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战国-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寡妇门前是非多,楚王宫中也不例外

第二天,随穆侯派军护送楚国公子芈恽回国。回国后,芈恽自立为王,是为楚成王。此时,楚成王岁数尚小,羽翼未丰,楚国大权落到了令尹芈子元手上。这时,令尹斗祁已经去世。芈子元,是楚文王之弟。

    寡妇门前是非多,楚王宫中也不例外。桃花夫人息妫姿色艳丽,楚国令尹芈子元也被迷住。他想诱惑嫂嫂桃花夫人,便在她的宫旁造了房舍,在里边摇铃跳万舞。这万舞,就是围着篝火,由年轻力壮的男子戴着面具、穿着裤衩、光着膀子、举着兵器来跳。

    在一个寡妇门前跳这种舞,好比给她喝春药。桃花夫人息妫看到了,哭着说:“先王让人跳这种舞,是用来演习战备的。现在令尹不用于对付敌人而用于一个寡妇,这真令人伤心呀!”内侍将这事告诉了令尹芈子元。芈子元叹口气说:“女人不忘记袭击仇敌,我反倒忘了。”

    秋季,楚国令尹芈子元带领六百乘兵车进攻郑国。此时的郑国,成为了楚国进取中原的障碍。未过几年,已故郑庄公的担心就发生了。

    楚军用楚国方言说了好一阵,郑人也听不懂这被周天子讥笑的“鸟语”。由于不知如何回答,只好紧闭城门,严加防守,并派人联络各地诸侯前来救援。

    楚国令尹芈子元见郑国无动静,心里发虚,此时又惦记起桃花夫人息妫的美貌,便对部下说道:“郑国有贤人,我们慢慢图之吧。”于是下令在深夜撤兵。

    面对楚军强大攻势,郑国君臣异常担心,已经做好了逃亡准备。郑军在城墙上等了两天,也不见楚军攻城,便派出探子侦察楚军虚实。探子察看了半天,也不见一个楚兵影子,只见楚军帐篷上有乌鸦飞来飞去。此时,郑人才明白,楚军早已经撤走了,郑人不必逃亡了。

    再说楚国令尹芈子元回国后,欺楚成王年小,就搬到王宫里去住,直接与桃花夫人相邻。他就不信,桃花夫人一个寡妇,能够长期忍受没有男人的日子。




一个红布包裹的小孩也在喝猛虎的奶

老臣斗廉听说此事,闯进宫门,直奔令尹芈子元卧房,见芈子元正对镜整理发型,就责怪他道:“这是作臣子的洗漱的地方吗?令尹应快点退出去!”芈子元说:“这是我的事,与你有什么关系?”斗廉说:“大王是高贵之人,即使是弟兄,都不能随意来往。令尹您虽是先王的弟弟,可也是臣子。作为臣子,过阙时要下车,过庙时要快走,痰吐到地上都是不应该的,更何况在宫内睡觉了!况且先君夫人静守宫中,男女有别,令尹不知道吗?”芈子元大怒道:“楚国的大权掌握在我手里,你敢来此多嘴!”芈子元便令人铐上斗廉,扣押在走廊下,不放其出宫。

    桃花夫人息妫见此情景,即派内侍向斗伯比之子、也就是斗廉之侄斗谷于菟去告急,让他到宫中来解决这个难题。内心焦急的桃花夫人想起了斗谷于菟的身世——

    斗谷于菟的身世独特。他的父亲斗伯比还小时,随母亲到娘家郧国去居住,郧国夫人像喜欢自己儿子一样喜欢他。郧国夫人有个女儿同斗伯比是表兄妹,俩人从小在宫中一起玩耍,长辈也不加禁止,渐渐俩人有了私情。郧国夫人的女儿怀孕后,郧国夫人这才发觉,便禁止斗伯比再进宫。斗伯比感到羞愧,同他母亲到楚国定居。郧国夫人让她女儿假作有病,单独住在一间屋里。等怀胎十月生下一个儿子后,郧国夫人派内侍用红布包起婴儿,偷偷丢在云梦泽这地方,想要瞒过郧君姬阳,不让女儿有坏的名声。

