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手捶地,一手遮天-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我们,我们多年未见,是我,一切是我一人所为……”
    我双拳紧紧攥起,如今我终于明白,景岚曾做了数年聂光的谋士,而青姑也一直跟随在聂光身边,他乔装成风离青姑认不出他来,可在那段日子里,他却从青姑那儿得知了皇宫中的那个襄仪公主才是她的亲生女儿。他在青姑因谋逆案被抓获入狱之后,对她进行轮番的逼问和折磨,并诱导暗示她所有人都已知道我同她之间的关系,只怕这两年来我的失踪,都已被青姑误解为是我逃脱朝廷的追捕。所以,她才会一见到我的时候就否认我与谋逆案无关,而不是急着撇清我们的关系,她已彻底乱了方寸,甚至不记得至关重要的一点——谋逆者罪当满门。
    待青姑被带出延福殿时,我看到景岚满是挑衅的眼神,恍惚中他与山巅之上的风离重叠在一起,都是那么擅于……操纵人心。这是赤裸裸的威胁。然而他对我再清楚不过,哪怕是死路一条,我也绝无可能会狠得下心肠置青姑于不顾。
    景岚问我:“如今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我强制压下心中的波澜,努力的让自己的呼吸平稳下来,看了太后一眼,又望着远去青姑的身影道:“即便确有其事,可这又与皇上的圣旨有何干系呢?庆王殿下……”
    “你大可佯装此刻方知,”景岚截住我的话头,“来人!传他入殿!”
    有一道颀长的身影宛然踏入殿门,背着光看不清面容,可我却一眼认出了他。
    寒风穿门而过,那人朝着这个方向迎面而行,他一身布衣再朴素不过,但每步入一步,我的心就下沉一分。
    殿内有人甚至脱口而出:“是……驸马……”
    驸马。宋郎生。
    一别一月有余,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他了。
    他本应还在广陵的大牢之中,怎么可能,怎么可以,会出现在这儿。
    难道他不知道,景岚随时可以对他这个逃亡的将军治罪。
    我怔怔望着他的眼,却看不懂他眼中的涟漪是何样的心绪。
    我听到景岚问他:“宋郎生,你与襄仪公主乃是夫妻,这些年来,可知她真正的身世?”
    宋郎生默然了片刻,缓缓启唇道:“知道。”
    “是何时得知?”
    宋郎生的眸色深沉似海,他静静地望着我说:“两年前,在泽州,她同我说她并非是先帝之女,因担心身世暴露后会有劫难,让我……带她离开。”
    万事皆有因,可我猜不透他这样做的因。
    他的话就像刀子,是天底下唯一能够刺痛我的人。
    眼前的一切化为一片朦胧的雾,蔓开,滴落,我从未试过在这么多人面前哭过。
    我看不清他的神情,我想,他终究是有他的苦衷的,可我也不能忘记我要做的事。
    我微微偏头拂去了眼泪,勾了勾嘴角,朝景岚道:“不错,我确是非父皇与母后的女儿,两年前宋郎生之所以离开军营,也皆是我所迫,那又如何?”
    这番话说出来,连成铁忠与皇后都难免震惊不已,更别提殿中那群目瞪口呆的臣子了,景岚见我就此承认,亦是怔住,旋即冷笑道:“然则皇上并不知实情……”
    我说:“陛下自然毫不知情,否则又岂会将遗诏放心交给我。”
    景岚道:“你如此欺君,利用皇上对你的信任诱他写下此诏,如此,诏书之中的内容……”
    “诏书之中的内容究竟是什么,何以庆王连听都不愿一听,就急着否定呢?”我回过身,望着殿内的群臣们,心中明晓得很。这般老臣早在我监国之时就因我对他们的压制而对我有所怨言,那么多年下来明里暗里找我麻烦的也不在少数,那都还是看在有父皇恩宠的面子上,如今突然让他们得知我根本只是一个逆贼之后,这要如何让他们咽得下那口气?
