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行我的1997-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逼简直就是装大发了啊。

    李文秀简直就是深感亚历山大。


………………………………

276 对,我就是来搞事的(二更求月票!)

    开学季。

    上海这鬼地方,阴晴不定的简直就是让人有些抓狂。

    8月末的一场暴雨,突然就把李文秀的计划给打断了,想着跟杨欣去市郊躲风头的想法直接被掐掉,结果就是,节目果然还得照上。

    不仅仅要上,而且还要出彩。

    这是刘宝生大佬的原话。

    开学没多久,安大牛的任命果然下来了,作为学术派的大牛,直接被组织召唤到了权力中枢边上去做出谋划策的军师,而且还是手握大权的那种。

    李文秀其实很清楚,这位大佬的传奇经历马上就要开始了。

    当然。

    作为能够亲眼见证这一幕的旁观者,李文秀还是很庆幸的。

    临行前。

    刘宝生作为安大牛的同仁,当然了,也是二十几年的老同学,老朋友,估计也只有他有这个面子。

    直接请老安在学校教工食堂隔壁的喧哗楼餐厅吃了一顿饯行餐,李文秀作为老安跟老刘看好的学生,竟然也硬要去打了个下手。

    还别说。

    这一趟还真的是打下手。

    吃饭的拢共不过十来个人,但是各个都是来头不小的,不是学校的校长就是组织上的大牛。

    除了他跟另外一个年岁比他大了将近十来岁的博士以外,就再也看不到第三个年轻人了。

    李文秀的面相也不老,没有那种老成持重的感觉,一看就是个小年轻。

    能够参加这种饭局自然引人注目。

    不过一听到是刘宝生的弟子,而且还是那篇论文的作者,再加上饭桌上老安也是夸奖了好几句,倒是没有人小看他。

    不仅没有小看,还真的给他安排了个好位置,就坐在那位听说马上要进军市行政系统当某个部门一把手的年轻博士旁边。

    一群大佬频频举杯,把黄酒跟果汁当白酒豪饮的时候,他们两个小辈也在下面窃窃私语。

    “不要客气,你是刘老师的学生,叫我师兄就行了。”

    嘿嘿笑了两声。

    李文秀还真不客气,师兄师兄地叫着,听起来亲热。

    事实上。

    以他的性格,还真的不大喜欢这种气氛。

    但是谁让他是小辈呢。

    就连服务员的角色他都客串了,又是上菜又是倒水的,就连哪位大牛需要换餐盘他都要动手麻溜地给递过去摆好了。

    不过搞服务也是门技术活,李文秀上辈子做客服经理的经验这会儿算是派上大用场了。

    “小伙子还不错,手脚挺麻利嘛!”

    别人的夸奖李文秀不当真。

    但是说话这位他可就得端着点了。

    这可是东财的大佬,自个将来指不定还要靠人家要人才呢。

    席间谈到招生和就业的时候。

    某个负责东财就业工作的大佬突然感叹了一句,说是国外的大学,校友们每年光是捐款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东财别看是财经类的学校,但是毕竟出去的学生资历都还不深,回馈的也不是很多。

    校友工作这一块。

    其实捐赠什么的也很重要,尤其是在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校友企业其实能发挥不少的作用。

    李文秀听在耳中,心里也直犯嘀咕。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东财这会儿还真没有一个专门的校友机构来负责这方面的事情。

    其实像东财这种学校,毕业的学生水平还是有的,倒不完全是后来社会上的那种印象。

    刚毕业的学生看起来一个个都是眼高手低,实际上东财的学生就业形势在国内还算是很好的,就是创新创业这一块不是很强。

    想想以后国内的各大科技型企业的大佬都分别是出自哪些学校就知道了,不是清华就是北大,要么就是科大和电子科大这种科技型或者综合性实力很强的牛校。

    东财这种专业性太强的学校反而成了下面垫底的。

    “老安啊,回头你得多给我们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咱们还是局限性太大了,我一直想在咱们学校搞一个创业基地。

    就是架子怕是搭起来了没人相应,这头一炮要是没打响,后面的工作可就不好开展了呀。”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别人参加这种饭局,小辈只有听着的份。

    李文秀可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或者说从来就没想过自己要打酱油。

    一听这话,脑子里就想的贼快。

    现在他手里有金和实业,沙河家具城和家具厂,以及C…BOOK三个牌子在搞事情。

    金和实业就不说了,未来五年之内,妥妥的摇钱树,李文秀可还打算着靠24小时便利店跟国外的那些个品牌一争高下的。

    至于C…BOOK,目前看起来是潜力无限,但是真正怎么样李文秀也不敢打包票。

    毕竟科技型企业。

    今天崛起,当夜就死的也不是没有,而且还是一死一大片,家具城跟家具厂那边就算了。

    目前还没什么花头。

    但是有一点李文秀有底气啊,自己手里有钱,做市场投资不行,但是如果是搞校友工作,搞人才投资,这肯定行得通。

    学校的资金用处太多,即使是东财这种老牌的财经类学校,经费也很少有余钱来做这一块的投资工作。

    李文秀还是懂行的。

    很多学生想搞创业,但是没有投资,社会上的投资,凭他们的身份还没那么简单就拿得到。

    但是如果自己成立一个投资基金,专门挑学校的大学生来投资,创造一个创意孵化器的话,说不定还真的是一个大学问。

    想到这里。

    李文秀一下子没忍住,竟然朝坐在上手的那位郭校长喊了一声。

    这一生差点没把刘宝生噎着。

    这混蛋玩意儿,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他是知道李文秀这愣头青胆子大的。

    连老安这个老同学,第一次人家见面的时候都没见他发憷。

    “李文秀,你有什么事情?”

