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创曼:滥觞-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胭脂水粉就白皙无暇的皮肤在这春日的映衬下真像是一位下凡的仙女,只可惜是一位折翼的仙女。

  见到阿五回来后阿部放下手上的活儿,兴高采烈的去迎接阿五。她的笑容真的很迷人,就如同是一位天使善意的笑。回到家后阿五一股脑儿的坐在了椅子上,阿部倒了一碟用干海棠叶泡的茶水,又是带着那种迷人的笑递给哥哥,阿五也带着笑容接过了茶水然后一饮而尽,此时阿部发现了哥哥身上的伤痕,于是立刻转喜为忧,那双水汪汪的眼睛此刻真的像是要流出水来。阿五当然看出了妹妹的心声,安慰她说“没事的,什么苦头我没吃过,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的。”这当然瞒不住阿部,她忍不住心中的情绪而热泪盈眶趴在阿五的双腿上抽泣起来,阿五最不忍心的就是看到妹妹伤心的时候,他想起了木桶里给阿部买的东西。“我的好妹子别哭了,你看看我给你带了什么东西。”这招还是管用的,阿部擦了擦眼眶,看看阿五手里梳子和小镜子,忧伤的心中又多了一份欣喜。它拿过这两样东西,一边看着铜镜里漂亮的自己一边梳着她那一头乌黑秀美的头发。看着阿部玩弄的不亦乐乎阿五的心里也像是吃了蜜糖般的高兴,这时候阿部突然停下来然后对阿五使了个不同寻常的眼神,阿五也立即明白了阿部所要表达的意思点了点头来示意。他们兄妹俩长时间在一起生活已经达成了一种独特又神奇的默契,就是阿部能通过自己的那双美丽的眼睛向阿五传达一些消息,刚才那眼神就是告诉哥哥该吃饭了。

  饭菜什么的阿部早就准备好了,因为怕凉饭甑一直是放在灶台上蒸着的,菜也是放在加了水的热锅里该上锅盖来保持温度的。蒸的饭当然是寻常百姓家所吃的糙米饭,就是在加工的过程中没有去糠的米,这种米味道不怎么好,有些刺舌头,还有一股糠味,不过勤劳又智慧的农民用了一种很巧妙的办法来处理,就是在糙米里掺和一些包谷磨的细粒,这样整出来的饭就是香喷喷的。菜肴挺简单的,不过也算的上是丰富,有一盘炒酸菜,这酸菜还是去年过冬的时候做的,那时候几乎没菜吃所以顿顿都有酸菜,现在这酸菜放了有些久了,风味反而更正了,拿出来做菜还是挺不错的。一盘新鲜青菜,这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了,但是平凡无奇的青菜配上阿五家的正宗茶油和阿部精巧的手艺也能让它化腐朽为神奇。阿部还做了一份渣辣椒,这是一道本地才有的特色菜,是一种腌制菜,将包谷磨成细粉再和上辣椒面,然后放入瓦罐隔水发酵,好了之后加油翻炒,是一种集酸,辣,香,脆于一身的特色风味。桌上还有一大碗合渣,这也是本地区特有的食物,当地人也称之为懒豆腐,因为它的制作工艺只有制作豆腐的一半。将泡好的黄豆放入“对麻”就是用来舂米的工具,将其捣碎,然后放入锅中加水加油加盐一起煮,还可以往里面加一些南瓜叶子肉沫什么的。这东西制作方便,口感甜中带咸,非常可口,营养丰富,是本地老百姓最喜爱的菜肴之一。尤其是农忙的时候它们往往会一大早煮一大锅合渣,然后用来泡饭吃一天,这样既保证了足够的工作时间又给身体提供了大量的能量。阿部还搞了一碟麦酱,这东西就是将面粉用开水烫熟,加盐后放置发酵直到发霉再晒制得到的,吃饭时可以调调味,也可以拌面条,吃馒头或粑粑的时候蘸起来也十分不错。

