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民科-第6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维本敲了敲桌子,说道:“应该说早在80年代初,省内的重工业,尤其是滨城的一些工业单位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现在问题越来越严重,有的企业甚至已经揭不开锅了,要靠贷款发工资,不得不重视啊同志们!”

他向汽轮机厂厂长邬宗祥看去,说道:“邬厂长,你来说说吧,汽轮机厂有些什么样的情况,让大家了解一下!”

吴宗祥的头发已经有了一些银丝,听到孙书记点了自己,他有些沉痛的说道:“既然省委。书记点了我的名,那我就说道说道,其实这几年来我一直在反映问题,可是市里省里始终都没有什么反应!”

他的直言让大家的脸上有些挂不住,孙书记点头说道:“老邬,这次你就在这里,把厂子里的那些个问题都说说,汽轮机厂是滨城市三大重工业企业之一,省里的直属企业,也具有代表性!”

邬宗祥点了点头,不客气的说道:“那好,我就把汽轮机厂的一些情况说一说,其他两家也跟我们差不多的情况!”

他说道:“我们厂现有正式职工1万2千多人,非正式职工却有着8000多人的规模,企业退休人员将近5000人,各种直属挂靠的集体企业职工人数更是超过了4万人的规模。汽轮机厂包袱沉重,体制落后,设备技术陈旧过时,职工老龄化严重,工厂里大把都是什么也不懂的小年轻,而有技术的人才却不断流失,不是生病退养,就是被民营企业挖走。他们有在本地企业干活的,甚至还有远赴南方深。圳给私营经济打工的,工资待遇低是这些技术人才出走的主要原因,而这是我们企业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使我厂给与了一定提高,但是照比这两年发展起来的外资企业和民营经济还是差一大块,继续政府提高待遇标准!”

众人看了看林强生,只见这个年轻人面无表情的听着,三大厂的几位厂长暗地里也把账算在了他的头上,但是他对这些目光都不为所动。

邬宗祥继续说道:“还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计划项目减少,对我厂的打击更是沉重!”

这一点,电机厂和锅炉厂的厂长也十分认同,纷纷支持邬厂长的说法。

他向大家举例说道:“以前,我们厂都是国家分配任务,现在项目减少了,我们得自己出去找项目。现在汽轮机厂把以前不做的几十万的小业务也都做了起来。但即使这样也是杯水车薪,毕竟我们是一家大型企业,上万人不能靠项目养活!而且,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也很难适应市场,时常是我们好不容易谈成一个项目,最后做出来产品对方却不要了,说我们耽误了工程日期。

即使紧赶慢赶的交了货,对方的货款也不一定及时结清,我们的业务员常常要赶赴千里之外,来回奔波与东北和南方之间,就算这样也不一定追回尾款,对方打定主意慢慢拖黄了拉倒,企业经营非常被动!”

孙维本点了点头,说道:“这些是你们汽轮机厂的难题,还有谁发言?”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老邬说得差不多了,其实问题也就是这样的,更厂都有差不多的困难。

“我们电机厂希望省市能够拨款,支持我们改造旧有设备,引进技术!”滨城电机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梁维燕,抢着说道。

梁维燕是电机方面的专家,1979年他带领着电机厂研究所解决了10项重大科研课题,研制完成了60毫米滚板机等10余项重大技术革新,为研制600mw(兆瓦)汽轮发电机和生产大型轴流式水轮机创造了有利条件。

梁维燕说道:“我们厂做了一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组织准备工作,现在电机厂急需拨款,改造旧有设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岂料邬厂长也说道:“老梁,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也不单单你们电机厂缺钱啊,我们汽轮机厂也需要省里拨款!”

这时候冒出来一个相对年轻的声音:“我们锅炉厂,也请求省里解决引进设备技术款项不足问题!”

锅炉厂厂长迟建福说道:“我们厂自1981年参加了CE亚临界锅炉技术引进培训后,先后进行了一系列600MW和300MW亚临界锅炉的开发!制造优秀的电站锅炉,不光要人才还要先进的工艺设备,材料研究、试验生产都需要大投入,没有投入就难以满足现在市场日益提高的技术需要!”

他对孙维本和侯捷说道:“省里也应该给我们锅炉厂拨款,银行贷款也行,我们在关内有项目,还款不是问题!”

几位厂长总工当中就属迟建福年轻,资格低,再不发言他怕领导不知道锅炉厂的困难。

林强生笑看大家吵成了一团,他特意观察了下迟建福,这位厂长现在也就四十出头的年纪,这么年轻就当上了上万人的大厂长,的确不一般,他对此人非常关注。

而据他了解,1984年底,迟建福临危受命当上了这个他整整在基层磨练了18年的工厂厂长。

表面看去,迟建福温文尔雅,常带微笑,可是他厉害起来却是判若两人,而且这位厂长对人对事都极其严肃,对歪七劣八的人和事,处罚起来更是毫不通融。

迟建福认准了,在大工业生产中必须树立权威,出于科学化的管理需求和避免受到市场惩罚的考虑,必须对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行毫不含糊的处罚,不然就无法建设起一支纪律严明的铁军!

