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腾必须给BBC和主持人艾梅丽…迈特莉斯上课,让艾梅丽…迈特莉斯知道自己有多肤浅,“如果你说我是出于技术、人才、客户和欧盟市场的考虑,收购英国企业,那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判断,如果你说,我是为了偷窃技术才收购英国企业,那就是一种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种族主义自大,因为你们的很多技术早就落后于其他国家。”
徐腾这一刻算是火力全开,痛斥BBC和主持人艾梅丽…迈特莉斯的无知,“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每年毕业的博士超过5万人,而第二名的美国仅有1。9万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每年毕业的本科生超过700万人。”
“在我的27名联席合伙人中,马枟是最聪明的人,但还不能说是最勤奋的那一批,有一些联席合伙人已经超过60岁,他们依然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每个月只休息两天,即便他们每个人拥有的财富都超过10亿英镑。”
“我每一年的休假时间比你要少很多,比绝大多数的英国人要少很多,我的公寓就在我的公司楼上,任何时间,公司的人都可以喊醒我,让我处理最紧急的工作,这就是中国人的事业心!”
徐腾完全就是在训斥主持人艾梅丽…迈特莉斯,“对于中国,对于中国人,你根本一无所知,你们对中国技术水平的整体认知就像孩子一样幼稚和无聊,正如你的同事Richard…Blunse对马枟的训斥,用一种19世纪的商业教材训斥全球网络科技史上最好的一位企业家。正如纳粹认为盎格鲁撒克逊是高贵的种族,而精通算账的犹太人是最肮脏的种族,只是靠诈骗和高利贷谋取暴利一样。”
“美国人在说,中国偷窃了他们的工作,欧洲人在说,中国不仅偷窃了他们的工作,还在偷窃他们的技术,这些都是你们的政府和精英阶层在推卸责任。你们不批评你们的享乐主义文化,却指责我们勤奋工作是盗窃你们的技术和财富,身为媒体,你们不指责政府毫无改革能力,完全被选票束缚住,只能靠无限宽松和印钞票解决问题,却将所有问题都归罪于我们。”
“你们就像是活在19世纪,依旧深信华人是劣等民族,深信你们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深信我们华人的文化是愚昧无知的,深信我们的一切进步是源自抄袭和盗窃。”
“我们有14亿人口,我们的勤奋和热爱学习的程度,超乎你们的狭隘认知,我们努力工作,不是为了超越谁,而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和瑞士的孩子一样,生活在一个最富裕的国家,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和美国的孩子一样,生活在一个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
“我们距离目标还很遥远,这就是为什么,我和我的同事,我们的科研人员,我们的工人,我们的政府都在继续努力工作。我们才取得一点点的成绩,积累了一点点的财富,你们就迫不及待的宣称我们是盗窃犯,就像你们在19世纪指责犹太人都是诈骗犯一样。”
徐腾今天来参加BBC的节目,基本就是两手准备,一切顺利,他就谈一谈中欧经济合作的大趋势,如果不顺利,他就让BBC自食其果。
他的准备非常充分,在主持人艾梅丽…迈特莉斯开始反驳之前,告诉她,“如果你需要的话,我这里有很多关于BBC在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对于犹太人和德国人的攻击言论,基本和你们对中国经济的抨击如出一辙。不要以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只有德国人在歧视犹太人,你们BBC也是如此,而且,你们还在歧视德国人抄袭你们的技术,这些都是你们的原话。”
主持人艾梅丽…迈特莉斯已经完全无语,她知道,今天的节目必须重新录制……她依旧深信不疑,中国人在盗窃欧洲的技术,但无论是她,还是BBC,都不会将这种谈话播放出去。
很快,节目录制到一半就被迫休息,负责新闻频道的一位BBC女性高层也不得不现身,介入协商。
双方的团队在一间办公室里,徐腾和这位BBC的高层都很沉默,听着节目组和华腾公司国际公关部的员工争吵不休。
这是一种既充满现代职业精神,媒体道德,又充满傲慢主义的争吵。
没有人在乎真相。
BBC的这位女性高层明确要求一个观众能够接受的“真相”,而华腾公司国际公关部需要维护BOSS和华银财团的形象。
BBC通过指责中资收购是在盗窃技术的方式,直接侮辱徐腾和华银财团,这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徐腾很淡定,拿着平板电脑调阅公司的电子邮件,等待双方吵出一个结果,他可以取消这个节目的行程,浪费一个下午的时间罢了。
这一刻,他忽然想,如果他回到国内和马枟谈及此事,分享一下心得,估计也只能说,BBC就是BBC,一如既往的自以为是,脑子有病。
有一点是确定的,越接近西方世界的内核,特别是西方媒体和政府的内层,他越能感受到这种盲目自信的精神特质,就像是19世纪大清帝国的翻版。
很好,天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
BBC、ABC、CNN,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一个通病,一神论宗教体系和文化的通病,总以为自己信仰的一切都是对的,它们就是上帝的代言人,可以藐视一切权威,一切强权。
这不是媒体,这是21世纪的宗教审判所,神经病!
