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谁的皇后-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她的父亲领着兄长,已经再三上谢家谢罪,还要怎样呢——她的父亲,可是未来的承恩公。

    祖母并不体谅她这些错综复杂的小心思,只颤巍巍说了一句:“你再想想。”

    陆静华的手收在长袖里,悄然,指甲掐进掌心,留下月牙状的印子。次日,逼着豆蔻换过衣裳,潜行出府,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见过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再次日,谢云然进瑶光寺。

    消息传到陆家,陆老夫人阴沉着脸,水米不进整日,到儿女们再三恳求,方才松口,说:“叫四丫头来见我。”

    陆静华没有见过这个架势。要是从前,她早吓得跪在祖母面前,磕头认错——哪怕她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但是这一次,她直挺挺地站着,从背脊到颈项都倔强地,没有一丝儿弯曲的意思。

    直到父亲从身后踹了一脚,方才双膝软倒。

    祖母眯着眼睛看她,自上而下倾泻的目光里,绵绵不绝,她说:“你们都出去,我有几句话,要和四丫头说。”

    “母亲!”是小叔的声音。

    “母亲……母亲莫要生气,四丫头有什么不对,都交给儿子,儿子自会教训她。”说这话的是父亲。

    “出去!”陆老夫人闭上眼睛,冷冷喝斥一声。交给他?交给他们?她在心里冷笑。她当然知道几个儿子的心思,四丫头今时不同往日,几个儿子说这些话,无非是敷衍她,无非是……怕她伤了未来的皇后娘娘。

    但是他们陆家……他们陆家并不是靠裙带上位的孬种!先祖是一刀一枪,血里火里拼出来的功名,轮到如今儿孙们,穿得体面了,吃得精细了,言行举止有了规范,骨子里的血气,却是丢了个一干二净!

    难怪柔然那些虫子敢公然犯边,要先帝在时……不不不,是先帝的先帝了,莫说犯边,怕是大气都不敢乱喘,生怕惊扰了先帝,来个御驾亲征……老人忆起昔日荣光,枯黄的面上泛起一丝血色。

    陆家的男人和女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到底老妇人积威多年,“她总是四丫头的亲祖母,害不了她”,他们这样互相安慰和自我安慰着。陆静华听见叔伯父亲、母亲的脚步碎碎,退了出去。

    房间里就只剩下她和祖母。

    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陆静华觉得背上有条冰凉的蛇蜿蜒而下。她是畏惧祖母的,她打小就听长辈念叨过祖母的事,那些和男人一起上战场的传说,在年幼的陆静华眼里,祖母的满头银发,都是钢丝铸成。

    她会杀了她么?这个念头浮上来,很快又被压下去。不会的。就算她不怜惜她身上流着她的血,总还要顾念陆家满门。

    到这个地步,她陆静华,已经是陆家不可缺少、也不敢开罪的人物。陆静华不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是什么时候萌芽,什么时候生长壮大、开花结果,到繁茂不可动摇——但是贺兰初袖是知道的。

    空气压着她,就如同道士的符篆,她是被镇压的小妖。

    许久,方才听到祖母的叹息,也许是目光移开了,在陆静华感觉里,那就像是有人揭下了她背脊上的符纸。不知不觉松了口气,卸掉的重量沉如山。

    “你……”祖母慢慢地说:“你去见了谢家那孩子么?”

    从“谢”字出口,陆静华的心就被揪住,到最后一个字落音,她咬紧牙关,应道:“是。”

    声音微微有一点不自觉的变形,但是并没有抵赖。母亲说的对,这座宅子里,没有什么,能够瞒过老祖母的耳目。虽然她已经老了。她已经这么老了,但是她才是这座宅子的主人,她的儿子们,她的孙子孙女们,也许有着更为热烈和活泼的生命力,但是抡起强悍,谁都不及她。

