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二世军婚-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返回饭桌的陶子冬犹豫着是否该出手解救时,出门回来的陶父陶大勇恰好看的真切,一把挥下谢落梅的手,锋利地瞪了眼心虚地陶母。
  看到陶父回来,陶子夏从开始地被动改为主动,对着谢落梅的小腿用力踢了一脚,“哼,让迷拧我耳朵,我让爹打你。”
  面对得理不饶人的陶子夏,陶父此刻没有闲心教育,拎着他的衣襟就丢进他的房间,顺带落锁,“想清楚自己错在哪,如果想不清楚,就不准踏出这个门半步。”虽然陶父这话明着是对陶子夏说的,但是眼神时刻盯着陶母,狠厉地抿着唇。
  陶母害怕地低头避开陶父吃人地视线,默默地退回大堂吃饭。
  见陶母和谢落梅心有余悸地安静进食,陶父终于沉下心来处理接下来要发生的大事,“子冬,你姐呢?”
  陶子冬下意识地望了要陶籽雪的房间,然后快速低眉轻语,“二姐身体不舒服——”
  陶父皱眉地凝视着陶子冬不自然的动作,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不知把接下来的重担交给他是否是个良策,“子冬,你敖国哥出事了,无论外面听到什么都要稳住你姐,知道吗?”
  陶子冬一脸惊诧地抬头看向陶父,“爹,敖国哥出什么事了?”
  父子俩说话时,浑然未觉关闭的房门开了一个缝隙,陶籽雪附耳倾听,双手握成拳,指尖狠狠地掐进手心。
  “军队来的电报,敖国出任务的时候受了伤,让谢家去人。”陶父简练地说。
  “从来没有听说过敖国哥受伤回家报信,这次怎么……”陶子冬未完的话被陶籽雪房间内的声响打断。
  父子俩相互对了眼,心惊地快步向前,从半开的房门探去,陶籽雪横躺在地。
  陶父连忙把陶籽雪抱上床,心里的担虑更甚,嘱咐陶子冬照料,自己去谢家报信。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君求收藏,求评论,求码字的动力

☆、陶籽雪的亲娘

  陶大勇生气离开后不久,陶籽雪赶走了担心的陶子冬,然后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缩藏角落,视线虚无地放在窗外苍茫的天色,哀叹自己孤苦的人生,又想起幼时那人狠决的背影。
  从有记忆开始,别人家都是紧着子女吃饱穿暖,陶家则相反,陶籽雪的亲娘洛雪永远被陶父摆在第一位,接着是他们姐弟,虽然洛雪也会把吃的分享给子女,但是陶籽雪总觉得感觉不一样。
  每晚睡觉,都是陶父替姐弟洗漱,然后一个个把他们裹进棉被,掖好被窝,耐心地哄睡。此刻,洛雪早就入睡,即使不睡,她也会闭上眼假装睡觉。
  偶尔有一次,陶籽雪半夜被噩梦惊醒,迷糊间听到陶父与洛雪之间压抑的争吵。
  “我只要你在我不在的时候,花一点精力照顾籽雪子冬,为什么你都做不到,他们是你亲生的女儿儿子。”陶父耐着火气质问道。
  洛雪痛楚地挥开陶父有力的双臂,大叫道:“陶大勇,痛——”
  “闭嘴!”陶父转身拉开门缝瞅瞅子女,确定没被惊扰,才回头瞪了眼不知分寸的洛雪,即使火冒三丈,他还是控制着手劲,避免伤害到她。
  陶父冷冽的眼神刺激到了一直娇生惯养的洛雪,开口欲吼,却被陶父一记怒瞪而熄火,只得压低声音火道:“陶大勇,还记不记得你以前是怎么说的?”
  陶父无奈地点头,他对洛雪做出的每份保证他都记得刻骨铭心。
  洛雪的讥讽伴着笑意传进陶父的耳中,“陶大勇,我自认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你说陶家要留下香火,发誓我只要喂养,其它什么不用做,我才忍受十月怀胎及剧烈的阵痛生下籽雪和子夏,现在,你居然反过来怪我——”
  陶父的火气被洛雪的理所应当吹得无影无踪,嗤笑自己爱的丢失自我,反省自己做的竭尽所能,亦犹豫自己当年迎娶洛雪是否是个正确的决定,不仅搭上自己的一生,也害苦了自己的子女。
  “既然这样,陶大勇,我们都不要再相互责怪,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陶父闻此言,欲哭无泪,“洛雪,从你跟我结婚,我就没想过放你离开,所以,放弃你脑中所想的东西。”
  尽管陶籽雪听话地不说,陶父也知道下午江泽涛来过自家,不是做客,而是来拐带自己的妻子。
  江泽涛,洛雪青梅竹马的恋人,两人一同知青下乡,同甘共苦。
  这美好的爱情却在十八岁的时候被打破,因为抵挡不住返城的诱惑,江泽涛留下洛雪独自离开,回家娶了帮自己返城的女人。那个女人洛雪也认识,是比他们前一批下乡的知青,比江泽涛大三岁,因此,洛雪明着暗着怒斥对方的恬不知耻。
  不管洛雪如果不甘心,缺了江泽涛暗地里的帮助,她在农村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这时,陶父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为了逃避生活的窘境,二年后,洛雪嫁给了陶父。
  一开始,陶父大队副队长的身份确实为他增添了几分光彩,可是这毕竟是个农民,两者身份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综上所述,陶父并非洛雪期冀的良缘。因此,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无法适应这种穷困潦倒的农妇生活。
  伴着两个孩子的出生,柴米油盐的进一步短缺,洛雪的精神被压迫地苦不堪言。
  江泽涛的到来,像一道黎明的曙光,带来了光明的希望,所以洛雪一下午都显得比较激动。
  