不了解他的人,可能以为迟建福当过兵,其实这位正经的是在清华动力机械系锅炉专业的大学生,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深厚的基层经验。

大型老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混乱,领导无方,已经积累了不少弊端,而且积重难返,可谓五花八门什么事都有,就像一个个封闭的小社会。

迟建福从管理大门开始入手,严把厂门,全面整肃劳动工作纪律,实行安全、质量、治安、风气、效益五个方面的严格管理制度。

这对于长期存在无政府主义、自由散漫作风的滨城锅炉厂来说,无异是捅了马蜂窝,一般人不敢冒这个险,可迟建福却坚持这么干了。

林强生十分欣赏迟建福的工作作风,和他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这位厂长抓管理从三大纪律—劳动、工作、工艺下手,建立了五项否决制度—质量、安全、效益、治安、不正之风原则。尤其是劳动纪律,现在的滨城锅炉厂竟然做到了,军号一响,万人空巷的程度。

迟建福不仅仅是喊喊口号这么简单,他是亲自做到了的,为了动员全厂职工的积极性,这位厂长带头下基层,下车间带领全厂职工奋战,职工们对这样的当家人心服口服。

而且这位厂长不光是注重经济效益,他还一手抓效益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林强生看来,这位简直是超人啊,超越前人和后人,迟建福做的事情,连将来的很多管理者们都做不到!

这在如今,全国重工业企业都大面积亏损,问题爆发的时代,一个这样的企业管理能手的出现,在滨城锅炉厂这个地方,简直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差点晃瞎了林强生的双眼!

想到这里,林强生不由得有些为迟建福惋惜,这位就是在滨城,倘若要是在沿海的某个城市,这位一定会像海尔的张瑞敏,或者是其他80年代成长起来的著名企业家一样,闪耀在新时代的历史舞台。

第七百九十四章电气集团

省长侯捷看大家七嘴八舌的乱了起来,赶紧打住了话头,说道:“省里看到了你们的困难,但是省里的重工业现都是这个样子,也不是单单拨钱就能解决问题的!”

他对众人语重心长的说道:“如今,把你们这些企业的头头脑脑召集过来,就是说困难想办法。我们不能遇到什么问题了就给钱,不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就是无底洞,钱投入进去什么时候能填的满!”

大家都沉默了,现在的三大重工企业明显不光是钱的问题,即使体制能改变,现在整个大环境对重工业都很不利,几位厂长也不好说拨了钱就一定能把厂子干好,谁也不敢打这个保票。

而且,现在市里的银行都不愿意贷款给他们,明眼人都能看出几家厂子就是老大难,省市领导当然也不是看不出问题的。

众人一时间都不说话了,宫本言看了看林强生,笑着说道:“小林啊,你是东星集团的董事长,企业发展得那么好,蒸蒸向上,超额创造了利税,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他对林强生说道:“虽然你们和市里的重工业企业不同,但都是搞企业的嘛。你来说说,给大家抛砖引玉!”

侯捷和孙维本都看了过来,侯省长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倒是把你这个小同志忘了!”

众人也都看了过来,孙维本也点头说道:“小林啊,虽然你的东星集团是外资企业,但你也是土生土长的滨城人,也许你这位半只脚跨出去的企业家,或许能看得更清楚!”

林强生不得不发言了,于是说道:“那好吧,那我就说几点,还望在座的长辈们不要介意!”

众人都笑了,侯捷故作轻松的说道:“小林同志要是说得重了,大家都不要怪他,尽管说,说得越深刻越好!”

林强生点头道:“那我就挑几个重点来说吧!”

他转头面对邬宗祥、梁维燕、迟建福等三大厂的厂长总工等人,说道:“你们几家企业遇到的困难是必然的,也是可以预料到的!”

“怎么就必然了?”有人不服的问道。

林强生:“现在国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过去的国家规划,到市场自由贸易,三大厂以前都是从计划经济过来的,猛然遇到了这些市场经济个体必然有着不适应!”

他对梁维燕说道:“就比如电站,以前都是计划式订单,企业不用管设备卖给了谁,也不用管货款问题,一切都由国家做主调配!

但是现在这个市场放开了,一些地方建设电站不需要报请国家给与繁琐的审批,再由国家调配了。这样的工程讲究速度快,马上要出效益。你们还像以前计划经济那样搞是不行的,注重产品设计,同时还要兼顾速度,对方要求的是短平快,你们不适应这样的市场就必然会被对方淘汰,人家就去找别家企业了。”

林强生对众人说道:“这就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工业口的同志们应该现在就把思想扭转过来,杜绝拖散慢式的工作作风,努力适应这个变化!”

迟建福率先的同意,他对于林强生这个年轻企业家也有着很大的好奇。

梁维燕说道:“你说的这个我们也清楚,现在我们电机厂就加快了产品设计,努力跟上人家的步伐,更争取提前完成设计甚至交货!”

接着他露出了为难着之色:“但是,即使我们及时交了货,订货方也仍然不愿意付款。我们电机厂不得不派出大批的销售人员追债,而且定岗定责,谁的业务谁负责追回款项,尤其一些关内省份,普遍都有托欠工程款的问题,我们的销售人员都羁绊在这上了,哪还有心思跑业务啊!”

“是啊,这个情况太严重了,我们机床厂在外边就有500多万的欠款,就是要不回来啊,人家有钱就是不给!”

“我们也有欠款。。。。。。”

在场的工业单位的领导都发出了声音,不光是三大厂这样的大型重工业单位遇到了欠款问题,就连其他中型企业也有被拖欠货款不还的现象。

孙维本等人也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大家都反应了一些问题,看来这是个普遍情况。

林强生叫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