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世宠妻-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转过身,对盈袖道:“你胆子大不大?”
    盈袖点了点头,“当然大,你要做什么?”
    盛青蒿指着自己的药箱,“去拿一套同样的东西过来穿戴上,给我做助手。”
    盈袖看了看谢东篱。
    谢东篱微笑着颔首,“照盛公子说得去做。”
    盈袖便大着胆子去盛青蒿的药箱里翻出了同样一套白色帽子、袖筒和手套。
    她一一穿戴好了,来到盛青蒿身边。
    皇后齐雪筠的床前,就只有他们两人站着。
    别的人都在三尺以外探头观望。
    谢东篱和皇太孙元应佳并肩站在一起,目光都定定地看着盛青蒿手上那柄狭长的柳叶刀。
    盛青蒿先给皇后齐雪筠用了幽灵兰制的秘药,这种药能让患者感觉不到疼痛,进入假死的状态。
    太孙妃唐海嘉依偎在皇太孙元应佳身边,目光却在元应佳脸上。
    过了一会儿,她看见元应佳全身一震,双眼瞪得比铜铃还大,也忙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结果看见盛青蒿手持柳叶刀,正将皇后娘娘脸上的皮揭了起来,露出底下红红白白的血肉,顿时心里一阵作呕,哇地一声吐了出来。
    “滚出去!”盛青蒿头也不回地呵斥道。
    盛青蒿这次本来也没打算让皇后齐雪筠好过,只让她不死就是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明知人越多,感染的风险更大,还是依然邀请了这么多人进来观望的原因。
    呕吐物会污染这里的环境,可能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所以这人是一定要赶出去的。
    太孙妃唐海嘉自己也受不了,马上扶着宫女的手快步走了出去。
    而盛青蒿此时已经将皇后娘娘鼻子上的几根软骨取了出来,放到盈袖捧着的铜盘上,发出咚咚的轻响。
    “盛公子,这是什么东西?”几个太医忍不住问道。
    盛青蒿微笑着道:“这些是猪骨头。”顿了顿,又道:“猪脚趾骨。”
    盈袖也觉得要吐了。
    为了变成另外一个人的样貌,将猪脚趾骨头放到自己鼻子上,做出挺直的样子,这是什么样的精神啊!
    盛青蒿一边往外扒拉东西,一边道:“这人挑的还真不错,特意找的脸型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这样就简单多了。”
    “简单?”盈袖偏头看着托盘上的几根软骨,“这很简单?”
    “如果脸型不一样,就需要削骨,那是最难的。就我们盛家,也做不了这种手术。”盛青蒿摇了摇头,“而隆鼻子、垫下巴、开眼角,甚至丰嘴唇,就容易多了。”
    说到这里,盛青蒿还不怀好意地瞅了皇后齐雪筠的胸部一眼。
    盈袖无语地别过头,不想再看皇后齐雪筠那张假面。
    盛青蒿很快将皇后齐雪筠鼻子和下巴上的东西取出来了,将柳叶刀放下,又拿了细针和羊肠线出来。
    盈袖一愣,“盛公子拿针线做什么?”
    盛青蒿严肃地道:“皇后娘娘的眼角是开过的,为了还原她的真面目,必须给她把开过的眼角缝起来。”
    
    第441章 上眼药
    
    屋里屋外寂然无声,除了盛青蒿飞针走线,羊肠线拉过皮肉的声音偶尔嗤啦作响。
    皇太孙元应佳脸色煞白,终于受不了了,他闭上眼睛,不敢再看那幅血淋淋的场景。
    盈袖镇定地端着托盘站在盛青蒿身边,偶尔见他额头有了汗,就照他先前的吩咐,用白巾子给他擦去。
    不知过了多久,屋门外面的人等得腿都麻了,才看见皇太孙元应佳扶着太监的手走了出来。
    他对回廊下坐着的元宏帝躬身道:“皇祖父,里面皇祖母的病……已经治好了。”
    “好了?”元宏帝站了起来,“那醒了没有?”