☆、洛雪的离开

  陶父与洛雪的矛盾在这夜开始彻底爆发,理由不单单是陶子冬的烫伤。
  江泽涛后来陆陆续续约过洛雪几次,不是在破败的茅草屋,就是在后山被光处,谈话的内容永远叙述他依旧爱着她,日夜念着她,茶不思饭不想,让她跟他离开,他会对她好,一辈子。
  这样的偷偷摸摸直到陶子冬再次出事而曝光。
  那一天,江泽涛依约前来,洛雪以自己照顾陶子夏为由打发陶籽雪出去玩,然后再偷溜到后山与江泽涛会面。
  洛雪计算着陶子夏的午睡时间,决定就离开一会,只是,她错估了江泽涛的野心。
  一觉睡醒的陶子冬没有在床边看到姐姐,喊了几声也没人应,便哭喊着走出家门找人。路过河边时,不小心绊脚掉了河,所幸刚好有人经过相救,不然小小年纪就溺水身亡。
  从旁人口中听到消息份的陶父惊吓地跑回家,看到惊慌失措地儿子与女儿,忙细声安慰,眼神不住地寻找洛雪。然后询问女儿,待女儿磕磕绊绊地说完前因后果,他隐忍的脾气彻底爆发。
  既然不让他好过,那么就广而告之。
  在村里叫了帮人寻人,从村子里一路翻到后山,才找到衣衫不整的洛雪和江泽涛。
  这画面一下子震惊了整个村子,大家纷纷指责洛雪的不知廉耻,即使洛雪摇头辩解没做任何出格的事都无人相信。
  “洛雪,你太让我失望,既然你不想好好过日子,那么我们就离婚吧!”陶父说完,果断地回家陪伴子女,不愿再多看洛雪一眼。
  四周议论纷纷,有轻蔑洛雪的人尽可夫,有讥笑洛雪不知感恩,甚至有人用最污秽地言语咒骂的,当然也不缺诅咒的。
  就当洛雪麻木地全盘接受村民的谴责时,她才听到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差点害死自己的儿子。
  慌乱地剥开阻挡的人群,洛雪踉跄地冲回家,但是迎接她得是紧闭的大门,“陶大勇,你凭什么关门,给我马上开门,我要看子冬。”
  洛雪的理直气壮令人汗颜,陶父紧紧地抱住陶子冬的身体,忍住辛酸的泪水,“洛雪,如果你真得为两个孩子考虑,就走得远远的,不要回来。”
  大门依旧紧闭不开,气得洛雪手脚并用地捶打木门,试图靠人为的力量推开,可惜,她低估了男人的决心。
  远聚在后山的人流潮陶家聚拢,洛雪的言行印在他人眼中,引起了大家的反感,有不少人已经义气凛然地准备为陶父打抱不平。
  “要让我离开,至少要让我收拾几件衣物吧。”被逼下,洛雪妥协道。
  “你当年空手进我陶家门,这些年嫌弃这嫌弃那,我不明白这件屋子里还有你什么东西你看得上眼?”陶父第一次痴笑自己蠢笨的爱情,为了这么个人,殚精竭虑地付出,不知道意义何在?
  洛雪淬了口不忿的冷哼,叫嚣道:“陶大勇,你会后悔今天对我做的一切。”
  被拘在屋内的陶籽雪不明白为什么爹不让她给娘开门,还用恶劣的态度对待回家的娘,更不了解往常冷清母亲此时的歇斯底里,透过门缝,娘挺直背脊,大步转身离开,徒留下狠绝的背影。
  站在陶籽雪身后的陶父包住她,“籽雪,你娘有她想要的幸福,所以我们要放手,以后爹会代替你们娘保护你们。”
  陶籽雪扑进陶父的怀中无声地哭泣,“爹,我去把娘求回来,你不要哭。”
  陶父用力地抱住贴心的女儿,摇摇头。
  

