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聂昔继续朝前走着,情景忽然再变。在他的眼前,已经收割的土地上,到处是耕耘着的人们。那平阔的土地无尽地向远方伸展开去,带走了人们对来年的希望。一道娇美的倩影忽地映入聂昔的眼帘,那是一位正在扶犁的少女。当聂昔看向她时,少女朝他嫣然一笑,让他如沐春风,刹那间,聂昔仿佛置身于一个无比温馨的世界……
聂昔继续向前,眼前的情景再次发生了变化,一抹冬日的暖阳斜斜地照着他眼前的大地,那皑皑白雪和无尽的冰河正在缓缓地消融,远方的森林正露出淡淡的绿意和生机。在他身前的一块冰面上,一只小鹿刚刚站起来又摔倒了,它挣扎着站起来,接着又摔倒了,但它似乎并不气馁,继续努力地站起来。聂昔走过去,将小鹿抱起。远处山林中忽然传出一阵喧闹之声:“生了,生了!”接着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声传来,划破了冬日的宁静。聂昔的心头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触,泪眼朦胧间,忽然觉得自己飘了起来,然后渐渐地进入无尽的太空之中,接着眼前闪过壮美浩瀚的星空世界和无数的生灵,而他自己似是完全融入了天地之中……
第二十六章 成道基再受指点
从聂昔登上济原山的第一天算起,转眼间快三天过去了。当清晨和煦的阳光再次普照过来,聂昔缓缓睁开了双眼,先前幻境中的情景似乎还历历在目,他揉揉脑袋,这就是培植道基吗?正想向季晨烟请教一下,却发现这里除了他自己以外,周围已是阒无一人。聂昔又揉了揉脑袋,看来季晨烟已经离开了,记起先前在季晨烟的指点下开始修炼时,当时是中午时分,而现在是清晨,修炼的时间不短了,但究竟过了多长时间,他也不知道。
聂昔想着先前季晨烟说过的话,又看了看手中那本叫“百悟”的书,照着先前季晨烟讲过的办法,又运转了一下心法,猛然间感觉一股波动从识海传来。神识?聂昔心中一动,然后闭上了眼睛,但觉周围一切清清楚楚,比自己睁开眼睛时还要清楚几分。他明白自己总算是修出神识了,也有点明白什么是神识以及神识的功用,心中自是大喜。不过他也明白,自己对神识了解得还非常粗浅。
他睁开眼来,将刚才用神识观察周围的情形简单地回味了一遍,猛然想起当神识掠过《百悟》时,那本书似乎也与以往有些不同,不过因为刚才心情激荡,倒是没有太在意。他记起了季晨烟先前说过的话,于是将手中的书微微抬高了点,然后特意用神识扫了一下,这一扫,所见到的情景却令他大吃一惊!
原来,聂昔发现,当他用神识扫过去时,《百悟》中的每页纸都像是透明的晶石一般,晶石中布满了文字,他粗略地看了一下,那里面的文字实在是太多了。他现在还不习惯用神识查看里面的内容,只是简单地扫了一下就停了下来。虽然还不明白里面的内容,但他记得先前季晨烟曾反复叮嘱自己一定要保管好这本书,既然连季晨烟前辈都那么看重这本书,那里面的内容一定非同小可。
放下手中的《百悟》后,他只觉得腹中有些饥饿,连忙将自己带来的干粮翻出来,简单检查了一下后,却发现那些干粮都已经发霉了,心里暗觉可惜。他侧过脸去,看了一下自己带来的酒坛,除了他自己打开的那只外,他发现另外的两只酒坛也已经开封了,只是现在还盖着盖子而已,他估计这两坛酒应该是被季晨烟喝掉了。随后他摇了摇那两只酒坛,发现果然空了。他信手打开离自己最近的那只酒坛,忽然发现封盖上居然还粘了一张纸,上面还写有字。他好奇地伸手将那张纸撕了下来。但见那纸面上的第一段写着:“小聂,你带来的三坛酒都已流到我的肚子里去了,一坛润力,一坛润灵,还有一坛润道。很是不错,多谢你的美酒!”
聂昔忍不住一笑,这老先生还真是有趣,不过能用这些酒来稍稍答谢一下这位老前辈,他心里也很高兴。
聂昔继续往下看,只见第二段上面写着:“为了答谢你的美酒,我也给你留下了几样东西,都放在中间的那个坛子里了。注意:先不要着急看,等你回去后慢慢研究。”聂昔心中苦笑,暗忖道:“我还没怎么答谢他,现在反而是他来答谢我,以后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他。不过看起来这位前辈似乎比较喜欢我酿的那个酒,既然是这样,等以后有机会多给他带些就是了。”
那纸上的最后一段写道:“如果你从幻境中醒来时已经成功培植了道基,那就多去看看《百悟》吧。以后修道主要靠你自己了,有疑难的时候多去参阅《百悟》,那本书很有价值。等有了一定的领悟后,尽快着手完成初位开基灵化,具体的方法,你可用神识从《百悟》的第一页上查到。这里环境十分幽静,正是修炼的好地方,你自己抓紧时间。这几天我已经仔细考察过了,这里一般不会有人过来,也没有什么野兽,顶多就是些鸟儿飞来飞去。所以一般不会受到什么打扰,你放心修炼就是。我有事先走了,以后有机会再见。”
最后的落款是“季晨烟”。
第二十七章 借奇书初试灵化
聂昔起身找来些杏子,吃过后,便立即开始用神识翻阅《百悟》。让他惊讶的是,在《百悟》的最开头写道:“持有此书者,不可将书中内容泄露给其他任何人,若不遵此嘱,将来必遭横祸,切记!”
