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女子一听便心疼地哭了起来。父亲悲愤地接着说道:“这还不算,狗官他还要我连夜过江到丁府去赔罪,还要将你送去丁府为妾抵债。这口气叫人如何咽得下去!”父亲越说越气愤,不禁脱口道:“我真恨不得马上飞过江去杀了他的全家,方解我心头之恨。”小女子一听父亲要去杀人,吓了一跳,忙劝阻说:“爹爹,他家有钱有势,咱们惹不起,还是忍耐了吧。”父亲说,“如今已是忍无可忍,我怎么会把你送进火坑里去。”小女子听父亲这么一说,不由伤心地哭了起来。父亲让小女子好好看家,他要连夜过江报仇雪恨。小女子担心父亲遭遇不测,咬了咬牙,把心一横,便随父亲带上戒刀一同过江。
那天,小女子父女二人来到江边解缆登舟,朝对岸划去。大江之上夜色茫茫,小船破浪而行。小女子想到马上要去杀人时不由得有些害怕起来。船到江心小女子突然放下船帆问父亲道:“咱们过江杀人,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父亲诧异地说道:“不是说过了吗,事到如今,别无他法,怎么能是假的呢?”小女子哭着说:“孩儿心中有些害怕,我……不去了。”父亲长叹一声,“没办法,只好先送你回去了。”说着拨桨调转船头。父亲刚把船头转过去,小女子却又把船调转了回来。父亲不解地问道:“你这又是为的什么?”小女子哽咽着说道:“孩儿我舍不得爹爹呀。”父亲听罢顿觉心中一阵酸楚,忍不住老泪纵横。这些年来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只求过个安生日子,不想却被那些贪官、豪门逼得没有活路,女儿小小年纪也跟着遭受牵累,到如今有冤难伸、有家难归。想到这些,父亲心里越发悲愤难禁,不由得把脚一跺,决心拼它个鱼死网破。那天夜里,小女子和父亲摸进了丁府。劈死了丁三豹,杀了跟着丁三豹的十几个家丁和那个管家。从此,小女子和父亲便踏上了亡命天涯的艰辛之路。
萧恩双手抱拳,团团作了一个揖,“事到今日,在下也不作隐瞒,萧恩只是在下的化名,在下实名阮小七,乃是当年水泊梁山之人。当年梁山众兄弟接受朝廷的招安后,为朝廷四处征战,后大小头领都被授予了官职。兄弟因不愿为官,便辞去官职,带着女儿桂英回到故乡一带,找了个僻静的渔村,改名为萧恩,重操打鱼的旧业,过着自食其力的隐居生活。只是没有想到,如此受人欺凌,无奈之下这才动手。大家给评评理,我该不该杀这些人?”
萧桂英娓娓说道,声音里有一种让人说不出情绪,让大家的心里都有了一股悲壮之气。
“因小忿而杀戳,要朝廷法度何用?”那个之前对着萧恩冷笑的汉子终于站起身来,“在下王中孚,受命协助缉拿要犯萧恩。在下并不赞同这种做法,无论身受何种冤屈,都不是杀人的理由。”
“杀得好,杀得痛快。”之前一直趴在桌上睡觉的一个大汉站起身来,“在下并不赞同王兄的说法,大好男儿,自当自强,何必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别人的手上。”大汉说着走到萧恩身前,双手一拱,“在下女真人完颜阿骨打,萧兄这等人材,不如随兄弟北去,纵马天地之间,打鱼捕猎,无人欺压,何等快活,何必受那些小人这种鸟气。”
此时女真人尚未崛起,屋内之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女真人是什么来头,在什么地方而居。
“世无法度,必是蛮荒之地。”王中孚直视完颜阿骨打。“谁要触犯大宋律法,我王中孚必将真绳之以法。”
完颜阿骨打回身看着王中孚,“哼,有我完颜阿骨打在此,倒要看看阁下有几斤几两,敢对萧兄无礼。”
邓子奇闪身在王中孚身前,说,“大言炎炎,也不怕闪了舌头。你若有种,就动手试试。”
就在王中孚和完颜阿骨打针锋相对时,毕榫和文晶镜、郝云飞三人却在低声交头接耳。
文晶镜奇了,说,“今天可是奇了,今晚在这个荒野小店里,怎么聚集了这么多一个个都是大有来头的人物?!”
毕榫说,“卖什么关子,还不赶快说来听听。”
文晶镜说,“咱们一个个说过去。先说第一个萧恩,他虽算不上历史名人,但在日后的名气却是很大的。水泊梁山的阮小七加上《打渔杀家》中的萧恩,哪一个都是响当当的。”
毕榫说,“难怪刚才听萧桂英说的事就觉得很熟悉,只是一下没有反应过来。原来是从京剧《打渔杀家》中跑出来的。这么说那个花逢春就是水泊梁山的小李广花荣之子,与萧桂英有婚约的那位了?!”