☆、陶籽雪性格的阴暗

  那一日,在陶父宽广温暖的怀抱中,陶籽雪淡化了母亲离开遗留的委屈与不愤。加重了父亲在她心中的形象,那是她第一次看到陶父湿润的眼眶,也是最后一次看到爹的软弱,她不知道小小的自己已经让恨意在心底深处生了根。
  后来,在□□爆发后,洛雪羞耻的行为给陶家带来了灭顶的灾难,陶父在大队的干部身份被无情摘下,虽然原本的□□被大队长的轮番慷慨陈词而一笔带过,但是因为家里劳动力的限制,最终导致父子三人的生活水平极度下降,甚至有几年还吃不饱。
  洛雪离开的后续影响还不止于此,陶籽雪与陶子冬每每出去玩耍,都被其他小孩有意无意地隔绝,大家都偷偷地打量姐弟俩,好奇浪荡娘生下来的孩子是怎么样的。偶尔还碰着不着调的小孩,朝姐弟俩扔石子,作势威胁:我娘说你娘不守妇道,你们也是坏孩子,不能让你们跟我玩,离我远点,小心我打你哦!
  此刻,陶子冬会躲在陶籽雪的身后泪汪汪地扫视那几个冷漠的好朋友。
  陶籽雪反手护住陶子冬,一开始还顶着疼痛替自己的母亲辩解,后来次数多了,她也从只语片语中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便从此不再狡辩,唯有拉着弟弟回家,“弟弟,以后姐姐在家陪你玩,好吗?”陶子冬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欣然答应,但是新鲜劲过后,又想出去放风,然后又碰到村里的孩子,又一次被嫌弃和辱骂……
  也是在这一次次的冲突中,陶籽雪一点一滴地将对母亲的仇恨深植心尖,无意中听到别人说洛雪看不起农民,攀上城市里的好生活才离开等一系列贪慕虚荣的解说后,就发誓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然后去报复,把别人强加在他们三人身上的怨念都回报给害他们不能抬头做人的女人。
  就是这份信念,让陶籽雪长大后紧紧地扒着谢敖国。
  既然靠自己的力量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就需要借用他人的势力达到最终的目的,在这个落后的小村子,谁是最有出息的人呢?
  那就是十四岁就偷溜参军的谢敖国,听说他在军队前途光明,做了不大不小的干部。
  听陶父说谢敖国是她未婚夫后,陶籽雪有片刻的窃喜,一切得来不费功夫。
  因此,陶籽雪知道谢敖国不喜自己,自己也怕这个色厉内敛的军人,她还是利用对方的责任感,让他娶她。
  但是,为什么被她寄予厚望的谢敖国出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