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拿着个旧盐袋,装着九叔公那一闻就让人喉咙发痒的烟丝了。
488 办案
香艳春色…488办案
有财家遭贼的事,这让人们从新记起了有财,人们这才发现,自从大良死后,就在也没有见过有财。于是人们从贼的事说到了有财,有人说有财的万贯家财在和家珍离婚后,就被他喝完赌完嫖完,挥霍一空,所以没法在木洼村混下去,所以离家出走了。有人说有财伤心过度,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了。更有人天马行空的猜想,有财是木洼村首富,遭遇了飞天大盗,把人和钱财一同给劫走了。总之说什么的都有,说到了有财,人们难免会说到家珍,说到了家珍,自然牵连到猴三。而且人们议论的话题越来越广,同样也议论到了同样失踪了一个月的秀兰。幸亏海仑及时出来灭火,解释说大嫂(秀兰)是和雪梅一同去深圳打工了,雪梅忍受不了深圳的炎热,浑身长满了红点,自己跑回了县城干别的活,留下秀兰一个人在深圳继续打工。人们也不管海仑的解释有多么的漏洞百出,都相信了海仑的话。有财这个在村里响当当的人物,人们都差点把他遗忘,更何况是秀兰,人们才不会去深究海仑的话是真是假呢。
有财家遭窃了,这事本来没有人上报的,可是坏事传千里,没几天就传到了何丙昌的耳朵里。这种没有油水的案子,何丙昌基本是不愿意管的,反正又没有人报案。可是这次不同了,有财家和巧芬家相邻,他就得去管管。管管也不是真的管管,目的还是要趁机去会会巧芬,会会这个令他朝思暮想的美人儿。
何丙昌特意戴上大盖帽和白手套,全副武装威武的开着那辆落漆斑斑的三轮摩托警车来到了木洼村。为了营造声势,衬托出他的身份,何丙昌来时特意通过那手摇电话通知了李支书,让村民兵保护好现场,不准任何人进入。何丙昌来到后,首先是装模做样的这里看看,那里瞧瞧。然后就是问问丽萍,统计一下遭窃的物品。最后的主题来了,分别询问一下巧英和巧芬,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人来过这里,或者是晚上听到什么动静之类的。当然重点是询问巧芬,询问的时候是不准旁人在场的。他把巧芬叫进了巧芬家的厨房里,让李支书在院门口把门,不给与本“案”无关的人进来。
何丙昌简单的几句询问之后,就开始话峰一转,说道:“你有好久都没有去看你男人了喔。”
也确实是,巧芬也有几个月没有去看陈明了。去看一次陈明,至少得准备二三十块钱,家里还这么多钱,她实在是不敢多去啊。巧芬心里是想等到年前,知道了老公获得多少年的减刑之后再去看一次陈明,随便准备一点土特产,酬谢一下那些给陈明关照的干部,还有眼前的这个何丙昌的。巧芬是个坚强的女人,生活上的窘迫她不愿意对外人说,更不会向何丙昌倾述,她说:“是啊,有好久不去了,这家里的活忙得抽不开手脚,只好等等缓一段时间,等松下来一点再去看看他了。”
何丙昌在农村工作了这么多年,知道农村人的活儿永远是忙不完的。不过也不至于忙到抽一天的时间都没有。通过了和巧芬接触的这几次,他看出了巧芬是手头拮据,拿不出多余的钱来。在山村,平时根本就没有什么收入,全靠收冬钱那几担木薯,还有就是平时砍的柴火,卖了换几个钱来维持整个家庭的开支。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都要计划得周到一点,否则还是入不敷出,更不要说巧芬一个女人家了。何丙昌不由的有些怜悯起来,他说:“你这么忙,也赚不了几个钱,要不我在城里帮你找一份临时工吧,这样你在城里工作,离你男人也近一点,有多点时间去看他。”