聂昔愣了一下,怎么会有这样的嘱咐?难道连自己的亲人、弟子都不能说?季晨烟前辈知道书中的内容吗?他犹豫了一会儿,一咬牙,决定还是看下去,以后遵照其嘱咐就是了。
接下来,聂昔看的是《百悟》的目录结构和有关修道的总体介绍。聂昔看过后得知,他现在用神识看到的内容全部都是跟修道功夫相关的。不过里面涉及的知识实在是太广泛了,除了导引吐纳的功法之外,还涉及到灵草、丹药、炼器、布阵等诸多方面。整本《百悟》简直就是一本修道知识大全。
不过,《百悟》并不是将有关修道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罗列,书里面说得很清楚,这本书是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解编纂而成的,并且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作者对自己的这本书是很自负的。
季晨烟所说的“开基灵化”,在《百悟》中有很详细的介绍。所谓的“开基灵化”实际上就是对修行者的下丹田、中丹田和上丹田分别进行灵化,合起来称为“三位开基灵化”。因为这三个部位都是修士们运行功法时的关键部位,所以容易率先灵化,而且一旦灵化了,则易于促进人体经脉和神识系统的灵化。这和修炼内功时,当达到一定程度后,修炼者要打通任督二脉一样。其中,下丹田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丹田,对它的灵化就是初位开基灵化。聂昔以前曾经看过一些修真的书籍,觉得这三位开基灵化与修真中的金丹、元婴和分神等境界有些类似,不过这些称呼对他来说无关紧要,无论什么称呼,不过是一个名词而已,关键是要理解它的内涵。
《百悟》中记载的修道功法,其名称就叫“归流道诀”,聂昔估计季晨烟可能也知道这一功法,不过这得当面询问他才能确认。
接下来的十来天,聂昔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修炼和翻阅《百悟》当中,偶尔也采集一点杏子,日子倒也过得其乐融融。
这一日清晨,当聂昔在济原山的一座山峰上运转了几遍“归流道诀”后,他感觉自己体内真气充盈,比之前刚刚培植好道基时要强上不少,他知道自己该着手初位开基灵化了。
聂昔从《百悟》中已经了解到,完成初位开基灵化一般是需要一定的辅助手段的。当然,那辅助手段也不是唯一的。其中之一是食用“开灵果”。恰好,在季晨烟送给他的礼物中,有一件礼物正好就是一枚开灵果,这当然是季晨烟事先为他准备的。
聂昔拿出那枚杏子般大小、通体绿色的开灵果,吃下去后,便又开始运起功法,进入了修炼状态。
因为对修炼过程有长期深入的研究,聂昔明白,如果修为到了一定的层次,并且周围有合适的能量的话,修炼者只要运转功决就可以将外界的能量转化为真元,但重新转化来的真元加上他体内原来的真元是超过他的存储空间的,多余的真元实际上是在经脉的运行过程中,为了维持经脉的运转而重新转化成了其它形式的能量而耗散掉了。这样的一种过程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从外界到修炼者经脉,然后再到外界的一种循环。但这个过程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许多修炼者往往对此并不清楚,更不要说清晰地感知那种循环。
但聂昔不同,他很早就认识到了那种循环,前不久,借助“百悟幻境”培植道基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完全清晰地感知到那种能量循环。
归流道诀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功决,一旦将经脉的运行引导起来以后,修炼者可根据自身及外界的情况,自行调整经脉的运行方式。这对聂昔来说正是一种如虎添翼的修炼法门,借助于他对那种能量循环的感知,他可以精准地调节自己的经脉运行方式,使自己的修炼效果臻于完善。
聂昔坐在地上,周围环绕着一片球形的光晕。那光晕先是缓缓向往扩展,等扩到一定范围后,又缓缓地回缩,像是他在不断地吞吐能量一般。
周围鸟儿的飞翔,小虫的鸣叫也渐渐地进入了聂昔的感知当中,他将心神完全释放开来。随着不断与周围天地进行着能量的交融,感受着周围天地能量的变化,他感觉到自己仿佛是在与天地接触、交流,那种感觉让他无比陶醉。他全力地将归流道诀运转开来,身心完全沉浸那种状态之中。
第二十八章 凭妙悟又添神技
又是三天过去了,当清晨的阳光遍洒济原山时,聂昔缓缓睁开眼来。他看着远处的层峦奇岫,感受着体内充沛的真元,心情大佳。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初位开基灵化,将来随着修炼的继续,各处经脉要逐步进行一次灵化,待整个经脉系统完成一次灵化后,就可以开始中位开基灵化了。
经过这次开基灵化和对《百悟》的理解,聂昔明白所谓的经脉灵化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经脉本身的灵化,就是通过运转经脉,将适当的天地灵物中的一些营养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体内,进而增强经脉的适应性,以使经脉易于实现拓展,这一层次向下可与“力化”相融合。通过《百悟》,聂昔已经知道那些天地灵物中的营养元素还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做“灵质”。
而对于力化,聂昔的理解就是:通过经脉的运转,将适当的天地灵物中的灵质融入到自己的体内,改变|穴位和经脉的容质。
第二个层次的灵化是提升修士本身对于运用真元的灵性。这需要修士在修炼的过程中不断地理解天地规则。这一层次向上可与“道化”相融合。但究竟何为“道”?聂昔现在的认识还非常模糊,更远谈不上有什么深刻的理解。而且《百悟》这本书在谈到“道”时也是语焉不详,更多提到的是让修士自己去摸索,对此,他也只能徒呼奈何。
既然对于经脉的灵化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聂昔对于开基灵化的理解自然也就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