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钱汉武听后喜笑颜开,随即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说道:“先生不但创意神,眼光也神。这里是六万五千两银票,除四万五是先生博彩本利,剩下两万是红花和我的酬谢。先生切莫客气,呵呵,我也跟你押了五千两。”
接着得意地笑道:“先生有所不知,整个赌档,就只有我俩自己押自己,估计档主赚的还不够赔我们的,哈哈。”
“既然这样,那我却之不恭,贪财了。”郭威接过来交给身后的小鱼儿。
寒暄一番,对方还急着回去要召开庆功会。临走,盈盈小姐还频频回头望着我,欲言又止。。。。。。
名利双收,貌似在古代发财并不像其他穿越友那么费劲啊。
正月初十,清晨,郭威领着小鱼儿,小尾巴出了庄门。
都说江南春早,但此刻春意并不浓,路边些许泛绿的草坪,湖边参差不齐的柳树,稀稀拉拉几颗绿芽,太湖里到处是丛丛发黄的芦苇,一簇簇的斜倚在水边,波澜不惊的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波粼粼,几只野鸭踩着湖水四处游荡,“春江水暖鸭先知”,只有它们才昭示着春天来了。
离开湖边转进苏州河,朝着城里的方向信步走去。浸透着岁月痕迹的粉墙黛瓦,在寒风中洗涤和舞出温柔景致的石板桥,船娘轻摇着桨橹,使在河面上泛起点点水花的乌蓬船,一一出现在眼前。路边的店家生起了炉子,在升起的炉烟中忙着开门,叫卖声,邻居们招呼声,妇人们拎着马桶在河边洗刷声也不断传来。
在早春怀抱里漫步了这么久,呼吸着的湿辘辘空气,感受着后世称之为古老的风情,郭威回忆起与梦雅在小木屋里那些难忘的情絮,不禁哼起《断桥约会》。。。。。。
江南雨多情泪
在思念里纷飞
你倾诉别去离后的滋味
我付诸刻骨铭心的体会
油纸伞还为媒
在守侯里排徊
。。。。。。
找到一处豆花铺坐下,有几个赶早的正在喝着热腾腾的豆花。小鱼儿领着小尾巴吃着春饼,手里拿只碳笔对着河道咪着眼这瞄瞄,那比比,寻找最佳的写生景观,小尾巴则不停地发表自己觉得这里好,那里也行的的看法。四周的人都纳闷,难道两个小屁孩会看风水?
郭威喝着香甜的豆花,吃着水磨年糕,也打量着四周。
后世的苏州河两岸商业那可是相当繁华,黄金地带,寸土寸金呢。老同学带他游玩也曾感概地说过:“要是在这有个商铺,两辈子躺着吃,睡着吃都够,那用得着这样辛苦。”
灵光一闪,郭威学着《西游记》里沙和尚的语气暗道:“大师兄说的对啊。”
有机会可以考虑投资商铺或者地产。
新得的6万两银子有点烧包。
第二十四章 龙灯欢乐闹元宵
更新时间 2013…01…27 09:22:08字数 3273
郭威领着两个打闹的孩子,一路吃喝一路往闹市里走。
两边街道,不管是豪门还是民宅,年前张贴在门前和房壁上的桃符、门神、春帖、钟旭、福禄、虎头依然鲜艳,也有个别人家开始悬挂上元节花灯。
在古代,尤其是在江南这等地带,从豪门大族到蓬门小家,每年上元节前后,你要是不张灯结彩,亲朋友好都不会登门。太湖竹子多、蜡烛贱,制作一架灯使不了几个钱,就连穷人也负担得起,有些穷人家的灯可以几年不换。而豪奢大户,每年都要求新、求奇、求多,制作更是精益求精,竞相攀比,年中赚的钱现在不花更待何时。
官府每年也会组织文人乡绅进行赏灯猜谜等亲民活动。
上元节也叫元宵节,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节前几天一般都是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上元节比大年三十热闹得多。
然而,根据郭威的历史知识,这个时代的庆典娱乐活动也仅限于赏灯,观花,猜谜,有时也有所谓的焰火等,项目很少。
后世的元宵节庙会的热闹景象浮现出来。。。。。。
扭秧歌,对了,上元节六员外要跟博雅庄园比扭秧歌。
嘻嘻,跟郭威后世人比赛扭秧歌?而且你们还是从他那学的,最最基本的,让你们看看死字怎么写。
要还有赌局那就更爽了。
还有五天时间,郭威都有点期待了。
这事回去就要抓紧安排,还得准备点别的,想得心痒,再没心情闲诳了,招呼两小屁孩,打道回府。
回到书房,准备纸笔,回忆起后世庙会盛景来。
他写了几个项目,但不知道这时代有没有出现。
把郭福叫来问一问,他是老人,估计很清楚。
郭威指着纸上的项目一一比划着问他,舞龙,舞狮他听说过但从没见过,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却是连听都没听过了。
没见过啊,那就好办。
最后确定博雅庄园上元节参赛项目为:舞龙,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
然后分派角色,组成龙灯组,旱船组,高跷组,秧歌组,孩子们组成大头娃娃组。
郭福组织编制道具,购置彩布各色涂料,
难度大点的是制作龙头,要求巨大,轻便,形象。郭威和木匠很是费了些功夫才制成,留着两个大眼睛没有上色。
龙身和旱船都用竹篾、木条扎成骨架,外用绸、布或纸上粘金银箔制成。
接下来就各队开始训练,排练中各种笑料层出不穷。