文晶镜点点头,“这第二位也是大名鼎鼎的,杨家将后人杨再兴,日后岳飞手下的一员大将,一个武艺超人的英雄。京剧《小商河》说的就是他的故事,《岳飞传》里也有他的事迹表述。”
………………………………
第七章:遥远的传说:五十八、名人相聚
毕榫说,“杨再兴,这人我知道,岳飞手下最为神勇的将军,最后死在了小商河里。”
文晶镜说,“第三位就更厉害了。王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子。后人称之为王重阳,道教全真道创始人。”
郝云飞吐了吐舌头,说,“这一位我知道,在金庸的武侠里有他,建了一座活死人墓,被称为天下武功第一的中神通。我一直以为是家虚构的人物,没有想到历史上真有其人。”
文晶镜说,“王重阳在历史上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王重阳,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后迁终南县刘蒋村。王重阳自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了进士。公元1138年,他应武举,中状元为官,易名世雄。王重阳是中国历史上寥寥几个身中文武双进士者之一。在47岁那年,他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他隐修终南山,在鄠县刘蒋村附近掘地为|穴,居于其中修道,榜其所居为“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数年后,广收门徒,组织建立了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后又云游四方,在山东、河南等地传道,王重阳善于随机施教,尤其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世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他有七位著名的弟子,在道教历史上称为北七真,又称全真七子。其弟子遵从师命,各立门户,分创遇仙、南无、随山、龙门、蝓山、华山、清静七大流派,徒众遍布全国。王重阳揉合儒家和道、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合一。指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认为“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十年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4人返归关中,卒于开封途中,弟子将其灵柩运回鄠县,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后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元世祖封王重阳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后又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
毕榫和郝云飞看着屋里的众人,毕榫说,“今晚果然是牛人云集。”
文晶镜说,“最后这位才是最牛的。完颜阿骨打,后世史学有人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名将,大金帝国的创始人。”
郝云飞说,“这个人他知道。”
毕榫有些不相信地看着郝云飞。
郝云飞说,“这个人我是真的知道。完颜阿骨打:女真族,是完颜劾里钵和拿懒氏之子,金朝开国皇帝。公元1068年8月生人,公元1123年殁。完颜阿骨打公元1114年起兵反抗辽朝,公元1115年,建国号“金”,年号“收国”,建都会宁府。同年十二月,加号大圣皇帝,次年改年号为天辅。在位期间,把猛安谋克制度改为军事行政组织。公元1119年,颁行女真文字。公元1123年,领兵返回上京,行经部堵泺西行宫,病死于途中。九月,葬于上京宫城西南。谥武元皇帝,庙号太祖,葬于睿陵。”
听了郝云飞的话,文晶镜也有些惊异。文晶镜说,“《金史》记载:“太祖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世祖阴有取辽之志,是以兄弟相授,传及康宗,遂及太祖。临终以太祖属穆宗,其素志盖如是也。初定东京,即除去辽法,减省租税,用本国制度。辽主播越,宋纳岁币,以幽、蓟、武、朔等州与宋,而置南京于平州。宋人终不能守燕、代,卒之辽主见获,宋主被执。虽功成于天会间,而规摹运为宾自此始。金有天下百十有九年,太祖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传之子孙。鸣呼,雄哉!”
文晶镜看了看郝云飞,郝云飞接着说,“相传完颜阿骨打出生时,曾经有五色云气在东方出现,形状像容量为二千斛的圆形大谷仓,司天孔致和私下对别人说:“这片五色云气下面应当有不同寻常的人出生,创建不寻常的事业。老天用气象告诉我们,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不久,完颜阿骨打出生。阿骨打是一名特别才能出众的将领,他善于抓住对手因指挥失策、御众过苛、组织涣散等因素而虚弱的机会来取胜。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揭竿而起。他以2500人的军队,首战渤海宁江州。结果是:宁江到手,扩军至3700人。丢盔弃甲的辽国守军,心急火燎跑回天祚帝面前,哭诉女真造反。天祚帝漫不经心:造反?我们辽国是不败之国。他们不过3700人,我们派10万人去教训教训他。而3700名女真骑兵,在完颜阿骨打“神灵托梦、连夜出兵、必胜无疑”的鼓动下,迎风踏雪,神兵天降。出河店之战,阿骨打大捷。公元1115年,他趁势建立金国,立国后第一件事,就是出兵黄龙府。他采纳了“围点打援”之计:对黄龙府,只围不攻;对援军,务必全歼。一旦外围被扫清,即使再怎样炮坚壕深,也不过一座孤城。果然,围困之下,粮草断绝,辽军弃城而逃。得知黄龙府失守的消息,辽天祚帝亲率70万大军,几乎倾其全部兵力,企图一举消灭新生的金政权。当时金国只有2万人,两军比例是1比35,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对抗战。完颜阿骨打认为,虽然辽兵数十倍于我,又来势汹汹,但却是乌合之众,庸将怯兵,不足为惧。若是主动出击,成功有望。两军交战后,金军将士个个冲锋在前,杀出一条条血路,辽兵如潮水般,退潮又涨潮。正当两军打得正酣时,辽朝内部出现政治纷争,天祚帝放弃这消灭金军千载良机,回军自救,阿骨打抓住良机,紧追猛打,终于在护步答冈追上辽军,与辽军短兵相接,左右包抄,辽军大败。”
………………………………
第七章:遥远的传说:五十九、不知博格达是何山
郝云飞停顿了一下,深深呼吸了一口气,接着说,“机遇稍纵即逝,完颜阿骨打在护步答冈追上辽军,左右包抄,几乎全歼70万辽军。护步答冈之战,是人类史上不可思议的对抗战。此役显示出阿骨打超常的胆略和杰出的军事才能,也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此战之后,曾在北中国不可一世200多年的大辽国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听了郝云飞的话,文晶镜也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说,“今天这席话,可是让我刮目相看了。”
毕榫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