    我重新回过身,道:“诸位大臣都是我大庆两朝元老,辅佐过两位君主,对陛下的忠心自然不言而喻……或许有人与庆王一样质疑此诏,不过诸位大人切莫忘了,不论我的身份是何,不论陛下知晓不知晓,你们身为陛下的臣子,岂可轻视陛下亲笔所书之诏书?”
    见他们露出退却之意,我淡淡道:“今日庆王既证明我乃林丹青之女,是谋逆之罪也好欺君瞒上也罢,待今日事毕之后将我已大庆律法处决我也绝无怨言!”
    饶是他们方才得闻之时震怒不已,此时听我这番说法亦是不知从何驳斥,正是此时,赵庚年肃然道:“皇上遗诏在此——”
    殿内殿外之人终究跪下了身。
    景岚之所以一次次阻止,揭穿我的身世,试图让所有人都质疑这遗诏的内容,只因他唯恐景宴在诏书中昭告他的罪行,把皇位传给小皇子,并让我来辅政监国。
    然而遗诏上,没有提及我,也未有提及景岚,甚至没有提及小皇子。
    所说的只有一件事——父皇当年所写下的两份诏书。
    景宴愿在他驾崩之后,将父皇的第二道诏书公之于众,遵父皇的遗愿。
    第二道诏书所安放的位置正是在上朝的皇极殿之上——皇极殿三个字的牌匾之后。
    不论父皇传位于谁,满朝文武皆应全力辅佐,不得有违元宗圣意。
    这是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
    当赵庚年念完遗诏之时,连景岚都难免露出惑然的神色。
    我甚至能感觉到他隐约的不安与欣喜,毕竟在他的认知中,父皇只剩下他这么一个“血脉”了。
    除了宋郎生。
    他由始至终都在看着我,仿佛对周遭的所有没有半点兴趣,当殿中所有人同往皇极殿时,他猝不及防的握住我的手,轻轻道:“阿棠。”
    我浑身僵了僵,乏力的望着他,“不论你与景岚达成了什么样的约定,纵然是为了我,你也不该来的。”
    他还待说些什么,我已抽开手转身而去,到了这个地步,我已改变不了任何事了,但至少,可以让他离我远一点,不必拖累他同我一起死。
    父皇的第二份传位诏书嵌于皇极殿匾额的夹层之中。
    宫中的侍卫费了很大的劲摘下匾额,小心翼翼的撬开背部的夹板,在众人亲眼所见之下取出了圣旨。
    这大庆的江山是父皇打下来的,若说,朝中尚有人对景宴并未那般忠心耿耿,但他们对父皇确是忠心臣服的。
    所以当赵庚年颤着手展开圣旨之时,所有人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我早已知悉,父皇这道诏书所要昭告天下的,是那个当年遗落民间真正大皇子。
    父皇素来是个处事谨慎之人,他既要取信于天下臣民,自然已是做好了万全之策。
    故而,他将他与太后当年所种下的因果与诸般相关之人卷案,都分别匿存在刑部与大理寺各处,只需稍稍查证,便绝无有人再心存疑虑了。
    而自此刻起,不仅是我,连景岚在这朝中就再无方寸立足之地了。
    “……皇室血脉遗失,朕痛自克责,夙夜祗惧,所幸天有所感,终辗转寻回皇长子……”
    赵庚年念着诏书,我原本以为自己的心已如一潭死心,直到我听到宋郎生的名字。
    “……庐州儒商宋氏,育养皇长子成|人,皇长子功德宜之,属以伦序,入奉宗祧,改名萧景桓。朕深思付托之重,谨于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位,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竭力辅佐之……”
    后面还说了什么,我已然听不入耳了。
    天地间蓦然空无一物,连周围的骚乱与景岚愕然的面孔都化作空茫。
    天边的浓云滚滚而来,一寸一寸将人心吞噬。