    嘿嘿笑了两声。

    李文秀也没太过不礼貌。

    自个儿这是真有事啊。

    见他一副底气十足的样子,吃饭的几个大佬顿时来了兴趣。

    “郭老师,您刚才那个话不知道算不算数,要是算数的话,我第一个举手赞同,而且我第一个给咱们学校投资搞一个创业基地。”

    一句话顿时就把一群大佬说得一愣一愣的。

    就连坐在郭校长旁边的刘宝生都是一副没回过神来的样子。

    这小子。

    这又要搞事啊!


………………………………

277 抱大腿也要底气十足(三更继续求月票!)

    果然!

    只有搞事情才是最容易吸引注意力的。

    李文秀心里想着,脸上却很平静。

    这种场合可不能出什么岔子,见他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姓郭的那位校长本来也是个和颜悦色的学术达人,有老安跟刘宝生两位在场给这小伙子打气,自然也乐意给足了李文秀反应的时间。

    顿了顿。

    李文秀这才开始指点江山了。

    “郭老师,我是这么想的,您看看我的想法成不成熟,目前我们学校跟其他学校的优势就在于专业性强,但是这其实是外界的一种看法,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学生在创新和创意的能力方面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差。

    学生创业,一个方面是靠自己的努力,技术类型也好,创意类型也好;另一个方面就是环境使然,我之前在写那篇经济学的论文之前,也查过一些美国的资料。

    美国的高校,之所以创业型的学生很多,而且很成功,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归功于他们的市场投资体系很健全。

    一旦有学生有好的创意,相对来说拿到投资要简单很多,没有投资就想把接下来的创意做下去还是很难的。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是不是可以搞一个类似于这样的创业基地,学校负责管理,但是资本运营,由企业出资来对学生的创业和创意项目进行审核,然后自由决定是不是可以进行短中长期的投资。

    就是一个类似于孵化器的项目,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方面的条件,企业出资并且由学校来担保学生创业项目的安全性。”

    李文秀一口气说完。

    见他又把那篇论文拿出来举例子。

    郭校长还有些不解。

    但是旁边刘宝生已经低头跟他说了些什么,大概是知道了一个梗概,眼睛里看向李文秀的目光顿时就有点不一样了。

    但是听完李文秀的话。

    一桌子的人顿时就笑而不语。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毕竟是年轻人的想法嘛,天马行空,即使出了错也不要紧。

    搞创业孵化基地,大家都知道这个主意是行得通的。

    实际上。

    即使李文秀不提这个意见。

    五年后或者十年后,上海的高校也会开始行动,只不过那时候提出来的就不是东财了。

    而是相邻不远的两所综合性大学,成果也很显著,没几年的时间,还真的搞出了几个挺有名气的互联网和科技型企业。

    其中最让李文秀印象深刻的是,有几个学生在互联网快递和外卖业务刚刚兴起的时候,果断创业。

    竟然真的折腾出了好两家资产超过十个亿的品牌,这其实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既定的目标。

    投入和收获还是很具有实用意义的。

    但是呢。

    想法好归想法好,没有钱也并没有用。

    企业出资,由哪个企业来,这就很成问题。

    所以嘿嘿笑了两声,也没人敢说什么,不过场面话还是要说的,毕竟是两位大佬同时看好的学生嘛。

    就连旁边那位让李文秀叫师兄的孟博士也是暗自侧目不已,但是心里也想着,这个师弟还真是胆子大,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过跟这几位想法不同的是,刘宝生太了解李文秀这家伙的性格了,他胆子大是一回事,但是也不会无的放矢,肯定还有什么后招。

    所以一见李文秀说完就坐那里不开口,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小子。

    话说一半,让人看热闹了。

    安大牛也猜到了一点。

    乐呵呵地笑着说了句。

    “老刘,你这个学生,底气挺足嘛,小伙子,赶紧把接下来的话说完,免得刘老师回去叫你写论文。”

    这会儿几个校领导也知道刘宝生逼着这个年轻人一进大学就写了好几篇分量足的论文那回事了。

    心里虽然乐呵,其实也有些侧目。

    别说逼了。

    绝大多数学生就是用刀子抵着脖子也不一定写得出文章来,更何况还是那种水平不低的文章。

    最可怕的是,李文秀还是个大二的本科生,这就说给他戴顶天才的帽子也不为过了吧。

    老刘都开口了。

    李文秀自然不好意思再拿捏着,腼腆地笑了笑,这才继续。

    但是一开口,顿时就把一群大佬也镇住了。

    “郭老师,如果学校可以提供这样一个机会的话,我愿意出钱来做这个事情。”

    什么?

    卧槽?

    刚才这小子说什么了?

    他来出钱干这个事情?

    确定自己没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