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不说王秀诚名下的诚优公司,就这个事务所一年的收入也不是他这个教授可比的,甚至他们全家加起来也没有这个事务所的收益来得多。
更别说还有王秀诚名下的诚优公司,想想诚优公司一个民营公司居然在朝阳区买地自建员工住宅就足以让人看到诚优公司的实力了。
就算建房的资金有很大部分是贷款,可正是这个大笔的贷款更能说明诚优公司的实力,如果没有实力银行可能给诚优贷那么大笔款?!
在裴绍熙七想八想中,宁馨儿已经送上了香茶,王秀英看了宁馨儿一眼,宁馨儿从容退出往二进杨越明律师办公室请杨越明去了。
宁馨儿和白欣悦经过一年多的职场生涯,与事务所几位领导之间是越来越默契了,这不,王秀英不过一个眼神宁馨儿就知道她想要自己做的是什么,这点让王秀英十分满意。
王秀英今天一来,就与杨越明他打过招呼,因此得到消息的杨越明来得挺快。
王秀英给两人做了介绍之后,就让杨越明带着裴绍熙去了他的办公室,该怎么谈、谈些什么,是裴绍熙的事,谈过以后该怎么做,是杨越明的事,王秀英完全将自己置身事外。
今天她要做的事虽然只有一项,却是件相当重要的事。
公司的住宅已经封顶,现在正处于收尾阶段,她需要在抓紧时间赶地收尾工作结束之前,对住宅的总投资进行最后的审核,这次审核将与房屋的验收挂钩。
虽然住宅的建设一直有齐敬之监督,最后的审核依然十分重要。
这个审核任务很重,只看王秀英办公室桌上堆得半人高的账本就知道这是一项多么巨大的工程,当然对这样的审核、对账工作就算再繁重,对于王秀英来说也不算什么。
更何况整个住宅的建设从买地到建筑材料的采购,期间所投资的每一分钱都经过王秀英亲手审批,以王秀英那逆天的记忆力不看账本,她心里也自有一笔明白账。
当然进入最后的审核阶段,这些账本她还是需要好好看一遍,至少要与她心头的那一笔笔账全部对上才能将余款结清。
虽然从李夫人病情开始恶化到去世,王秀英有大半个月没去工地也没回事务所,但是她有个能干的助理宁馨儿,因此无论是诚优公司还是事务所的事务,王秀英心里都是有数的。
作为高级财会审计人员,对于公司的资金进出尤其敏感,只要是诚优公司有资金进出,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笔,她都要求用钱部分及时反馈,力求掌握第一手消息,以便及时调整公司资金的流向和贮备。
作为诚优公司代理董事长,在王秀诚不在国内的时候,对于公司员工的情绪的工作热情,王秀英也十分关心。
她十分清楚今年这一年诚优公司员工除了关心公司的发展和效益,最关心的就是自己能否拿到房子,又是什么时候才能够拿到房子。
最近因为住宅进入收尾阶段,员工中各种传言也就多了起来,人心也有些浮动,因此现在的王秀英虽然家事的拖累轻了,身上的担子却依然不轻。
除了需要尽快审核住宅的投资总额争取尽快将房子交给有关部门验收,她还需要敦促有关人员尽快出台分房细则,以安抚员工越来越焦躁的情绪。
所幸诚优公司有个工作能力超强的孙惠,她不但将公司的人事工作处理得妥妥当当,现在正带着一班人马抓紧时间编写公司的分房细则。
为了协助孙惠,王秀英特地将齐敏华和白欣悦抽调给孙惠,据说大体的细则已经出来,现在正在做最后的润色,不出一周这份细则就会交到杨越明手上,经过杨越明这位律师认可才会交到王秀英的手上。
裴绍熙与杨越明之间谈得时间并不算长,裴绍熙离开事务所前特地由杨越明陪着来与王秀英告辞,大约得到了自己比较满意的答案,裴绍熙的脸上带着明显的笑容。
等送走裴绍熙,王秀英不由有些疑惑地看着杨越明,杨越明微微一笑道:“我会尽快按裴先生的要求办好拆除的一切手续。”
“手续?”王秀英倒有些不太明白了,那个山庄是裴绍熙的私产,建房也许需要手续,难道拆除也需要手续不成?
杨越明不由呵呵一乐,他还真有些喜欢看王秀英现在这付懵懂疑惑的神色,比起她平时那付风淡云轻的模样可有人气多了。
经过杨越明细细说明,王秀英这才知道原来那幢看着与整个山庄完全不和谐的楼房居然是有合法的身份的。
也就是说,那幢楼房有独立的产权,既然有合法的身份,拆除自然也需要办理相关手续。
“类似的房屋,咱们事务所处理的不是一件两件,裴先生今天把有关资料都带来了,他还写了个情况说明,有了这些东西让小周去相关部门跑一趟就行。”杨越明十分自信。
“可是我总觉得,山庄那幢楼很有可能没那么简单,不过先让小周跑跑再说吧。”王秀英却没那么乐观,毕竟这幢小楼建设的背景有些特殊。
被王秀英这么提醒,杨越明也不由沉思起来,片刻之后道:“那就让小周先跑跑看,如果不行,我再另外找时间拉有关部门的领导亲自去山庄看看,那幢楼的确与那个山庄不搭调!”
