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谁的皇后-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但是母后没有。当然陛下亦不须急……”

    天下人都知道,先帝只有皇帝一个儿子,太后也只有皇帝这一个儿子,没有别的选择,无论太后如今怎样把持朝政,擅权弄国,她都在一天一天老去,所以迟早有一日,她会把权力还给皇帝。

    她不得不把权力还给皇帝。

    这也是太后临朝,久不归政,却没有引起大规模反抗的原因。

    这也是皇帝迟迟不能下决心强硬对抗太后的原因。

    这时候被李十二娘戳穿,皇帝心里未免有些羞愧,却听李十二娘继续道:“……除非、除非陛下有了皇子。”

    那就像是一把刀,直直地插在了皇帝的胸膛上。

    除非他有了皇子。

    一旦他有了皇子……无论是李十二娘如今腹中的这个,还是日后穆皇后、潘贵人、崔夫人、王美人……无论是哪一个,诞下皇子,那就意味着,他不再是皇位的唯一选择,太后大可以跳过他,选择皇孙继位。

    那么,她可以把持朝政更久……一直到死。一个更小的孩子,定然比他听话,比他好操纵,就好像、就好像……孝文帝。

    孝文帝五岁登基,祖母冯氏临朝,一直到……冯氏薨。

    “显祖。”李十二娘轻轻地说。

    显祖献文帝死于二十二岁。

    在这之前他还做了五年的太上皇,而权柄全无,权柄在太皇太后冯氏手中。关于他的死亡,宗室里有许多种说法,有人说他是不堪为傀儡,自尽身亡,而更广为流传的是,太皇太后嫌他不听话。

    虽然冯氏并不是献文帝的亲生母亲。

    母后……母后总是他亲生的母亲。虎毒不食子,但是不过废他一个皇位,母后、母后未必就做不出来。

    而更“有趣”的是,孝文帝对于冯氏的孝顺,远远超过了一般母子,更休说祖孙,冯氏身后,孝文帝为她守孝六年,对冯氏荣宠备至,两度以冯氏女为后,连孩子也都是记在冯氏女名下,由冯氏女抚养成|人。

    这是要保冯氏三世荣宠……当然那并没有成为事实,他的父亲,宣武帝终结了它。

    他会成为第二个献文帝么?连他的孩子都被母后剥夺,认贼作父?他不知道。可悲的是,他甚至不能给自己以保证,保证说不,母后不会这么做的。他没有这个信心,母后可以为郑三灭了李家满门,谁能担保……

    “十二娘从前听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十二娘伏在他膝上,他看不到她的面孔,只能从声音里听出她的悲怆。她心里其实是怨恨的吧,虽然她口中说“愿陛下安康,母后千岁”,但是易地而处,谁能不恨?

    “所以十二娘明知道这不是陛下想听的,这会让陛下疑心十二娘别有所图,但是这些话,十二娘还是不得不说。十二娘是怕眼下不说,日后就再没有机会了。”十二娘道,“陛下必须、必须拿到与母亲说话的筹码。”

    “十二娘知道这难,十二娘也知道陛下对母后的孝心,然而陛下已经拖得太久了。十二娘就不信,宗室、外戚,满朝文武中,竟没有一个人,愿意为陛下火中取栗……十二娘只恨自己身为女子。”

    十二娘仰起面孔,笑容惨淡:“如若十二娘不是身为女子,只需陛下一纸诏书,十二娘便是单枪匹马,也敢到上将面前,为陛下取虎符而归!”

    皇帝觉得自己手心里沁出汗来。

    只需要一纸诏书……取虎符而归……她知道她在说什么吗?她知道、她知道……信陵君围魏救赵的典故么?市井中人,尚且能为信陵君取三军权柄,他贵为天子,环视朝野,难道连一二热血之人都无?

