师学习,英语在同龄孩子中绝对是第一流的,可是也不得不佩服阿登。

    这个时候,他们正在一片宽阔的海滩边,光着脚儿,在沙滩上捡贝壳呢。潮水刚刚退去,露出一片光裸的沙滩,夕阳下,有的地方可以看到点点金光闪烁,孩子们快乐地搜寻着,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和笑声。卫明一边张望着贝壳,一边琢磨:为什么捡到的贝壳都是空的呢?这些贝壳很明显都是死的,被海水冲到沙滩上来的,都是贝壳的尸体,那么,他们是怎么死的呢?

    人类是多么的奇妙,一个小小的孩子,就会想出这样的问题。当然,卫明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尽管他的家庭很普通,甚至可以说是困难,这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地区,那里缺吃少穿,很多孩子念不起书,不得不放弃受教育的机会。卫明能受到很好的教育,还是得益于人类的一项活动,那就是“希望工程”。“希望工程”在中国发起,是帮助贫困儿童受教育的一项影响面很广的活动,很多人自发地给贫困儿童捐款;一些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主动放弃大城市优裕的物质生活,来到条件恶劣的贫困地区,近于无偿地担任教师,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卫明就有幸遇到了这样一位优秀的教师,在这位教师的熏陶下,具有了一种人类最可贵的品质——强烈的求知欲望,想打开这世界的奥秘之门,想了解那未知的一切。

    卫明沉浸在自己的疑问之中,突然,他听到了一声惊叫。有几个孩子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