    这天晚上,郧君姬阳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去云梦泽打猎,看到一只猛虎正在给两个虎仔喂奶,奇怪的是,一个红布包裹的小孩也在喝猛虎的奶,猛虎像对待自己亲生虎仔那样对待他。梦中醒来后,郧君姬阳对夫人讲起猛虎|乳红布婴儿的梦。郧国夫人惊讶地说:“夫君不知,妾刚刚扔掉一个婴儿,就是用红布包裹的呀!”郧君姬阳非常惊讶,忙问:“夫人为什么把这婴儿扔掉呢?”夫人回答:“夫君不要怪罪,这婴儿是我们女儿同斗伯比外甥生的。妾怕传出去坏我们女儿名声,才让内侍把他丢到云梦泽。现在夫君梦到这个婴儿有猛虎喂奶,想必是个贵人。”郧君姬阳听了她的话,急忙派那个内侍去把婴儿抱回来,让他女儿抚养。




斗子文为官廉洁,处事公平

转年,郧君姬阳把女儿送到楚国,与斗伯比成了亲。楚国方言把|乳叫做“谷”,把虎叫“于菟”。斗伯比便取|乳虎之名,叫这孩子谷于菟,字子文。斗谷于菟长大后,懂文会武,有安民治国之才。斗伯比死后,斗谷于菟就做了楚国大夫。这时,郧国已经灭亡了。

    桃花夫人息妫想,现在解决这个难题的最恰当人选就是斗谷于菟了。斗谷于菟明白斗廉劝不了令尹芈子元,自己同样也劝不了。一不做二不休,斗谷于菟密奏楚成王,半夜带兵冲进王宫,将令尹芈子元杀死。斗谷于菟把斗廉放了出来,一同到桃花夫人的寝室外面,叩头问安后,便回去。

    芈子元死了,令尹空缺。楚成王打算让老臣斗廉担任,斗廉推辞说:“臣的才分浅薄。大王如果打算使楚国重振,与中原抗衡,不用斗谷于菟是不会成功的。”众臣也一起保奏:“只有此人,才称其职。”于是,楚成王拜斗谷于菟为令尹。楚成王年虽少,但心眼活,为了调动斗谷于菟忠心,向群臣说:“现在斗谷于菟将为楚国振兴挑起大梁,寡人应该尊敬他,只称他的字。”于是只叫子文而不称别名。

    斗子文为官廉洁,处事公平,不徇私情。斗子文有个堂弟,认为同族中出了斗子文这样一个大官,一定会包庇亲朋,便有恃无恐地在外边胡作非为。一次他在市上买东西,不但不给钱,反而把卖东西的农夫打倒在地,被当时负责司法的官员廷理抓了起来。审问时,斗子文的堂弟大声说:“我是令尹斗子文的堂弟,你们敢把我怎么样?”廷理闻听此言,查证后,赶忙命人给犯人松绑,还连连道歉说:“误会,误会!”笑嘻嘻地把犯人送到门外。

    廷理放了令尹斗子文的堂弟,觉得立了大功,连忙整理衣冠,兴冲冲地去报告令尹斗子文。没想到斗子文猛拍几案:“混帐,君上让你去执法,你应该一视同仁,秉公办案!”廷理吓得战战兢兢。气恼的斗子文命令手下军士把那个犯法的堂弟抓了来,当面交给廷理。尽管犯人母亲一路跟来跪在斗子文的面前求情,但斗子文若无其事,仍然命令廷理把犯人押走。




在斗子文的治理下,楚国井然有序了

楚成王听到这个消息,连鞋也顾不上穿,光着脚就去见令尹斗子文。一进门就笑眯眯地说:“寡人找了个徇私枉法的人当廷理,惹你生气了,特来向你道歉。”楚成王回到朝堂后,立即下令罢免了这个廷理。

    楚成王与令尹斗子文一起乘船,顺河而下,楚成王触景生情,叹道:“美哉山河之固,此楚国之宝也!”斗子文谏道:“国家最宝贵的是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从前商纣王当政的商朝东面有孟门,西面有太行山,常山在北面,黄河在南面流过,地势无比险要,可施政不讲道德,立奴隶之女妲己为后,宠幸倍之,唯言是从,祸害国家;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整日迷恋靡靡之音,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刚愎自用,听不进好意见,杀害忠臣比干,失去人心。因此,周武王联合西方十一个小国会师孟津,乘机发起进攻,结果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由此看来,治理国家在于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如果君主不讲德行,就是一条船中的人也会成为敌人。”楚成王说:“子文说得很对。”