上午王秀英与杨越明提起那个温泉山庄的时候,杨越明就感叹过进入山庄的那幢楼与整个山庄的不谐调,王秀英才知杨越明这几年几乎每年都会去那个山庄泡温泉,因此他对那个山庄的情况还是十分了解的。
“你办事我放心,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对了,明溪农庄那边现在怎么样了?”既然杨越明已经有了应对处理的办法,王秀英也就不再多说,将话题转到明溪农庄。
“驻地方面最近正进行领导班子大换血,姓沈的政委肯定会离开那里,据说最大的可能是转业。虽然没听说与咱们接触的韩副政委有调离的消息,不过因为是大换血领导班子还没有最后确定,因此人心不太稳,与咱们的接触也就缓下来了。”说到明溪农庄,杨越明也是一头的恼火。
“那就缓缓再说吧,这个时候咱真不能急!”王秀英把玩着手上的笔,沉吟片刻道。
杨越明虽然心里恼火,却也知道其中的道理,自然是连连点头。
第七百二十四章谁急躁谁就是失败者
王秀英之所以这样交待,其实她比杨越明了解的情况还要更多些。
承德某部属于B军区辖下的部队,又是李龙庭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加之李龙庭现在的职务,承德某部领导班子大换血这件事,王秀英当然还是知道一些内幕的。
驻地领导班子大换血以及沈政委的转业与明溪农庄的迅速败落有很大的关系,当初驻地方面执意要与诚优公司提前解约,也是沈政委坟过相信军嫂们的意见。
那些在农庄干活的军嫂,虽然在农庄干了几年,有的甚至干了十数年,对于农事却并不上心,因此真正接手农庄才知道管理一个农庄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会种菜会养鸡。
她们完全没有学到张青杨他们的那整套经验的毛皮,这就是农庄管迅速衰败的根本原因。
因为经营不善,除了最初几个月军嫂们还能见到不错的收入,渐渐地军嫂们的收入越来越少,最后忙累了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如诚优公司时期的三分之一。
军嫂们不满意,军官们自然也不满意,家庭不安稳更导致某些军官不能安心工作,在今年的全军大比武中,一向成绩突出的承德某部遭遇滑铁卢,虽还不至于全军覆没却拉了B军区的后腿,究其原因上级震怒,那位刚愎自用的沈政委就成了处置的对象,不得不灰溜溜地接受转业的结局。
听到沈政委转业的消息,王秀英心里有些幸灾乐祸,甚至颇感痛快,不过想到原来蒸蒸日上的明溪农庄不过几个月就被败得面目全非,心里又颇不是滋味。
新的领导班子上来,也不知是什么样的性情,要再接手只怕也是需要些时间进行磨合,不过想到张青杨提起明溪农庄时胸有成竹的模样,王秀英又觉得应该相信张青杨的能力。
“如果驻地方面再来人谈明溪农庄的事,不妨多给些希望。”王秀英最终如此吩咐杨越明。
“我个人觉得还是算了,有过一次出尔反尔的经历,只怕以后还会再来一次。”杨越明皱眉。
他实在不太想与军人或者说不愿意与那些叽叽喳喳的军嫂交涉,素质不高还总与你说歪理,要不是多年律师生涯练成的功底,每次与这些人面对面总能逼得人有拍案而起的冲动。
王秀英自然知道杨越明是什么意思,不过张青杨他们对明溪农庄有感情,而且有十足的信心在短时间内让农庄重新焕发青春取得收益,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王秀英无法说出口。
那就是B军区方面很有可能将重组驻地领导班子的工作交到李龙庭手上,在这种时候,她怎么也得配合一下李龙庭的工作。
不过李龙庭将负责承德某部领导班子重组的消息目前还没有正式宣布,还不能对任何人透露这个消息,就算杨越明是李龙跃的发小,是立诚事务所资深律师也不行。
“前几天张青杨找我谈过一次,诚优农庄有马爱国、吴林平、张东这三个人就可以顶起来,他想带着今年新投奔的几家再组一套人马,就算没有明溪农庄,他也准备再找块地。”王秀英耐心解释。
既然张青杨有这样的打算,新创办一家农庄,自然不如重新接手明溪农庄省事,当然前提是明溪农庄那边的合同必须更严谨,提前解约的处罚也要更严厉,严厉到对方不敢轻易提解约。
杨越明与王秀英一起工作了这么多年,也算是比较了解王秀英,既然王秀英特地给了这样的解释,在处理明溪农庄的事情上就有了处理的尺度。
两天以后,李龙庭果然被委以重任,带着一个工作组进驻承德某部,不过他并没有一上来就促使驻地方面与诚优公司进行农庄承包的谈判。
他一方面抓紧领导班子的重建,一方面与工作组的其他成员一起找人谈心了解情况,军嫂、军官们自然是谈话的主力,基层士兵同样也是谈话的对象。
时间不用太长,比武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华丽丽地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然后李龙庭以诚优公司董事长与自己有着亲戚关系为由请求回避。
李龙庭的这一招以退为进,再次将诚优公司与明溪农庄之间曾经的矛盾与此后的纠葛摆在了军区首长面前,诚优公司就这样名正言顺地进入了军区首长们的视线。
随着解约前明溪农庄的收益情况和解约后十个月的收益报表送到首长面前,首长就算再不懂得财务,也不得不感叹解约前明溪农庄的兴旺,解约后明溪农庄的败落,一边倒地倾向于再请原班人马回去接手明溪农庄。
有了李龙庭的推动,明溪农庄方面自然很快就要求恢复与诚优公司方面的谈判,负责与诚优公司接触的是杨越明律师的老熟人韩副政委,不对,现在应该称之为韩政委,沈政委转业之后坐上政委职务的就是这位温文尔雅的韩政委。
再次与韩政委面对面坐下来进行谈判,杨越明顿觉姓韩的与以前不同了,无论是气势还是手段可以说了换了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