    如若他从宗室中取一可信之人,随军北上,待扫以收权柄,有二十万大军在手,母后便是不退……也得退了。

    他想得兴奋,眉目却渐渐沉了下去。

    须得沉住气,他还有时间,便李十二娘当真诞下麟儿,母后总不至于抱个婴儿临朝,便是要废他,也须得再等上两三年……两三年的时光,足够了。

    “十二娘……”他轻抚她的面孔,温柔地,“十二娘待朕的心,朕知道了。朕必然会、必然会庇护你们母子,不至于、不至于……”

    “愿我腹中孩儿,”李十二娘将头靠在皇帝身上,她说,“能为陛下……而战!”

第332章乱拳

    昭诩得到消息,比嘉敏还快一步……芳芹带走锦奴之后,越想越不对劲,虽然一时抽不出身,也吩咐了阿信出门打听。他要打听消息,自然比嘉敏更方便……待听说李家灭门,眼前就是一黑。

    一瞬间纷至沓来的想头,诸如李家为什么要通敌,当然那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过错,然而元明炬与李家无冤无仇,去年羽林卫伏击李家,不过是场误会,以元明炬的为人,也不至于如此秋后算账。

    更不至于如此构陷……

    对的就是构陷,否则即便李尚书在人老成精,如何会不知道厉害。想到构陷,昭诩心里慢慢浮起一个名字。

    去年西山对李家兄妹的伏击,是郑林所为,从事后的处置看,并非郑家的意思。而是郑林一个人的恩怨。

    这可真真乱拳打死老师傅。要说老谋深算,步步为营,有李家老太爷坐镇,李家便不能全身而退,也不至于落到如此下场。

    这已经不仅仅是快和狠的问题了……而是蠢!昭诩就不明白了,有什么深仇大恨,能让郑三不等别人来动手,先就把自个儿后路全断了个干净。去年秋都已经是侥幸过关,年余才过,竟变本加厉!

    要知道,今儿李家灭了满门,李家姻亲、故旧、门生,便一时被太后压住,日后必然反弹。清算起来,太后有圣人顶着,子不言母过,而况太后一介女流,深居深宫,便有个不察也是可以原谅的。

    他呢?他不过是个佞幸!如今太后在位,固然不可一世,待日后……汉时邓通都不免穷困潦倒而死。

    何况太后还不是汉文帝。

    当然那是郑三、或者说郑家需要考虑的问题,昭诩懒得多想,如今他的问题是……如何与三娘说?李家灭门,即便李十一郎能侥幸走脱,这一时半会儿也翻不了盘,难不成让三娘等?哪有这样的道理。

    昭诩心里隐隐对王妃有些不满,即便郑三犯浑,太后犯傻,事涉三娘,王妃怎么能撒手不管?

    三娘婚事这一波三折,好容易与宋王没了牵扯,满以为尘埃落定。李十一郎虽不及宋王容色,也是器宇轩昂,昭诩与他有往来,自然知道他对三娘看重……这婚事,原就比与宋王要强上许多。

    不想事到临头,却出了这种岔子,还是在三娘的笄礼上……分明是瞅准了他分身无术的空子。昭诩发了一阵子呆,觉得还是有必要亲自去与妹子分说。由他来说,总好过别有用心的人转述。

    然而一进画屏阁的门,昭诩就傻了:合着娘子妹子都在,这是什么情况?

    嘉敏的脸色不太好,但是嘉言和谢云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想来也是,朱门绣户,看来从来都是富贵气象,便有个斗气,也就是为着衣裳、珠钗,胭脂水粉,笑过闹过,明儿早上日头照常升起。

    谁见过……不,这等惨事,是听都没听说过。

    “哥哥。”还是嘉敏先反应过来,毕竟画屏阁是她的主场,吩咐道,“还不给世子看座!”

    曲莲应了声,吩咐婢子取坐具来,又上酒水与酪浆,谢云然低声问:“可用过晚饭没?”昭诩没有胃口,胡乱点了点头。

    谢云然往门口四月看了一眼,四月知机退了下去……总要给世子备点东西垫垫肚子。

    一阵忙乱过去,昭诩方才开口道:“三娘……都知道了?”

