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门-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家因年事已高,所以每年迁往西山避暑时,就得先看她的身体状况如何,再来决定搬迁与否,如果她的健康情况不允许,高家就要有人留在京里陪她老人家。

高明亭未出阁时,都是由她陪伴老人家在京里度过夏天,她嫁人之后,这个差事,便由各房的姑娘,及媳妇们轮流来陪伴。

正当大家开始发愁,不知今年是谁倒霉,要留在京里陪伴老祖宗时,她老人家竟然想去西山?高尚书夫人大喜,等去了西山的别院,她就安排三房的孙女们住在老祖宗的院子里,让她们日夜伴着老祖宗,时日一长,老人家心肠软,到时让她们哭求,老祖宗岂有不应的理?

不过她得先把长子夫妻,弄离老祖宗身边才行。

拉扒出自己的嫁妆单子,再三思量了两天,高尚书夫人才让人把长媳找来。

“今年老祖宗要一道儿去西山避暑,咱们家在西山的别院实在住不下所有的人,所以,我想跟你打个商量。”高尚书夫人斟酌再三,才看着长媳的眼慢慢的说。

“您说。”大夫人坐在下首,迎视着婆婆的打量。

“这是我在西山的一处宅子,有两进,我在想,你们夫妻和延哥儿住在这里,他们上朝也方便些。”高尚书夫人把地契拿在手里扬了扬。

大夫人笑容满面。“成啊!长者赐不可辞嘛!既是母亲一片爱子之心,媳妇便代相公领受了!”她身边的丫鬟上前一步,从高尚书夫人的心腹婆子手里接过地契,大夫人仔细看过之后,心底暗嗤笑。

高尚书夫人给的这宅子,她有印象,不大。真的不大。虽说有两进,但一进是倒座房,实际能住人的。也就二进院了,正房三间带两耳房,东厢三间,没有西厢。只有一座亭子,根本不能住人。也没后罩房,后院仅有两间退步,这侍候的人要是带多一点,就挤不下了。

给他们这么一座宅子。就算老祖宗想过去住,也没地方可住。

大夫人心道,婆母这次真是大出血啊!连宅子都拿出来送她了。不收白不收,可没人规定。她收了这宅子,就一定得住进去啊!

呵!

高尚书夫人见媳妇不疑有它的收了宅子,以为自己的计划成功了,婆媳两相对笑得很高兴。

直到动身去西山别院,她在别院里,迟迟没看到老祖宗到来,才惊觉不对。

“老祖宗呢?”高尚书夫人质问着,管事们摇摇头,她问三房的孙女们,女孩们答道:“老祖宗的车本来在我们前头,可是半道上车多,老祖宗说她头晕,叫车夫赶到路旁歇息会儿,叫我们先走。”

“你们就没等老祖宗,自己走了?”高尚书夫人闻言气急败坏的叫着。

女孩们委屈极了,“老祖宗叫我们先走的。”曾祖母发话,她们敢不听吗?她们不是大堂姐,不是自小养在老祖宗跟前的,谁敢违逆老人家啊!

高尚书夫人忙叫人去找,管事们连忙出门去找人,其实出了门,就各自寻地方坐下歇息了!老祖宗的马车是由大老爷父子亲自护送的,上哪儿去还用得着问吗?

尚书夫人忘记了,长媳虽然随夫一直在任上,但她娘家在京里又不是没有根基的,不然,尚书夫人怎么会自她进门,就一直瞧她不顺眼,不就是因为人家是地道京里长大的吗?

京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她一个新进门的媳妇,倒比当家主事的婆婆还清楚,要是会持家的婆婆,便会利用这一点,把媳妇的优势变成自己的,偏偏尚书夫人不是这样的人,她反与媳妇置起气来。

人家不搭理她,她便认为媳妇瞧不起自己。

尚书夫人拿出一座宅子,想把长媳弄离身边越远越好,但其实,管事们都知道,大夫人在西山,不仅有宅子,而且比现在一家子人住的别院还要大,还要好,最重要的是,离皇上的离宫近啊!

