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宴图在汉魏时期的墓葬中就大量出现了,但在唐代一度销声匿迹,到宋金时期再度成为着重表现的内容。只是这一墓却是明代的,明代对于备宴图是很少的,很少见,明代是多是表现世俗的。
为何说是明代呢?因为从备宴图中侍女的服饰就能看出这是明代的服饰,而且看墓周围的特色都能看出是明代墓。
墙壁上有这么一行字:“墓有重开日,人无再少颜。备宴款佳宾,百年后来者!”
字不多,才二十个字,可这二十个字是让所有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面具人和任风也跟着曹郁森等惊讶就正常了!难道墓主人已经是知晓了,会在百年之后,他的墓会被打开,只是他已经死了,不能再亲自地招待前来此墓的人,只好是备下这一桌酒席,以显示主人好客之道。
真有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吗?百年后的事情都能算出?毕竟可是直指百年之后啊,这一墓很具明代的色彩,要是明末的话,那距今应该是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其壁画上留字百年后来者,是直接点明了曹郁森等人的身份了。
再想到,利用害虫把树浆的凝固物给化解了,从而是露出了一机关,可以用力地一拉,就把墓道给打开,都在显示着主人是在欢迎贵宾呢!
第222章 唐太宗和袁世凯的防盗墓妙计
既然曹郁森等是贵客的话,想必是没有什么危险吧?这个墓是十分轻松地过去了吗?
可要是反过来一想,这是墓主人麻痹,放松盗墓贼,从而机关一再地启动,把盗墓贼给全部击杀,那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了。
因为想到了这一点,不但没有一丝兴奋之色,相反却是担心极了。
曹郁森近前一看,那些菜还真是能看得出是些什么东西来,就连那莲藕汤还在里面呢!
据说长沙马王堆时也曾出土过莲藕汤,人双手是捧着碗,还能见到汤在里面荡漾着,可是随着氧气等的进入,莲藕汤随之就消失了。那可是汉代时熬制的,跨越了两千年啊!
现在这是明代的莲藕汤,还清晰地呈现在了眼前!不止如此,桌子上的菜虽然是腐烂了,可同样能分辨出来是什么东西。
核桃壳保存完好,虽说桃子已变成了一个桃子核了,桃肉早已不见了,还有排骨上的肉也不见了,是真正的排骨了。
毕竟百年的沧桑是可以改变很多的,能让人看见百年前的酒桌的菜还算是很不错了。至于那一坛坛的美酒嘛,那还是存在的,没有挥发的,酒的保存期相对来说是十分长久的。
曹郁森看了,笑了,说:“看这架势,还真是啊!想要款待我们呢!这墓主人可真是好客啊!哈哈!不过看这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是好菜来着的!只是时间太久远了,过了保质期,我们就消受不起了!就怕……”
曹郁森一想到什么,他就闭嘴不言了,要是成了鬼,在墓里陪墓主人的话,这一桌子菜什么保质期过了,当然就算是这一桌菜都糜烂了,过期了,对于里面的莱说不用怕呢,毕竟鬼吃东西,怕什么保质期啊!虽说是想到这一点,可曹郁森是不能说出来的。
张秋池也笑了,说:“好吧!这么好客的墓主人,我们不一路前进,走进去,会觉得对不起墓主人的!”
曹郁森一点头,便是要往前走了,其他人是紧跟着曹郁森等人的脚步一直往前而行。
波汝这个女孩子嘛,刚开始进来的时候,是有些害怕的,可是在见到了前面立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这样的字:“欢迎回家!族人!”
众人一看,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刚才有一桌酒菜是要款待贵宾,而现在呢?又有了一块石碑,这是在欢迎族人回家!
这么说来,众人之中,是有与墓主人有关的人了,他就藏在众人之中,只是不知道这是好事呢,还是坏事?
墓主人与盗墓贼是天生的冤家,双方一起冲突的话,躲藏在众人之中的族人就会乘机发难了,那时可就危险了。会害死大家的!所以真能把这个墓主人的族人给揪出来的话,大家就会安全很多了。
于是人们是你看着我的,我看着你的,都想把这个坏蛋给揪出来不可,可是你左看右看,就能看出来?坏人的额头上可不会贴着标鉴说自己是坏人啊。
面具人便出声了:“大家不要自己慌乱,你们要记住这一点,要相信自己的伙伴!下斗干活之时,你身边的伙伴就是你最能信任的!要是连自己的伙伴都信不过的话,你还能相信谁啊?只有信任才是我们活下去的唯一依靠!”
面具人看到大家对他的话是不怎么相信的,人都是自私的,谁也不想把自己的性命交到别人的手上呢。
面具人这才继续说:“你们要清楚这一点,墓主人为了防盗,他会用尽一切的法子!他先是在墓|穴入口处摆了一桌的酒菜,以示意他是好客的,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假象,他不乎别人来倒斗,是因为墓里一定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现在再立一块石碑在这里,更是引起入侵者之间的猜忌,只要是前方有什么危险的话,就会陷入自相残杀之中!”
任风是立即响应了:“是啊!大家一定要听从他的话才行!墓|穴前的东西不过是故弄玄虚,想要引起我们的猜疑!”
面具人又说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就是做出样子来给世人看,说我倡导薄葬,我的陵墓不会有很多的陪葬品,值钱的东西不多!就想用这一计来骗过别人,从而不让人去盗他的陵墓,只是没有想到温韬此人的横空出世,盗空了昭陵,事实证明昭陵不如所宣称那样的是薄葬,实际上有许许多多的宝贝。这一计嘛自是失败了!”