    往日有许多无法解释的支离破碎,终于一片一片拼凑起来,铺在我的眼前,组成了一副崩坏的真相。
    原来,到头来,他,才是父皇真正的皇子。
    这就是为何,当年父皇愿放君锦之一家一条生路,给他们逃亡的机会;为何,父皇明知宋郎生的养父母是谁,仍愿招他入朝为官,入宫为婿;为何,最终宋郎生还是被父皇说服,愿放下仇恨,去做那凶险至极的内应;为何,宋郎生对我的身世毫不意外,想要远走高飞的心比我还要急迫;还有为何,父皇会千叮咛万嘱咐景宴,要由我来公开这道圣旨。
    父皇深知宋郎生无心权位,他一心只想同我在一起,绝不愿牺牲我而去成就这所谓的天下大业。
    唯有我来了,才会因我叛党之后的身世所困,当我揭开父皇的这道圣旨之时,诸公诸臣也就定了我的死罪。
    天底下只有一人能力挽狂澜。
    那人,只能是继任皇位的新君。
    而宋郎生为了救我,纵使千般不愿,也会甘承此重。
    我终于恍然大悟,这天下大争之局,我也好,景岚也好,宋郎生也罢,到头来,都没能逃出父皇的掌控之中。
    景岚终于卸下他的伪装,他变得面目狰狞,欲望尽显无疑,口中一遍遍喊着:“谎言!这是阴谋,这道圣旨是伪造的……来人!将此逆贼替本王拿下!”
    只是,被宫中的禁卫军拿下的不是宋郎生,却是他。
    他的千秋大梦,是时候该醒了。
    在这空荡荡的暗色里,我望着宋郎生,他漆黑的眸子粼粼如玉,依旧如当年那般雅逸目秀。我们仅距三步之遥,然而当文武百官齐齐唤他“皇上”之时,我终于明白,从今往后,三千繁华,独独无法取这一瓢饮。
    屈膝跪下的时候,我看见宋郎生踏出一步伸出手,似乎想要阻止我的这番动作,我垂下眼眸,慢慢的俯下了身。
    那些关于襄仪公主的传奇,也到了终结的这天了。
    
    第六十五章 番外四
    
    大理寺的牢房环境总归是比刑部那边的好上一些的,至少在这方寸之地内不必铐上铁链,配上一桌一椅,木板床上有铺有盖足以御寒。
    想当初提出改善大理寺囚犯生活的就是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万万没想到的是多年后竟然造福了我自己。
    虽然我认为如今的我只是一介平民,根本够不上政治犯的待遇,不过仔细一想,毕竟这里是宋郎生过往当差的地方,上下关系也都熟络,大抵把我放在这儿他心中也会踏实一些。
    我在天牢里已待了有那么四五天了。
    大理寺丞几乎天天都拎着篮子来看我,顿顿都摆满了酒菜,且没有一次重样的,我看着他也不像是要审我的样子,如此殷勤,多半是因我与宋郎生的关系,琢磨着没准我这假公主摇身一变就能成为一国之母了,这才好好伺候着。我有几次是想好好与他探讨一下大庆的律法替他分析一下朝廷结构好让他死了这条心,转念一想,只怕我也过不上几日安稳日子了,又何必白白辜负这一桌美食佳肴。
    就这样混混沌沌又待了两日,终于有人来探监了。
    只是我没有想到第一个来的会是陶渊。
    狱卒退下的时候陶渊几乎立刻跪下身,道:“陶渊来迟,公主受苦了……”
    我从床上站起身,“陶主事,如今我已不是什么公主了,你唤我的名字便好了……”
    陶渊道:“不论你的身份是什么,你永远都是明鉴司的主人……”
    我轻轻摇了摇头,将他扶起身来,“现下外头是什么状况?”
    陶渊道:“这几日,萧景岚因辱骂犯上暂被软禁,皇上着大理寺彻查,竟查出那宫中太后乃是萧景岚所找人假冒的,朝中上下无不震惊。更不料,其党羽趁机带兵作乱,意图逼宫篡位……自然,最终还是被羽林卫所制服,如今萧景岚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