    令尹斗子文向楚成王建议道:“国家的灾祸,往往是因君弱臣强所导致。现在各位大臣的封地,必须拿出一半归公。”楚成王采纳了这个建议,传令百官执行。斗子文以身示范,穿着布衣上朝,家中无一日的积蓄,为了削弱臣子势力,他要求斗氏家族率先执行,其他百官看后,也就不敢不服从了。这样,楚国财力大为增强。

    由于楚国郢城依群山、据汉水,是个天然好地方,便在令尹斗子文的建议下,楚国国都从丹阳迁到了郢城,改称为郢都。楚国在郢都群山上修筑垒石方城,故名方城山。斗子文在迁都后,整顿兵马,训练军士,选贤任能。他认为屈族人屈完是位有贤德、有才能的人,就推荐他做大夫。自己弟弟成得臣有才有智,就让他治军。这成得臣之所以不叫斗得臣,是因为采邑在成地,改以成为氏。在斗子文的治理下,楚国井然有序了。




恶有恶报,以弑君登场、被弑收场

“习习谷风,阴阴山峰。无草不死,无木不萎。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齐国朝堂上,上卿连称吟诵《诗经》里的《谷风》,劝谏齐国国君姜无知。在南方荆蛮对中原虎视眈眈的时候,齐国上卿连称力劝国君姜无知待人要宽厚,因为世风日下,齐国政局不稳,而国君姜无知又性格粗暴。连称继续向国君姜无知奏道:“许许多多的人,往往因为那么一点点怨愤,便做出令人震惊的暴力行为。宋国南宫万弑君,便是一个例子。如今,君上您对齐国大夫雍廪等人暴虐,如此不好,难免他们中的几个去学南宫万。”国君姜无知毫不在乎地说:“他算个什么!区区一个大夫。”连称当年也是一个大夫,因为对齐襄公不满,故而造反。他知道君臣关系的微妙,因此又劝道:“《诗经》上说,和蔼可亲,神明就会保佑。请君上善待臣民。”国君姜无知照旧不听,依旧鄙视折磨雍廪。这雍廪当年与姜无知都为臣时有隙,如今姜无知做了国君,便刻薄待他。这天,国君姜无知又将雍廪在渠丘的封地削减一半。雍廪家臣阻拦,便被军士用鞭毒打一顿。

    在府上,大夫雍廪自言自语道:“你姜无知,本是齐襄公堂兄弟,何德何能来担任国君?我雍廪尽忠齐国,你姜无知却削我的封地,鞭笞我的家臣。我非杀了你姜无知不可,让你姜无知恶有恶报,以弑君登场、被弑收场,替齐襄公报仇。”雍廪知道齐国上卿高傒对姜无知不满,因为连称和管至父助姜无知登上国君后,姜无知将二人提到最高官职,压抑了高傒。这高傒也是齐国开国先君姜太公后人,因祖父名“高”,故以高为氏。

    大夫雍廪想到这里,就坐上马车赶往上卿高傒府中。二人见礼后,雍廪说道:“您是位高权重、德高望重的人。连称、管至父两个叛逆者,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却居我们百官之首,可气也!只要您说一声,我们就可以除掉二贼。”高傒没吭声,他明白,只除二贼会招来杀身之祸,也清楚雍廪的目的不是杀连称、管至父二人。高傒老奸巨滑,他要雍廪继续说下去。雍廪狠了狠心,说道:“国君姜无知弑君,理当一并除掉。”雍廪说完,看了看高傒,惟恐高傒发怒,引来灾祸。谁知,高傒一直密谋除掉姜无知,因为齐襄公虽然荒淫,但一直重用高傒,而姜无知则无形之中贬低了他。高傒终于开口了:“怎样除掉呢?”雍廪认真地说道:“如果您能设下酒宴,去请二贼,他们必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