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云飞鹤-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仁者才能无敌,这个意思竟被传为手里无剑的胜过了手中有剑的,真是好笑。其实如果两个人的武功相近,如果不是地利的缘故,自还是有剑的厉害,如果两个人武功差距大,无论用剑与否,都不能影响胜负。可叹江湖以谬传谬,竟编出不近情理的话出来。『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果不谬也,江湖中武功天下第一(你浏览的小说来自七七手机网:http://77txt ;更多精彩热门电子书下载,请访问七七手机网)的常有,但一统武林的盟主不常有,真是深合此道,这著书的人一定是个看破天下事的圣者,他怕世人只知贪恋武功,不肯用心于德,智,仁,才把这些话放在书首,这人却不知是谁,真恨不能一见之。” 萧意平边看边叹,又往下看,下面写道:“剑者,兵器者也,兵凶战危,故用者不可不慎,此书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非,然正邪之分谁知之者也,唯一生孜孜以求之,正己正心,放不落下乘。人生而有崖,而知也无崖,一日而自满,隔日看落花。人力有时而穷,而剑法则无穷,是故人练剑法,或大巧或大拙或凝重或轻灵,或飘逸或洒脱,皆得一时之窍,然交手之时,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以已熟悉之套路引敌入瓮中,则为上策也。……” 

  萧意平越看越是叹服,心想:“此书我要是半年前看,绝看不出道理来,现在看来,却觉字字珠玉,此书载的才是天下最厉害的武功,纵使不胜,也可立于不败之地。『然正邪之分谁知之者也,唯一生孜孜以求之。『这些话似乎为我而设,不说这里的剑法有多奇妙,就是这几句开头的总论,旁人只要看了一句,就会一生获益。” 

  萧意平废寝忘食,埋头大看此书,见里面写的字体不一,才知道此书不是一人所写,其后不知有多少人的心血在里面,后面已经没有了剑理,而是剑招,但里面详细地写明了近几百年来江湖上剑法的当时情况,到二十年前为止。 

  原来这武林上的剑法,一时一个潮流,一个潮流兴起,领先武林,别的门派务必就要穷经皓首,专究其破绽,而剑法没有十全十美的,一经被破,此剑法的价值便低,便渐渐淡出武林,而被别种剑法取代,因此百余年前的剑法是几十年一换,但是越到后来剑法破绽越少,剑法自然也是更精。但因为剑法要是一追求完美,威力自是减了不少,武功之道,在功守之间,一味防守,破绽自然是少的,所以当今剑法威力没有原来的剑法威力大了。 

  可是后来的剑法威力虽小,但正可立于不败之地,对明白剑理的人来说,不能轻易地取胜,可是因为剑法一代代地传下来,再更新,江湖中人大多都是只传招式,不说道理,因而如果骤然间使出以前的江湖上久不露面的剑法,能起突然之功,再说仓促间,除了绝代大高手,一般都不能立刻识破其破绽,而且使出此剑法的人要是知道这招的大破绽在哪里,一看对方有破解这招的意图,立刻变招,那么一样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萧意平看到这些记述,恍然大悟,只见其后详细地写了许多以前江湖上的威力极大的剑法,又述其破绽,萧意平以前面的剑理加以验证,更加明白前面所说的了。当下把那些剑法都记了下来,心想:“怪不得以前有人一使出绝迹江湖几十年的剑法,都有诺大威力,旁人都羡慕不已,原来是这个道理。” 萧意平记下的剑法其中有几招特别奇怪,之中有剑法的名称为号称为天下第一(你浏览的小说来自七七手机网:http://77txt ;更多精彩热门电子书下载,请访问七七手机网)攻招,天下第一(你浏览的小说来自七七手机网:http://77txt ;更多精彩热门电子书下载,请访问七七手机网)守招,天下第一(你浏览的小说来自七七手机网:http://77txt ;更多精彩热门电子书下载,请访问七七手机网)慢招,天下第一(你浏览的小说来自七七手机网:http://77txt ;更多精彩热门电子书下载,请访问七七手机网)快招等等不一而足,萧意平看了真是匪夷所思,不禁为之绝倒。 

  萧意平直到翻完了最后一页,才伸了伸手,站了起来,也不知过了多少时辰,推门一看,见门外日正当头,原是正午了,心想:“原来我看了一天多了,到了第二日的正午自己还犹不知。这时照客僧送饭进来,笑道:“施主看书真是痴迷,昨日我送饭过来,施主原封没动,到了晚上,我给施主点上蜡烛,施主都是不觉。” 萧意平听了连忙道谢,这时肚子已是饿了,便大吃了一顿,虽是些素食,但吃的也是很香。 

  此后的日子,萧意平就在少林寺专心研究剑法,有时累了就在寺里闲逛,除了藏经阁之类的要地,少林寺的别处对他也是不拘。在少林寺内又看到了秦王李世民给少林寺的书信的碑文,那时皇帝下旨为“诏” ;诸王下旨为“教” 。所以这封信为“秦王教书” 。全文是:“太尉、尚书令、陕东道益州道行台、雍州牧、左右武侯大将军、使持节、凉州总管、上柱国、秦王李世民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寺主以下徒众、军民首领、士庶等: 

  比者,天下丧乱,万方乏主。世界倾沦,三乘道绝。遂使阎浮荡覆,戎马载驰,神州糜沸,群魔竞起。 

  我国家膺图受,护持正谛。驭泻飞轮,光临大宝。故能德通黎首,化阐缁林。既沐来苏之恩,俱承彼岸之惠。 

  王世充叨窃非据,敢逆天常,窥觎法界,肆行悖业。 

  今仁风远扇,慧炬照临,开八正之途,复九寓之迹。法师等并能深悟机变,早识妙因,克建嘉猷,同归福地。擒彼凶孽,廓兹净土。奉顺输忠之效,方著阙廷;证果修真之道,更宏像观。间以欣尚,不可思议。供养优赏,理殊恒数。 