何曾听过,见过如此热闹的节目和场面,就连管后勤的福大管家完成自己所有任务后,也强烈要求充当角色。
大家铆足了劲,要在上元节上一展身手。
一时无话。
正月十五,吃完早饭,除几个生病的守家,庄园所有人员整装集合在一起,听大管家宣布纪律和活动注意事项。
以组为单位,按序前进,以鼓为号,鼓起舞之,鼓息舞止。
也许是配合上元节的喜庆,前不久还枝枯草黄的山坡湖边,竟齐齐抽芽吐绿,虽然乍暖还寒,但晴空万里,心旷神怡。
四面八方的人开始陆陆续续向苏州河州衙汇集。
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了一只奇怪的队伍。
几个头戴着笑颜可掬的大头娃娃走在最前列,几个高出一个人身的踩着木枝的金童玉女,随后跟着四条用脚走地的旱船,女人坐船中,男人在边上拿把桨,再接着就是大队腰里扎圈红绸分别扮成渔夫、樵夫、货郎、小丑、小旦、丑婆等形象的男女队伍,一条左右摇晃巨头的金龙紧随,最后则是郭威亲自掌槌的锣鼓队。
人怪,服装怪,道具怪的队伍,在转进苏州河时,被看热闹的挤得难以动弹。
看来不给一饱眼福是不给走了。
“嗵嗵嗵嗵”郭威鼓点一起,大头娃娃们清开场地,
按照排练的顺序和动作,队伍在各自的场地舞动起来。。。
这一舞动可就更了不得了,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而至,半个时辰都停不下来。
把郭福急得满头大汗,四处分说求爷爷拜奶奶地,一步一挪,至晌午还堵在大半道上。
赶紧派人去州府求援,等在差役们的帮忙下,好不容易挤到州府衙门官场时,这里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了。
望着密密麻麻的人群,郭威心想可别发生踩踏事故啊,于是招来郭福
如此这般的让他赶紧找府台大人商量。
几位翘首以盼的员外一起来到郭威跟前,一边埋怨他的迟到,一边苦笑自己低能。当初头脑发热,怎么就想着跟博雅先生比赛,真正不知天高地厚。
钱汉武识时务地首先冲出来:“我宣布,我放弃比赛并强烈要求加入博雅队伍。”他临阵投降倒戈。
“我也不比了”,“比不了,没法比”员外们纷纷举起白旗投降。
“哄”地一声,围观的民众一听几位组织者说不比了,大失所望,纷纷通知同伴,满怀激|情而来,要扫兴而归。
消息传到府台大人耳里,州府为今天的欢庆可是做足了准备的,200两赏银都封好了,就等比赛开锣,弄好了还是他的一项政绩,怎么能不比了?他急急赶了过来。
大家纷纷见礼后,钱汉武解说道:“府台大人,不是我们不比啊,您看看博雅庄园这架势,我们还比那不是直接打脸嘛?”
各员外纷纷应和。
府台大人看向郭威。
郭威想了一下说:“大家都准备了这么久,不弄起来都难受,民众也不答应,大家图得是个喜庆,就不提比试了,大家把队伍集中起来,再打混,咱们来一个史无前列的大庆。至于官府的赏钱呢,我建议作演出队伍的中午饭,饭后咱们就开锣。府台大人您看可使得?”
“使得,肯定使得。”府台终于安心。郭威初见府台,感觉人倒也随和。
午饭后,场地也被彻底清理出来,民众在四周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官府一声号炮,郭威的鼓点密集凑趣跟进,一条金色大龙在午后阳关照耀下,腾空跃到府台大人面前,旁边早有准备,他提起一只饱含墨汁的大笔,就势给金龙点上眼睛。
接下来,几万民众一齐亲眼见证并参与了来自后世的欢乐闹元宵,并从此以博雅名号流传下去。闹腾直到黑幕降临,人们纷纷举起各式花灯才告歇。
开场鼓擂完,郭威就交出擂槌,边上有人早已迫不急待接过。擂鼓累人得很,后来听说光擂槌就擂断三根。
最欢喜的当属孩子们,笑颜可掬的大头盔,先在庄里孩子的好友手里传戴,传来传去,就不知道传哪去了,哇哇地哭着满场乱找,最后发现全戴在府台大人家的几个孩子头上,等福大管家应承回去再给他们做几个才作罢。
气氛闹起来了,也没郭威啥事了,退出圈子在外围闲诳起来。
几万人的大集会,小摊小贩们也开心了,推着各色小吃小车,担着茶汤,四处吆喝招揽闹得累了得民众。
路过一个茶摊,里面几名贵公子打扮的人正在互相询问晚上的活动安排。
公子甲:“哥几个今晚怎么安排?诳灯市还是游花船?”
公子乙:“切,灯市有啥好看的,年年就那样,你不就想趁乱摸小妹妹屁股,当谁不知道呢。”一脸的鄙夷。
公子丙色迷迷地建议:“要不我们还上昨晚那暗门子吧?那俏寡母那媚味,真真要了亲命哦。”“嗖”一声,夸张地收回流下的口水。
公子丁一脸正气道:“说你们这帮天杀的多少次了,能不能有点素质啊?跟你报个料啊,今晚繁星楼的《千手观音》的主演,盈盈小姐可是最后一场告别演出了。今晚再不去看一眼,以后你们就只能靠想的了。
“盈盈小姐啊,听说她可是在梦里得了观音菩萨亲传仙法才演的《千手观音》哦”。
“真的假的?还别说啊,不是神人传授,谁会知道那些仙技啊?”
神人?仙技?是说我吗?郭威怯笑。
“《千手观音》自是不比说,我都看3回了,就是20两的门票钱贵了点,都够我大半年的看戏钱。不过每回都能感觉观音菩萨在保佑我。我老妈都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