    盛青蒿背着药箱也走了出来,先对元宏帝行礼道:“陛下,皇后娘娘脸上的东西,我都给她取出来了,该做的手术也都做了。但是目前她还在沉睡当中,醒了之后,也要等十四天才能拆线。”
    “拆线?”
    “对,因为要将她的脸皮全部揭起来,才能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东西取出来后,脸上当然有伤口,所以我给她缝起来了,包扎了一下。”盛青蒿说着,转身对跟在他后面出来的盈袖道:“把从皇后娘娘脸里面取出来的东西呈给陛下御览。”
    盈袖捧着托盘,将那些软骨送到元宏帝面前,一边道:“听盛公子,这些是猪骨头。”顿了顿,又补充道:“猪脚趾骨……”
    她的话音刚落,院子里就响起一阵阵作呕的声音。
    元宏帝闭了闭眼,心里也一阵恶心,但还是忍住了,转头问皇太孙元应佳:“这些东西。真的是从你皇祖母脸里面取出来的?”
    皇太孙元应佳别过头,根本不敢看托盘上的东西,惨白着脸点了点头。
    “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看来朕真的要给北齐皇帝修书一封,仔细问一问了。”元宏帝脸上一派沉重,扶着总管大太监的手站了起来,吩咐道:“摆驾回宫。”
    盈袖忙道:“皇祖父。那皇后娘娘怎么办?”
    “佳儿。你送你皇祖母回宫吧。”元宏帝同情地看了看他,“记得要小心些,别经了风。见了水,病情加重就不好了。”
    元应佳低着头应了,很快命人将皇后齐雪筠抬了出来,送回宫里去了。
    虽然大家暂时没有看到皇后齐雪筠的真面目。但是先前那幅尊容实在太过惊悚,大家的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静。根本就想不出所谓的“手术”之后,皇后齐雪筠会变成什么样子。
    几个太医目睹了盛家后人神乎其神的医术,都是感叹不已,可惜盛青蒿做完“手术”。已经是累得话都说不出来,要回去安歇了,没有跟他们再细细探讨钻研。
    眼看天色不早了。吊唁的人逐渐离去,亲王府安静下来。等着明天迎接更多的宾客。
    谢东篱和盈袖回到房里,两个人坐到榻上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今天多谢你了。”谢东篱握住盈袖的手,举到唇边,低头亲了一下。
    盈袖笑着摇摇头,“我应该的。”
    刘灵筠也是她的婆母,为婆母当日受到的冤屈张目,不是她这个做儿媳妇的应该做的吗?
    盈袖靠到谢东篱怀里,“婆母过世的早,这是我仅能为她做的事。”
    “不,你还能做别的事。”谢东篱圈住她纤细的腰肢,语声中带了点调笑。
    “还有什么?”盈袖抬眸,有些傻乎乎地问道,“上坟?上香?”
    谢东篱忍住笑,在她面上亲了一亲,“你还能对她儿子更好一些。她一定会更高兴。”
    盈袖怔了怔,才明白过来,忍不住握拳在谢东篱胸前捶了两下,“真是不知羞……难道我对你还不好吗?”
    “当然好,所以我说的是更好。”谢东篱低头,含住她的唇瓣,含含糊糊说道。
    “已经好得不得了了,还能怎么更好?”盈袖双臂圈住谢东篱的脖颈,整个人偎了过去。
    谢东篱在她耳边低低地笑,“自己想。要我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盈袖嗔了他一眼,正要说话,屋外传来采桑带着笑意的咳嗽声,“五爷、五夫人,晚饭送来了,请问摆在哪里?”
