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王兴顺将一份会议纪要推到王秀英面前:“秀英哪,农庄不能再这样无偿使用你那个稠平市场的摊位,所以前两天大家开了个碰头会,一致同意以租用的方式继续使用稠平市场那个摊位。租金先按目前市场摊位的平均租金每个月七十元,半年一付,然后再定下个半年的租金。你看行不?”
目前稠平市场除了转让火爆,出租同样十分火爆,王秀英那个摊位别说七十元,一百元一月也有人求租。
之前王秀英还真没有想过要收租金,毕竟她在清溪农庄是占了一成股份的,就算她从来没下地,就算清溪农庄如何扩大,都没有稀薄过她的股份。
如今那一成的股份,每月的分红哪个月都超过一百元。
“不用了吧,真要收了租金,我都不好意思拿分成了。”王秀英拒绝的十分干脆。
“那不一样,若没有你就没有清溪农庄,那一成的股份无论清溪农庄如何发展都是定的,得到所有清溪农庄庄户认可的。
可是摊位却是你个人的,农庄已经无偿使用了整整一年,如今农庄已经上了规模,没有道理继续无偿使用摊位。
那个摊位每天都有人来问我们出租不出租,他们给的租金一个比一个高,农庄里几乎人人都知道,因此每个月七十的租金,其实还是农庄占了大便宜。”王兴顺与张青杨、王林宝相视一眼,并不认可王秀英的拒绝。
王秀英这才接过会议纪要,认真地看了一遍,再三考虑之后,总算点了头:“既然大家都有这个意向,我再客气反倒让大家都不自在。”
王兴顺三人再次长长地松了口气,张青杨从王林宝那里接过一份早先写好的摊位租用合约放在王秀英面前。
经过一年多的历练,清溪农庄的这几位当家人,对于如何撰写合约已经是手到擒来。
不过王秀英依然十分仔细地看了一遍,既然要订下合约,就要慎重对待这件事。
确定合约没有问题,王秀英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王兴顺等三人也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第一个半年的租金,你数数。”王林宝收好其中的一份合约,然后数出四百二十元现金交给王秀英。
王秀英依然认认真真地数好钱,然后写了张收到清溪农庄使用稠平市场一号摊位半年使用费的收条。
稠平市场摊的事情暂时就告一段落。
接下来自然是关于清溪农庄在新市场购买摊位的事情,既然王秀英提议,王兴顺觉得就有必要考虑,毕竟他们是眼看着稠平市场摊位从区区五百一短短一年里涨到一两万的。
似乎眨眼之间王秀英和林家都成了万元户了!
这在一年前谁能想到?!
所以他们必须跟上王秀英的脚步,只要这样清溪农庄才能有大发展,他们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富裕。
第二百一十七章是她看走眼了吗?
虽说新市场地理位置不被人看好,可是谁又能保证那不是第二个稠平市场呢?
不过现在清溪农庄的决策并不是他们几个能够拍板决定的,作为农庄的当家人,他们有责任引领农庄发展,让大家共同富裕起来,不过一些大的决策还是需要大家表决通过的。
当然有了王秀英的提点,又有稠平市场的先例,很快清溪农庄在新市场一楼的农贸商品交易区购买摊位的决议得到了农庄上下一致赞同。
新市场首批摊位和铺面在正月十八这日正式发售。
一九八一年的正月十八,公历二月二十二日,正好是个礼拜天。
已经进入高考前最后一个学期的王秀英,依然决定每周回一趟清溪镇。
尽管王秀诚一再表示他会好好听金老师的话认真读书,张家也两三表示每周末会接王秀诚到张家度周末,王秀英依然雷打不动。
进入高考的最后一个学期,一中高二年级周六下午也安排了课程,因此已经开学一周的王秀英是周六天快黑的时候才搭了赵队长的车回到清溪镇。
这让王秀英觉得她自己的坚持似乎有些问题,今天若不是搭了便车,也许压根就回不了清溪镇。
“姐,我真的可以的,你别担心我。离高考只有四个半月的时间,姐别把时间浪费在路上。要不每个礼拜天我跟着青杨哥他们送菜的车去县中看你?”已经九岁的王秀诚越来越懂事了,看着明显有些疲惫的王秀英心疼极了。。
让王秀诚跟着送菜的车进城看她,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那样一来,原本礼拜天可以睡个懒觉的王秀诚连一天懒觉都睡不成了。
王秀英摇了摇头,与王秀诚打个商量:“这样吧,你也别每个礼拜都往县城跑,我也不每个礼拜往家跑,你隔一个礼拜进城,我隔一个礼拜回家,你看怎么样?”
王秀诚一听还真是个好办法,拍手叫好。
这次回清溪镇,王秀英与王秀诚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因为周日这天,就是Y县新市场预告对老商户发售的日子,王秀英少不得要与林海生还有王兴顺等人去发售现场。
新市场的交通着实不方便,幸亏林家和清溪农庄都购买了车子,就算只是农用车,总归也是车子,一路摇晃着开到了新市场的建筑工地。
说是建筑工地,其实不过是片山坡地。
因土质不好,大多都是荒着的,就算稀稀拉拉的有那么几块地,也因还在正月里也没种什么,看着格外荒凉。
“你们可来了!”王秀英刚从车上下来,就看到许如棎一脸欣喜地快步迎了过来。
“这路太难走了,要不是有车,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呢!”王秀英抱怨道。
许如棎的脸上闪过一丝羞愧,县里可用的资金少,若不然也不会将新市场选在这片鸟不拉屎的地方。
许如棎也不过片刻的停顿,很快就朗声笑着说道:“放心,交通绝对不会拖新市场的后退,县里已经有了交通发展规划,这一片以后的交通比稠平市场那边只会更好,绝对不会差!”