    嘉敏“嗯”了一声,神色里虽然有苍白,眼神却还是稳的,稳得昭诩也不知道是该欣慰还是难过。

    三娘长大了。

    三娘早就长大了。自中州……兴许自她从平城到洛阳,离了从前的环境,就在一夜之间长大了。

    这几年下来,他也不是没有见过她慌乱,然而每一次慌乱,却都因宋王而起。其余,连眼下的李家灭门,她都能稳如泰山。昭诩几乎是恐惧地想,难不成真有命定的姻缘,三娘怎么都逃不掉吗?

    这一念起,杂念丛生。

    却听嘉言道:“阿姐救了九娘子……如今就在院子里,阿兄怎么看?”

    “九娘子么,”昭诩魂不守舍地应道,“不打紧,就只是个小娘子,没有人在意……只要不是……”

    话至于此,猛地警醒:“不会李御史也……”

    嘉敏摇头道:“他不在这里。”

    昭诩才要松口气,嘉敏紧接着又补充道:“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昭诩:……

    这话里的意思,李十一郎还真是她放走的!他是不是该夸奖一下他妹子没干脆把人藏在闺房啊!

    昭诩心里在暴动中。得亏四月回来,给他带了碗肉羹压惊。昭诩才用了两口,就听嘉敏说道:“九哥既然回京了,宜阳王叔想必也不会留在云朔……以哥哥看,如今朝中会派谁北上平乱?”

    昭诩被呛了一下:听听,这是小娘子该问的话么。

    却听谢云然道:“会调父王北上么?”

    一句话把昭诩从臆想拉回到现实……他妹子担心老子,还分什么内宅外朝!登时冷静下来,细想了片刻,说道:“京中还真没有宿将可以委派。”

    “不过……”昭诩道,“从李尚书之前的平乱来看,不须宿将也是可以的。如愿在武川,他手里有兵,十七郎在中州,可以遏制他们南下,再然后,幽冀之兵也足以用……只需派一知兵之人……”

    说到这里,戛然而止。

    不仅要知兵能统筹,还要有足够的威望,威望不足,则无法压服骄兵悍将,除此之外,朝廷的信任也是必不可少。

    这三个条件,只满足知兵,他能做到,穆家和陆家虽然一个久不带兵,一个声势大不如前,也不是完全没有人;要说到威望,穆家和陆家都世代将门,但是要说到朝廷的信任……那就非宗室不能。

    昭诩轻舒了一口气,自语道:“看来,没准……没准还真是阿爷。”

    云朔边镇,一乱不可再乱,再乱柔然就会趁虚而入了……朝廷平了一次不成,二次不成,要三次也不成,威望尽失,恐怕天下震动,所以这一次,势必要以雷霆手段,一举拿下,永绝后患。

    嘉敏与谢云然对望一眼,果然一步一步,到底还是免不了。

    云朔不比南边,云朔世代为兵,一旦收服于麾下……还是那句话,太后不疑,皇帝如何能不疑?

    “不过,”昭诩也感觉得到屋中凝重的氛围,换了轻快的语气改口道:“也不一定,如果只派一个人,必然是非父王莫属,但是朝廷可以派两个、甚至三个人啊……而且,要我说,父王什么时候打过败仗了,三娘你愁什么。”

    嘉敏心道我就是愁我爹不败……然而败了也是愁的。不过这些顾虑就不必她来问了。有谢云然呢。谢云然比她会说话,也更合适与昭诩交流。在元昭诩这种做哥哥的人眼里,妹子就该蹲家里混吃等死。

    昭诩用完肉羹,心里踏实了许多。

    又问嘉敏打算如何安置李九娘……要如何安置都是使得的,太后也好,郑三也罢,跑了李十一郎兴许还会惦记,少一个李九娘却是无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