  今东都危急,旦夕殄除。并宜勉终功,以垂令范。各安旧业,永保休憩。故遣上柱国、广德郡开国公安远往彼,指宣所怀。可令一二首领立功者,来此相见,不复多悉。四月卅日。” 

  萧意平见了遥想当年少林寺诸僧的风光,不禁大是羡慕。又想当今朝廷的腐败专横,哪里有可以报效的明主呢?不禁又是惆怅,想起当今江湖,魔侠难辩,颇难处之,更是难过。萧意平迎风惆怅,良久放罢,便沿路回去。 

  这日早上,萧意平练罢剑法回房,照客僧送上斋饭来,是一碗稀粥,几个馒头并咸菜。此时,钟声响起,照客僧喃喃合十叨念,萧意平看的多了,不知他念的是什么,不由奇怪,以前不好问,这时和这个和尚撕混的有些熟了,便等他念完道:“小师父,不知你念的是什么,能否告诉我知?” 那照客僧笑道:“我们佛家,每逢做事情前,都要念佛偈,也没什么希奇的。刚才我闻钟声念的乃是:闻钟声,烦恼轻;智能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萧意平听了觉得好玩,又问道:“那穿衣服可有佛偈。” 照客僧道:“著衣 :若著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著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萧意平道:“散步可有?” 照客僧道:“行步: (不伤虫)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萧意平道:“洗手,洗脸呢?” 照客僧道:“洗手:以水盟手,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净面: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萧意平听了纳罕不止,笑说道:“如厕总该没有了吧!” 照客僧道:“登厕: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 法。其实施主不必好笑,就是剃发,睡眠, 沐浴等都有佛偈。剃发:弟除须发,当愿众生,远离烦恼,究竟寂灭。睡眠: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稳,心无乱动。沐浴: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这个不过是各个行业有各个行业的规矩罢了。你看武林人有武林人的规矩,官场上有官场上的规矩。我们佛家弟子,时时向佛,言与身合,方能有一日证得大道。” 

  萧意平道:“小师父说的是,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在下受教了。” 照客僧道:“不敢。小僧见识浅陋,胡言乱语,施主莫怪。” 萧意平道:“小师父说的大有道理,在下怎么会怪呢!还要多想受小师父的教诲呢。” 那照客僧一笑道:“既如此,我倒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说。” 萧意平忙道:“请说无妨,在下洗耳恭听。” 照客僧道:“我看施主来我寺中,一味贪恋武学,费寝忘食。虽我少林以武学显于当世,但我寺不以此为耀,却以宏我佛法为任。施主既有缘来寺,为何不参悟些佛法呢?以明心见智,那样对于武术之道,也是大有补益的。” 萧意平听了顿足道:“我真是舍本逐末,多亏师父指点。” 照客僧道:“指点不敢,施主可去藏经阁借书观看。没有别事,小僧去了。” 说完合十一礼,自去了。 

  萧意平听了这照客僧的话,方从那本《剑典》里醒悟出来,每日去藏经阁借书,藏经阁的僧人都很和善,见他借书观看都是欢喜,说是此乃结的是善缘。又指点萧意平只看些粗浅的佛书。萧意平就这样每日学些佛法,又练习剑法,竟领悟得更多起来,连内功也进益颇深。 

  这日,萧意平看的是《百喻经》里的一个故事:乃往过去无量劫时。有一人游于旷野。为恶象所逐。怖走无依。见一空井。傍有树根。即寻根下。潜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啮树根。于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人。下有毒龙。心畏龙蛇。恐树根断。树根蜂蜜。五滴堕口。树摇。蜂散下螫斯人。野火复来燃烧此树。 

  王曰。是人云何受无量苦。贪彼少味。尔时世尊告言大王。旷野者喻于无明长夜旷远。言彼人者喻于异生。象喻无常。井喻生死。险岸树根喻命…黑白二鼠以喻昼夜。啮树根者,喻念念灭。其四毒蛇喻于四大。蜜喻五欲。蜂喻邪思。火喻老病。毒龙喻死。是故大王。当知生老病死甚可怖畏。常应思念。勿被五欲之所吞迫。 

  而时世尊重说颂曰:“旷野无明路,人走喻凡夫。大象比无常,井喻生死岸。树根喻于命二鼠昼夜同,啮根念念衰,四蛇同四大。蜜滴喻五欲,蜂螫比邪思。火同与老病,毒龙方死苦。智者观斯事 ,象可厌生津 。五欲心无著,方名解脱人。 镇处无明海, 常为死王驱。 宁知恋声色, 不乐离凡夫。” 

  萧意平看了心想:“这个故事赵姐姐给我讲过,原来出处在这里。我以前很是不明白姐姐,现在我有些明白她了,她说的道理我也明白很多了。我这半年多的经历真是奇之又奇,可是我懂了很多以前都不懂的事情,我长大了。我以前自以为是个大人了,原来都是假的,现在我才是大了,看事情没以前那么胡涂了。” 萧意平回想起过往的事情,心情不能平复宁静,忽然对赵飞鹤等思念不已,便想:“我还是先回魔教看看,看看凤儿后,就去找赵姐姐,姐姐说以后她自来找我,她不知什么时候想起我来呢!我看完凤儿就找她去,至于弦儿,唉,我没脸见她,以后遇见再说吧!” 萧意平想起情事,不禁又是头痛,想起佛说人生八苦,不禁摇头苦笑。嘴上念道:“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