    两人忙松开彼此。
    盈袖揉了揉自己的胳膊,道:“摆到暖阁来吧。记得让小厨房烧热水,吃完要沐浴。”
    采桑笑着应了,带着下人送进来热乎乎的饭菜,伺候盈袖和谢东篱用了晚饭。
    吃完晚饭,盈袖和谢东篱携手到院子里消食散步。
    外院的灯笼都点了起来,映得半边天空红艳艳的。
    谢东篱拉拉她的手,轻声道:“我明儿就走了。”
    盈袖点了点头,眷恋地看着他,“你好生治病,完了记得早点回家。”
    谢东篱“嗯”了一声,抬眼看着外院的方向,又道:“皇后这边你不用担心了,到我回来之前,她都翻不起风浪的。记得别让她死就行,不然麻烦可能更大。”
    盈袖又应了一声,“我省得。”说完又讥嘲笑道:“就算我想,皇太孙殿下也是不肯的,他一定会尽全力保护皇后娘娘。”
    “这是自然。”谢东篱一点都不奇怪,“北齐那边,我还要动点手脚,拖住夏凡,免得他跑到东元国兴风作浪,你们不一定招架得住。”
    夏凡统领北齐锦衣卫,手下能人辈出,当然,夏凡最厉害的,还是他自己的本事。
    连谢东篱都忌惮他三分。
    “夏凡肯定会来的,凡春运可是他唯一的外甥女,听说是当女儿待的,你能拖住他吗?”盈袖有些不信。
    谢东篱深吁一口气,“不管成不成,总得试一试。”
    他没有把话说满,但是已经送出消息,命令东元国在北齐的间者见机行事。离间夏凡和北齐皇帝。
    夏凡再厉害,没有北齐皇帝支持,他是没有可能跟东元国整个国家斗的。
    也只有北齐皇帝,能够治住夏凡。
    ……
    此时的北齐京城,夏暗香和两个婢女被抓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
    夏凡看了秘报,气得七窍生烟。一拳打穿了锦衣卫大堂鲜红的梁柱。
    “东元国那帮子人敢动暗香!我看他们都是不想活了!”夏凡的脸色变得紫涨。说出的话粗声粗气,十分吓人。
    “督主息怒!县主既然在东元国遇险,您看。要不要找圣上搬救兵?”夏凡的手下忙劝说道,提醒夏凡,这件事是两国之间的事,光他们锦衣卫。可能还救不了夏暗香。
    夏凡坐回虎皮太师椅上,眯了眯眼。想了一会儿,才问:“圣上这几天心情怎么样?”
    齐孝帝这些天听说余毒又发作了,几天没有上朝,只用内库里仅有的几块解毒石吊着一口气。
    那解毒石还是从前朝大周余留下来的。没有多少,但是如今被齐孝帝用得差不多了。
    北齐京城所在的位置,就是前朝大周的京城。
    可以说。对于大周的继承,北齐一向自诩是正统。
    它继承了大周的京城、继承的大周皇室的国库和内库。也继承了整个中州大陆的北面一大片土地。
    东南和西南两块土地被东元国和南郑国瓜分。
    北齐历代皇帝一直是心心念念,想恢复大周的荣光,非要一统三国不可。
    但是不知怎地,就像是被诅咒一样,每次到了有可能摧毁南郑或者东元的时候,北齐内部就会出岔子,自乱阵脚,让屡次南征都无功而返。
    近百年来,北齐有两次南征最接近统一的时候。
    一次是北齐大军刘常雄还在世的时候,另一个就是三十年前,当时还是北齐太子的齐孝帝带着义妹齐雪筠出访东元国,大军压境,逼元宏帝就范。
    但是这两次,北齐国内部莫名其妙就出了乱子,逼得他们不得不撤军。
    刘常雄那次,是这位大将突然暴毙,然后家人横死,只留下一个女儿,被北齐老皇帝收为义女,改姓齐,封了公主,就是后来嫁到东元国做继后的皇后齐雪筠。
    当时北齐国南征完全靠大将刘常雄的不世神威,所向披靡。
    可惜他一死,北齐军队就成了一盘散沙,被南郑国军队打得屁滚尿流,甚至一度突破北齐和南郑的国境线,往北齐境内追了一百多里,后来那一百多里就被南郑国占着不还了。
    这一次南郑国内乱,北齐皇帝大喜之下,便派了大量北齐军队往西南收复当初被南郑国趁乱占领的那一百多里领土。
    南郑国新任皇帝郑承为了坐稳皇位,将绝大部分军队都调往京城保护自己,于是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