徐腾在这里玩着平板,等待各方协商出新的结果时,忽然诞生了一个更好的想法,他已经有必要在神州传媒集团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好的全球性新闻集团。
第三百七十七章 想做大事,还是不能要脸
事实证明,BBC要脸的时候是可以做出好新闻的。
徐腾最初可以在英国三大电视台的ITV和天空广播之间选一家,因为这两家都是华银财团的影响范围内,面对他,基本都是要脸的。
ITV的主要广告商是WPP集团,而WPP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就是神州传媒集团,其他股东也多是华尔街和英国的财团。
天空广播则是默多克新闻集团的子公司之一,而默多克新闻集团也是神州传媒集团的第三大股东。
总之,这是传媒幕后金主之间的权力游戏。
徐腾只是因为翻出了BBC当初采访马枟的新闻视频,有点想为马总报仇的意思,加上BBC监管委员会,特别是唐宁街和王室的保证,中间也有其他人的游说,才让徐腾改变了决定,临时选择BBC的《西方观点》节目。
结果闹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事件。
在距离节目预定播出的时间仅有两个小时,BBC的副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新闻总监海伦…波登——就是最快介入节目谈判的那位四十多岁的女性高层,陆续介入后,同华腾公司国际公关部欧洲执行总裁阿斯戴尔…坎贝尔紧急磋商,最终达成了协议。
双方采用华腾公司“初选”的可靠数据,邀请徐腾讲述中欧经济合作的优点,分析欧洲经济停滞的原因。
做为妥协,徐腾可以分享一些有趣的个人故事,观众有兴趣的那些事,比如他个人到底有多少钱,他在英国有几栋城堡,他平时的生活和办公。
BBC之所以妥协,其实更关键的是来自唐宁街的电话。
在各种各样的大人物陆续介入后,45分钟的访谈节目终于不脑残了,完美的符合徐腾和唐宁街的要求,能够有效反击工党对于中国资本控制英国能源公司的那些攻击。
至于BBC在十二年前采访马枟的新闻视频,显然是必须得播出,打脸也得认了,谁让你家主持人那么自大。
这件事很快告一段落。
因为即便徐腾在BBC这边小胜一局,也无法扭转大部分欧洲人对中国的歧视心态,这种事,最终等中国人均GDP超过欧盟,拥有十艘核动力航母驰聘全球时,自然会成为历史中的一个小波澜。
……
徐腾在欧洲的访问行程是漫长的,在英国停留了半个月后,才继续前往比利时、瑞典、德、意大利和捷克访问,随行团队中不乏国内的企业家,一同考察欧洲的投资环境,就一些项目展开讨论。
正因为这一次的访欧之旅,国内网友开始给徐腾起了一个“第三元首”的新绰号,听起来很像是第三德意志帝国元首的意思,实质当然是另一种说法。
第三元首!
徐腾其实无所谓在海外访问多久,他的工作基本都能靠在线解决,只是相比在国内,网络数据的保密工作更困难罢了,有些重要的数据只能是由其他联席、高级合伙人乘坐专机带到徐腾身边,当面讨论决策。
譬如收购普瑞玛集团过程中会遇到的麻烦。
普瑞玛怎么说呢,真正接触过机床这个行业的人士基本有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相比通快、吉迈特、马扎克这些日德系的顶尖机床集团,普瑞玛在国内基本就是高薪低能的代言人,价格差不多的,精度和性能低一档,相比国货数控机床,又完全没有价格优势。
目前在国内唯一有点竞争力的就是激光切割领域,后来在国内的生产和销售部门也倒闭关门了。
徐腾说普瑞玛是全球高端机床领域的七巨头之一,对不起,那得是2002年的数据,从2003年开始,普瑞玛就像是掉线的风筝一样,啪啪啪的直线下滑。
普瑞玛集团的控股方,同忠利保险的控股方基本重叠,也不是没想过办法,比如将主要生产岗位迁移到捷克和中国。
现在终于发狠了,准备将在都灵的总部砍掉。
徐腾收购沃瑞克是怎么快速扭亏为盈的,一样的办法啊,将总部人员直接砍了一半,连集团财报的统计工作都放在中国总部做。
你想啊,一个前台的月薪都高达7000欧元,一个月还只用工作20天,每天工作5个小时顶多的了,至于总部的各种行政部门,经理、主管……别提了。
不管是普瑞玛的董事会,还是沃瑞克的前控股方银瑞达财团,以及现控股方华银财团,思路基本一致,将华腾精工集团的欧洲总部迁移到捷克,工资低,税收低,注册地迁移到荷兰,企业税收更低。
各家工厂是肯定不能迁,一线工人还是很重要的。
所以,不重要的工厂就直接卖给其他公司,拆了卖光。
合并后的普瑞玛、沃瑞克、华腾精工加在一起,17个产品线,设计到1。3万个配件体系,全部都要在5年内完成整合,将配件体系收缩,尽量使用中国制造降低成本。
欧洲现在的机床销量基本不值得一提,除了捷克、意大利和瑞典三个机床中心厂区,8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的六个厂区。
在徐腾访问意大利期间,三方股东在一起开了5次会议,直到徐腾离开欧洲的最后一周,才最终达成合并协议。
这个并购案不一定能通过,因为普瑞玛和沃瑞克一样,都拥有一定规模的军工机床限制,沃瑞克是瑞典企业,不受欧盟钳制,只要瑞典政府批准就行了,普瑞玛的并购则要先报批意大利政府,再过欧盟这一关,最后回头还要在都灵市走一圈——这一圈也要拖垮一层皮,工会各种闹腾,一个不小心就得翻船。
其实吧,普瑞玛就算不被并购,也迟早要将产能迁移到东欧和中国,不会保留在都灵,随之一起迁移的中小配件企业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