巧芬心里还是很感激何丙昌为她办的事的,只是上次何丙昌对她欲图不轨之后,心里就多了一层防备之心。去城里她是肯定不会去的,即使是可以天天看到陈明,那她也不会去。巧芬离不开木洼村,离不开这个穷困潦倒却又充满温馨的家。这里有她的妹妹,有她的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她去了的话家就不成个样子了。巧芬说:“不劳何所长费心了,我是苦命人,享受不了城里的福,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木洼村吧。我男人,我只要知道他平安无事,我也就放心了,看不看倒不是最重要的。”
何丙昌是什么人啊?用老奸巨猾,老谋深算来形容他都不为过。他又怎么看不出巧芬的防备心呢?巧芬越是这样,何丙昌就越是喜欢她,何丙昌发现,虽然得不到巧芬的人,但每次和巧芬说话,以及自己想尽办法来讨好巧芬的这个过程,竟然比他得到其他任何一个女人之后的感觉还要好。得到其他女人是一种没有对手的成就感,得到了就是得到了,再无新鲜可言。而巧芬的这种感觉不同,巧芬这种看得到摸不着,摆在碗里却又吃不到嘴的感觉,让他浑身充满了动力,精神充沛。何丙昌决定要帮这个女人,即使是得不到她,也要帮她到底。何丙昌说:“不去也好,你现在砍的柴火卖是卖给村里开车的,他们又从你手里赚了一部分钱,到你手里的没有几个,这样吧,我回去看看我隔壁的人家要柴火的,就帮你捎带出去,这样你也可以多增加一点收入。”
“这怎么好意思呢,你在乡里,离这里又这么远,再说了你的摩托车能带多少啊。”巧芬很需要钱,所以对何丙昌的这份好心她并不是完全拒绝。心想,这是在木洼村,又不是和何丙昌单独接触,何丙昌总不会拿她怎么办吧。
这里是南方城市,在那个年代大部分城里人做饭也还是用柴火。城里没有山林,烧柴只能是靠买,所以何丙昌是有这个能力帮忙的。何丙昌拍了拍胸脯说:“别看我的是摩托车,每次拉上两三百斤还是没有问题的,我每天回家的时候,弯进木洼村一下就可以,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再说了,我提早个把小时下班没有那个敢说我。”
这样也好,抽一天时间和巧英上山挑柴火就够何丙昌拉一个星期了,又可以赚点钱,又不至于耽误其他活。巧芬很是高兴,说道:“既然何所长这样的帮助我们家,那你家的柴火我就全包了,不能让你白帮我拉。”
489 丽萍进城
香艳春色…489丽萍进城
林华是个懒汉,每天除了杀猪就不想干什么活。而丽萍原本没出嫁时也没有干过什么活,现在让她去干农活,她也不大会,再说了,小思月现在跟着林华妈带,干活的话要跟着林华爸一起去,多多少少有点不好意思。闲下来的丽萍不像林华,安心理得的在家玩耍睡觉。丽萍总感觉林华爸妈两鬓斑白还整天忙里忙外,而自己和林华年纪轻轻却在家闲着,会很过意不去。林华懒,说他不听,拿他没办法。自己为人儿媳,不能跟着林华这样整天无所事事。虽说林华杀猪收入能维持这个家庭,可是谁能保证一年以后,十年以后还会这么好啊。丽萍决定,她也要找点事情做。做不了农活,至少也要做点其他的,可以养活自己,不要依靠林华的事。做什么呢?丽萍的脑子里迅速的想起了哥哥,哥哥以前在村里就是靠收点土特产,就能让她哥嫂子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现在哥哥走了,村里的土特产也好久没有人收购了,自己何不继承哥哥的路子,收购土特产呢?哥哥以前拉货去县城卖时,也经常带她去,那些收购各种土特产的老板客商,她也都认识,要做起来也不会太生手。说干就干,丽萍马上拿出纸和笔,仔细的回想哥哥以前在村里收购土特产的时候,每一种土特产的价格,一一记了下来。