    她就像是个年老的妖怪,坐在时光的尘埃里,手里攥一只灰扑扑的口袋,口袋里装着她全部的儿孙,他们挣扎,而无能为力。她不会放手。

    陆老夫人看着脚边的孙女,她垂着头,避开她的目光,但是背脊挺直。她知道她在想什么,她也是从这个年纪过来,她越是极力隐藏,就越是欲盖弥彰,她觉得她老了,她该放手,无论是对她,还是对陆家。

    那也许是对的,如果儿孙辈里有能够挑起大梁的人。陆老夫人扬起下巴,绷紧的下颚略略成方形。不能放手,就是因为这群没用的东西。她并不看好就要做皇后的孙女,她从来就没看好过她。

    如果不是她的母亲苦苦哀求,太后的寿辰,原本轮不到她进宫,老人的思绪飘得有些远,虽然她不清楚宫里发生了什么,但是她有自知之明,知道如果不是阴差阳错,皇后这顶桂冠,是无论如何都轮不到她的孙女。

    她如今是飘在云端上,她不知道自己其实是躺在砧板上,整个陆家都被她拖到了砧板上……她极力想要扭转这种形势,但是儿孙们都被眼前的富贵糊了眼,不知道大难临头,如果谢家……如果谢家能够被拉下水,也算是一线生机,这就是为什么谢家那孩子在赏花宴上出事,她明知道四丫头脱不了干系,却并未深加责怪的原因。但是……老人微叹了口气,她的儿孙们不知道富贵之险,她是知道的。她想要掌好最后一次舵,但是看儿子们和四丫头的反应,怕是已经力不从心——她会成为皇后,无论谁来阻拦,都是陆家才仇人,哪怕是她。

    早三十年,她会干脆利落解决掉这个丫头,但是她老了。人老了,就免不了心软,心软,就免不了出错。

    老人闭目再想了一会儿,好在皇帝终究是想要用陆家的,她还有时间。陆家不止一个孙女,孙辈中,也不是没有可造之材。只要再缓个一年半载,四丫头碰了壁,吃了亏,栽了跟头,就会知道错了。

    “肯认……就还好。”老人低低地,对自己说。四丫头虽然有许多不足,总还有这个好处。一个守成的上位者,可以不聪明,可以出错,但是至少,至少他须得有担当,有认错的勇气。

    没有人会、也没有人敢为一个没有担当的人卖命。

    “你起来。”陆静华听到的就只有这三个字,然后是祖母语重心长的教诲:“再过几日,你就要进宫了,宫里不比家里,不可以再这样任性妄为。”

    “任性妄为”就是对她私下去见谢云然这件事的定性,定性得这样严厉,但是祖母竟然没有责打她。

    ——陆家将门,不似那些书香门第,说到惩罚,不过禁几天足,少吃几顿,抄几卷佛经,至多不过祠堂里跪上几天就蒙混过关。陆家行的是军法,从伯父到小叔,陆静华没少见他们挨打,就是出嫁了的姑姑,赶在祖母气头上,也逃不掉一顿,更何况孙辈……陆静华当然也是挨过打的。

    这次闯了天大的祸,竟然连责骂都没有,陆静华心里是松了口气,也越发慌慌地没个着落。祖母不惩罚她,也许是看在她过几天就要进宫的份上,也许是因为……因为什么?陆静华自己也想不明白。

    祖母是陆家的定海神针,她忽然撒手不管,陆静华雀跃之余,很难不生出惶恐。

    后来的每一天,都像是在火上烤,不知道祖母会有什么后着,会不会横生枝节……都没有。终于到了今天,陆静华长长叹了口气,外人看来的风平浪静,在她心里,无异于翻过九九八十一难。

    “姑娘,时辰到了。”门外传来珍珠的声音,这是唤起。

    陆静华去谢家见过谢云然事发之后,豆蔻就被带走。好在祖母没有格外为难,陆静华求了母亲,眼见着她许了良人方才落的心。珍珠原是母亲身边的婢子,老成持重,虽然不及豆蔻贴心,也是个好的。