他们都知道的事,尚书夫人不晓得,还洋洋得意,觉得只给长媳一座小宅子,就把人打发得远远的,实在是太划算了!

“严管事,咱们真不用去找老祖宗啊?”

“找啥啊?大老爷把人接到他那儿去享福了!咱们还找去干么?”严管事朝伙计招手,让他续茶。

伙计提着长嘴壸动作轻灵的给座上所有人的茶碗都续上茶,转身离开后,严管事才道,“回去之后,都给我机灵点,可别给我漏馅啊!”

“严管事,那咱们日后,就靠向大老爷了?”

“不然你们还想靠上三老爷?”

高三老爷眼高手低,身上挂着闲差,一个月里去衙门的时间,一支手掌就数完了,现在是靠着高尚书,一旦高尚书退下来,他还能有什么前途,二老爷和四老爷都比他好多了。

尚书夫人就是因为如此,才会一心为他打算。

几个小厮还有些犹豫,严管事索性直接撕开来说,“哪!你们看看,咱们老太爷这尚书的位置还能坐几年?老太爷年岁有了吧?他老人家已经是尚书之职,再上去便是宰相之位,但就算言首辅退下来,也还有其他几位尚书,比咱们老太爷资历更深。”

换句话说,他们家老太爷可能就坐在尚书这位置上,直到致仕了。

以他们老太爷目前的权势,都没能让三老爷补上个有实权的实缺,三老爷日后的前途便可想而知了!

外人不晓得,他们这些管事最是清楚,这些年高府的花销日益庞大,收入远远不及支出,这么大的缺口都是大老爷补上的,一旦大老爷抽手,高府这花花架子就撑不住了!

白痴才会靠向三老爷去。

第一卷 第六百八十八章 弹劾

高尚书夫人等了又等,等到天色暗下来,丫鬟们窸窸窣窣的,将屋里的灯都点上了,二门上的婆子来报,尚书大人去了杜府,让夫人不用等他用饭。

“老太爷这是?”尚书夫人疑惑不解,“可派人告诉老太爷,老祖宗……”

“老太爷知道了,说老祖宗是去大老爷那儿了,让您别管。”说到最后,婆子头垂得低低的,几乎不敢抬头看尚书夫人了。

丈夫知道?几时知道的?是早就知道,还是,敢情他们父子就瞒着她一个呢?就不怕她会担心老祖宗的安危吗?

尚书夫人气得眼前一片发黑,几个媳妇、孙媳妇急忙围上来相劝,三房的几个姑娘靠在角落里,“老祖宗去大伯父那儿住,那咱们是不是就不用跟老祖宗一起住了啊?”

说话的,是年纪最小的,她总觉得老祖宗身上有怪味儿,她不喜欢靠近老祖宗,可是母亲和祖母却老要她们去讨好老祖宗。原本每年到西山别院来避暑,是小姑娘们最期待的事,因为老祖宗年高体弱,并不到西山来,她们便不用像在京里时,天天要往老祖宗跟前去晨昏定省。

相熟的友人亲戚家相约外出踏青、端午赛舟、赏荷等各式各样的聚会,只要跟母亲打声招呼,就算母亲不同意,祖母还会帮着做主,不像在京里时,要出门,不止要跟母亲、祖母说,最重要的是,还得老祖宗首肯,天知道老祖宗有多守旧,十次里有九次不应允的。

得知今年老祖宗竟然破天荒的要到西山来避暑。祖母还要她们陪着老人家一起住,小姑娘们满心不愿,却只能乖巧应诺。

这下子好啦!老祖宗去大伯父家住了,她们便不用去老祖宗的院子住了吧?

几个姐姐却没那么乐观,年纪最大的忧心不己,“可别把咱们送到大伯母那里去,我听娘说。祖母送大伯母的那宅子可小了。老祖宗真要住下,怕是没地方呢!而且那宅子年久失修,这个时节又多雨……”

山区多虫蛇。再遇雨,光想就觉得难受,被姐姐这么一说,几个小姑娘都开始烦恼起来。

偏偏。怕什么就来什么!