丽萍也没有把这个想法和林华以及任何人说。第二天一早,丽萍带着她那连林华都不知道的,从娘家里就带来的两千块钱私房存折,坐上海仑的汽车去了县城。她要去县城问一问县城里的那些老板,县城里现在收购土特产的价钱是多少,好寻找和村里收购的一个差价。然后再买一对板车轮子,回家后请老木匠帮忙造一辆板车。她哥哥以前收购货物的时候,是骑着自行车,架着两个大筐去的。她家的自行车被林华在医院里弄丢了,家里现在的自行车是哥嫂离婚后,哥哥颓废了,不去收购货物,林华去借来拉肉下村卖的。也正是因为林华借来了,才幸免于贼手,哥哥留下的唯一一个有价值的东西。哥哥去收购时的那两个特制的筐还在,只是丽萍的骑车技术实在是不行,要驾驭驮着两个大筐的自行车更加是不可能,所以她想到了板车。
县城里的老板并不知道有财已经离家出走,见到丽萍来了,没等丽萍开口就问,你哥怎么这么久不来送货了啊?丽萍也聪明,不直接说出哥哥离家出走的事,而是婉转的说家里发生了一点事,现在哥哥派她来问一问收购价,以后由她来负责送货。老板们也不管,有人送货就行,反正是做生意,认钱不认人。也就告诉了丽萍现在的收购价,有的老板还催促丽萍,回去赶快把货松开,等着要卖呢。
丽萍从县城里回来了,不单带回了板车轮子,还把板车也带回来了。原来是想让村里的老木匠帮打造一辆的,可是会见了老板后,她改变了主意。回村让老木匠打造太费时了,不知道何时才能造得好,不如花个三四十块在县城买一辆现成的。
丽萍不会拉板车,在众人的帮助之下,把板车从海仑的车上给卸了下来,然后又歪歪扭扭的推到村大队部旁边。丽萍家又要上一点坡和台阶路,板车拉不到家里,只好放在这里先。费了好大的劲把板车给立了起来,然后又把板车轮子滚到阿凤家里放。村子里顽皮的孩子多,不把车轮子给卸下来,待会一放学,那帮顽皮的家伙准把板车拉着满村子乱转。
村里人看见丽萍买了一部板车回来,很是疑惑,不知道她要干什么?阿凤首当其冲,一边帮忙把车轮子放到门背,一边问道:“你买这板车干嘛?准备拉石头打地基建造少强家那种小洋楼啊?”
丽萍也不打算隐瞒,正好借这个机会告诉大家,要不然村里人不知道她继承哥哥的衣钵,收购土特产。丽萍笑了笑道:“哪里有少强那么多钱建造小洋楼啊,我是买板车回来收购山货,以后大家有山货都拿来卖给我哈,还和我哥以前收的一个价。”
丽萍的话一出,立刻引起在阿凤家门口纳凉的人们一阵骚动。女人做这种抛头露面的买卖,这在木洼村还是头一次。丽萍原来是那么的娇生惯养,现在要做这走家串户,肩扛背托的买卖,人们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怀疑的目光。就有一位村民说:“是不是真的啊?我家挖了两担桐油子,你真的收的话我现在就回家挑来了哦?”
“当然是真的,你回去挑来吧,就到阿凤这里有秤,过了秤后马上就数钱给你。”为了让人们彻底相信她,丽萍还说到:“桐油子今年涨价了,去年三毛三一斤,今年三毛五了。”丽萍涨价也不是一时冲动的,她在问老板的收购价后,早就做了对比,涨两分的价格她还是有很丰厚的利润的。
有财以前收购货物,从不主动涨价,而且还东抠西抠。丽萍现在主动涨价,还是现钱现货,人们纷纷说:“我家也有,我家也有……。”生怕迟了丽萍的钱就会被分完了似的。
丽萍很是高兴,大家愿意自己挑来,还省了她上门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