    陆静华说:“进来。”

    婢子、嬷嬷们鱼贯而入,上妆,梳发,点唇,贴花黄,然后穿戴。陆静华口里含了参片,一整套繁琐的程序下来,并无半分疲态,相反,目光灼灼地,精神焕发。也许是人逢喜事罢。

    但是底下也有说,是天生的娘娘命格才撑得住。

    陆静华听了微微一笑,今儿是她的好日子,决不能出半点差错。

第163章礼成

    天渐渐就大亮了。

    整个洛阳都沐浴在清晨的阳光里,宝马香车,踏尘而来。是太尉为使,司徒为副,奉玺书前来迎亲。

    陆静华穿的大严绣衣。斯时婚仪,红男绿女,便是天子也不例外。陆静华这身衣裳,宫中织女赶了整整半年工,精美自不必说,颜色也鲜妍,新绿似早春,一树如花开。衣上绣的雏凤朝阳,霞光漫天。

    纤腰只一握,腰间垂下来白玉组佩,串以金丝阴线,华贵非常,陆静华一路行来,姗姗莲步,竟无声息。

    风穿廊而过,伏倒一片公卿贵妇,就只有陆静华西向而立,受封玺册。

    事毕,婢子过来为她披上披帛,白如雪,软如云,朝阳中闪烁不定的光华,如春水初生。

    画轮四望车就等侯在门外,陆静华踏着长长的毡毯,一步一步走近,登车,车迎着霞光,往东驶去。

    没有出错,一点错都没有,一切都完美无缺……便是谢云然,也不可能比她做得更好吧,陆静华想。她是恨不能把手放在心口,抚平腔子里这一段止不住的狂跳——但是她不能,她身边还有长御和侍中呢。

    陆静华正襟危坐,目不斜视,长御却转脸来冲她笑了一笑:“太阳毒得很。”她说。是阿朱。长御是宫女之长,太后派阿朱来充当长御,是很给陆家面子了。

    陆静华轻轻“嗯”了一声,算是作答。

    “幸好有华盖。”阿朱略略抬头,华盖上丝络垂了下来。她是太后的人,太后对于陆静华这位新上任的皇后,心情十分复杂。皇帝成亲就意味着成|人,皇帝成亲之后,她所要面对的,就是还政于天子。

    而皇后,更准确地说是皇后的家族,会成为皇帝最大的帮手。

    太后先前属意胡嘉子,因为胡嘉子姓胡,她做皇后,对太后不但不构成威胁,还是个助力,但是结果皇后的桂冠落到在静华头上。初看并不太糟糕,陆静华看起来,也不像是那种精明世故、城府深沉的女人,但是陆家……明面上看,陆家败落,声势远不如谢、李、崔、穆,但是虎死威犹在,陆家在军中,几代积累起来的威望,却不是这几家可比的。连南平王父子都只能算后起之秀,根基远不如陆家深厚。

    但是退一步想,是母子之争,不是父子兄弟,太后有再大的野心,总不可能撇开皇帝,自己称孤道寡。太后没有别的孩子,皇帝是先帝唯一的子嗣,所以即便争权夺利,也有个底线,不至于兵戎相见。

    ——这也是永巷门事件不了了之的原因。

    陆家与宗室、重臣联姻不多,如果动用不到军权,陆家能给皇帝的支持,也就有限得很了。

    当然最好的结果还是陆家肯站到太后这边,但是陆家这个小娘子……阿朱看着陆静华,在画轮四望车上,车轮辘辘地前行,她坐得岿然不动。下颚绷得紧紧的,如玉的肌肤下,能看得见颌骨的形状。

    之前陆静华给她的印象不算坏,是个天真纯朴的小姑娘,不算太机灵,但是也不傻,也能明哲保身,也能随波逐流,出了事,还有站出来的勇气,但是自从听说赏花宴上谢娘子突发恶疾之后,阿朱对她的看法就变了。

    太后笑她多心:“不过是巧合而已。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