  一桌简单朴素又丰盛美味饭菜兄妹俩吃得非常开心,阿五和阿部也就是这样一直生活过来的,看似普通,平凡,淡然无味,但同时又是精彩的,因为今天阿五的经历。


麻乌

  在吃饭之前阿五用灶台中的余烬起了一个炭火小炉子,这些木炭是他去年冬天在山里自己挖的坑里烧的,除了自己用之外还可以出售给别人,其实只有地主家买的时候他是收钱的,其余的普通百姓统统不要,有时候还会给茶山的孤寡老人送炭,这样做也算是报答曾经他们给予自己恩惠吧。用这个小炉子给阿部煮药,一个时辰后药香弥漫在岭上,阿五小心翼翼的拿起药罐子将药水倒入陶碟子里,然后端到桌子上叫阿部过来吃药。他知道妹妹怕药苦,所以之前在龙潭上街的时候买了一罐土蜂糖,阿五一勺药一勺糖喂给阿部,吃药的时候阿部就会眉头一皱,上弦月变成了下弦月,吃糖的时候就会甜甜的笑起来,这模样甚是惹人可爱,阿五也不禁笑了起来。“去年没收到钱没法子给你买些东西,今天买药花了不少钱只能给你买点小东西将就一下了,等个把月有了钱后给你买套好布料做件衣服再来套头饰,让你成为全天下最漂亮的姑娘!”阿部听了这番话后表现的有些兴奋,看得出她笑的很开心,只可惜听不到她到底是怎么样的笑声,应该是像银铃一般的。阿五看了也很高兴他继续说“所以嘛我们也要抓紧干活喽,明天还要去卖油,下午得麻烦你来帮忙了。”阿部瞪大眼睛很高兴的点点头。她端起碟子深吸一口气,然后将药水一饮而尽,喝完后脸上流露了难堪的表情但紧接着又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阿部喝完药后阿五便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就是榨油。首先他将打谷场外的簸箕里的茶籽果放进一个摊筛里,再将摊筛抬到榨油坊里。这个茶油坊很是简单,里面最大的三样东西就是一口直径约一米的大磨盘,一台木制榨油机和一个大灶台。榨油的第一步就是要将晒干的茶籽果磨成粉,磨粉靠的就是这大磨盘,它由两块花岗岩制成的石盘构成,下面那块是固定的,盘底刻了些纹路供磨粉出来,盘中央凿了个洞,那里插上一根木头做的轴,上面那块石盘中间也有一个洞,上下石盘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磨盘了。整个磨盘大概重千把斤,一般的木架子是承受不起的,阿五这儿的磨盘是放在一个齐腰高的石台上面的,下面那块石盘周围还刻了一道带个口的石圈,磨粉就会从石圈那里出来,再用小扫帚从那个口子扫下来放入容器里。这么大个磨盘是怎么推动的呢?岭上没有水流,所以不可能用到水力,阿五这儿还像也没养牛或驴这样的牲口,难道是靠人力?对,这磨盘就是他自己推的……听上去是有点不可思议,可人家就是天生神力。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成纪当年就是自己推的,后面来的那个榨油的也是自己推的,所以现在阿五能推动也算是正常的。阿五脱下外套露出黝黑健壮的肌肉,将一条白毛巾搭在脖子上,他又向左右手吐了两口泡沫,然后搓一搓,这是庄稼汉干活前的标准动作,他们锄地前也是这样。阿五再握住石盘上木制的推帮准备发力,只见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直到全身青经突兀脸色发红并出现豆子大的汗珠时磨盘动了,对他们而言推磨盘就难的地方就是启动,因为这家伙惯性实在是太大了。启动之后的事儿就比较轻松了,现在的阿五就像是个正常走动的人一样,从呼吸和步伐上都看不出是在做重活,除了身上那些越来越多的汗珠子。阿部这时候要做的事就是将茶籽果放入磨盘中,上石盘有个直径一寸来长的圆孔,把茶籽果放进去就行了,看似比较简单其实颇有些讲究,放多少什么时候放都要根据当前是个什么情况,否则就会卡住磨盘。她还要收集好磨好的茶粉,还得时不时的给哥哥擦汗送水,因为阿五不能停下来,要不然重新启动又得费那么大的劲儿。