许如棎这话无论真假,多少给了到场的商户一个定心丸。
其实王秀英抱怨归抱怨,对这里的交通却是不担心的。
前世她虽说没什么时候逛市场,不过这个市场她还是来逛过,掏过些便宜的小东西。
她知道在新市场投入使用的同时,也会开通直达Y县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的公交,而且不只一路公交。
刚才她之所以抱怨,一是因为今天实在被颠得有些难受,二也是给许如棎一个向大家通报交通规划的台阶。
很快县长、县委书记也都来了,今天其实也是新市场开工典礼。
一番仪式完毕,公务繁忙的县长、县委书记坐上车扬长而去,接下来的才是现场发售。
因为是招商式的预售,这次是需要直接交全款的。
大家能够看到的也就是新市场的平面设计图,要从这个平面设计图选出自己满意的摊位,难度极大,说白了就是看看大家有没有瞎猫碰上死耗子的运气。
也正因为如此,直接吓退了一部分有购买意向的商户。
然后就是价格。
一楼因为是摊位,这次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稠平市场转让的价格,每个摊位的预售价为两千元至五千元不等。
那些以为能够如稠平市场发售时几百块就可以买个摊位的小商户,陷入深深的失望之中,这样又吓退了一部分人。
王秀英根据前世的记忆,替清溪农庄定下了连在一起的两个摊位。
一直注意着王秀英的许如棎发现王秀英并没买他认为最好的摊位,反而要了两个他并不看好的摊位。
小姑娘这次到底是怎么了,是她看走眼了吗?
许如棎有些着急,趁着王秀英还没交纳摊位费的时候,拉着王秀英去一旁说起了悄悄话:“秀英哪,我觉得那个一号二号位应该更好些,出面子啊,你怎么反而要了十七、十八号摊位?”
“一号位和二号位的确最出面,只不过也最贵啊,清溪农庄才起步,又一直在扩张,资金上有些难,那十七、十八号摊也是连在一起的,我觉得还是不错的,至少不用大家再从家里拿钱出来凑。”王秀英将清溪农庄的状况一说,许如棎也无话可说了。
清溪农庄那些农户家里是什么样的状况,许如棎还是了解的,最先加入清溪农庄的那几家也许还能拿出些钱来,刚刚加入的那几户可就难了。
事实上王秀英也只说了其中并不算理由的理由,真正的理由却是王秀英没法说出口的。
因为这里所有的人只有她知道,前世十七、十八号摊位那边是开了一道门的,那两个摊位的地理位置应该比一号、二号摊位更好。
既然王秀英选了十七、十八两个摊位,那就这两个吧,反正一号、二号摊位位置好,不怕卖不出去。
如此一想许如棎也就没再多说,又问了一些王秀英自己的打算。
王秀英在稠平市场那边只留了个一号摊位的事,许如棎也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知道她这是抽钱出来买新市场的摊位。
不对,应该是新市场的铺面。
“我舅舅他们这次只准备买一个铺面,我倒想多买两个,还不知道手上的钱够不够呢!”王秀英给了许如棎一个羞涩的笑容。
许如棎有些发愣,还真有些被王秀英给惊到了。
这小姑娘的胆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说真的,自从新市场的选址定下来,许如棎的心里没一天不打鼓!
这交通实在太不方便了!
虽说县里已经有了规划,谁知道能不能跟上呢!
第二百一十八章再次成为穷光蛋
许如棎想提醒提醒小姑娘,可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只能默默地念了句抱歉,将提醒的话及时咽了下去,脸上的表情却全部落入王秀英的眼中。
王秀英心里微微有些暖意,尽管许如棎没将提醒的话说出口,王秀英心里依然还是承他这个情。
其实有些话无需说得那么明白,有那份心就足够了。
最终王秀英帮林家定的是二楼东区201号铺面,正对是东区的楼梯,上楼第一个铺子,很是出门面的位置,当然价格也很好,原价一万五,因为是老商户优惠一成,实付一万三千五。
“舅,要不再买一个,这样你和二舅手上各有一个铺面。”看着买下新市场东区的铺面手上还作下不少转让稠平市场得的钱,王秀英向一起来的林海生提出建议。
王秀英知道两位舅舅的感情好,两位舅母的感情也不错,不过到底是两兄弟,迟早还是会分家的,她可不愿意看着亲亲的两兄弟为了个铺面争得你死我活。
林海平算了算身上带来的钱,又看了看转让稠平市场摊余下钱,足可以再买两个铺面。
当然再买两个倒是没有那个必要了,再买一个却是合理的。
这事也不用回去再商量,林海生直接点了头。
于是舅甥两人又定下了东区202号铺位,正与东区201号铺位面对面,与201号铺面一样,又是一个一万三千五。
“他们怎么可以享受两次优惠?”有人问道。
“他们都是稠平市场的老商户。自然可以享受优惠。”答话的并非新市场的工作人员,而是稠平市场的老商户。
“不是说老商户每人只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