三夫人提议道,“今儿天晚了。待明儿,咱们就过去探望下老祖宗吧?要是住得不舒服,还是得劝老祖宗搬回来住才好。”

四夫人没什么精神的附和着,三夫人又道。“大嫂那处宅子才新得的,什么都还没收拾好,就这样贸然把老祖宗接过去。岂不是委屈了老祖宗?”

“三嫂说的是,老祖宗最喜欢热闹了。在咱们家别院,还有明芳、明美她们相陪,大嫂那里,就只有大嫂一个人作伴,也太委屈老祖宗了。”

三房的几个小姑娘被点名,一个个偷偷瞪了四夫人好几眼,四夫人没发现,倒是四房的姑娘们看到了。

三夫人半含酸的应道:“弟妹说的是,大嫂再能干,也不能分身有术,又要打理家里,又要陪伴老祖宗。”

想到大夫人从婆婆手里拿到的宅子,三夫人就来气,虽然知道那宅子不大,还很陈旧,但总好过没有啊!

二夫人静坐一旁,不掺和此事,见她们说得差不多了,便请示要不要摆饭,待侍候婆婆用过饭了,她便借口要去安排明天出门的车马,溜了。

四夫人跟着走人,她虽有心把女儿嫁去杜家,但婆婆一心要扶持三房,她和丈夫思量再三,最后决定放弃了。

二老爷原本也是看不开,凭什么大哥的女儿能嫁杜相的孙子,他的女儿就不行?一样是尚书的孙女啊!

但后来他跟大舅子吃酒解闷,被大舅子一言道破玄机,“你以为人家杜相看的是你爹,可照我说,杜相看重的是你大哥,你可知你大哥这些年在任上立了多少功吗?日后势必能得皇上重用,杜相年纪不小啦!你们想着人家提携你们,可人家却在考虑有朝一日自己退下来,孙子的岳家能提携他孙子咧!”

其实大家考虑的都是一样的,他们希望女儿进杜家后,杜相能看在孙媳的份上提携他们,杜相却看好他大哥,希望日后他大哥能照应女婿。

这么说起来,杜相是觉得他大哥前途看好,比他爹更有前途?

因为一直待在京里,平日往来的,也多是冲着他有个尚书父亲而来,所以高二老爷身在局中看不清,那回被大舅子这么一点拨,他倒是看出些门道来了,大哥回京后,往来的友人们,言词间提到他大哥的次数,要比说到他爹的次数要多上好几倍。

高二老爷冷静了几天,才想通,与其巴望着女婿的祖父提携自己,还不如和兄嫂打好关系,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高字来不是?他们是同父同母的嫡亲兄弟,不依靠亲兄弟,反舍近求远的想靠姻亲拉抬自家,弄得兄弟不和,岂不是徒惹人看笑话?

二老爷是想明白了,三老爷却是摇摆不定,一会儿觉得母亲说的对,一下子又觉得杜相看不上他女儿,妻子朝他吼一嗓子,他就又改变主意。

四老爷比二老爷更早看明白,这世上又不只杜家有好儿郎能嫁,为什么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呢?

二夫人和四夫人因为丈夫的态度,在婆婆跟前虽不能表现得太过,但总能找理由避开去,尚书夫人正愁不能打发走她们两房,她偏心太过,又怕儿媳们说她偏心三房,因此她们避开,正中她的下怀。

当晚,高尚书回来时,面色沉沉,并未回正房,而是直接进了书房歇息,天没亮就上朝去了,因此高尚书夫人虽然很想知道丈夫到底和杜相说了什么,却也只能暂时按下。

用过早饭,她便带着三夫人及三房的孙女们去见老祖宗。

车夫们有些为难,他们都知道,大老爷一家不住在尚书夫人给的宅子那里,但要怎么跟尚书夫人解释,为何他们知道呢?

严管事过去逐一拍了他们的头,“尚书夫人让你们送她去哪,就去哪儿,其余的事,都由主子做主。”

了解。

高家的马车就往高尚书夫人给长媳的宅子去,晨光灿灿,微风徐徐,坐在车里凉风透过竹帘穿进车中,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