  其实人工磨粉的效率不比水力差,当然这是对于阿五而言的,不到两个时辰他就磨好了两个大簸箕里的茶籽果。磨好后阿五一口气喝了大半个水壶里的凉茶然后简单的休息一下,片刻之后他又要起灶生火,这是榨油的第二步。先煮一大锅水,这水是用竹管从西边的山上接来的,接到家里用一个大型陶水缸装着的,这里的每家每户几乎都有这么一个东西,它们差不多来自同一个地方,就是狮子岩对面的狍子垭。那儿的土都是白色的,非常适合烧制陶瓷,所以那儿有个窑货厂。其实这个窑货厂并不是一个厂子,那边烧窑货的人比较多,所以那边大大小小的窑统称为窑货厂,同时窑货厂也可以用于称呼那里所生产的产品,除了大水缸之外,百姓家常用的一些陶器也是那里产的,比如腌菜的坛子,用来装油盐的罐子等等。这个窑货厂所生产的东西都是供给老百姓使用的,所以这些窑货烧制的非常粗糙,光讲究实用性而不太讲究艺术性,感觉就是在原始陶器上简单雕刻一些花纹再加上一层青釉。烧出来后有些窑货也变得千奇百怪,不是这凹下去就是那里凸起来,就连圆口也是不规整的,当然这是极少数的情况,这些怪胎通常也会卖的非常低廉。别看这窑货厂就是个生产低端货的地方,但也流传着一段传奇。据说有一年的冬天一群烧陶人挖黏土时挖到了一个蛇窝,里面大概有百余条被当地人称为“九头姑”的毒蛇,其实就是黑白相间的银环蛇,于是他们放了一把火将这群蛇一锅端。待蛇死完后人们挖开蛇窝,惊奇的发现有些黏土已经被蛇血染成了暗红色而且经过火烤之后还洗不掉,有个老师傅就想把这些红土收集起来烧制一件陶器,这些红土的分量只能做一个牛角杯,老师傅精工细作终于完成了这件艺术品,可是效果差强人意,因为太难看了,牛角杯的形状可以称得上是完美,雕纹也很精致就是蛇血打乱了釉色,整个颜色看起来实在是杂乱无章了。不过这个杯子确有它神奇的地方,就是到了晚上会发出红色的夜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让其名声大噪,老师傅给它命名为“蛇血夜光杯”,作为窑货厂的“镇厂之宝”后来听说是被一富商以巨资收买,此后不知去向。

  水烧开后阿五将一个大号饭甑放在锅上,将蒸布铺在饭甑底部,然后将之前磨好的茶粉倒入饭甑中盖上盖子,开始猛火蒸煮。此时已经快到了一更天,阿部在厨房里点燃一盏油灯,准备烧洗澡水和做晚饭,农村里的灶台一般配有两口锅,一个用来烧菜,一个用来烧水煮猪食什么的。晚饭做的比较简单但也很美味,瞿老爷不是给了阿五十个糯米糍粑吗,阿部拿出四个糍粑出来,切成小块,放入锅中用上好的茶油煎,起锅时放入一些香葱,就这些做成了一道爽口的油煎糍粑。一般人很少有吃糍粑的机会,一年顶多两次,就是秋收和过年的时候,对于阿五他们来说这更是难得的食物。吃过晚饭后阿部打水去洗澡,她可以去休息了,阿五还得继续忙碌,他要进行榨油的第三步,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将一个直径约一尺的铁匝铺上稻草,把蒸煮好了的茶粉倒入铁砸,倒好后也要用稻草封好,一次大约要用二十来个铁匝。将这些铁匝依次放入榨油机中,这个榨油机就是用松木打制的一个长方形框架,里面有用来放铁匝的木槽,将铁匝放好后,将一根大圆木抵住第一个铁匝,通常用来撞那根圆木的是一根用绳子悬着的大撞木,榨油时玩弄这个需要起码两个人向后扬起撞木,利用撞木的惯性来撞击圆木。可是在阿五的这个榨油坊里似乎没看到这个撞木装置,那他是怎么撞圆木的。只见他再次脱下衣服露出健壮的身材,然后从黑暗的墙角里拿出了一柄大锤,可以看得出这不是百姓家里常用的八磅锤,而是十二磅锤。一般在生活中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