众人懂得唐太宗的昭陵这一件事是史实,是真真实实的,一想,也能想到这一墓的墓主人说不定还真是在使计,在与盗墓贼斗智斗勇之中。
面具人又继续说了:“袁世凯为了不让别人盗他母亲的坟墓,也学李世民向外宣布是薄葬?不行!看看李世民等吧,还不是照样被盗了个底朝天!连骸骨都不能幸免。左思右想之下,袁世凯使出了一计!让当地的官府汇报袁世凯的母亲坟墓被盗了一空!不久之后,把盗墓贼给抓住,从而是斩首示众。”
众人都在认真地听着,面具人很满意便又说:“实际上,你们知道吗?这些盗墓贼是谁的人?是袁世凯派人假扮的!他就是要做出一个样子,让世人都以为他母亲的坟墓是一个‘老主子’,早被盗空了!发既然是盗空了,谁又会去盗呢?不是白费功夫吗?正是袁世凯这一计,躲过了民国时许许多多的盗墓贼,可最终还是躲不过专家和教授啊!只因是从袁家人的嘴里知道了真相……”
众人一头黑线,还别说,袁世凯真牛逼啊!这一计使得啊,瞒过了世人,可没想到,最终还是政@府从袁家人的嘴里得知了,从而躲不过专家和教授的“保护”。
要是时过境迁,经过百年,千年,没有什么机缘巧合的话,别人明知是你袁大总统母亲的坟墓也不会去盗的,一个已被盗掘一空的坟墓岂不是白费力气?
除非是什么雷轰出,有财物,或是有人避难进去啊,发觉有财物,才会去盗吧!这一计,在汲取了唐太宗计策失败之后的增强版,确实是高明了。
可惜啊,可惜,还是躲不过专家和教授的保护!太可惜了!时运不济啊!
第223章 茶马古道背夫的装备
面具人因此说:“因此,大家知道了吗?为了保护坟墓的安全,可谓是什么计策和方法用上了!无所不用其及啊!如今入墓的酒菜以及这石碑,是墓主人的计策也说不定!我们大家一定要相信同伴!再大的风险我们也能闯过去!”
“好!好的!听从领头的!”还别说,面具人可真有两下子,这么轻轻地言语就令得众人都团结一致了。
这一下,曹郁森也不得不高看了几下面具人,说真的,钱哥也是知道的,在去盗将军墓的时候,就是大家的互不信任,起了内讧,那时钱哥就和曹郁森等一起逃命了。
现在眼看着这一幕又要再现了,可如今面具人这么几下,就是拨动了众人的心弦,把众人的士气都提高起来了,让他们团结,面具人有真功夫!
钱哥看着面具人,又看了一眼任风,他对任风是知晓的,任风傲得很呢,就算是有幕后老板的命令,可他表面上服从,多多少少都会有阳奉阴违的现象,还有不平摆在颜面之上,现在没有,就知是面具人已用了真本事折服了这个兵痦!
敌人越有才能,越有本事,这不是一件好事!何况自己还得在前面充当炮灰的角色,那就更加地困难了。
张秋池偷偷地在曹郁森的耳边说:“郁森啊,你怎么看这一墓?”
曹郁森说:“说真的,我是一点头绪也没有的!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不过我总觉得百年后来者是有所指的,还有族人,绝不是虚假乱来的。不过以现在的形势面具人所做的是最好的选择了!稳定众人的心,不出差错!”
张秋池说:“那我们就得小心了!前路茫茫,还不知是有什么!”张秋池边说,手中的手电筒可不含糊一直光照着前方,以防有什么意外的忽然出现。
“你们看!那是什么!”张秋池眼尖,他看到了前方,尤其是挺高的东西,用手电筒一照,这是长方形的东西,绑得紧紧地,在经历了百年之后还完好无缺地放在这里。
打史尔一看就看出来了,说:“这,这个会不会是以前茶马古道上的背夫背上的藏茶啊?”
打史尔说着就是三步并作两步地走上前去,他要查看个究竟,这一下,是看清了!没有错!就是背夫的装备!奇怪啊!这里怎么会有背夫的装备呢?而且把背夫的装备放在这里,用意何在啊?
曹郁森和钱哥上来了,并且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打史尔便回答了:“在过去茶马古道上会有背夫,每一位背夫背上,是重约两三百斤的藏茶。可以看到那两三百斤的东西加在一起,那长度可是与人齐高了。你这两三百斤的重量,他们一旦背上,就得从起点一直背到终点,中途是不会卸下来的。因为不借助别人的辅助,没有人能够再把这两三百斤的藏茶再次背起来。”
曹郁森惊讶了,说:“哇噻!可真是厉害啊!这一背就是背两三百斤的东西啊!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还不能卸下来休息,天啊!那不累死吗?人是血肉之躯,可不是钢铁啊!”
打史尔点头,应道:“是啊!当然是会累!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休息方法。他们靠手上拄着的T形拐杖了。茶马古道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上七下八平十一。什么意思呢?指的就是背夫们上山每走七步,下山每走八步,平地每走十一步,就要靠着T形拐杖歇一歇。茶马古道上因此留下了一个个数不胜数的小危――拐子窝,它们是背夫们行走茶马古道艰辛旅程留下的印记,也是汉藏民族友谊的见证。”
曹郁森明白性地点点头,打史尔便说:“藏人因为缺少蔬菜,肉在饮食中占据极大比例,因此,具有解腥去腻作用的茶是比粮食更珍贵的物事――‘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才会形成了茶马古道,这一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